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白龙须为百合科长蕊万寿竹Disporum bodinieri (Levl. et Vaut.)Wang et Tang 和万寿竹D. cantoniens(Lour.)Merr.的根及根茎,为恩施民族药物,味甘,平.具滋阴清热、化痰止咳、舒筋活血之功效.主治咳嗽、咯血、热病后期虚热、消化道出血、白带、烧烫伤、骨折[1] .为给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民族药物资源,本实验对白龙须进行了初步的镇痛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白龙须的化学成分进行预实验。方法:采用化学反应分别对白龙须水提液,石油醚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通过实验,白龙须可能含有氨基酸、皂苷、挥发油及油脂。结论:此实验为进一步进行该植物的化学成分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乌金七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及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乌金七对炎症的影响。结果:乌金七高、低剂量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乌金七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斑叶兰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及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斑叶兰对炎症的影响。结果:斑叶兰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斑叶兰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白龙须中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白龙须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组成.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龙须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并分析鉴定其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 共鉴定出51个化合物,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85.05%.结论 其中含量较高的组分有:反-11-十六烯酸(25.45%),2-己基-1-癸醇(17.40%),胆甾醇(16.31%),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3.61%),邻苯二甲酸单异辛酯(3.40%),顺-9-十八碳烯酸(2.12%),2-烯丙基-1,4-二甲氧基-3-乙烯基氧甲基苯(2.00%),水杨醛(1.46%),反,反-9,12-十八碳二烯酸(1.15%),共9种物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一口红的抗炎作用,以确定一口红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及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一口红对炎症的影响。结果:一口红高、低剂量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一口红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龙须藤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龙须藤(Bauhinia championi(Benth.)Benth.)为豆科羊蹄甲属木质藤本植物。龙须藤作为一种民间草药,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跌打损伤、胃痛、小儿疳积,随着风湿、类风湿发病率的不断上升,该植物药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龙须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该植物药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三白脂素-8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敏  阮金兰 《中药材》2001,24(1):42-43
三白草木脂素类化合物三白脂素-8(Saucemetilignan-8)对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急性炎症和棉球肉芽肿,均具有明显地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9.
茄根的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茄根水煎剂及醇提物进行药理作用研究。方法:用小鼠耳肿胀、热板法等试验观察茄根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对微循环的影响;离体动物器官对茄根及相应工具药的反应,研究茄根对子宫及十二指肠平滑肌的作用。结果:茄根可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增加小鼠耳廓毛细血管交叉数;抑制子宫和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其对子宫平滑肌的抑制作用与阻断胆碱受体和组胺受体有关。结论:茄根有镇痛、抗炎、改善微循环及抑制子宫和肠道平滑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鞭草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马鞭草的抗炎作用.方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等常规抗炎模型.结果:马鞭草提取物可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廊肿胀及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能显著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重.结论:马鞭草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金果榄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金果榄的抗炎作用.方法 制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蛋清致大鼠足爪肿胀模型,测定各组鼠耳、足爪肿胀度;制备小鼠实验性腹膜炎及大鼠皮肤炎症模型,测定各组渗出液吸收度值;用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氢化可的松组相比较.结果 金果榄水煎液能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度,蛋清致大鼠足爪的肿胀度;并对小鼠实验性腹膜炎及大鼠实验性皮肤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金果榄水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风毛菊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毛菊(Saussurea DC)是分布于北温带的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它在我国分布很广,可全草入药,传统中医药中用于祛风活络、散瘀止痛和治疗麻风[1],也有用于治疗腹泻[2]。有关风毛菊的细胞分类和化学成分分析的研究,国内外资料已有报告[3、4],但关于其药理作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了日本风毛菊(S.japonica,(Thunb)DC)和美花风毛菊(S.Pulchella Fisch ex DC)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现报告如下。1材料1.1实验动物小白鼠,昆明种,体重18~…  相似文献   

13.
炎克宁冲剂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克宁冲剂由丹皮、赤芍、柴胡、莪术、黄芩等药组成。实验观察了炎克宁冲剂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该冲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蛋清引起的大鼠足肿用户及醋酸引起的小鼠急性腹炎均具有明显的抑制八月和,并可以降低大鼠腹腔内粘连模型的发生率。因此为该冲剂临床上治疗慢性盆腔炎提供的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北豆根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材料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白鼠 ,体重 1 8~ 2 2g ,雌雄兼用。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药品 :北豆根由松花江制药厂提供 ,制成每毫升含 1g生药的北豆根水煎剂。氢化可的松 ,杨洲制药厂生产 ,批号 :95 0 1 2 0。二甲苯 ,分析纯 ,黑龙江省阿城化学试剂厂 ,批号 :961 2 0 8。伊文氏蓝 ,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分装厂分装。2 方法[1~ 3] 与结果2 1 对小白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取小白鼠 30只 ,随机分成 3组。 1组给生理盐水 0 1ml/1 0g灌胃 ,bid ;2组给北豆根水煎剂0 1ml/1 0g灌胃 ,bid ;3组i…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牛王刺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及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牛王刺对小鼠的炎症影响。结果:牛王刺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1)和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P〈0.01)。结论:牛王刺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荔枝草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荔枝草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导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实验、抗棉球肉芽肿实验及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观察荔枝草的抗炎作用。结果荔枝草能减轻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能减轻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减轻小鼠包埋棉球所致的慢性肉芽肿;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荔枝草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金钱白花蛇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鄢顺琴  凤良元 《中药材》1994,17(12):29-30
金钱白花蛇经药理实验发现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症及大、小鼠蛋清性足肿胀在明显抑制作用,证明该药材有良好抗炎作用。进一步实验,发现对摘除肾上腺大鼠蛋清性足肿胀无抑制作用,提示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8.
夏隆江  余晓红 《四川中医》2007,25(11):14-16
目的:观察大黄滴鼻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大黄滴鼻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以及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验证大黄滴鼻的抗炎作用。结果:大黄滴鼻各剂量药组吸光度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P<0.05),说明大黄水提物能明显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角叉菜胶致炎后2h、4h、6h,大黄水提物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大鼠足跖肿胀,与模型组比较,肿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大黄水提物各剂量组小鼠耳廓肿胀度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肿胀抑制率可达37.33%,说明大黄水提物能明显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结论:大黄滴鼻对炎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益母草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益母草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以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采用小鼠热板法和化学刺激法观察益母草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观察益母草的抗炎作用.结果 益母草(60g和90 g生药·kg-1,ig)及阿司匹林均能延长小鼠对热刺激疼痛反应潜伏期,使小鼠10,20min内扭体次数减少,并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致大鼠足跖肿胀,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及抗炎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近或稍弱.结论 益母草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岩黄连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岩黄连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腹腔注射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以及小鼠棉球肉芽肿实验,观察岩黄连的抗炎作用.结果:岩黄连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以及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岩黄连对多种炎症模型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