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35例扁平苔癣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观察硫酸羟氯喹与中药联合治疗对患者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患者外周血,检测T细胞亚群各项数值。结果 35例患者CD3、CD4数值较健康对照组低(P〈0.05),CD4/CD8比值较对照组低(P〈0.05),CD8数值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结束后检测CD3、CD4升高(P〈0.05),CD4/CD8比值升高,CD8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硫酸羟氯喹与中药联合治疗可调节T细胞功能,使功能出现问题的淋巴细胞恢复正常,是目前治疗扁平苔癣可以选择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小儿支气管哮喘免疫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小儿哮喘的免疫功能状态,为该病免疫调节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0年来我院收治的7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总Ig、IgG、IgA、IgM、IgE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并与我院同龄儿正常值进行比较.并对CD3、CD4、CD8、CD4/CD8与总Ig、IgG、IgA、IgE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儿总Ig、IgG...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药物联合运用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卫生队收治到90例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中药组30例患者使用珠贝定喘丸和金喉健气雾剂配辅中药汤治疗,西药组30例患者实施特布他林、异丙托溴胺、糖皮质激素联合用药阶梯治疗治疗,中西药组30例患者综合运用中、西药组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期9个月。对各组间患者PaO2、PaCO2、SaO2、1秒率、最高呼气流量进行比较。结果 3次随访中中医药组患者相关评价指标均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起效快、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发作期和缓解期加以中医辨证论治,发作期用自拟止咳平喘方,缓解期用加减陈夏六君汤,观察两组用药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6、12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和87.8%;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4.4%和73.2%;复发率分别为20%和43.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临床治愈率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复发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愈率优于单纯西医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5.
小儿支气管哮喘近年来发病率成上升趋势,由于其持续性及反复性咳喘,给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上的显著疗效及突出的优势,给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快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有效防治对防治成人支气管哮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符合诊断的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消咳平喘饮。结果两组在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咳平喘饮结合西药常规治疗能明显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近期疗效的愈显率和远期临床疗效,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新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9):77-7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轻中度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上应用辨证论治,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诊断为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作为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并选取同期45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哮喘发作次数、哮喘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好、发作时间短、持续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通畅呼吸道、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等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3%,经χ2检验,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前列倍喜胶囊合用罗红霉素分散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前列倍喜胶囊合用罗红霉素分散片60例)和对照组(单纯服用罗红霉素分散片60例),疗程1个月,结束治疗后,得出各项指标并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33.3%,治疗组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前列倍喜胶囊合用罗红霉素分散片可显著提高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丹毒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1日~2008年4月30日病历共41份,按照治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在症状改善方面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 541.22和3 931.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组更经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近13年来发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及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获取文献(检索时间为2000—2012年),对每篇纳入文献的样本量、方药组成、疗效评价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有57篇文献纳入分析,方剂中出现频数较高的有黄芪、白花蛇舌草、生地、丹皮、丹参等;所有文献均无样本量估算及随机方法描述;文献的疗效判定标准不一。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文献质量一般,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贵港市妇幼保健院不孕不育专科门诊诊治的排卵功能障碍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63例(单纯西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治愈率及妊娠率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可以促进排卵,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介入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08年10月到2010年9月收治的49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49名患者均经临床与影像学确诊。治疗组采用Seldinger改良穿刺技术以及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治疗,缓慢注入罂粟碱30mg,30mL丹参注射液,240mg川芎嗪,术后当天起静脉滴注5%的葡萄糖液+30mL丹参注射液;对照组注入30mg罂粟碱,50万U尿激酶,50mL低分子右旋糖酐。术后当日用静脉滴注5%葡萄糖液+6万U尿激酶,250mL低分子右旋糖酐,之后每天继续静脉滴注;两组均持续5d。结果经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1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有所缓解。3个月之后,进行随访观察发现,观察组25例病患,治愈12例,显效7例,好转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2.0%,对照组24例病患,治愈4例,显效9例,好转6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76.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可以有效改善股骨头的供血,缓解患者的症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的疗效.方法:采用Review Manager 4.2分析软件,对国内4篇有关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儿童ITP疗效的研究结果进行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ITP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合并Z值分别为4.44和4.59,95%可信区间分别为(1.70,3.92)和(2.01,5.70).结论:由于文献资料的局限,还不能完全肯定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ITP较单纯西医治疗儿童ITP更为有效,仍需大样本的、严格设计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某院脑血栓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对照组(西医治疗)各57例,比较神经功能、血清炎性因子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较对照组低,血清炎性因子较对照组低,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促进神经功能早期恢复,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ICU脓毒症肠功能障碍病患的意义和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2例某院于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ICU脓毒症肠功能障碍病患,将研究对象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指标主要有肠鸣音的改善情况、肠功能障碍评分,并进行两组结果的差异对比。结果:对比结果发现,研究组肠鸣音得到改善例数和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肠功能障碍评分均下降,但研究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肠功能障碍病患的治疗效果好,可显著治疗病患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原发性高血压(EH)伴焦虑抑郁(AD)患者降压疗效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83例EH伴AD情绪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降压 +抗AD剂:帕罗西汀)和对照组(常规降压+安慰剂), 并随访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定(SAS、SDS)、动态心电图、坐位血压、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情况,并对两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HRV时域指标明显提高(P<0.05),但实验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实验组降压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24 h平均血压、白昼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实验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并且尤以实验组夜间平均血压降低更为明显(P<0.001);两组治疗后非勺型的血压昼夜节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但实验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抗AD剂帕罗西汀有利于EH伴AD患者AD情绪、血压及HRV的控制,提高降压疗效,改善自主神经功能,改善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5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中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52.00%,具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佳,而且也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