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 研究联合补充大豆异黄酮和钙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50只3月龄SD雌性大鼠摘除卵巢后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对照组、手术对照组、大豆异黄酮组(40mg/kgBW)、钙组(100mg/kgBW)、钙+大豆异黄酮组(Ca100mg/kgBW+SI40mg/kgBW)。连续灌胃饲养3个月后测定大鼠血清骨钙素,左侧股骨测定骨密度和骨钙含量、右侧股骨进行骨组织形态学计量分析。结果 Ca+SI组血清BGP水平和股骨骨密度均高于其他去卵巢各组(P〈0.05),但低于Sham组(P〈0.05);Ca+SI组大鼠股骨的骨钙含量与Ca组、Sham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去卵巢各组大鼠中手术对照组、大豆异黄酮组和钙组大鼠的骨小梁数目和骨小梁厚度显著减少,骨小梁间距明显增宽,与钙+大豆异黄酮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单独补充大豆异黄酮或钙相比,大豆异黄酮与钙的联合应用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野葛叶总黄酮提取物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6月龄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己烯雌酚组、野葛叶总黄酮提取物低和高剂量组。观察各组胫骨抗弯力,右股骨和腰4椎体的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性能,血清中钙(Ca)、磷(P)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结果野葛叶总黄酮高、低剂量组及己烯雌酚组大鼠胫骨抗弯力,股骨和腰椎的骨生物力学性能均高于模型组(P0.05);野葛叶总黄酮高剂量组及己烯雌酚组大鼠股骨和腰椎骨密度,ALP的变化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野葛叶总黄酮提取物通过提高大鼠胫骨抗弯力,增加股骨和腰椎的骨密度,改善股骨和腰椎的骨生物力学性能,提高血清ALP含量等因素防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复方仙贞汤对去卵巢大鼠的骨密度和骨形态的影响。方法 3月龄的雌性SD大鼠,普通饲料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OVX)、尼尔雌醇阳性药物对照组、复方仙贞汤小剂量组、复方仙贞汤中剂量组、复方仙贞汤大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其余都经背部切开后切除双侧卵巢,制造去卵巢模型(OVX),假手术组则背部切开后切除部分脂肪组织再分层缝合。造模完成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阳性药物组用尼尔雌醇混悬液灌胃,复方仙贞汤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以6.5g/kg、13g/kg、26g/kg大鼠体重(按生药计算)的复方仙贞汤药液,每日固定上午九点灌胃1次。全部动物共持续喂养3个月后处死,测定股骨的骨密度和胫骨骨体积、胫骨类骨表面,类骨质宽、骨吸收表面。结果 复方仙贞汤组和尼尔雌醇组均较模型组的骨密度显著性增高(P〈0.01),而且复方仙贞汤中剂量组与尼尔雌醇阳性对照组接近。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尼尔雌醇组的骨体积显著上升(P〈0.01),而类骨表面、类骨质宽和骨吸收表面却显著下降(分别P〈0.01)。结论 复方仙贞汤能提高去卵巢大鼠的骨密度和骨体积,减少类骨质宽、类骨质表面、骨吸收表面,提示复方仙贞汤能起到和尼尔雌醇相似的作用,即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高转换率,从而减慢骨质的丢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川牛膝在去卵巢大鼠体内的抗骨质疏松作用。方法 3月龄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 (SHAM)、单纯去卵巢组(OVX)、己烯雌酚组(ERT组,22.5μg/kg? d,ig)、高剂量川牛膝组(CH,14 g/kg? d,ig)、低剂量川牛膝 组(CL,7 g/kg? d,ig)。其中,40只大鼠切除双侧卵巢,SHAM组仅切除卵巢周围等量脂肪组织,术后第8天开始给药,给药12 周后处死所有大鼠,测定腰椎骨密度(L-BMD)、股骨骨密度(F-BMD)及骨生物力学性能:弹性模量(ELASTIC)、刚度 (STIFFNESS)、最大应力(M-STRESS)及最大承载力(M-LORD),并测定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尿羟脯氨酸 (HOP )、肌酐(Cr)值。结果 高剂量川牛膝组及己烯雌酚组大鼠腰椎和股骨的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性能均高于OVX组(P <0. 05),而尿羟脯氨酸/肌酐值及血清Ca、P含量低于OVX组(P <0.05)。结论 川牛膝在去卵巢大鼠体内能抑制骨量丢失、改善骨生物力学性能,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大豆异黄酮减缓去卵巢大鼠骨量丢失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雌激素缺失状态下大鼠骨量丢失及骨转换的影响。方法 12月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除假手术组大鼠行卵巢切除假手术外,其余均切除卵巢建立雌激素缺失模型。分组设计为:实验组[大豆异黄酮类40 mg/(kg.d)]及元素钙250 mg/(kg·d), 假手术组[蒸馏水)、实验对照组[元素钙250 mg/(kg·d)]及雌激素组[雌二醇30μg/100(g· 3d)及元素钙250mg/(kg·d)],除雌二醇皮下注射给予外,其余灌胃给予。28 d实验期满后处死大鼠,取股骨测定骨密度、股骨钙含量、股骨形态计量学相关指标,并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 (AKP)活性及血清骨钙素(OC)水平。