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进一步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2B,NR2B)基因GRIN2B近似启动子区(-2454bp至-1269 bp)变异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SAD)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的方法对中国北方汉族362例SAD患者和334例正常对照者进行GRIN2B近似启动子多态性及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APOE)分型。结果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GRIN2B近似启动子区除之前发现的-1447T/C(ENS10557853)和-1497G/A(rs12368476)多态性位点外,还存在-1887A/G(rs10845866)和-2315A/G(rs10845867)两个多态性位点。-1887A/G和-2315A/G多态性在SAD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基因型频率(P=0.841和P=0.298)无显著性差异,等位基因频率(P=0.605和P=0.409)也无显著性差异。无论是否携带APOEε4,-1887A/G和-2315A/G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也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近似启动子区(-2454bp至-1268bp)-1887A/G和-2315A/G变异与AD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帕金森病(PD)患者α-突触核蛋白SNCA基因多态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对新疆地区的90例维吾尔族和135例汉族PD患者进行SNCA基因rs3822086位点多态性分析。采集相关临床资料;采用H-Y分期法判断PD严重程度;采用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日常生活能力问卷(ADL)、MMSE和神经精神问卷(NPI)进行评分。比较SNCA基因rs3822086位点不同基因型PD患者间临床症状的差异。结果基因检测结果显示,SNCA基因rs3822086位点C/T基因型111例,T/T基因型61例,C/C基因型53例;不同基因型PD患者间年龄、性别、民族及病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基因型PD患者间H-Y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7);PD严重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首发症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6);UPDRSⅡ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8);UPDRSⅢ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5);UPDRSⅣ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ADL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4);MMSE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5)。SNCA基因rs3822086位点T/T基因型PD患者NPI评分明显高于C/C基因型PD患者(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汉族PD患者SNCA基因T/T基因型在神经精神症状方面的风险要高于C/C基因型,其他临床症状与SNCA基因多态性无关。 相似文献
4.
许多疾病在发生发展中都伴随认知功能损害,且认知功能损害对疾病病程以及预后存在不利影响。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GRIN2B)基因与突触可塑性有关,故其与认知功能损害有潜在联系。本文从GRIN2B基因表达、基因多态性以及表观遗传学等方面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讨产生认知功能损害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铁相关基因转铁蛋白(Tf)258 G/S及转铁蛋白受体(TfR)82 S/G多态性与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帕金森病(PD)间的关联.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61例华北地区PD患者(华北PD组)、56例西北地区PD患者(西北PD组)及两地各70名健康对照者之间的Tf258 G/S和TfR 82 S/G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进行检测. 结果 (1)Tf258G/S位点:两PD组的G等位基因和GS基因型均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PD之间、两对照组之间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0.05).(2)TfR 82 S/G位点:两PD组、两对照组之间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TfG/S位点多态性与华北、西北地区PD的发病可能存在关联,等位基因G、杂合基因型GS增加了PD的易患性.(2)TfR S/G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华北、西北地区PD患者患病率无关. 相似文献
6.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7):604-608
目的探索基因-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对新疆地区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以新疆地区224例PD患者、241例自然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法检测SNCA-rs3822086、P4501A1-Msp I的基因分型,并收集其环境因素(吸烟史、饮酒史、喝茶史、农药接触史、化肥接触史、饮用井水史、重大精神创伤史)的暴露情况,在遗传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HWE)的基础上,采用多因子将维法(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MDR)法分析基因-环境间的交互效应。结果 (1)在男性群体中,最佳交互模型为吸烟史、重大精神创伤史、化肥接触史联合作用模式,该模型的检验平衡准确度最大(77.91%)、交叉验证一致性结果为10/10。(2)在年龄≥60岁的群体中,最佳交互模型为P450 1A1 Msp I多态性、重大精神创伤史、饮用井水史、化肥接触史联合作用模式,该模型的检验平衡准确度最大(76.12%)、交叉验证一致性结果为10/10。结论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基因-环境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影响新疆地区PD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中枢神经系统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后膜等部位,对学习记忆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其中,NMDA受体NR2B亚基在记忆的产生与维持及对记忆障碍的治疗有着深刻的意义。研究发现,NR2B亚基既可通过参与长时程增强(LTP)对学习记忆产生促进作用,亦可通过介导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导致神经功能损害,引起学习记忆障碍。故本文就NMDA受体NR2B亚基的分布、结构、功能及其与学习记忆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发性神经元变性疾病,其病理学上以黑质致密层和蓝斑核神经元变性以及路易小体(Lewy bodies,LBs)的形成为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司来吉兰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结肠中α-Syn及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司来吉兰对帕金森病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可能机制。方法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D组以及治疗组,每组均设4d及8d2个时间点。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制备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成功后,治疗组每日灌胃司来吉兰0.5mg/kg,直至试验时间点。对照组及PD组每日均连续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至试验时间点。应用免疫组化法S-P法以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α-Syn及Bcl-2在3组大鼠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成功后,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均显示,PD组大鼠结肠中的Bcl-2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通过司来吉兰治疗后,治疗组Bcl-2表达显著高于PD组,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d时较治疗4d时,Bcl-2表达显著增强(P0.05)。α-Syn在PD组中的表达较对照组以及治疗组明显增多(P0.05),且治疗组中α-Syn表达较对照组增多(P0.05);且治疗8d时较治疗4d时α-Syn表达减低(P0.05)。结论帕金森大鼠结肠组织中的Bcl-2表达降低,而α-Syn表达增加。司来吉兰能缓解PD后Bcl-2的降低以及α-Syn的升高,能有效缓解帕金森患者的肠道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0.
