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Ⅱ型糖尿病伴植物神经症状34例(糖尿病1组)及不伴植物神经症状46例(糖尿病2组)和对照组(正常人)25例,经综合平衡指数法测定的整体植物神经功能状况和用心搏间距变化,卧立位血压差变化反映的心脏植物神经受损情况。结果表明综合平衡指数法不能反映出三组之间的差异(P>0.05),但反映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的六项指标,显示糖尿病1组与对照组之间和与糖尿病2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均数都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该六项指标的应用有助于糖尿病心血管植物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可影响全身神经,尤以周围神经和植物神经多见,而后者正逐渐在临床上受到重视和研究。几年来有报告通过心搏间距变化、立卧位血压、呼吸差及乏氏动作反应指数测定来研究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糖尿病患者2...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8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胆囊收缩功能检查和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测定,以49各年龄相近的健康人作对照。将糖尿病患者按植物神经病变症状的有、无分为有植组与无植组。本文对胆囊收缩不良与心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情况在三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糖尿病胆囊收缩不良37例占44.6%,其中有植组为28例(77.8%)无植组9例(30%),对照组3例(6.82%),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糖尿病胆囊收缩不良与心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在发病率及病变严重程度上均有较高的一致性。应用非创性植物神经功能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家兔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的变化及心血管反射试验的意义。方法:用四氧嘧啶静脉注射制作糖尿病家兔动物模型,观察造模后第8、10周及药物阻滞心脏植物神经后不同体住之心搏间距的改变。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家兔心率增快,变换体位示心搏间距固定。结论:高血糖可致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卧一立住、立一卧位心血管反射试验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敏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54例糖尿病人,其中无神经病变者75例,伴周围神经病者44例,伴植物神经病变者35例,以及正常对照者67例进行了心率变化指数(HVI)测定。结果表明HVI异常 可疑的患者糖尿组、糖周组及糖植组中分别为12.0%,47.7%,94.7%,病程越长,HVI异常发生率越高。9名正常受试者注射2mg阿托品后,HVI的均值从2.58降到2.04,与心率变化呈负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不同方法测定了42名正常人及105名糖尿病人的心搏间距变化。认为6次/分连续性深呼吸时心搏间距变化是检测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敏感方法,故建议作为糖尿病植物神经功能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常与病程延长有关.“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的糖尿病病人易延误诊断,待临床确诊为糖尿病时已存在不同程度的植物神经病变.本文参照钟学礼等提出的测定心搏间距及血压变化等六项指标,检测了糖尿病患者147例,以探讨初发糖尿病患者是否伴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无症状期间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方法 选择本院97例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证实为VVS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6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于无任何不适症状期间,分别行深呼吸心率差、卧立位血压差及24 h心率变异(HRV)测定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查。结果 VVS组的深呼吸心率差(19.47±9.59),与对照组(26.44±17.89)相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卧立位血压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VVS组24 h HRV中时域指标:SDNN、SDNNi、PNN50、r MSS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频域指标:TP、HF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VVS患者无症状期间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立位反射的立卧位心率差(B-A)、立卧位时心率比值(B/C),深呼吸时心搏间距变化(HRV)及眼心反射3种方法4个指标对2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自主神经病变分成两组,分别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伴自主神经病变组(AN组)夜间UAER明显高于无自主神经病变组(无AN组),且与卧立位血压差和自主神经计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自主神经病变使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MDDM)患者夜间UAER增加,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的神经系统病变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理改变多见于周围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病变的症状有体位性低血压、多汗、腹泻、便秘、排尿障碍和阳痿。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血压节律的变化与正常人相反,这种现象被认为是心血管突发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因为约50%糖尿病患者于夜间血压下降,甚至出现夜间血压升高。为了降低糖尿病神经病(DNP)患者因血压节律变异致心血管突发事件的发生率,现对56例血压正常的糖尿病DM患者进行昼夜与卧立位血压监测。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昼夜血压变化观察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的神经系统病变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理改变多见于周围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病变的症状有体位性低血压、多汗、腹泻、便秘、排尿障碍和阳痿。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血压节律的变化与正常人相反,这种现象被认为是心血管突发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因为约50%糖尿病患者于夜间血压下降,甚至出现夜间血压升高。