结果实验组股骨骨密度、股骨钙含量稍高于假手术组和实验对照组,但未呈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骨小梁面积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P> 0.05);各组动物AKP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和雌激素组OC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 (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弱雌激素样作用,可能通过促进成骨形成而减少雌激素缺失状态下的骨丢失,维持骨健康,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间歇性注射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氨基端片段1—34(PTHrP1—34)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股骨RANKL、OPG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月龄健康雌性未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卵巢切除+安慰剂组(Placebo组)给予生理盐水;卵巢切除+雌激素治疗组(E2组)给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卵巢切除+PIHrP治疗组分别用20、40、80ktg/kg剂量,每日1次注射PTHrP1—34。给药12周后,测定腰椎L3-6及股骨BMD,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股骨RANKL、OPG基因表达的水平。结果①BMD结果:PTHrP40组和PTHrPS0组大鼠股骨、腰椎BMD明显高于Placeb0组。②与Sham组相比,Placebo组OPGmRNA明显下降(P〈0.01),RANKLmRNA水平则显著升高(P〈0.01)。E2组OPGmRNA水平较Placebo组明显升高(P〈0.01),RANKL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Placebo组相比,不同剂量胛HrP(1-34)治疗组OPG、RANKL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PTHrPl—3440或80ug/kg每天皮下注射能提高去卵巢大鼠股骨、腰椎BMD,间歇性注射PTHrP(1-34)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RANKL、OPGmRNA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仙汤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实验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尼尔雌醇组和二仙汤高、中、低剂量组等6组,除假手术组施行假手术外,其余均行手术彻底摘除卵巢,术后连续10d以阴道涂片检测动情周期筛选动物,然后依照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尼尔雌醇组灌胃尼尔雌醇(1.2 mg/(kg.w)),二仙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淫羊藿提取液(剂量依次为含生药12、8、4 g/kg),连续给药90 d,考察骨密度、骨生物力学,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二仙汤能明显提高去卵巢大鼠骨密度(P0.01)、股骨三点弯曲最大弯应力(P0.01)和L5腰椎压缩载荷力(P0.01),提高血清ALP和SOD活性(P0.01),降低血清ACP和MDA的含量(P0.01)。结论二仙汤能明显改善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抑制破骨细胞功能,抗氧化应激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阿胶强骨口服液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BMD)、生物力学、25-(OH)D3和1,25-(OH)2D3,的影响,探讨阿胶强骨口服液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机制。方法:4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阿胶强骨口服液治疗组。除假手术组外所有大鼠手术摘除双侧卵巢后导致雌激素缺失从而诱导骨质疏松症模型,分别在实验的第4、8、12周采用DEXA法分析股骨头及粗隆部的骨密度,生物力学技术分析股骨头生物力学参数,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25-(OH)D3和1,25-(OH)2D3的含量。结果:阿胶强骨口服液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股骨头及粗隆部骨密度明显提高(P〈0.05);最大载荷(ML)及最大压应变(MS)等指标明显增强(P〈0.05);血液、肝脏和肾脏组织中25-(OH)D3和1,25-(OH)2D3的含量明显提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胶强骨口服液治疗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胶强骨口服液在雌激素缺失早期即可在蛋白水平上调节25-(OH)D3和1,25-(OH)2D3的表达,激活骨代谢,提高骨密度,增强骨质量,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totalflavoneofepimedium,TFE)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为传统中药的现代化和二次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4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20只,行假手术处理),去卵巢纽(OVX组,20只,切除卵巢后不给予淫羊藿处理),淫羊藿组(TFE纽,20只,切除卵巢后给予淫羊藿灌胃)。所有大鼠术前及术后4周以DEXA骨密度仪检测L4骨密度变化(若BMD下降〉20%,则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模型建立后TFE组大鼠给予淫羊藿总黄酮(浓度30mg/ml,10ml/kg,1次/d)灌胃4周。所有大鼠处死前再行DEXA骨密度检测,过量麻醉法处死后取其股骨下部,切片匀浆提取骨组织中RNA,应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骨组织护骨素(osteoprotegrin,OPG)、护骨素配体(0PGL)mRNA的表达。