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对指导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液体复苏的应用价值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6—2018-01期间入我院ICU治疗的感染性休克并ARDS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取PICCO进行液体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液体管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液体复苏相关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液体复苏后心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CI、GEDVI、GEF、氧合指数较对照组升高,EVLWI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液体复苏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MAP、CVP、SVRI较对照组升高,PVRI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24 h时,液体入量、尿量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3 d时,观察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低于对照组,LA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ICU时间较对照组缩短,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降低,28 d病死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在指导感染性休克并ARDS患者液体复苏方面较传统CVP监测技术更为精确,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纠正休克状态、提高心肺功能、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值得在ICU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ITBVI)在创伤性休克合并肺挫伤患者液体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01—2017-12期间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救治的60例创伤性休克合并肺挫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EVLWI与ITBVI指导液体复苏,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指导液体复苏。记录两组患者液体复苏前、24h、72h时APACHEⅡ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血清乳酸水平(Lac)、氧合指数。记录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及28d ARDS、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复苏后,MAP及氧合指数均较液体复苏前升高,Lac均较前液体复苏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后,MAP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Lac浓度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而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苏液体总量及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ARDS发生率、MODS发生率及28d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LWI和ITBVI指导创伤性休克合并肺挫伤患者进行液体管理,可有效减少液体入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ARDS、MODS发生率及28d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每搏变异度(SVV)在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完全双盲随机法选取泸州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50例,将其分为中心静脉压(CVP)组25例,SVV组25例。其中CVP组行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监测CVP;SVV组利用超声监测左室流出道内径(D),流速时间积分(VTI)。CVP组和SVV组分别以CVP 10~12mm Hg和SVV10%为目标进行液体复苏,观察两组患者复苏时间,以及复苏前后乳酸、CV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氧合指数(PaO_2/FiO_2)、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变化,24h内心力衰竭发生率。结果 SVV组乳酸、HR、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明显低于CVP组,MAP明显高于C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VV组复苏时间、NT-proBNP水平、24h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C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VV能更好地指导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的液体治疗,减少液体复苏时间,优于CVP。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用于肺结核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ARDS患者92例,根据通气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行常规机械通气,观察组45例患者行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比两组患者通气后总有效率,通气前后的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通气前后的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结果通气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前两组患者PaO2、SpO2、PaCO2、PaO2/Fi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前两组CVP、M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后观察组CVP、MA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ARDS患者,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氧合状态,从而提高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动态变化与其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ICU收治的98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脓毒症患者入院时是否发生休克分为休克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入院后28d内的HMGB1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根据治疗前HMGB1水平将休克组分为A组(HMGB1≤35pg/mL)30例、B组(HMGB135pg/mL)18例,自入院当日起对两组患者观察3月,对比治疗后7d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乳酸浓度、乳酸清除率,住院期间ICU机械通气使用率及3月内存活率等指标。结果入院时,休克组、对照组患者的HMGB1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7、14、21、28天休克组的HMGB1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A组的APACHEⅡ评分、乳酸清除率平均值、ScvO2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3月内存活率也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7d乳酸浓度、住院期间ICU机械通气使用率则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GB1水平变化与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具有较强相关性,HMGB1水平越高,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越差,HMGB1可作为脓毒症病情变化的重要监测指标,值得临床检验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检测在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8例脓毒症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ARDS将其分为单纯脓毒症组(n=30)与脓毒症合并ARDS组(n=18),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分别在患者入院后第1、3天,采集其静脉血,检测常规血生化、血清炎症介质及血清HMGB1水平,分析脓毒症合并ARDS的危险因素。