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医学认为,疾病就是正气与邪气一对矛盾斗争的过程,机体正气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因此,中医非常重视扶正固本,运用补益、强壮的方药来补充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等的不足。现代医学认为,这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近十年来,很多临床和实验室开展了对中医中药奇特功能的研究,并由此证明,许多中药是通过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来达到治病目的。为了研究和探讨中医中药与现代免疫学的关系,为了实现中医中药学的现代化,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将近年关于大椎穴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的概况进行了整理与分析,认为大椎穴在临床上较好的防治免疫失调疾病的疗效,与其对机体免疫功能显著的调节作用密切相关.大椎穴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穴,其通调督阳、上传下达的枢纽地位,很可能与启动或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发挥重要调节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白介素-18与临床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介素-18(IL-18)为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新的白介素类细胞因子,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IL-18有增强免疫、抗肿瘤等作用。但是另一方面IL-18也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密切相关。IL-18不论是在加强机体的免疫力方面,还是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都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前景。现对近年来IL-18与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大椎穴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近年关于大椎穴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的概况进行了整理与分析,认为大椎穴在临床上较好的防治免疫失调疾病的疗效,与其对机体免疫功能显著的调节作用密切相关。大椎穴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穴,其通调督阳、上传下达的枢纽地位,很可能与启动或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发挥重要调节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肿瘤是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而导致的一种恶性消耗性病变,正气亏虚是中医认识肿瘤的关键所在,正气亏虚思想指导下的肿瘤发病观及防治思路具有深刻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中医药防治肿瘤研究的不断兴起,中医学者们对正气亏虚与肿瘤发病、防治的内涵及临床应用等进一步探索并收获了诸多成果。作者通过阅读筛选相关文献及研究,发现基于正气亏虚思想下的肿瘤发病观与现代医学肿瘤微环境、免疫编辑等概念相似,基于正气亏虚思想的中药复方、单体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保护机体免疫力等多途径、多靶点参与肿瘤治疗。现简要总结归纳正气亏虚思想在肿瘤发病、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在中医药防治肿瘤领域提供理论和诊疗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6.
白介素-18与临床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介素 1 8(IL 1 8)为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新的白介素类细胞因子 ,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IL 1 8有增强免疫、抗肿瘤等作用。但是另一方面IL 1 8也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密切相关。IL 1 8不论是在加强机体的免疫力方面 ,还是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都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前景。现对近年来IL 1 8与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与肿瘤的免疫调节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已被广泛接受.中医学从总体观出发,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主要由于正气虚损、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而肿瘤的发展又进一步损耗正气.现代医学亦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肿瘤的生长又加重机体免疫抑制.中医的扶正治疗与免疫调节密切相关,正是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的最好结合点[1].本文就此结合近年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T淋巴细胞亚群在细胞免疫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性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临床上广泛采用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诊断疾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就近5年来T淋巴细胞亚群对各种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铁与细胞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是机体内的重要微量元素 ,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及免疫功能。 90年代以来 ,人们对铁与细胞因子的相互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细胞因子可通过IRE \IRE BP等途径调节铁的代谢。同时 ,铁的缺乏及过多也能改变细胞因子活性和产量。现就铁与细胞因子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作一综述 ,可望为铁紊乱的治疗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发热与免疫     
发热是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发生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反应,同时伴有各系统功能和代谢的变化,因而发热也是表示疾病过程进展的重要信号。免疫反应是机体通过某些细胞及其产物识别,消除“异已”成分,以维持其生物学稳定性的现象或过程。发热与免疫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下面简要介绍有关发热与免疫的关系。 1.发热对免疫反应的影响 1.据Henry D. Jampel等报道,高热在体  相似文献   

11.
肠道微生态在机体防御感染,调节免疫和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有密切关系。针灸在调节肠道菌群和防治COPD中均有较好的疗效,该文从针灸改善肠道菌群与防治COPD的古籍文献论述与现代研究文献入手,总结临床针灸治疗该病取穴规律,进一步探讨培土生金理论指导下的针灸取穴思路,临证选取手太阴、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以调理脾胃功能为主,辅以补肺,肺、脾、胃俞调理肺脾,定喘、膻中、中脘纳气平喘,根据五行相生理论选取太渊、太白穴,并结合全身兼证,随证(症)配穴。  相似文献   