结果:①TFE组大鼠切除卵巢4周后,腰椎BMD均值降至(0.084±0.020)g/cm^2,降幅〉20%证明骨质疏松模型建立。TFE灌胃4周后其腰椎BMD提高至(0.112±0.009)g/cm^2,与给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FE组大鼠骨组织中OPGmR—NA的表达较OVX组相比,明显增强,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OPGLmRNA表达促进作用不明显,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FE是通过促进骨组织中OPGmRNA的表达来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成熟,从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宝液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中抑制骨转换作用。方法:60只大鼠去卵巢诱导骨质疏松症,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尼尔雌醇组、骨宝液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以0.9%生理盐水每天10ml/kg,尼尔雌醇组以尼尔雌醇每2周1mg/kg,其他三组每天分别以骨宝液5、10、15ml/kg的剂量灌胃给药3个月后,以比色法测定其血清钙(s-Ca)、骨碱性磷酸酶(b-AKP)和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P)的活性,竞争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骨钙素(s-BGP)的含量;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股骨及腰椎的骨密度;三点弯曲试验法测定骨生物力学;扫描电镜进行骨小梁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骨宝液组与其他组比较,s-TRAP水平降低,腰椎骨密度增加,股骨抗弯抗拉能力改善,骨小梁形态改善,骨小梁平均宽度(MTT)与骨小梁面积百分比(TS%)显著增加。结论:骨宝液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骨转换有关。  相似文献   

11.
去势大鼠血清ALP动态及骨髓细胞骨形成相关基因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雌性大鼠切卵去势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变化规律及骨髓细胞的骨形成相关基因ALP、骨钙素(Bone Gla-containing protein,BGP)及核结合因子al(core bindingfactor 1,Cbf al)的mRNA表达。方法 6月龄SD雌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切卵(Sham)和切卵(OVX)组。其中每组5只大鼠于术后起每隔10d断尾采血一次至90d,用对-硝基苯磷酸盐(P-NPP)法测量血清ALP;每组4只大鼠于术后10d处死获取骨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骨髓细胞中ALP、BGP、Cbfal mRNA表达改变。结果 OVX组大鼠血清ALP水平,10d时已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5, 40.0%),20d时升高呈峰值(P<0.05, 63.6%),30d时则显著性降低(P<0.05,-26.1%),40d起呈回升,与Sham组比较40、50、60、70、80及90d时的ALP分别增加26.2%(P<0.05)、18.1%、16.9%、68.5%(P<0.05)、42.6%(P<0.05)与45.9(P<0.05);切卵后10d骨髓细胞中ALP、BGP、Cbfa lmRNA的表达OVX组明显高于Sham对照组(P<0.05)。结论 大鼠去势后早期血清ALP呈先增高后下降的波动性变化,以后回升呈不同程度增高;骨髓细胞的ALP,BGP和Cbf almRNA表达呈增高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骨密度以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女性37例为甲减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女性41例为甲亢组,健康体检女性人员40例为对照组。观察3组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激素(FT_4)和高敏感促甲状腺激素(TSH);骨代谢指标血Ca~(2+)、血P~(3+)、1,25-(OH)_2D_3、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LP)、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ICTP)以及血清骨钙蛋白(BGP)以及左侧股骨颈、正位腰椎1-4(L_(1-4))的骨密度情况。结果甲亢组血清FT_3、FT_4、ALP、BGP、ICT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甲亢组血清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甲减组血清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FT_3、FT_4、ALP、BGP、ICT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甲亢及甲减组L1-4及左股骨颈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组受试者PTH、CT、Ca~(2+)、P~(3+)、1,25-(OH)_2D_3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及甲减都可以引起骨量丢失,骨密度降低;主要通过影响骨转化来实现的;应该重视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骨密度及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干预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假手术组、去势组、辛伐他汀组、阿仑膦酸钠组、联合药物组,首先构建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性模型。