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大剂量沐舒坦治疗30~34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作用.方法 69例胎龄在30~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儿在生后<60 min无论有无缺氧均予nCPAP进行呼吸管理,同时予大剂量沐舒坦静脉注射;对照组按以往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RDS的发生率、机械通气以及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使用率.结果 治疗组RDS的发生率为33%(12/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1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级RDS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RDS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生后<72 h机械通气率为27%(9/36),对照组为51%(17/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nCPAP联合大剂量沐舒坦静脉注射,对RDS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减少外源性PS的应用以及减少机械通气需要.  相似文献   

2.
秦素芳  张红梅  方炜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5):5006-5007
目的:沐舒坦具有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和分泌的作用,该文探讨在产前孕母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前提下,产后静脉应用大剂量沐舒坦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观察对比治疗组(n=45)NRDS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①治疗组NRDS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治疗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产孕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基础上,产后早产儿用沐舒坦预防NRDS,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刘九月 《职业与健康》2005,21(11):1834-1835
目的观察沐舒坦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沐舒坦7.5 mg/(kg·次),6~8 h 1次.结果治疗组RDS发生率4.76%,无1例死亡.对照组RDS发生率23.81%,死亡6例,死亡率14.29%,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沐舒坦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正>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是早产儿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病情重,治疗困难,病死率高,存活者多遗留后遗症。早期干预用药促进早产儿肺成熟,提高机体防御能力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我院自2006年3月~2007年3月应用沐舒坦(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生产)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韩茹  沙海洋 《职业与健康》2007,23(20):1885-1886
目的观察产前预防应用沐舒坦对促胎肺成熟,降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85例早产孕妇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产前预防应用沐舒坦治疗,对照组则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比产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及程度、死亡率和感染发病率。结果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治疗组为14.0%,对照组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程度、死亡率、感染发病率治疗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产前预防应用沐舒坦可降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PAP通气联合沐舒坦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疗效。方法应用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及采用沐舒坦(生后2小时内每次用药按7.5mg/kg,q6h静脉微泵给药,连用2-3天),治疗早产儿NRDS患儿24例(治疗组),并与同期24例早产儿NRDS患儿单纯应用沐舒坦治疗NRDS(对照组)进行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均通过血气分析、血氧浓度持续监测及转归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 CPAP通气联合沐舒坦24小时后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16.7%,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显著差异(P<0.01)。结论 CPAP通气联合沐舒坦能明显改善 NRDS患儿氧供,且提高肺的氧合功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进行CPAP通气联合沐舒坦治疗可达到预防、治疗NRDS的目的,明显降低NRDS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减少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明显减轻患儿家属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沐舒坦对<36周早产儿预防性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有效性。方法对<36周、>27周早产儿应用沐舒坦每次7.5 mg/kg,每6小时1次静脉滴注,预防治疗NRDS 24例,与同期的24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血氧浓度及转归。结果治疗组NRDS发生率33.3%,对照组发生率66.7%,经统计学处理具有临床显著差异(P<0.01)。治疗3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45.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早产儿应用沐舒坦可达到预防NRDS的目的,明显降低其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沐舒坦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沐舒坦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 ,分析其在基层应用的可能性。 【方法】 符合观察条件的早产儿 5 9例 ,按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病情分层后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所有患儿均按早产儿常规给予护理及按需治疗 ,沐舒坦仅在观察组中应用。 【结果】 观察组患儿应用沐舒坦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住院天数明显缩短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病死率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沐舒坦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较好 ,可明显改善临床进程 ,适合基层应用  相似文献   

9.