12.
超短波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外周血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腹腔镜手术作为目前外科领域公认的微创手术,其创伤程度远小于开放性手术,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已有文献报道,腹腔镜手术引起的免疫抑制反应明显低于常规开放性手术。临床上也有人对腹腔镜术后患者采用超短波联合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但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采用超短波联合药物治疗腹腔镜术后患者,检测手术前、后患者外周血免疫功能,并与单纯药物治疗患者相比较,旨在探讨超短波治疗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近年来对针灸的研究和探讨有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证实了针灸对微循环的改善,炎症的抑制,代谢失调的调节,改变机体免疫反应等方面都有直接的作用,因此能灵活地运用针灸方法治疗相应的疾病将受益匪浅。笔者于安徽省针灸医院跟随导师曹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针刺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在临床应用较广泛,具有健脑益智、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等疗效;同时基础研究亦表明,针刺有调节神经因子、改善局部血流量等作用,可减轻神经受损,延缓脑功能衰退,促进学习记忆功能恢复。通过模拟血管性痴呆给予针灸干预,观察各项实验指标,是探讨针灸治疗VD作用机制的主要研究方法。论文对近几年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梳理。  相似文献   

15.
当前许多基础和临床资料显示,免疫靶向治疗有望改善恶性血液疾病的治疗效果。粘蛋白MUC1作为最早被发现的人类肿瘤特异性T细胞识别的肿瘤抗原之一,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目前已有多项针对MUC1在腺上皮肿瘤发生、发展、转归及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其在恶性血液疾病诊断、预后及免疫靶向治疗中的作用近来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简要介绍MUC1与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重点论述其与恶性血液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红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与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人体的天然免疫、特异性免疫及免疫调控,并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转归密切相关,在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红细胞可黏附肿瘤细胞,这种免疫黏附活性主要与红细胞上的补体受体Ⅰ型(E2CR1)有关。同时还发现,红细胞能产生自然杀伤(NK)细胞增强因子(NKEF),该因子可明显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去的研究多只涉及自细胞免疫系统,而红细胞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一直受到忽视。1981年Siegel等提出了红细胞免疫系统(Red—cell immunesystem)的新概念,开辟了机体免疫系统的新领域。目前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表现、机制、调节机制与疾病关系等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学术背景:长期以来,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一直被认为对免疫功能只有抑制作用;然而运动免疫学中的许多研究结果却难以用糖皮质激素的抑制理论作解释.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及其在运动免疫学中的作用.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70-01/2007-12有关糖皮质激素与免疫功能及运动免疫学关系方面的文章,检索词为"glucocorticoid(GC),immunity,exercise",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网1990-01/2007-12有关糖皮质激素与免疫功能以及运动免疫学关系方面的文章,检索词为"糖皮质激素,免疫,运动",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查阅相关的教材书.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有关糖皮质激素与免疫功能关系的文献,特别是糖皮质激素提高免疫功能,以及运动与上呼吸道疾病关系的文献.排除综述类及重复文献.共检索到75篇文献,3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45篇;同时参考了3本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文献评价:纳入的33篇文献中有关糖皮质激素调节免疫功能经典理论的文献12篇,有关糖皮质激素调节免疫功能新观点的文献14篇,有关应用糖皮质激素调节免疫功能的新观点分析运动免疫学中两个基本理论的文献7篇.资料综合:近年来发现糖皮质激素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比较复杂,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对免疫功能具有加强作用.在运动与健康的关系中,现在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中等强度的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而在大强度的运动后运动员抵抗力下降,更易患急性上呼吸道疾病,上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运用糖皮质激素对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比较合理的解释运动中有机体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结论:低浓度的糖皮质激素对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高浓度的糖皮质激素抑制细胞免疫增强体液免疫;大强度的训练后运动员抵抗力下降,更易患急性上呼吸道疾病是由于大强度的训练后运动员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体液免疫增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空气负离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藏珍 《临床荟萃》1994,9(12):533-535
空气负离子对动物及人体均具有明显生物学效应,实验研究提示吸入一定浓度的空气负离子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能提高机体的反应性,增强免疫防御机能。临床上在防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疾病中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应用空气负离子的临床治疗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传统认为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送呼吸性气体,白细胞才具有免疫功能。直到50年代Nelson首次发现红细胞免疫粘附(Re-CellImmulleAdherence,RIA)现象[1]。1981年Seigei等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Red-cellImmuneSystem)新概念[2],经过了大量研究表明红细胞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逐步完善了对红细胞功能的认识。目前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表现、机制、调节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研究均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红细胞免疫在抗肿瘤中的作用综述如下。1红细胞免疫的物质基础红细胞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在抗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知,红细胞上…  相似文献   

20.
正气在人体发病及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历代医家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均应用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念,尤其是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随着“扶正祛邪”治疗原则的广泛传播,诸多医家将关注点集中到正气“量”的充足与否,对于其存在状态鲜有研究。本文对正气的存在状态有了新的认识,并提出了“行正气”理念,希望能够丰富和完善中医正气理论,在今后的研究中有所突破,以便更好地服务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