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与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方法将采取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FNAB)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65例患者,结节最大直径1.0cm。根据患者自愿,消融组30例,手术组35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并发症、术后甲状腺相关激素变化及消融组术后肿瘤的体积缩小情况。结果消融组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甲状腺相关激素波动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较手术有明显优势,为不愿手术及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的一种新型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单光纤激光消融甲状腺结节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方法、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超声引导下经皮单光纤激光消融的患者31例共36个结节,甲状腺良性结节13个(其中高功能结节2个)、微小乳头状癌15个、乳头状癌术后复发灶1个、乳头状癌术后转移淋巴结7个,对不同大小的病灶分点分层合理消融,记录消融的具体方法,观察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并评估效果。结果术后超声造影证实36个结节均成功实施消融,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激光单光纤分点分层合理消融不同大小甲状腺结节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10月于我院行微波消融治疗的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患者,共36枚淋巴结。比较微波消融前后病灶最大径、体积、体积缩小率及血清Tg等生化指标的改变,分析不同消融功率对病灶最大径、体积及体积缩小率的影响。结果 20例患者均成功接受微波消融治疗,整个消融过程未见明显严重并发症,消融术后1例患者出现低钙血症,但于术后1周恢复正常。微波消融术后1个月病灶最大径、体积较消融前略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后的3,6,12,18及24个月时病灶最大径、体积均较术前显著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消融术后血清Tg水平较消融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消融功率下病灶最大径、体积及体积缩小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安全、有效,对手术风险较大及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替代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86例(156个结节),术前细胞学检查确定为良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结节微波消融术后即刻超声造影,对不全消融结节行二次消融.在术后随访观察消融术后结节大小变化及并发症情况.同时与此期间在我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65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出现人数及甲状腺功能恢复等.结果仅4/156枚需二次消融,一次消融率达97.4%.消融后第1、3、6及12个月体积缩小率分别为20.98%,45.37%,75.12%和86.83%;23/156(14.7%)枚结节在随访6-12个月内消失.观察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人数多于对照组,其术后并发症出现人数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是传统手术治疗的一个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在经皮激光消融(percutaneous laser ablation,PLA)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LA治疗,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淋巴结血供,术后即刻和3 d采用超声造影观察消融灶范围,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0 d对淋巴结进行超声随访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测定。结果:3例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成功进行了PLA治疗,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发现消融区无彩色血流信号,术后即刻和术后3 d超声造影显示消融范围内无明显造影剂灌注,术后30 d超声随访发现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而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在治疗前后保持稳定,未升高。结论:超声在PLA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与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40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应激指标水平、甲状腺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1 d时血清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时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 0. 05),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术后1个月时TSH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FT3、FT4水平显著降低(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12个月时,2组均无结节复发、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治疗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术后3、6、9、12个月时甲状腺结节体积显著小于术前(P 0. 05)。结论与甲状腺切除术相比,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具有创伤小、应激反应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较好地保留甲状腺功能,且疗效与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患者共36个甲状腺良性结节于微波消融治疗前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和常规超声检查,确定最佳穿刺路径,并计算结节体积。消融治疗后第2天行超声造影检查,计算消融率;消融治疗后3、6个月行常规超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并计算结节体积和结节缩小率。结果 36个结节消融率为95%~100%,消融治疗后结节体积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比较,3例患者改善,31例患者在正常范围。消融治疗后6个月随访有20个结节缩小率为85%~100%,12个结节缩小率为50%~85%,4个结节缩小率为25%~50%。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效果显著,并且保留了甲状腺的生理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 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对病理诊断为ICC的26例患者47个结节(最大径1.0~9.9 cm,平均2.9±1.8 cm)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消融治疗范围超过癌周1.0 cm.治疗后定期随访4~35个月,随访期间微波消融灶内或周边超声造影增强影像出现新发病变视为局部肿瘤进展.结果 超声引导下对26例ICC 45个结节行根治性微波消融治疗,消融后1个月超声造影或增强MRI显示40个消融灶内或边缘无增强表现,达到完全消融;5个消融灶内或边缘有增强表现,为局部肿瘤进展,消融治疗有效率为88.9%(40/45);另2个结节行姑息性微波消融治疗.