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总结颅内原发性纤维黄色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经左侧额颞入路手术切除的颅内原发性纤维黄色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手术全切肿瘤,病理结果为脑膜起源的纤维黄色瘤.随访3个月,头颅MRI提示无肿瘤复发.结论 颅内原发性纤维黄色瘤罕见,病理学是目前惟一可靠的诊断方法,首选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及全切肿瘤对于本病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颅内多发性结核瘤一例报告刘红军郭洪志患者,男,40岁。因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1月入院。病前后无发热、头痛、恶心及呕吐,大小便正常。查体:T36.7℃,P80次/分,R18次/分,BP16/10kPa。神志清楚,言语欠清晰,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上下...  相似文献   

3.
颅内迷走神经鞘瘤(vagus nerve schwannoma)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十多年前已被认识.目前报道的病例不多,而国内尚未见报道,因此对该病的了解还比较局限,多与舌咽神经鞘瘤、副神经鞘瘤一起归为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为了提高神经外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现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迷走神经鞘瘤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疾病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皮样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颅内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颅内皮样囊肿发病率低,症状不典型,且囊肿易破裂,术后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积水等各种并发症。结论颅内皮样囊肿一般预后良好,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式,防治术后并发症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颅内生殖细胞瘤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30岁以上的患者少见[1]。国外统计其发病率占颅内肿瘤0.2%1.7%[2],国内报道为1.15%[3]。颅内生殖细胞瘤多靠近中线,最常见于松果体和鞍上区[4,5]。若发病年龄晚、病变部位罕见且临床症状又不典型时,极易出现误诊。现报道近期我科收治的1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旨在加强对该病认识,减少误诊率。1资料和方法1.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40岁,因"反复兴奋3 y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并多发性脑结核瘤(附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并发脑结核瘤国内尚未见报道,国外报道也不多。现将我院遇到一例并发多发性脑结核瘤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对AIDS并发脑结核瘤诊断与治疗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颅内骨化性纤维黏液瘤(OFT)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特点和外科手术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罕见的颅内巨大 OFT 病人的临床资料,经改良翼点入路手术切除。并对该病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肿瘤次全切除,病理检查诊断为 OFT。术后1个月采用射波刀治疗,随访5个月,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颅内 OFT 的首选方法,术中注意保护颅底血管和神经。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8.
播散性黄色瘤(xanthoma disseminatum,XD)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非朗格汉斯细胞起源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以全身皮肤播散性橘黄色丘疹为特征[1].累及颅内的XD患者,国外仅19例[2],且多合并于全身系统病变,国内目前尚无报告.本文报道1例单纯发生于鞍区及松果体区而酷似生殖细胞瘤的XD,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颅内血管外周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又称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来源于脑膜间叶的具有潜在恶变的软组织肿瘤,也有报道来自颅神经~[1],国内外报道较少。HCP在颅内肿瘤中所占的比例小于1%,男性略多于女性,具有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特性,其5年、10年和15年的转移率分别为13%、33%和64%。现报告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例HCP患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0.
病历摘要 患者,男,5岁。阵发性头痛伴呕吐1月,双眼视力下降,步态不稳10天,于1991年6月6日入院。半年前低热,盗汗等,在外院按“结核性脑膜炎”结予抗结核治疗1月。检查:神清,不合作,智力低下,颈强直。四肢肌张力低,肌力Ⅳ级,醉酒样步态,昂伯氏征(+)。脑电图示广泛中度异常。胸片示右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AT/RT)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提高对其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病理和免疫组化诊断为颅内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主要表现头痛、头晕伴恶心,渐进性加重;MRI示病灶位于右侧岛叶。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肿瘤,免疫组化检查证实为颅内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术后患者行放化疗,存活期12个月。结论颅内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高度恶性,极具侵袭性,生长迅速,预后极差,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病理组织学改变是确诊的主要依据;采用以手术为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脑膜黑色素细胞瘤是发病率仅为0.9/1×107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1]。文献最早可追溯到1940年,Ray和Foot发现2例富含黑色素颗粒,起源于软脑膜的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具有良性特征,并命名为"黑色素性脑膜瘤"[2,3]。直到1972年,Limas和Tio通过超微结构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起源于软脑膜中黑色素细胞,并非脑膜上皮细胞,并将该类肿瘤更名为脑脊膜黑色素细胞瘤[3,4](meningeal melanocytoma),并被广泛接受。查近40余年文献,国内外共报道不足百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总结颅前窝神经鞘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颅前窝底神经鞘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冠状切口左额开颅切除肿瘤,术中妥善处理肿瘤与血管、神经关系。结果术后MRI显示肿瘤全切除,病理诊断为神经鞘瘤,病人术后嗅觉有所恢复。结论颅前窝神经鞘瘤少见,需与其他肿瘤相鉴别,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成人颅内髓上皮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颅内髓上皮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1例成人原发性颅内髓上皮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对这一罕见疾病的临床诊断、景仰学、组织病理学表现及治疗等进行复习。结果CT示肿瘤位于左侧枕叶凸面,术中证实肿瘤侵及硬膜,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表现支持髓上皮瘤的诊断。结论该病例为罕见的成人髓上皮瘤,影像表现及治疗效果与典型髓上皮瘤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血管肉瘤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原发性颅内脑膜血管肉瘤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随访情况,并检索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复习及总结分析。结果患者,女,30岁,以"突发头痛伴左侧肢体麻木"就诊,颅脑影像学检查示:右顶叶占位。经过规范的手术治疗,术后放化疗以及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病理结果提示:血管肉瘤。患者术后7个月出现颅内脑膜血管肉瘤复发伴颅高压危象并出现肺部转移,再次行手术切除颅内病灶,于发病10个月后因"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原发性颅内血管肉瘤的发病率极低;临床表现主要与肿瘤所在的部位、大小等有关;确诊方法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手术切除是治疗颅内血管肉瘤的首选方法,术后放疗、替莫唑胺化疗以及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的效果仍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椎管内结核为少见疾病,临床上以胸段及髓外侵犯蛛网膜下腔最为多见,髓内结核罕见.本文报道1例颈段脊髓内结核,并复习文献,分析本病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1病例患者,男,57岁,主因"言语不能伴右侧肢体活动不能5h"就诊于当地医院,头颅磁共振示急性脑梗死、颅内血管多发狭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患者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为进一步诊治遂转至本院。吸烟史30余年,偶尔饮酒,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冠心病史,母亲因"脑出血"去世,否认其他家族史。查体:BP141/95 mmHg。嗜睡,言语不能,查体欠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双眼球各方向活动可,双侧额纹及鼻唇沟对称,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2级,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肌张力降低,左侧肌张力正常,双侧肢体深浅感觉检查不合作,右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阳性,左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阴性。  相似文献   

20.
面神经瘤5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面神经瘤手术方法、面神经保留及重建方法的选择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5例面神经瘤均行肿瘤切除术,2例神经纤维瘤和1例神经鞘瘤术后复发再次手术;1例面神经保留,3例面神经重建,1例面神经成形术。结果5例面神经瘤中神经鞘瘤3例和神经纤维瘤2例,均手术全切除。5例面神经功能按House分级法评估:Ⅰ级1例,Ⅱ-Ⅲ级2例,Ⅲ级1例,V级1例。结论面神经重建应取积极态度,争取一期手术,延期手术应在面肌萎缩前6~8个月内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