分别检测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氧化应激生化指标和骨组织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学。结果去势组大鼠血清Ca、P、SOD、CAT和骨组织BMD均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辛伐他汀组、阿仑膦酸钠组、联合药物组上述指标均较去势组升高,以联合用药组升高最显著(P0.05)。去势组大鼠血清ALP、BGP、PICP、TRAP、GLA、ICIP和MDA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增高(P0.05),辛伐他汀组、阿仑膦酸钠组、联合药物组上述指标较去势组均降低,以联合用药组降低最显著(P0.05)。去势组股骨骨小梁明显稀疏,连接不完整,大量纤维组织,髓腔内大量空泡状脂肪细胞。联合药物组骨小梁数目明显增多,结构较完整,粗细均匀致密,连接成网状。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通过调节去卵巢大鼠骨代谢,抗氧化应激,增加骨密度,改善骨组织结构,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去势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将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配成对照组、模型组、雌激素组和雌激素+三苯氧胺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采用双侧卵巢摘除法制备骨质疏松症模型。雌激素组给予尼尔雌醇(1 mg/kg)灌胃,1次/周;雌激素+三苯氧胺组给予尼尔雌醇(1 mg/kg)和三苯氧胺(3 mg/kg)灌胃,1次/周;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使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持续3个月。3个月后取材,检测大鼠左侧股骨BMD和股骨骨矿物盐含量、血清钙含量以及胫骨中骨骼钙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s,ALP)、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P-5b)的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胫骨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血清钙含量和血清TRAP-5b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骨钙含量、BMD和骨矿物盐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ALP含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雌激素组血清钙含量、血清TRAP-5b含量以及胫骨组织RANKL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骨钙含量、血清ALP含量、BMD、骨矿物盐含量以及胫骨组织OPG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而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雌激素+三苯氧胺组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通过显著性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骼钙、ALP、股骨骨密度、骨矿物盐以及OPG的含量,抑制骨钙流失、TRAP-5b及RANKL蛋白表达,达到改善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腰腿痛飞行员骨密度变化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依临床特征分6病例组,分别测定170名腰腿痛飞行员的骨密度(BMD),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酥(ALP),骨钙素(BGP),尿钙与肌酐比值(Ca/Cr),其结果进行组间比较t检验,变量间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下腰痛和腰腿痛两组骨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呈非常显性差异(P〈0.01)。结论 飞行员腰腿痛受航空复合环境因素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对甲状腺功能减患者骨密度及骨生化、代谢影响的影响。方法初次诊断为未绝经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女性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仑膦酸钠70 mg/周,为期12个月。测定治疗不同时间段患者,腰椎1-4(L_(1-4))、左侧股骨颈BMD及血Ca~(2+)、血P~(3+)、1,25-(OH)_2D_3、碱性磷酸酶(ALP)、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ICTP)以及血清骨钙蛋白(bone gla-protein,BG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及骨生化、代谢指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腰椎1-4(L_(1-4))及股骨颈BMD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同时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ALP、ICTP及BG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治疗组的BGP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的ALP及ICTP升高程度明显大于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Ca~(2+)、血P~(3+)、1,25-(OH)_2D_3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可以明显提升甲状腺功能减患者骨密度,改善骨生化和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骨形成代谢指标BGP的变化,探讨补肾药膳影响卵巢去势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形成的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各组10只,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空白组等选用一般饲料饲养,高剂量药膳组、低剂量药膳组、骨疏康颗粒组等造模1周后进行灌胃。