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肾癌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mTOR)及其底物激酶核糖体蛋白S6激酶( P70S6K)的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癌组织、正常肾脏组织中mTOR及P70S6K蛋白表达,并观察两者表达与肾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mTOR蛋白在肾癌、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223±0.125、0.667±0.106,两者比较,P<0.01;P70S6K在肾癌、正常肾组织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108±0.258、0.489±0.21,两者比较,P<0.01。 mTOR、P70S6K蛋白阳性表达与肾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肾癌组织中mTOR与P70S6K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78,P=0.002)。结论肾癌组织中mTOR、P70S6K蛋白表达升高,mTOR/P70S6K信号通路可能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平滑肌细胞mTOR-P70S6K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核糖体蛋白质S6激酶(P70S6K)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药物干预组。颈动脉HE染色和组织病理图像分析;免疫组织化学观察PCNA与P70S6K组织表达中的病理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mTOR-P70S6K及PCNA的mRNA表达;ELISA测定血清白介素-18(IL-18)水平变化。结果实验术中死亡大鼠1只,取材过程中发现动脉闭塞5只(分别为3d药物干预组和7d损伤组各1只,14和28d药物干预组各2只)。HE染色显示14d药物干预组与损伤组相比内膜与中膜增殖厚度明显减低,组织图像分析三组之间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中膜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免疫组化结果示对照组与损伤组及药物干预组存在差异(P=0.045);实时荧光定量PCRmTOR-P70S6K及PCNA的mRNA损伤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示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能抑制第3、7、14天药物干预组血清IL-18浓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IL-18、mTOR-P70S6k及PCNA在损伤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并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可能成为预防再狭窄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针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重要影响因子m TOR和P70S6KmRNA表达量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7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普食组(n=10)和模型组(n=60),分别饲以普食和高脂高糖饮食。8 w后选取40只造模成功大鼠再一次随机分为高脂高糖饮食(HFHCD)1、HFHCD 2、电针(EA)1、EA 2组,每组10只;HFHCD 1组和EA 1组继续给予高脂高糖饮食,HFHCD 2组和EA 2组给予普通饮食。电针组针刺双侧"足三里"、"三阴交"、"胃脘下俞",每次20 min,1次/d,针刺14 d。观察大鼠体重、血糖、胰岛素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m TOR和P70S6KmRNA的表达量。结果 HFHCD 1组比CD组m TOR、P70S6KmRNA明显升高,HFHCD 2组比HFHCD 1组明显降低,EA1组较HFHCD1组明显降低,EA2组较HFHCD2组明显降低,EA2组较EA1组明显降低。结论电针刺激胰岛素抵抗大鼠"足三里"、"三阴交"、"胃脘下俞"能降低m TOR和P70S6KmRNA的表达水平,恢复胰岛素信号通路的正常传导,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核糖体蛋白S6激酶(S6K)1和S6K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组织94例、正常宫颈组织52例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103例(CINⅠ33例、CINⅡ29例、CINⅢ41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以上组织中S6K1和S6K2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年龄、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FIGO分期、脉管瘤栓、深肌层浸润及宫旁浸润),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结果宫颈癌组织中S6K1和S6K2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CIN组织(P<0.05);正常宫颈组织和CIN组织中S6K1、S6K2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6K1表达与分化程度和FIGO分期均有关(P<0.05),而S6K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FIGO分期和深肌层浸润均有关(P<0.05);S6K1、S6K2阳性者的5年生存率均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FIGO分期、宫旁浸润及S6K1和S6K2表达为影响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宫颈癌组织中的S6K1和S6K2为高表达,均与分化程度和FIGO分期有关,且S6K1、S6K2阳性者的预后较差,可作为预测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核糖体蛋白S3a(RP-S3a)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内膜癌组)、3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增生组)、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正常组)中RP-S3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RP-S3a在内膜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增生组与正常组(P均〈0.05),且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RP-S3a可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6.
运动干预增加大鼠骨骼肌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磷酸化水平,改善P70S6KmRNA表达,降低血液胰岛素浓度(P均<0.05).提示运动干预可能通过增加mTOR与P70S6K活性,提高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张蓉  侯文静 《山东医药》2009,49(50):72-73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黏着斑激酶(FAK)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子宫内膜癌瘤组织、30例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过长组织、3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和3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FAK。结果正常对照组FAK均为阴性,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过长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癌FAK阳性率分别为13.3%、36.6%、77.5%。子宫内膜瘤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均〈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FAK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分化级别、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不良预后有关。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FAK呈阳性表达。FAK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其下游关键因子p-p70S6K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35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取自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食管鳞癌组织,15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5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TOR及p-p70S6K蛋白的表达.结果:食...  相似文献   

9.
肿瘤(tumor)是机体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在基因水平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增生而形成的病变。蛋白质合成是基因表达的根本,主要在核糖体内完成。核糖体蛋白s6(ribosomalproteins6,rpS6)是构成核糖体的重要蛋白之一,目前已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现就rpS6在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旨在探讨其对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一、rpS6的结构及其上游调节蛋白核糖体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根据沉降系数的不同,高等真核生物细胞的核糖体分为40S小亚基和60S大亚基两种。mRNA与40S小亚基的相互作用是蛋白质合成的关键。40S小亚基由一个单一的18SrRNA分子和33种蛋白质组成。  相似文献   