固尔舒与沐舒坦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沐舒坦和固尔舒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三组:A组(17例)出生后经气道给予固尔舒100~150 mg/kg;B组(39例)经静脉给予沐舒坦15~20 mg/kg,每2 h给药一次,共2次;C组(44例)给予一般综合治疗。结果:A组发生RDS者1例,无死亡病例。B组发生RDS者7例,死亡2例。C组发生RDS者15例,死亡6例。三组早产儿的RDS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2χ=55.59,P<0.01);但死亡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χ=3.81,P>0.05)。结论:对母亲产前未使用皮质激素的早产儿出生后立即静脉给予沐舒坦或经气道给予固尔舒可以较好的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张焕 《中国卫生产业》2013,(15):76-76,78
目的探讨和分析使用大剂量沐舒坦治疗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0年10月—2012年9月本院ICU收治的确诊为ARDS患者共52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每天给予单纯500mL的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外给予1000mg沐舒坦进行静脉滴注,并连续使用7d为一个疗程,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肺损伤程度和血气指标等方面的具体变化与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肺损伤评分在治疗以前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以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治疗7d治疗组患者的肺损伤程度评分为(1.2±0.7)比治疗以前(1.8±0.8)分有明显的降低(P〈0.05),并且还明显地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也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大剂量的沐舒坦能够对肺损伤状况产生非常明显的治疗作用,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的肺部损伤的程度,并减少肺部的并发症,有效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不同程度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NRDS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7年6月聊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21例符合本研究标准的NRDS患儿,结合胸部X光片进行Ⅰ、Ⅱ、Ⅲ、Ⅳ级分级,随机分为NIPPV组和NCPAP组进行监护治疗,观察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 Ⅱ、Ⅲ级患儿NIPPV组总有效率优于NCPAP组、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例数、72 h内气管插管例数、严重呼吸暂停发生率明显少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和NCPAP组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出血、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Ⅳ级患儿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和NCPAP均可有效治疗Ⅰ级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对Ⅱ、Ⅲ级患儿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优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对Ⅳ级患儿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氨溴索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给氧(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112例NRDS患儿按治疗方式分作对照组和观察组,孕妇56例,对照组给予NCPAP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以氨溴索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炎症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4%较对照组80.3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及IL-18水平(49.23±6.13)mm Hg、(24.11±3.05)ng/L、(52.10±6.54)ng/L及(257.69±32.49)ng/L比对照组(52.80±6.45)mm Hg、(40.85±5.68)ng/L、(63.24±8.45)ng/L及(322.58±46.74)ng/L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 O2)(64.11±8.13)mm Hg高于对照组(57.30±7.26)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NCPAP在NRDS中的疗效优于单用NCPAP,对血气指标及炎症反应的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N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机械通气撤离后应用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将接受机械通气的92例NRDS患儿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NCPAP组(46例)和头罩给氧组(46例),比较两组的撤机成功率以及各种并发症如呼吸暂停、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率.结果 NCPAP组41例一次撤机成功,成功率89.13%(41/46),头罩给氧组33例一次撤机成功,成功率71.74%(33/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PAP组呼吸暂停、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均低于头罩给氧组[15.22%(7/46)比36.96% (17/46)、6.52%(3/46)比21.74%(10/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DS患儿撤机过程中用NCPAP进行过渡比头罩给氧直接脱机更有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早产儿轻度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早期肺功能的影响,为BiPAP应用于早产儿轻度RDS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76例早产儿轻度RDS为观察对象,生后即予无创呼吸支持,随机分为BiPAP组(38例)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组(38例),比较两组无创模式治疗早产儿RDS的治疗效果及对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情况。结果 1)与CPAP组比较,BiPAP组气管插管率明显降低(5.26% vs.26.32%,P<0.05),但平均无创通气时间、平均氧依赖时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重复应用、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早期潮气肺功能参数中,与CPAP组比较,BiPAP组呼吸频率明显降低[(42.98±4.26)次/min vs. (46.13±4.58)次/min]、潮气量明显升高[(6.50±1.29)ml/kg vs. (5.55±1.03)ml/kg]、每分通气量明显增加[(0.50±0.66)L/(min·kg) vs. (0.45±0.47)L/(min·kg)] (P<0.05),而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呼气峰流速及75%、50%、25% 潮气量时呼气流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PAP相比,BiPAP治疗早产儿轻度RDS更加安全有效,同时可提高肺的顺应性,改善患儿早期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8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PS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CPAP联合PS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结果、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p H值、氧合指数(PaO_2/Fi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aCO_2、PaO_2、p H值、PaO_2/Fi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aCO_2、PaO_2、p H值、PaO_2/Fi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气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视网膜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联合PS治疗NRDS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两组不同正压通气方式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初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早产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40例,双相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SiPAP)40例。比较两组正压通气治疗成功率,并发症率。结果 1)需有创呼吸支持SiPAP组(26%)明显低于NCPAP组(52%),治疗成功率SiPAP组高于NCPAP组(P0.05);2)两组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PAP治疗RDS较NCPAP疗效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及分析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气道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分析66例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临床资料,救治方式为经鼻气道持续正压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37例为观察组和传统面罩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29例为对照组,对于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方面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大多数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血气分析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8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均可以有效起到治疗作用,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气道持续正压通气的方式与传统的联合面罩通气相比较,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降低。  相似文献   

18.