颞叶癫痫大鼠海马区NR2B/PSD-95的动态表达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亚基B(NR2B)和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蛋白在锂-匹罗卡品致大鼠海马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颞叶癫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锂-匹罗卡品颞叶癫癎大鼠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CA1、CA3、DG区NR2B和PSD-95蛋白表达。结果:NR2B和PSD-95蛋白在大鼠海马分布广泛,表达丰富;大鼠腹腔注射锂-匹罗卡品后,NR2B和PSD-95蛋白在海马各区表达逐渐减少,24h降至低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此后逐渐回升,但仍低于对照组;30d在海马CA1、CA3区表达再次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NR2B和PSD-95蛋白表达下调可能分别参与颞叶癫癎急性期和慢性自发发作期的保护性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减少,神经元α-突触核蛋白沉积及路易小体形成为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包括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及胃肠功能紊乱、睡眠行为异常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1]。目前P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相似文献
12.
α2-巨球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α2 巨球蛋白 (α2 macroglobulin ,A2M)基因外显子 18上 5个碱基的插入 /缺失(Ins/D)多态、外显子 2 4上缬氨酸 /异亮氨酸 (V/I)多态与帕金森病 (PD)发病风险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 ,在 6 6例PD患者、190名健康老人中观察A2M两种基因多态的分布 ,并通过比值比 (OR)对两种A2M多态与PD作相关分析。结果 (1)PD患者中A2M外显子 2 4上缬氨酸等位基因的频率 (9 1%)明显高于正常老人 (3 9%,χ2 =5 19,P =0 0 2 3) ;而且PD患者V/I杂合子基因型的频率 (18 2 %)亦明显高于对照组 (6 8%,χ2 =7 15 ,P =0 0 0 8) ,并使患PD的危险性增加 2 97倍 (95 %可信区间为 1 38、6 5 8)。 (2 )A2M外显子 18上Ins等位基因在PD患者中的频率 (99 2 %)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96 2 %,χ2 =3 99,P =0 0 46 ) ,但相关分析未揭示其与PD的相关性 (OR =5 18,95 %可信区间 0 83、32 15 ;χ2 =3 0 9,P >0 0 5 ) ;且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差异亦无显著意义 (χ2 =3 2 3,P >0 0 5 )。结论 A2M外显子 2 4上V等位基因可能是PD发病的风险因子 ,而外显子 18上Ins等位基因则可能与PD发病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α-突触核蛋白基因rs11931074位点多态性与帕金森病患者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南京脑科医院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154例(PD组)及健康体检志愿者194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MassARRAY■SNP方法对SNCA基因rs11931074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分别在患者基线及随访(3年)时间点进行UPDRS、HAMD、HAMA、PDNMSQ、PDSS、MMSE等相关量表评估,计算差值年限比(即基线及随访时差值/年限),分析基因rs11931074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病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D组rs11931074T等位基因、TT基因型变异频率高干对照组(P=0.01);线性相关分析示rs11931074变异(GT+TT)携带者发病年龄越大,日常生活能力损害越严重(P=0.0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示SNCA基因rs11931074位点与PD患者强直症状进展相关(P=0.036);SNCA基因rs11931074TT基因型与PD患者强直症状进展相关(P=0.03)。结论SNCA基因rs11931074位点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病情进展相关;rs11931074 TT基因型与帕金森病强直症状进展相关,随着病程进展基因rs11931074变异(GT+TT)携带者日常生活能力损害更严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多巴胺受体 (DR)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D)遗传易患性的关系 ,我们对一组PD患者和正常人的DRD2、DRD3、DRD5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病例 对照研究。1.研究对象 :140例原发性PD患者来自我院神经科PD门诊 ,均按照CAPIT标准确诊。其中男性 85例 ,女性 5 5例 ,起病年龄 30~ 86岁 ,平均 (5 6 .8± 10 .8)岁 ,病程为 0 .5~ 2 2年。全部患者均应用左旋多巴类药物治疗 ,疗程为 0 .5~ 2 0年。选择与患者组年龄和性别基本匹配的 141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性 81名 ,女性 6 0名 ,年龄 2 8~ 83岁 ,平均 (5 5 .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INK1基因rs45530340位点及LRRK2基因rs149194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淮海地区汉族人群晚发散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52例晚发散发性PD患者和160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入组者均来自淮海地区汉族人群。