结果脓毒症合并ARDS组患者脓毒症相关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急性生理和慢性疾病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单纯脓毒症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1天,脓毒症合并ARDS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高于单纯脓毒症组(P<0.05),第3天两组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入院第1、3天,两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合并ARDS组患者入院第1、3天内血清HMGB1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脓毒症组患者(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入院第1天高水平HMGB1是脓毒症并发ARDS的危险因素。结论入院第1天脓毒症患者血清高HMGB1水平是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监测脓毒症患者血清HMGB1水平,在防治ARDS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西维来司他钠治疗伴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脓毒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8例伴有ARDS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西维来司他钠,比较两组炎症因子、肺损伤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血小板计数(PLT)、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与14 d病死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PLT、氧合指数、肺损伤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肺损伤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LT、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维来司他钠用于伴有ARDS的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中,与常规治疗方案比较,可更好地改善肺损伤,避免器官衰竭,提升患者的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肺温度稀释法(PICCO)监测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与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在严重脓毒血症早期液体复苏中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PICCO监测联合PLR,对照组采用CVP监测。比较两组治疗6、24、48、72h血浆钠尿肽(BNP)和血乳酸(LAC)水平变化及血管活性药物停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死亡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24、48、72h血浆BNP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4、48、72h血浆LAC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管药物停用时间快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MODS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监测联合PLR在严重脓毒血症早期液体复苏疗效优于CVP监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刚  梅莉芬  施建设  张诚华 《临床荟萃》2011,26(18):1586-1588
目的评价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指导下的液体复苏对机械通气下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5例机械通气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心静脉压(CVP)组(对照组),CVP目标值≥12mmHg(1mmHg=0.133kPa)和试验组,ITBVI目标值≥850ml/m2。统计每例患者前5天的液体入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比较两组28天病死率。结果 ITBVI组前5天的液体入量明显少于CVP组,(16 567±971)ml vs(19 072±1 232)ml(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短于CVP组,分别为(5.05±1.67)天vs(5.94±1.38)天(P〈0.05),和(7.74±1.80)天vs(8.70±1.69)天(P〈0.05);28天病死率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机械通气下脓毒症休克患者中使用ITBVI指导液体复苏能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 CCO)监测指导严重脓毒症合并肺损伤患者液体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5例严重脓毒症合并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7)入院后给予常规液体管理,观察组(n=48)入院后行Pi CCO监测并据此指导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液体管理的效果与转归。结果治疗3d后两组患者的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血管活性肌力药物评分(VIS)、尿量、血乳酸水平、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d的HR、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住ICU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d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d后的脑钠肽(BNP)、血清肌酐(Scr)、脑钠肽(BNP)、降钙素原(PC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d的BNP、Scr、PC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 CCO监测指导下应用液体管理治疗严重脓毒症合并肺损伤患者效果理想,较常规液体管理更有利于保护心、肾等主要脏器功能,提高临床中的液体管理质量,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的血氧饱和度(ScvO_2)联合中心静脉和动脉的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指导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14年5月到2016年6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以ScvO_2为目标指导复苏,观察组则以ScvO_2与Pcv-aCO_2为目标指导复苏。对比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6 h平均入液量、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乳酸清除率、心脏指数(CI)及血肌酐(Scr)水平。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6 h平均入液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苏后的MAP、CVP、乳酸清除率及CI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复苏前,Scr明显低于复苏前,但观察组复苏后的MAP、CVP、乳酸清除率及CI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Sc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水肿发生率、ICU病死率及28 d病死率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cvO_2及Pcv-aCO_2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复苏作用及预后均较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综合治疗效果及其意义.方法 将36例SAP合并ARDS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2组,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治入院的患者为Ⅰ组(1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2007年1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入院的患者为Ⅱ组(1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呼吸机进行"保护性肺通气"治疗.结果 Ⅰ组机械通气时间为(15.34±10.21)d,Ⅱ组机械通气时间为(16.27±9.28)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治愈9例(52.9%),死亡8例(47.1%),Ⅱ组治愈14例(73.7%),死亡5例(26.3%),2组治愈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对SAP合并ARDS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技术的应用,提高了SAP合并ARDS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被动抬腿试验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效果,以指导脓毒症危重患者的早期液体护理管理。方法选择78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被动抬腿观察组和补液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容量反应阳性率及意外事件发生率;根据试验结果实施液体管理,对比两组液体复苏后CVP、MAP、LAC、尿量、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结果被动抬腿观察组和补液对照组患者容量反应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中补液对照组的意外发生率高于被动抬腿观察组(P0.05);PLR复苏前后CVP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前后MAP、LAC、尿量、去甲肾上腺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液对照组复苏前后CVP、MAP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AC、尿量、去甲肾上腺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被动抬腿试验能有效反应容量状态,改善患者的循环灌注;实施过程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补液试验,更有利于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吴韶  王卉  陈苇 《临床医学》2013,33(7):52-53
