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心理状况会对其生存质量及治疗效果造成极大影响,本文拟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心理状况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并提出不足与展望,以期对提高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治疗效果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方法:对188例HIV感染/AIDS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同一时期收集的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体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HIV/AIDS组平和质30例(15.96%),偏颇体质中的单一体质74例(39.36%),混合体质84例(44.68%),与肝炎组(平和质31例,占56.36%,偏颇体质中的单一体质12例,占21.82%,混合体质12例,占21.82%)比较,HIV/AIDS组偏颇体质居多(P〈0.01);HIV/AIDS组158例偏颇体质中,气虚质114例(72.15%),与HIV/AIDS组其它偏颇体质比较,气虚质居多(P〈0.01)。HIV/AIDS组艾滋病期患者86例,其中平和质14例(16.28%),偏颇体质中的单一体质38例(44.19%),混合体质34例(39.53%);与无症状期患者(共102例,其中平和质16例,占15.69%,偏颇体质中的单一体质36例,占35.29%,混合体质50例,占49.02%)比较,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05)。HIV/AIDS组艾滋病期与无症状期患者偏颇体质分别比较,无症状期患者气郁质多于艾滋病期患者(P〈0.05)。结论:气虚质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最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偏颇体质较多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3.
王江蓉  孙建军  陈军  沈银忠  郑毓芳  刘莉  张仁芳  卢洪洲 《中医杂志》2011,52(13):1122-1123,1127
目的 调研上海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中医证候,为中西医结合诊疗艾滋病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HIV感染者/AIDS患者共计398例,填写症状体征调查表,并进行中医辨证,将患者分成气虚证、气虚兼挟阴虚证、气虚兼挟湿热证、气虚兼挟痰瘀证、气虚兼挟血瘀证和无证可辨6种证候。结果 HIV感染者110例,AIDS患者288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者气虚兼挟湿热证以及无证可辨者比例均显著高于AIDS患者(P<0.05);而AIDS患者属气虚兼挟阴虚证、气虚兼挟血瘀证者显著高于HIV感染者(P<0.05)。结论 HIV感染者以气虚兼挟湿热证为主,AIDS患者以气虚兼挟阴虚证和气虚兼挟血瘀证为多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农村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AIDS)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92例农村HIV/AIDS人群进行调查。结果:艾滋病患者农村人群的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的客观支持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得分均显著低于HIV感染者。结论:艾滋病病情影响人格构成,人格因素与社会支持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康爱保生丸对HIV感染者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350个/uL,且规律治疗时间≥9个月18例经服用康爱保生丸中药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康爱保生丸治疗HIV感染者能使CD4+淋巴细胞升高,延缓进入AIDS期,减少机会性感染,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周萌  梁羽萍 《河南中医》2010,30(6):567-568
目的:统计分析HIV/AIDS患者的皮肤表现,了解其临床特点,为临床最大限度的发现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防止漏诊、误诊提供线索。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就诊的39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39例患者中,有37例(94.8%)出现不同的皮肤表现,其中口腔粘膜念珠菌感染最为常见。结论:皮肤损害是HIV/AIDS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20例吸毒人群HIV/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观察20例吸毒人群HIV/AIDS患者经中医药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CD4细胞计数、症状体征总积分、Karnofsky积分前后变化情况.并对比美沙酮维持HIV/AIDS患者与普通吸毒HIV/AIDS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20例吸毒人群HIV/AIDS患者中医药临床治疗后,CD4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显著降低,Kamofsky积分显著上升.美沙酮维持HIV/AIDS患者与普通吸毒HIV/AIDS患者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中医药抗HIV/AIDS治疗对改善吸毒人群HIVA/AIDS患者的症状体征,生活质量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芪苓益气片治疗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110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随访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体重、感冒次数的情况,比较用药后6月、12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体重、感冒次数。结果:在总积分、大部分症状体征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体重、感冒次数改善方面,自身治疗前后差异有意义。结论:芪苓益气片可能对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显示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经HAART治疗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为艾滋病的预防研究与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60例HIV/AIDS患者,采用中医舌面脉象诊测信息采集系统分析得出每位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结果经HAART治疗HIV/AIDS患者中,平和质占20.5%,气虚质占19.7%,气郁质占7.7%,湿热质占13.7%,痰湿质占6.0%,特禀质占10.3%,血瘀质占7.7%,阳虚质占6.8%,阴虚质占7.7%。60例患者中,单一体质占41.7%,2种复合型体质占16.7%,3种及以上复合型体质占41.7%。结论平和质、气虚质是HIV/AIDS患者最常见的体质类型,偏颇体质和混合型体质较多是HIV/AIDS患者特定的中医体质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0.