黄华兴  李经猷  成仕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3):3317-3319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21例NRDS患儿经气管插管给予PS治疗,固尔苏120 mg.kg-1.次-1,PS治疗前后均给予NCPAP支持。观察PS治疗前后患儿临床表现、X线胸片的改变,分析比较PS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和NCPAP参数的变化。结果:与应用PS治疗前比较,应用PS后1 h患儿呼吸窘迫症状消失8例(38.1%),明显好转12例(57.1%);24 h X线胸片转正常15例(71.4%),好转4例(19.0%)。与应用PS前比较,应用PS后1 h、6 h、12 h、24 h、48 h动脉血气分析示PaO2、a/APO2明显上升,PaCO2及OI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CPAP的压力及FiO2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1例NRDS患儿经PS联合NCPAP治疗,治愈19例(90.5%),1例改机械通气后治愈,1例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PS联合NCPAP治疗NRDS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机械通气率。  相似文献   

19.
倪艳  于鸿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5079-5080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预防价值。方法:将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住医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73例按是否早期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分为预防组(33例)和对照组(40例),比较其NRDS及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预防组的NRDS发病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早期使用PS并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有效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NRDS的发病率,并改善NRDS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 2种无创通气呼吸支持治疗,对轻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初始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73例轻度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HHHFNC组(n=38)与NCPAP组(n=35),对其分别采取HHHFNC与NCPAP模式治疗。观察2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前及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如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则采用配对t检验。2组无创通气时间及中转机械通气治疗率、无创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分别采用成组t检验或χ2检验。本研究经过徐州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审批文号:XZXY-LJ-20161122-010),患儿家长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入组时日龄、母亲产前24 h至7 d糖皮质激素使用率、HHHFNC或NCPAP治疗中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①HHHFNC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1 h、24 h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如pH值、PaO2,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24 h PaCO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H值比较:t=2.090、2.945,P=0.040、0.004; PaO2比较:t=8.250、7.730,P均<0.001;PaCO2比较:t=9.677、P<0.001)。NCPAP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1 h、24 h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如pH值、PaO2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aCO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H值比较:t=2.020、3.632,P=0.047、0.001;PaO2比较:t=10.380、10.797,P均<0.001;PaCO2比较:t=2.666、10.627,P=0.010、<0.001)。2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1 h、24 h的pH值、PaCO2、PaO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中转机械通气治疗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HHFNC组患儿鼻损伤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NCPAP组的17.1%(6/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7,P=0.025)。 结论HHHFNC与NCPAP对轻度NRDS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疗效相当,HHHFNC导致的鼻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NCPAP。由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小,并且未根据轻度NRDS患儿出生胎龄及出生体重进一步分层分析,HHHFNC与NCPAP对轻度NRDS患儿的初始呼吸支持治疗疗效,尚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