10.
李剑兰  陈建华 《山东医药》2009,49(23):80-81
目的 观察p15蛋白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15蛋白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病变类型的相关性。结果p15在15例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均表达阴性,在16例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中9例阳性、其中1例(6.25%)过度表达,在2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均阳性、其中16例过度表达(58.17%),在15例非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均阳性、其中12例过度表达(80%),表达阳性率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组织〈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非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P〈0.05)。结论p15蛋白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与病变组织类型有关,对其进行监测有利于对子宫内膜恶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RNA干扰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侵袭迁移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文献报道及siRNA设计原则合成靶向S6K1基因的siRNA,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为载体转染对数生长期Hela细胞(沉默组),同时设转染不针对任何基因随机序列的阴性对照组和转染试剂的空白对照组。转染48 h后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干扰效率,分别于转染24、48、72 h后采用WST法评价靶向沉默S6K1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经S6K1沉默后对Hela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S6K1沉默后Hela细胞中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TIMP-2的蛋白水平。结果以空白对照组为参照(其S6K1 mRNA水平为1.000),阴性对照组的S6K1 mRNA水平为(1.027±0.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沉默组的S6K1 mRNA水平(0.158±0.012)低于其余两组(P<0.05),相对于空白对照组的沉默率为(92.4±3.7)%。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沉默组转染后的增殖率降低,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中的穿膜细胞数均降低,MMP-2、MMP-9蛋白水平均降低,而TIMP-1、TIMP-2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 RNA靶向沉默S6K1表达可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侵袭迁移,可能与其抑制MMP-2/9表达及促进TIMP-1/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梅 《山东医药》2008,48(33):49-50
采用免疫织化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12例子宫脱垂妇女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膜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38例,子宫脱垂患者5例,两者相比,P〈0.01;内膜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手术分期有关(P均〈0.01)。认为VEGF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9例子宫内膜癌、2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12例增生期内膜组织中的P.ERK。结果P-ERK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率为71.43%(35/49),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内膜的40.00%(8/20)及增生期子宫内膜的8.33%(1/12)(P均〈0.05)。P-ERK在高中分化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率为60.60%,显著低于低分化子宫内膜癌的93.75%(P〈0.05)。P—ERK在病理分期Ⅲ期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率为100%,明显高于Ⅰ期的58.62%、Ⅱ期的85.71%(P均〈0.05)。此外,P-ERK在肌层浸润深度〈1/2肌层深度的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率为53.85%,明显小于≥1/2肌层深度的91.30%(P〈0.05)。结论P-ERK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Ras-MAPK途径的异常活化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增生并发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与血浆中炎症细胞因子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门诊及住院患者138例,经诊断性刮宫病理诊断分为子宫内膜癌组(47例)和良性病变组(91例),平均年龄(55±8)岁,同时选取血站献血健康女性40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52±7)岁,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血浆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良性病变组与子宫内膜癌组血浆中TGF-β、TNF-α、IL-1β、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且随着炎症细胞因子含量水平升高,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显著升高。结论 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与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浆中炎症细胞因子含量表达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临床通过阻断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效应,为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预防和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占军  纪新强 《山东医药》2007,47(24):37-38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1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结果显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aspase-3的阳性率分别为95.00%、73.33%、44.12%,三者相比,P均〈0.01。提示Caspase-3低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子宫内膜中Caspase-3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4EBP1和p-S6K1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份食管癌组织及20份正常食管组织中p-4EBP1及p-S6K1表达。结果食管癌组织中p-4EBP1和p-S6K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1%和66.7%,正常食管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5.0%和35.0%,P均〈0.05;二者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r=0.381)。结论 p-4EBP1和p-S6K1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二者可作为食管癌诊断、靶向治疗及预后判断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李慧莲  程艳 《山东医药》2008,48(15):92-93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7蛋白和细胞周期素(cyclin)E蛋白在20例正常子宫内膜(正常组)、20例子宫内膜复合性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增生组)及48例子宫内膜癌(内膜癌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正常组p27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增生组和内膜癌组(P均<0.01);cyclin E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增生组和内膜癌组,仅与内膜癌组有差异(P<0.01).认为p27蛋白、cyclinE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关;cyclinE的表达与病理分型有关;p27蛋白、cyclinE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认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27蛋白表达下调,cyclinE表达升高.p27、cyclinE相互作用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AKT/mTOR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因子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为mTOR及AKT抑制剂应用于肾透明细胞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肾透明细胞癌和正常肾组织中p-AKT和p-mTOR的表达情况。结果p-AKT在肾透明细胞癌和正常肾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3%、26.1%(P〈0.01),p-mTO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0%、28.3%(P〈0.05)。P—AKT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明显相关,临床分期越高,其阳性表达率越高(P〈0.05)。p-mTOR蛋白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也具有相关性(P〈0.05)。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p-AKT与p-mTOR的表达呈正相关(r=0.953,P=0.000)。结论AKT/mTOR信号通路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被过度激活。理论上,应用mTOR及AKT抑制剂可治疗肾透明细胞癌。  相似文献   

19.
20.
近年来研究证明 ,细胞周期调控紊乱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 ,其中 P16、Rb抑癌基因、细胞周期素D1( cyclin D1)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 4/6( CDK4/6)组成的调控途径与 G1- S期调控点的关系最为密切。我们对 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 P16、Rb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 ,并与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上皮肉瘤样病变 ( EIN)进行了比较 ,以探讨 P16和 Rb基因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经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子宫内膜癌 45例 ,EIN(包括腺瘤样增生、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术前均未接受治疗 ) 1 4例 ,及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