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辉 《医疗装备》2020,(6):114-115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8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试验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炎症介质、免疫因子水平及发热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炎症介质及免疫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D8+及CD4+CD25+Tre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热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患儿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消除患儿的炎症反应,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有助于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7~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4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均<0.05);肝功能恢复率、肌钙蛋白转阴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病毒转阴率达到了100.0%。结论喜炎平注射液用于治疗手足口病,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头孢曲松联合甲强龙冲击疗法治疗小儿感染性支原体肺炎并发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阳新县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112例感染性支原体肺炎并发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接受甲强龙冲击疗法治疗,研究组患儿接受头孢曲松联合甲强龙冲击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变化。结果研究组患儿咳嗽减轻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D3~+、CD4~+、CD4~+/CD8~+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D8~+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联合甲强龙冲击疗法治疗小儿感染性支原体肺炎并发哮喘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或消除临床症状、体征,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患儿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及对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108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前后大便次数、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结果研究组患儿腹胀、发热、大便性状、腹泻症状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大便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D3~+、CD4~+、CD4~+/CD8~+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D8~+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调节肠道功能,改善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开喉剑喷雾剂联合复方鱼腥草合剂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患儿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接诊的8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复方鱼腥草合剂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开喉剑喷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的疗效,临床症状(疱疹、溃疡、流涎、发热、咽痛)消退时间,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的免疫功能(CD3~+、CD4~+、CD4~+/CD8~+)、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0 (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以及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3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疱疹、溃疡、流涎、发热、咽痛的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10、TNF-α、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儿的IL-10、TNF-α、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IL-10、TNF-α、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3~+、CD4~+、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喉剑喷雾剂联合复方鱼腥草合剂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免疫功能及炎症状况,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四磨汤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4例消化不良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给药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研究组同时给药四磨汤。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77%,研究组9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胃肠激素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可应用四磨汤治疗消化不良患儿,效果显著,见效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数量改变对6~14岁儿童慢性乙型肝炎预后转归的效果评估。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24例为研究组,入组患者均对干扰素α应答;选取同期来本院健康体检的儿童30例为对照组。入院或体检时检测两组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肝功能、乙肝病毒基因(HBV-DNA)水平;分别于治疗3、6个月后检测研究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肝功能、HBV-DNA水平。结果治疗前研究组CD3~+、CD3~+CD4~+、CD3~+CD8+数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3~+CD4~+百分率、CD3~+CD8+百分率、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3、6个月CD3~+、CD3~+CD4~+、CD3~+CD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CD3~+CD4~+百分率、CD3~+CD8+百分率、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CD3~+数量、CD3~+CD4~+数量、CD3~+CD8+数量、CD3~+CD4~+百分率、CD3~+CD8+百分率、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治疗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儿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分别为(232.33±30.59)U/L、(27.96±3.58)μ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51±2.44)U/L、(12.43±1.14)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6个月后ALT、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与对照组ALT、TBIL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研究组HBV-DNA检测呈阴性。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改变可有效判断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8.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7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156例病毒性腹泻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治疗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1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病毒唑1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次/d,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3%(71/78),对照组为79.49%(6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便次数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大便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止泻时间、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可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对小儿肺炎患儿采用喜炎平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喜炎平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安全性、症状改善时间(肺部啰音、发热、喘息)、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7,P<0.05)。研究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9,P<0.05)。研究组肺部啰音、发热、喘息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肺炎患儿实施喜炎平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安全性,改善炎症因子水平,缩短症状改善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联合西地碘含片治疗口腔溃疡患儿的临床效果,为小儿口腔溃疡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银川市口腔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200例口腔溃疡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西地碘含片治疗,观察组患儿使用rb-b FGF联合西地碘含片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d。记录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 d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 (IL-2)及白细胞介素-8 (IL-8)]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CD3~+、CD4~+及CD4~+/CD8~+);治疗后随访6个月,记录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各主要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儿TNF-α、IL-2及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月内、2~4个月内,两组患儿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5~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总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b-b FGF联合西地碘含片治疗小儿口腔溃疡效果较好,可促进患儿症状缓解、炎症反应减轻及免疫力提高,并有助于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布拉氏酵母菌对小儿腹泻总病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7年1月该院90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行布拉氏酵母菌干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愈时间及复发率,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0(IL-10)和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0)。观察组患儿出院半年复发2例,对照组5例,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8、TNF-α及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IL-8、TNF-α及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CD8~+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3~+、CD4~+、CD8~+及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肠杆菌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肠球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用于小儿腹泻能显著缩短患儿病程,这可能与布拉氏酵母菌能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2.