AIDS/HIV感染是威胁全人类健康的一种免疫缺陷性疾病,控制和预防AIDS/HIV感染和流行,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艾滋病的特点是受染机体免疫功能进行性低下,最终发展为全身组织及器官的损伤而致死亡[2].HIV感染者发生肝脏功能损害并非少见,只是由于其发病过程相对较长,且肝病症状不突出而被忽视.Wnuk[3]对平均年龄为(30.2±8.4)岁的125例HIV感染者(其中52例达到艾滋病标准)进行包括临床、生化、血清学及肝组织学在内的综合研究表明,肝肿大者占49.6%、血清AST升高者为88%,而具备肝病症状者却低至8%以下;36例患者接受了肝脏活组织检查,异常者32例(占88%).本文对26例接受中医药治疗达到18个月的HIV感染者肝功能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其目的是初步探讨长期服用中药与HIV感染者肝脏功能损伤程度间的动态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联合HAART疗法治疗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HIV/AI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HIV/AIDS患者63例,随机分成3组.中药组20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中西医结合组22例,采用中医辨证联合HAART疗法治疗;西药组21例,单用HAART疗法治疗.记录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及CD4细胞计数、HIV-RNA载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西药组CD4细胞计数、HIV-RNA载量及卡洛夫斯基积分明显好转,与治疗前及中药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CD4细胞计数、卡洛夫斯基积分治疗后好转,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RNA载量较前上升.治疗后3组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均有好转,但3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联合HAART疗法较单纯中药或单纯HAART疗法能更有效地提高HIV/AI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HIV-RNA载量,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联合健脾益肾方对艾滋病患者无症状期中医症候积分及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艾滋病无症状期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HAART治疗,治疗组予HAART联合健脾益肾方中药内服治疗,疗程12个月。纳入患者在疗程开始前、疗程结束后进行中医症候总积分及CD4^+T淋巴细胞数量测定,判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降低,两组CD4^+T淋巴细胞数增加(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降低,CD4^+T淋巴细胞数增加(P<0.01)。同时治疗组中医症候治疗总有效率[100.0%(30/30)]高于对照组[46.7%(14/30),χ2=25.577,P=0.000]。结论HAART联合健脾益肾方中药治疗可改善艾滋病无症状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CD4^+T淋巴细胞数量,对艾滋病无症状期的维持或许具有积极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中医辨证结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tal therapy,HAART)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HIV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HAART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daily behavior scale,ADL)积分及HIV脑病临床分期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33/40)、对照组为65.0%(26/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5,P=0.024).治疗后,治疗组ADL评分[(33.7±5.2)分比(37.7±5.3)分,t=2.528]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MMSE评分[(24.8±4.4)分比(20.0±5.5)分,t=1.006]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对照组ADL评分[(34.5±5.0)分比(37.0±5.5)分,t=2.747]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MMSE评分[(24.7±4.4)分比(20.1±4.9)分,t=1.035]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1、2期HIV脑病患者分布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31、2.726,P值分别为0.954、1.053).结论 中医辨证结合HAART治疗可较好的改善HIV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疏肝降逆和胃方改善肝胃不和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治疗前后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量的变化与NERD患者焦虑等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72例NERD患者分为中药组37例和西药组35例,中药组予疏肝降逆和胃方治疗,西药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以及焦虑、抑郁的得分变化。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GF、P物质(S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NGF表达量与焦虑等症状的相关性。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组内比较显示,治疗后中药组和西药组的烧心、反酸、腹胀、嗳气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善太息、胸胁胀满方面,中药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纳差症状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中药组的烧心、反酸、嗳气积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在腹胀方面,两组疗效相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5%,高于对照组的68.6%(χ2=10.68,P<0.05)。中药组在改善焦虑抑郁评分中优于西药组(P<0.05),且治疗后两组血清NGF、S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两组治疗前后的NGF水平与善太息,焦虑评分成正相关(P<0.05),与胸胁胀满、抑郁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疏肝降逆和胃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NERD患者血清NGF的表达量与其焦虑状态成正相关。其发挥疗效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了血清NGF、SP的水平,从而改善了NERD食管内脏高敏感。  相似文献   

15.
