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套餐医嘱”在医生工作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锡坤  徐旭东 《医疗设备信息》2007,22(3):109-109,105
本文介绍了医生工作站中“套餐医嘱”的维护和使用方法。在医生工作站中引入“套餐医嘱”的概念,其功能是将多条医嘱或检验检查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医嘱套餐或检验检查套餐,为就诊病人下医嘱、申请检验检查时直接选择预制好的医嘱套餐或检验检查套餐就可以将这组医嘱或检验检查一并开出,方便医生开医嘱、申请检验检查时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规范全省各级医疗机构使用药品秩序,加强医疗机构规范化药房建设,强化药品使用质量管理,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局自2008年8月份以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医疗机构用药专项监督检查活动。此次检查对全省各级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归纳分析。方法:以2015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急腹症患者为观察对象。使用双盲法,将66例急腹症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3例患者。实验组的33例患者使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对照组的33例患者使用传统腹部超声检查。通过对比两组急腹症患者的检查时间、诊断符合率,比较两种腹部超声检查方法的特点。结果:从结果数据上看,实验组患者的检查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诊断的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在使用腹部超声检查急腹症患者时,应该推荐使用全面腹部超声,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诊断的符合率,尽早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及时解决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家庭医生》2010,(19):4-4
3岁女童患手足口病,却被医院要求检查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医院称,因为本来就需要使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所以,按照血液制品使用前须作上述检查之规定执行。但后来女童病情好转,没有使用丙种球蛋白。  相似文献   

5.
医院在用医疗器械管理亟待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院在用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是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我省把医院用械的监管作为医疗器械监管的重点,在全省开展了医院使用医疗器械情况的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医院在管理和使用医疗器械方面与相关规定有较大差距,存在安全隐患,医疗机构在用医疗器械的管理亟待规范。  相似文献   

6.
一次性整床式纵形卷筒中单在诊疗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性中单在诊疗检查床上使用非常广泛,但以往常规的中单使用方式都是以横形铺于床面的某一个部位,以中单两端压于床垫下来进行固定。保护整个床面至少需要3块以上的中单;更换中单都是由工作人员用手操作,既麻烦又费力,特别是诊疗一次一更换很难做到。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在诊疗检查床上使用的中单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次性诊疗整床式纵形卷筒中单,在临床使用后结果提示:该中单能给就诊患者安全、整洁的感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更重要的是预防了交叉感染的发生。特别适合在妇产科检查床上的使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低剂量螺旋CT在肺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肺结核治疗的患者72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每组24例,对照组使用X胸片进行检查,观察一组使用常规螺旋CT进行检查,观察二组使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检查,对三组的检查阳性率和结果准确性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阳性率为91.67%,诊断的准确率为70.83%,观察一组的阳性率为100%,诊断的准确率为87.5%,观察二组的阳性率为100%,诊断的准确率为87.5%。观察二组的检查阳性率和检查诊断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的检查阳性率和检查诊断率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低剂量螺旋CT在诊断肺结核时效果显著,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牟鑫 《医疗设备信息》2003,18(11):34-35
近年来,超声定量检查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功能评估提供了量化的依据,本文介绍了超声诊断仪的使用部分最新定量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9.
超声探头频繁使用于临床检查工作中,直接接触病人皮肤,大多数医院检查完病人后往往仅使用卫生纸擦拭超声探头后,未经严格消毒即开始下一次检查,极易造成病人间的交叉感染,为了了解不同种类及不同清洁次数的超声探头微生物污染情况,对我院不同超声探头进行微生物学检测。  相似文献   