袁向尚 《中国校医》2016,30(1):52-52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结合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划分为2组,对照组55例采用利巴韦林,观察组55例采用喜炎平注射液结合蓝芩口服液,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为81.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疹消失与退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结合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明显,可加快患儿退热与皮疹消失时间,减少患儿痛苦,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对患儿临床症状或体征、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AURI患儿184例,根据入院编号按照单双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常规基础上应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进行治疗。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或体征消失时间、主要证候评分,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相关免疫学指标。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发热消失时间、咳嗽咽痛消失时间、流涕、鼻塞消失时间、腹泻、纳少消失时间和平均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发热、鼻塞、咳嗽、纳少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患儿治疗后CD4~+/CD8~+均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主要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血清hs-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血清CD4~+高于对照组,研究组CD8~+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具有发汗解表、清里退热的功效,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AURI患儿,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或体征,缩短治疗时间,临床疗效显著,且患儿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喜炎平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单用喜炎平治疗,实验组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比两组主要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IgG、IgA、IgM)及不良反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溃疡愈合、皮疹消失、发热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G、IgA、IgM水平均升高(均P0.05),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有效率(92.9%)高于对照组(77.5%)(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喜炎平可显著提升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改善免疫球蛋白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手足口病(HFMD)合并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5月湖北省某医院收治的84例HFMD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溶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_4~+,CD_8~+细胞百分率及CD_4~+/CD_8~+比值)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CRP,TNF-α,IL-6及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CRP,TNF-α,IL-6及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CD3+,CD_4~+,CD_8~+细胞百分率及CD_4~+/CD_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_8~+细胞百分率低于治疗前,而CD3+,CD_4~+细胞百分率及CD_4~+/CD_8~+比值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_8~+细胞百分率低于对照组,而CD3+,CD_4~+细胞百分率及CD_4~+/CD_8~+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患儿CD3+,CD_4~+,CD_8~+细胞百分率及CD_4~+/CD_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儿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匹多莫德辅助治疗HFMD合并细菌感染,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甲型流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中山市三角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60例甲型流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联合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低于联合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发热、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咳嗽咳痰及扁桃体红肿消失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联合组为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喜炎平治疗甲型流感效果明显,其可快速且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与女性尖锐湿疣(CA)预后的关系,旨在为CA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7年2月在汉中市人民医院确诊并治疗的180例女性CA初发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在该院体检的9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联合检测研究组患者的HPV-DNA及基因分型,比较研究组不同基因型HPV患者和对照组女性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比较不同基因型HPV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 180例研究组患者中HPV-DNA阳性检出率为92.78%; HPV基因型检出22种,其中低危型HPV单一感染率为57.48%,最主要感染型别为HPV6和HPV11;高危型HPV单一感染率为35.94%,最主要感染型别为HPV58和HPV59;混合型HPV感染率为6.58%。不同基因型患者治疗后的CD3~+、CD4~+和CD4~+/CD8~+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升高,CD8~+水平下降,但治疗前后的CD3~+、CD4~+和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型患者总复发率为32.28%,高危型患者总复发率为70.00%,混合型患者总复发率为54.54%,不同基因型HPV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CA患者HPV感染主要基因型为HPV6、HPV11、HPV58和HPV59 4种,感染类型有低危型、高危型和混合型3种。CA患者免疫功能失调与HPV分型无关,高危型患者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免疫刺激剂脾多肽联合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确诊支原体肺炎患儿(2015年6月-2016年1月)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患儿(观察组)给予基础治疗~+阿奇霉素~+脾多肽,对照组60例仅给予基础治疗~+阿奇霉素,疗程10~14 d。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发热、咳嗽、喘憋、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痊愈率66.67%、显效率23.33%、好转率10.00%,对照组痊愈率50.00%、显效率25.00%、好转率21.67%、无效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0,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免疫刺激剂脾多肽联合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可能与改善患儿的免疫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10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喜炎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为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8例,对照组不良反应4例,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较单独采用喜炎平治疗而言,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更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颜芬 《中国卫生产业》2014,(26):187-188
目的探讨头孢呋辛钠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临床效果差异。方法病例资料均来源于我院儿科2013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头孢呋辛钠组(60例)和喜炎平组(60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营养支持及止吐等常规对症治疗;头孢呋辛钠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治疗,即80mg/(kg.d)加入250 mL生理盐水,2次/d;喜炎平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即1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2次/d;两组患儿治疗时间均为4-5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后3 d大便常规转阴率,退热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头孢呋辛钠组和喜炎平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46/60),95.00%(57/60);喜炎平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头孢呋辛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炎平组患儿治疗后3d大便常规转阴率显著优于头孢呋辛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喜炎平组患儿退热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头孢呋辛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头孢呋辛钠,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体征,促进病原菌清除,并加快病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