随访期内6个结节消融后发生局部肿瘤进展,局部进展率为13.3%(6/45).全组26例患者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后6、12和24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0.8%(21/26)、61.5%(16/26)和53.8%(14/2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2%(5/26),包括肝脓肿4例(抗感染和置管引流后均治愈),针道种植1例(外科手术切除治愈).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ICC安全有效,可作为不适合手术切除ICC患者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08例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MWA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治疗及随访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并比较消融前结节体积及消融后结节体积及体积缩小率。结果 对308例患者共324个结节均成功完成消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甲状腺结节消融前平均体积为(12.17±20.16)cm3,最终消融后平均体积为(2.35±4.42)cm3,较消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消融后体积缩小率为(66.43±60.08)%。消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甲状腺结节体积均较消融前明显减小(P均<0.05)。消融前结节体积与最终消融后结节体积缩小率呈正相关(r=0.181,P=0.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MWA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疗效确切,且安全、微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经皮激光消融(PLA)治疗单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超声科接受超声引导下PLA治疗的60例单发PTMC患者。治疗前均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评估甲状腺实质及淋巴结情况。治疗后24h行CEUS评估是否消融完全。治疗后1、3、6、12个月及以后每6个月,进行超声检查明确消融灶大小、颈部淋巴结及甲状腺实质情况,分析疗效。随访过程中,对出现的可疑转移淋巴结及甲状腺内可疑复发病灶行细针穿刺活检。结果所有60例患者成功进行激光消融治疗,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60例患者于PLA治疗后24h行CEUS,均达到完全消融,单次消融成功率达100%。本研究平均随访时间(38.3±17.26)个月(12~66)个月,至最后一次随访时,54 (90%)个消融灶完全消失,6 (10%)个消融灶呈瘢痕样改变。随访期间,未发现淋巴结转移,1例(1.7%)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再次行PLA治疗。结论超声引导PLA治疗PTMC安全、可靠且疗效较好,可作为治疗部分PTMC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及短期随访。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68例,共87枚结节,分别于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前后行超声造影,观察结节大小、回声及充盈缺损情况,判断是否完全消融。术后1、3、6、12个月行常规超声检查,观察消融区结节大小、回声,计算结节体积及缩小率。术后1个月复查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结节均完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后所有结节均呈低回声,超声造影显示7枚结节边缘增强,为残留结节组织,进行补充消融后回声无增强。术后1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失1例,表现为声音嘶哑,进行药物治疗后1个月左右恢复正常;颈部疼痛6例,于甲状腺前被膜与颈前肌间隙注射2%利多卡因后缓解;45例患者出现胀痛感或咽部不适,未做特殊处理,数日后自行恢复。术后1、3、6、12个月甲状腺结节体积缩小率分别为22.06%、52.37%、86.32%、93.01%。随访过程中未出现甲状腺内出血。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甲状腺良性结节成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且不影响患者甲状腺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双极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局部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33例患者,对所有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经皮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和6个月采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观察结节的大小、血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术前及术后第1个月查甲状腺功能指标,以评价局部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一次RFA。术后即刻超声造影,显示33枚结节无增强,完全消融率为100%(33/33)。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并发症产生,3例术中声音嘶哑,术后恢复正常,为局麻药一过性反应;1例术后有轻微血肿,未作特殊处理1周后超声复查血肿全部吸收。RFA术后6个月100%(33/33)结节体积较术前缩小超过50%,9.09%(3/33)结节体积较术前缩小超过90%。结论双极RF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方式,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单纯微波消融与微波消融联合聚桂醇硬化在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93例共104枚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单纯微波消融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注射聚桂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节缩小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研究组患者视觉疼痛评分(VAS)评分为(2.65±0.44),显著低于对照组(3.56±0.38)。术后1、3、6、12个月,研究组结节体积缩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2%,低于对照组的7.69%。结论微波消融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微波消融,可有效缩小囊性占比50%的结节,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20例PTC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患者,于消融术前和术后1、3、6个月及之后每6个月随访时均行超声检查,测量病灶最大径、体积,计算体积缩小率,检测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比较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20例患者共36枚转移性淋巴结,均成功接受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仅1例患者出现低钙血症,于1周内自行恢复正常。微波消融术后1个月转移性淋巴结最大径、体积较术前略增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12、18及24个月时转移性淋巴结最大径、体积较术前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波消融术后1、3、6个月及之后每6个月血清Tg水平较术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PTC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安全、有效,有望成为手术风险较大及拒绝手术治疗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5 cm乳腺癌的中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经皮微波消融≤5 cm的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女性患者。