为了降低糖尿病神经病(DNP)患者因血压节律变异致心血管突发事件的发生率,笔者对43例血压正常的糖尿病DM患者进行昼夜与卧立位血压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及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的检测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炎症性肠病患者63例,其中33例活动期患者作为活动组,30例缓解期患者作为缓解组,另外选择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IL-6、sICAM-1及Chemerin水平,并研究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IL-6、sICAM-1及Chemerin水平变化及其与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炎症性肠病活动组、缓解组以及对照组IL-6、sICAM-1、Chemerin水平依次降低,任意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炎症性肠病缓解组、活动组卧立位血压差依次升高,握力试验血压差及卧立位心率差依次降低,任意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Valsalva指数经方差分析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L-6、sICAM-1与卧立位血压差成正相关,sICAM-1与卧立位心率差成负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与免疫、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脂质代谢紊乱关系密切,血清IL-6、sICAM-1、Chemerin的检测对炎症性肠病的病情监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常伴发植物神经病变,早期症状隐匿。近年来有以心搏间距变比作为心脏植物神经功能试验来研究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部分资料。现将我院1985年5月~1987年4月对64例糖尿病患者植物神经病变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效增  温哲 《吉林医学》1996,17(4):213-213
对除外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及药物等所致的21例原因不明室性早搏患者进行心搏间距变化及血压测定,以了解其植物神经系统在室早发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呼吸差9.5±2.7(均小于15次/分),乏氏动作反应指数1.081±0.12<1.10,30/15比值0.84±0.11<1.00,立卧位心率差正常(18±2>15次/分),卧立位血压差正常(均小于3.9kPa).提示:原因不明室性早搏患者心血管植物神经功能主要表现迷走神经功能改变,符合去迷走神经现象,相对地表现拟交感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6.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状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业芳  唐芸 《中原医刊》1998,25(11):1-2
本文对3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综合平衡指数、心搏间距变化(平卧心率、呼吸差、乏氏动作指数、立卧差、30/15)进行了测定,并与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发现慢性支乞管炎患者存在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副交感神经功能减弱,交感神经功能占优势。平卧心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快,乏氏动作指数、立卧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D=0.001,P〈0.001,P〈0.01),提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是慢性支气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132名健康人(A组)和80例显性糖尿病人无创伤性心血管系植物神经功能(简称心植)检查的结果。后者又分为不合并植物神经病变的普通糖尿病组(B组,31例)和合并植物神经病变的糖尿病组(C组,49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肛门括约肌肌电图(ASEMG)、体位性低血压和头晕对多系统萎缩(MS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检索我院ASEMG数据库,分别以头晕患者(MSA组和非MSA组)、卧立位血压不达标患者(MSA组和非MSA组)以及很可能MSA患者(卧立位血压达标组和不达标组)为目标人群,比较ASEMG和卧立位血压的特点。结果476例患者曾行ASEMG检查,其中以头晕为首发症状的69例,MSA组(33例)和非MSA组(36例)的平均时限[(14.6±2.1)和(12.8±2.0)ms,P<0.01]和卫星电位出现率[(22.7±11.8)%和(12.2±8.9)%,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卧立位血压达标率(84.6%和55.2%)及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162例有头晕症状的患者中,MSA组(90例)和非MSA组(72例)的平均时限[(15.3±2.7)和(12.8±1.9)ms,P<0.001]、卫星电位出现率[(25.4±12.8)%和(13.5±10.4)%,P<0.001]和舒张压差[(18.5±17.0)和(11.7±12.7)mmHg,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卧立位血压达标率(60%和41.9%)和收缩压的差值两组差异无显著性。146例卧立位血压未达到标准,MSA组(61例)和非MSA组(85例)的平均时限[(15.0±2.4)和(12.8±1.7)ms,P<0.001]和卫星电位出现率[(22.0±12.2)%和(10.6±8.5)%,P<0.001]差异均有显著性。125例很可能MSA患者中,卧立位血压达标组(44例)与未达标组(36例)的平均时限[(15.5±2.4)和(15.9±2.2)ms]和卫星电位出现率[(24.3±12.6)%和(22.7±12.4)%]差异无显著性。达标组出现头晕的比例和以头晕为首发症状的比例分别为93.2%(41例)和52.3%(23例),未达标组分别为44.4%(16例)和8.3%(3例)。结论当怀疑头晕患者为MSA时,ASEMG的诊断价值优于体位性低血压。无论MSA患者的卧立位血压是否达到标准,ASEMG均可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有助于MSA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作者观察153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的校正QT间期(QTc)变化及其与心脏自主神经反射功能之间的关系。证实QTc与NIDDM患者年龄、病程、乏氏比、心脏自主神经反射功能综合积分(CAS)相关。随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程度加重,NIDDM的QTc逐渐增高。CAS异常和严重的有36.5%,而QTc大于+s者为24.5%;明显低于深呼吸时心搏间距变化和30/15比的异常(P<0.01),而与乏氏比和卧立位血压差异常率相似。所有QTc大于对照者+s的NIDDM中无1例CAS正常,而所有CAS正常者中无1例QTc大于对照者+s。QTc延长是一项在病程晚期出现的异常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评定指标,标志着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立位循环异常与重度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4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轻型AIS患者。完善头颅磁共振,使用Fazekas量表完成脑白质病变的评估,其中0~3分为无-轻度脑白质病变,4~6分为重度脑白质病变。完善卧立位TCD检查,记录患者卧位及直立位血压、心率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根据卧立位TCD结果将患者进行分组。结果 纳入128例AIS患者,其中无-轻度脑白质病变患者105例(82.0%),重度脑白质病变患者23例(18.0%)。重度脑白质病变患者较无-轻度脑白质病变患者年龄更大(P=0.001),高血压病史率更高(P=0.017)。依据卧立位血压、心率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AIS患者可分为卧立位试验正常组(n=32,25.0%)、OHP组(n=36,28.1%)、OHT组(n=38,29.7%)、OH-C组(n=8,6.3%)和OH-U组(n=16,10.9%)。重度脑白质病变组较无-轻度脑白质病变组OH-U患者比例更高[6(26.1%) vs 8(7.6%),P=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0.92,95% CI:0.87~0.97,P=0.002)、高血压病史(OR=0.162,95% CI:0.034~0.770,P=0.022)及OH-U分组(OR=4.82,95% CI:1.29~17.91,P=0.019)是轻型缺血性脑卒中脑白质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OH-U是轻型AIS患者重度脑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