提取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包含多态位点的目的基因片段,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AGE)检测PCR产物。对PCR产物分别用DNA限制性内切酶NlalV和SmlI进行酶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硝酸银染色检测酶切产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技术分析基因型,计算所有研究对象两个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1)PINK1基因rs45530340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晚发散发性PD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基因型:χ2=1.572,P=0.456;等位基因:χ2=1.318,P=0.251)。(2)LRRK2基因rs1491942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晚发散发性PD组与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χ2=6.802,P=0.033;等位基因C:χ2=7.448,P=0.006,OR=1.571,95%CI=1.135~2.176)。结论 (1)PINK1基因rs45530340多态位点可能不是淮海地区汉族人群晚发散发性PD患者的危险因素。(2)LRRK2基因rs1491942多态位点C等位基因可能是淮海地区汉族人群晚发散发性PD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INK1基因rs45530340位点及LRRK2基因rs149194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淮海地区汉族人群晚发散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52例晚发散发性PD患者和160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入组者均来自淮海地区汉族人群.提取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包含多态位点的目的 基因片段,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AGE)检测PCR产物.对PCR产物分别用DNA限制性内切酶NlalV和SmlI进行酶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硝酸银染色检测酶切产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技术分析基因型,计算所有研究对象两个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1)PINK1基因rs45530340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晚发散发性PD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基因型:χ2=1.572,P=0.456;等位基因:χ2=1.318,P=0.251).(2) LRRK2基因rs1491942 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晚发散发性PD组与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χ2=6.802,P=0.033;等位基因C:χ2=7.448,P=0.006,OR=1.571,95%CI=1.135~2.176).结论 (1)PINK1基因rs45530340 多态位点可能不是淮海地区汉族人群晚发散发性PD患者的危险因素.(2)LRRK2基因rs1491942多态位点C等位基因可能是淮海地区汉族人群晚发散发性PD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 Parkinson' s disease,PD)是目前世界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PD是由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丢失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聚集形成路易小体( Lewy Body,LBS)和路易神经纤维( Lewy Neurites)为特征的病变[1].Spillanti... 相似文献
18.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目前世界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PD是由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丢失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oα-syn)聚集形成路易小体(Lewy Body,LBS)和路易神经纤维(Lewy Neurites)为特征的病变[1].Spillantini等... 相似文献
19.
单胺氧化酶B基因微卫星多态与帕金森病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单胺氧化酶B(MAOB)基因第二内含子中鸟嘌呤、胸腺嘧啶(GT)二碱基重复的微卫星多态位点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易患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法(Amp—FLP),在上海汉族人群中选择67例散发PD患者为PD组和204名健康者为对照组,运用微卫星荧光标记—半自动基因分型技术精确计算出微卫星等位基因片段大小,进而分析该多态在PD易患性中的作用。结果 该位点短片段(≤170bp)等位基因的分布在:PD组中明显高于与对照组(x^2=11.28,P=0.001),而172bp等位基因在PD组中亦明显低于与对照组(x^2=5.16,P=0.023)。结论 MAOB基因GT二碱基重复多态位点与本组PD患者的易患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GBA1基因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风险基因之一, 编码葡萄糖脑苷脂酶。尽管携带GBA1杂合变异的帕金森病(GBA1-PD)患者与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在临床上难以区分, 但GBA1-PD倾向于进展更快, 病情更重, 更易合并认知损害和其他非运动症状。GBA1杂合变异携带者增加患帕金森病风险的病理机制可能与自噬-溶酶体功能紊乱、线粒体功能障碍等相关。针对GBA1的靶向治疗有望成为帕金森病精准治疗的新方向。文中将对GBA1-PD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GBA1变异可能的致病机制以及针对GBA1-PD的治疗策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