10.
龙涛 《中国卫生产业》2014,(27):125-126
目的:对CT与MRI对良、恶性胸膜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2例胸膜病变患者,分为两组:A组与观B组,A组患者使用CT进行检查,而B组患者使用MRI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由于CT与MRI两种检查方式存在区别,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漏诊病历, A组漏诊误诊率是19.4%,诊断有效率是80.6%;B组漏诊误诊率是9.7%,诊断有效率是90.3%,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两种检查方式在良、恶性胸膜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良、恶性胸膜病变的诊断有效率,降低了误诊漏诊率。虽然CT的价格低廉,但是需要使用造影剂,而造影剂又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因此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MRI不仅不需要使用造影剂,而且还能够显示出患者纵膈淋巴结中发生转移,诊断有效率由于CT使用。医护人员遵循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52条肢体分别行多谱勒超声和光电体积描记检查,并结合手术中所见,探讨无创伤检查技术对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的临床价值。结果表明,多谱勒超声的准确性、灵敏度及特异性均较高,避免了顺行静脉造影检查的某些缺点,而PPG检查由于假阳性、假阴性率高,临床应用价值较小。建议各种检查结合使用,并注意正确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调查表明,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都没有完全掌握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方法,科学家们调查了158名男性,结果有74%的受访者在使用前没有检查安全套是否有破损;61%的受访者没有检查有效日期;43%的受访者在开始性生活之后才佩戴安全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检查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检查结果对比。方法:选取江苏省溧阳市中医院自2013年7月-2015年7月间来江苏省溧阳市中医院治疗的疑似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130例进行实验研究,分别使用内镜检查、病理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结果:病理诊断结果为CAG为97例(74.62%)、异型增生24例(18.46%)、肠上皮化生患者49例(37.69%),采用胃内镜检查结果为CAG130例,异形增生13例、肠上皮化生28例,两种诊断方法检查符合率为74.62%。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过程中使用病理诊断法准确率更高,胃内镜检查法则能够更好的了解病灶的病理表现,联合使用可以提升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医用B超仪基本检修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清养 《医疗装备》2005,18(4):61-62
医院目前使用的B超仪,大多是进口设备,使用了较多的新技术,由于技术资料不详尽和配件供应存在一定问题,给B超仪的维修造成困难。但是,只要熟悉仪器的原理和电路结构,掌握一定的检查方法和技巧,许多故障,特别是一些常见故障,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下面介绍检查和维修B超仪的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董长江  王丽萍 《健康必读》2008,7(4):142-142
在胃肠道X线检查中,小肠是比较困难的部分。近年来使用小肠灌肠法检查小肠,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操作不简便,病人有痛苦。我们使用改建的无管低张快速小肠造影,一般在半小时内,可以较满意地显示小肠。  相似文献   

16.
改良加藤法、盐水漂浮法和直接涂片法检查肠道蠕虫卵效果比较湖北省卫生防疫站刘进,蔡平湖北省应城县卫生防疫站汪忠良,吕祥华检查粪便中肠道蠕虫卵的方法较多,改良加藤法是国外使用较普遍,且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检查方法,本文对该法与盐水漂浮法,直接徐片法的...  相似文献   

17.
袁秉煃 《自我保健》2007,(11):60-60
患者往往凭自己的经验,使用非处方药进行白疗。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非处方药要注意时间限度,如果吃了三五天症状没有明显改善的话,就必须上医院检查了,以防症状背后隐藏着其他较重的病情,一味地延长服药期限,极易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18.
马红果  马洪棉 《职业与健康》2010,26(15):1778-1779
目前,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均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性健康检查用表——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表。邢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邢台市任县医院依据《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和《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用表》要求,对邢台市市区和任县县城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了1年1次的预防性健康检查,现将检查用表的命名以及检查项目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磁共振系统是医院一种特殊的医疗检查手段,现在已经大量的应用在了临床检查工作当中,由于它具有无创伤、诊断准确率高和使用范围广等优点,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本文通过对磁共振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了磁共振系统的典型故障,并对其提出了故障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20.
《医药与保健》2008,16(10):41-41
核医学检查是利用特定的显像剂对某种组织或脏器进行选择性定位并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种医学影像检查。与CT、X线摄片等放射学检查不同的是,核医学检查利用的放射线不是来源于检查设备,而是来自特定的显像剂。核医学检查前,须经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等途径将相应的显像剂引入受检者体内。不同的检查项目,使用的显像剂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