目的观察高频程序通气在心肺复苏(CPR)过程中临床应用。方法将CPR后自主循环恢复后始终无自主呼吸的85例患者随机分成Ⅰ(高频程序通气组)、Ⅱ(常规机械通气组)两组,分别采用相应机械通气模式进行呼吸支持,比较自主循环恢复后各时段(0、2、6、12、24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气道峰压(PIP)。结果Ⅰ、Ⅱ组PaO2、PaO2/FiO2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PaO2、PaO2/Fi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24 h各时段Ⅰ组PaO2、PaO2/FiO2上升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组MAP在0~24 h各时段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CVP、PIP在0~24 h各时段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频程序通气在CPR成功后24 h内比常规机械通气向CPR患者提供更好的呼吸支持,改善氧合快,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机械通气并发症-气压伤发生少,使用快速、便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炎患者170例,根据患者合并脓毒症的情况分为非脓毒症组(63例),轻度脓毒症组(75例),严重脓毒症组(18例),脓毒症休克组(14例),并根据患者14d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143例)和死亡组(27例)。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的PCT、hs-CRP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结果 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在非脓毒症组、轻度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间呈逐渐递增的趋势,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在非脓毒症组中的水平明显低于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余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hs-CRP及APACHE-Ⅱ评分在存活组中的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PCT水平升高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清PCT、hs-CRP检测可用于评价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其中血清PCT水平升高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对比限制性液体负平衡治疗方法和开放性液体治疗方法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过程中的优劣性,为ARDS患者的液体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筛选2017-01-2020-05期间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诊断上符合2012年柏林会议要求的ARDS标准的患者84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限制性液体负平衡治疗方法,对照给予开放液体治疗方法,记录两组治疗7 d的液体净入量;比较两组治疗开始时及治疗后48 h的氧合指数(OI)、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Lac)及APACHEⅡ评分;观察两组治疗时间及28 d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第2~7天液体净入量少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48 h后,两组MAP、CVP在组内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OI较对照组升高,而EVLWI、Lac及APACHEⅡ评分则降低(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同时28 d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基础上实施限制性液体负平衡治疗,可以减少ARDS患者的液体输入量,减轻肺水肿,对改善氧合指数,缩短机械通气及住ICU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液体负平衡管理模式对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肺损伤(ALI)病人心肺功能及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急诊科收治96例感染性休克合并ALI病人按不同液体管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液体负平衡管理模式,对照组在维持液体出入量平衡时予以液体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病人心肺功能及预后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CVI)、心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3 d后心肺功能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态(APACHE II)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3 d后该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22.92%,明显低于对照组47.92%;观察组死亡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针对感染性休克合并ALI病人采用液体负平衡管理模式不仅可有效改善其心肺功能,还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液体复苏方式治疗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多发伤合并休克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进行液体复苏,对照组采用积极性液体复苏方式进行液体复苏,然后进行手术治疗,分别在液体复苏前和液体复苏3 h后抽取两组外周血检测比较血清乳酸、p H值、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相关炎性因子mRNA水平,并统计比较两组总输液量及术后3 d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等情况。结果液体复苏前两组血清乳酸、p H值、PT、APTT及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mRN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3 h后,观察组血清乳酸明显低于对照组,p H值接近正常水平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T及APTT明显短于对照组,外周血TNF-α、IL-6及IL-1β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输液量及术后3 d ARDS发生率、MODS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进行液体复苏可明显改善血液酸度及凝血功能,缓解炎症反应,降低ARDS、MODS等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465-5466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中心ICU脓毒血症合并重度ARDS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比较两组血清IL-6、CRP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与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通过显著降低脓毒血症合并重度ARDS患者血清IL-6、CRP水平,从而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与ICU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经盐酸氨溴索辅助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收治的104例ARDS患者,其中机械通气治疗48例(对照组)、盐酸氨溴索辅助机械通气治疗56例(联合组)。对比两组治疗后7 d临床疗效、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合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R值均降低,联合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MA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氧合功能均升高,联合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降低,联合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辅助机械通气治疗可提高老年ARDS患者抗炎能力,改善其氧合,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