主要终点为肿瘤进展,次要终点包括总体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和美容满意度。   结果   42例患者68个癌灶共接受48次消融治疗,完全消融率100%。肿瘤直径2.5±1.2(0.4~5.0)cm。术后随访时间5.0~ 70.5月,中位随访时间29.2月。所有患者术后经超声造影评估均完全消融,1例术后42月发生局部肿瘤进展,1例术后11月发生同侧乳房转移和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术后29月发生脑转移。消融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美容满意度达到100%。   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5 cm乳腺癌是安全的,尤其为老年女性和患严重合并症的患者提供了微创且可耐受的局部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8例(结节36个),经穿刺活检获得病理结果后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在微波消融术前、术中及术后行超声造影观察结节大小及造影剂增强范围,通过结节缩小率及周期性腹壁结节疼痛程度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超声造影: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节多呈高增强(31/36,86.11%),少数呈等增强(3/36,8.33%)及低增强(2/36,5.56%),增强范围多较灰阶超声扩大(33/36,91.67%);术后1个、3个、6个月随访:1个月消融灶体积较术前增大(P<0.05);3个、6个月消融灶体积较术前缩小(P<0.05),缩小率分别为(56.28±16.49)%、(81.75±9.94)%,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随访6个月后总有效率达100%。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显著;在消融术前、术中及术后行超声造影,观察结节大小及造影剂增强范围,对微波消融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对术后疗效亦可准确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患者82例,共202枚转移淋巴结,入院后接受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疗效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结果 202枚转移淋巴结均成功消融,其中186枚使用功率为3 W,16枚为5 W;消融时间23~482s,平均(155.4±88.6)s,总能量75~1 460J,平均为(442.5±276.3)J。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进行,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后1、3、6个月,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后1、3、6个月,转移淋巴结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6个月缩小程度高于治疗后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缩小转移淋巴结体积,安全性较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原位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甲状腺结节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消融组和手术组,每组100例。比较消融前与消融后3、6、12、22个月甲状腺结节体积和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比较消融组和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消融后3、6、12、22个月甲状腺结节体积较消融前渐次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消融后3、6、12、22个月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与消融前均在正常范围内(P0.05)。消融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7/100),手术组为16%(16/100),消融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9,P=0.046)。结论采用经皮原位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不损伤甲状腺功能,结节修复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的疗效、安全性与经济性。 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颈部超声检查高度怀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并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89例患者。49例患者行微波消融(微波消融组),40例患者行外科手术(外科手术组)。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采用t检验分别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甲状腺相关激素浓度。 结果微波消融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低于外科手术组患者[(55.85±5.05)min vs (25.73±9.46)min,(25 435.91±5763.35)元vs (11 307.48±3884.62)元,(6.78±3.03)d vs (2.92±0.78)d],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985、-13.084、-7.747,P均<0.001)。2组患者均无重要并发症发生,且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3/49)vs 10.0%(4/40),χ2=-0.452,P=0.779]。微波消融组患者术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较术前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科手术组患者术后FT3、FT4浓度较术前有所降低[(4.5±0.50)pmol/L vs (3.90±0.72)pmol/L,(13.94±2.41)pmol/L vs (12.69±2.88)pmol/L],TSH浓度较术前有所升高[(3.66±6.29)mIU/L vs (10.12±15.61)mIU/L],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14,P<0.001;t=2.808,P=0.008;t=-3.035,P=0.004)。 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较手术切除创伤小、美观、经济,且疗效确切,为不愿手术切除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甲状腺良性结节射频消融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日间手术优势。方法收集我院肿瘤介入科在日间手术室进行甲状腺良性结节射频消融456例,分析射频消融手术后1、3个月甲状腺结节完全消融率、消融灶体积缩小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手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平均1.9d,术后结节完全消融率为98.84%。术前结节最小体积为0.006 28ml,最大体积为70.89ml,平均为(1.2±5.2)ml。消融术后1、3个月结节体积分别为(0.3±0.8)ml、(0.2±0.6)ml,P0.05。术后1、3个月甲状腺结节体积缩小率达到64.73%、75.21%(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7%,明显低于门诊RFA治疗。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安全有效,日间手术提高了消融术的安全性,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给患者提供舒适化医疗,日间手术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