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穴位埋线结合加味交泰丸与六味地黄丸对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1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5例。中药组口服六味地黄丸和交泰丸;埋线组在中药组的基础上施以穴位埋线。经2个月治疗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价疗效。结果埋线组总有效率为89.1%(49/55)、中药组为67.3%(37/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74,P=0.006)。治疗后,埋线组睡眠时间[(0.86±1.11)分比(1.29±0.88)分, t=2.251]、睡眠效率[(0.13±0.71)分比(0.43±0.55)分,t=2.477]、催眠药物[(0.93±0.77)分比(1.41±0.81)分,t=3.185]、日间功能障碍[(1.14±0.61)分比(1.59±0.60)分,t=3.900]及PSQI总评分[(6.71±3.55)分比(8.32±2.48)分,t=2.757]均低于中药组(P<0.01或 P<0.05)。结论穴位埋线结合加味交泰丸与六味地黄丸可延长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的睡眠时间,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ARRT联合中医药治疗对HIV/AIDS患者血常规影响及变化规律.方法:总结在我省HARRT联合中医药治疗的HIV/AIDS满2年并有完整血常规资料的患者,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血常规影响及变化规律.结果:对入组时即已开展HAART联合中药治疗的370例患者中满2年,且血常规资料完整的36例患者治疗后第12个月、第24个月与治疗前相比,除血红蛋白显著上升外,其余各项安全性指标治疗后第12个月、第24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变化.结论:HIV/AIDS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HARRT联合中医药治疗对其血常规影响及变化有一定特点,中医药治疗可增强HARRT疗效,表现在血常规的指标上可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Despit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and conventional medicine,the use of TCM in the treatment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nd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HIV/AIDS) is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and accepted by patients. Recent research findings on the benefit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n long-term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HIV/AIDS are encouraging and hopeful, but inconclusive.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自拟凉血清热的调脉饮治疗气阴两虚兼瘀郁化热型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调脉饮,对照组服用倍他乐克缓释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为56.67%(17/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08,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63.33%(19/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57,P<0.05)。治疗组气短[(1.40±2.11)分比(2.10±1.87)分,t=-3.341]、乏力[(1.30±2.33)分比(2.10±1.84)分,t=-3.262]、口干喜饮[(0.09±1.34)分比(2.50±2.41)分,t=-3.194]、舌象[(1.90±1.65)分比(3.90±1.81)分,t=-3.217])、脉象[(2.60±1.71)分比(5.10±2.55)分,t=-3.283]5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调脉饮可减少气阴两虚兼瘀郁化热型快速型心律失常发作及伴随症状,且心律改善情况优于倍他乐克缓释片,对心电图PR间期、QT间期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扶阳方法治疗艾滋病的疗效。艾滋病(AIDS)是一个新的病种,目前国家实施的抗病毒药物一是疗效欠佳;二是毒副作用较大,笔者用中医辨证理论,在对本病有充分认识基础上立扶阳(重建修复免疫系统)、祛邪(1杀灭病毒,2抗机会性感染)为法,对AIDS进行精心研究,根据扶阳理论组方立法,试图创造奇迹。使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治疗组(中西医组)在HAART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西医组)只给予HAART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记录症状体征积分(积分1)和症状舌脉积分(积分2),观察体重和生存质量(卡洛夫斯基积分,KarnovskyScore)。结果: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在治疗在均有所改善(P〈0.05或P〈O.01),但各评价点两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评价点证候、体积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卡洛夫斯篡积分及体重较对照组增加(P〈0.05或P〈0.01)。结论:中医药综合方法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