3个月后取大鼠血清标本以ELISA法检测血清BGP水平。结果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与模空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清BGP具有下降的趋势,骨疏康组血清BGP水平高于模空组(P0. 05)。结论补肾药膳对卵巢去势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骨形成代谢指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改善血清BGP方面弱于BALP、PINP等指标,补肾药膳方影响PMOP症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杜仲腰痛丸调控p53对老年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代谢及骨形成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自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甘肃省中医院门诊就诊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30例,口服碳酸钙D3咀嚼片(钙尔奇D)+骨化三醇胶丸(罗钙全)+杜仲腰痛丸(eucommia lumbago pill,ELP)治疗6个月;并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健康者30名为对照组。分别用0.2、0.4、0.8 mg/mL ELP培养液处理p53基因过表达的成骨细胞MC3T3-E1。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p53、ALP、OCN及Runx 2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并分析与p5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P患者的P53 mRNA与蛋白的表达量及BGP、TRAP、DPD/CR显著增加,各部位BMD显著降低;ELP治疗6个月后,p53的mRNA与蛋白的水平及BGP、TRAP、DPD/CR均明显降低,而L2~4BMD显著升高。相关性分析表明,p53的表达水平与L2~4BM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BGP、BALP及DPD/CR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ELP明显降低MC3T3-E1中p53的表达水平;同时0.4 mg/mL的ELP可以逆转p53过表达的影响及对ALP、OCN和Runx 2的表达。结论杜仲腰痛丸可能通过抑制p53的表达影响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骨代谢,促进骨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金匮肾气丸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探讨"温补肾阳,以生髓壮骨"中医理论在绝经后骨质疏松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卵巢切除法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金匮肾气丸高、低剂量组、雌二醇组,同时设置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给药3月后处死取材,计算子宫系数; HE染色观察子宫的病理变化; Micro-CT检测大鼠骨密度及骨微结构的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血糖、血脂及钙磷的变化; 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ALP、IL-6及OPG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骨密度显著下降(P0.05),骨微结构破坏明显;与模型组相比,金匮肾气丸低剂量组大鼠骨密度得到了有效提高、骨微结构获得改善,血糖、血脂水平降低,血清中钙磷的含量明显提高,血清中ALP、IL-6含量降低,OPG含量升高。结论金匮肾气丸能够提高去卵巢大鼠的骨量,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ALP、IL-6,提高OPG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联合降钙素对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0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去势组、甲状旁腺素组、降钙素组、联合用药组,每组20只,构建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骨组织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矿物质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测定,血清E2检测,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和标志物检测,观察骨形态结构变化。结果去势组较假手术组腰椎和股骨BMD和BMC、股骨最大负荷及血清E2、Ca、P、骨保护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 05),而联合用药组上述指标较去势组均显著增高(P0. 05)。去势组血清碱性磷酸酶、OC、RANK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P0. 05),而联合用药组上述指标较去势组均显著降低(P0. 05)。去势组骨小梁明显减少,排列稀疏错乱,并出现大片断裂现象,大量纤维组织,骨细胞少见;联合用药组骨小梁较多且致密,形态结构较规整,骨细胞排列较整齐,骨连续性好,骨密质较厚且均匀。结论甲状旁腺素联合降钙素通过提高雌激素水平,调节维持骨代谢,提高骨密度和矿物含量,改善生物力学性能,改善骨组织病理形态学,起到抗骨质疏松疗效和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