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核磁共振(MRI)结合血清甲胎蛋白(AFP)、肌酸激酶(CK)表达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根据手术和术后病理结果分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组(简称植入组,53例)和凶险型前置胎盘非胎盘植入组(简称非植入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中AFP、CK的水平,并将所有患者的MRI结果、血清学检查结果及两者联合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植入组血清AFP和CK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植入组(P<0.05)。MRI、血清学检查及二者联用的诊断灵敏度(71.74%vs.67.92%)、漏诊率(28.3%vs.32.13%)、阴性预测值(63.34%vs.63.0%)和符合率(71.12%vs.72.25%)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90.56%)、阴性预测值(86.84%)和符合率(90.00%)均显著高于单独的MRI或血清学检查(P<0.05),漏诊率(9.43%)低于单独的MRI或血清学检查(P<0.05)。结论 MRI联合血清AFP、CK表达检测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诊断符合率,优于单项检测,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孕妇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chorionic gonadotrophin, β-hCG)水平联合超声检测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价值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方法 将2018年1月—2021年12月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93例纳入研究,其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39例纳入合并胎盘植入组,凶险型前置胎盘未合并胎盘植入54例纳入未合并胎盘植入组,另择同期106例健康孕妇作为健康对照组,回顾性收集其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分析三组临床资料、胎盘厚度、血清CK、AFP、β-hCG水平,将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纳入阳性,凶险型前置胎盘未合并胎盘植入为阴性,绘制ROC曲线分析超声、血清CK、AFP、β-hCG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结果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未合并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2015年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疑似凶险型前置胎盘的8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进行超声以及MRI诊断。结果疑似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的产前超声诊断以及MRI诊断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胎盘植入产妇的妊娠结局较非合并者差(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比较高,产前超声的诊断效果比较理想,存在风险因素的产妇应当重点进行超声确诊,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危害以加强其防范措施。方法以遵义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31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为观察组,111例普通型前置胎盘为对照组,对2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胎盘植入、子宫切除、产后出血及输血发生率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产前超声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进行诊断的临床诊断率.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来本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患者(n=150),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每组50例.实验1组为行超声检查的单纯胎盘植入患者,实验2组为行超声检查的单纯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实验3组为行超声检...  相似文献   

6.
1993年Chattopadhyay首次提出了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概念:即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且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部位,常伴有胎盘植入[l]。凶险型前置胎盘以胎盘植入和产后出血为其主要表现,对孕产妇有着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分级诊断方法,为临床处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146例,根据术中所见并结合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临床分级,其中Ⅰ级58例、Ⅱ级48例、Ⅲ级19例和Ⅳ级21例,分别设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比较各组间出血量、输血量及术中止血措施使用情况的差异性。结果:1Ⅱ组出血量及输血量均比Ⅰ组增多(P<0.05),Ⅲ组出血量及输血量均比Ⅱ组增多(P<0.05),Ⅳ组出血量及输血量均比Ⅲ组增多(P<0.05);2Ⅰ组使用一般止血措施多于Ⅱ组(P<0.05);Ⅱ组采用保守性手术多于Ⅰ组和Ⅲ组(P<0.05);Ⅲ组子宫切除率高于Ⅱ组(P<0.05),Ⅳ组子宫切除率高于Ⅲ组(P<0.05)。Ⅰ组和Ⅱ组患者无泌尿系统损伤,Ⅲ组有2例损伤,Ⅳ组有10例损伤。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分级越高凶险程度越高;建议规范术前影像学检查,对凶险型前置胎盘进行临床分级诊断,指导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限定于本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于2019年5月到2020年12月阶段内于我院就诊的孕妇群体中,收录其中行影像学诊断确定为胎盘前置的孕妇,入组孕妇均之前,共计收录凶险性胎盘前置孕妇45例,分析凶险性胎盘前置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结果:本...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凶险型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的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价值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疑似前置胎盘(placenta previa,PP)的妊娠晚期孕妇87例的临床资料,均行MRI检查,根据手术或病理结果确诊80例,分为观察组(PPP,50例)和对照组(非凶险型PP,30例),分析两组的妊娠结局情况,对影响PPP的因素和MRI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80例PP孕妇中,仅对照组中1例顺产;其中MRI诊断PP准确率为93.75%,MRI诊断胎盘粘连30例,准确率为83.33%,MRI诊断胎盘植入7例,准确率为50.00%,MRI诊断穿透2例,准确率为33.33%;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产后出血量和输血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次数(OR=1.346)、人流史(OR=1.525)是影响P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RI诊断胎盘植入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4(P0.05),灵敏度64.9%和特异度83.3%;MRI诊断胎盘粘连曲线下面积为0.578,灵敏度46.5%,特异度51.2%;MRI诊断胎盘穿透曲线下面积为0.614,灵敏度50.6%,特异度52.7%。结论 MRI诊断可作为产前胎盘植入的早期诊断标准,有助于对不良妊娠结局进行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手术切口的选择、胎盘植入的诊断、减少手术出血及降低子宫切除率的方法。方法:总结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0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3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资料。结果:53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20例,发生率37.7%;其中穿透性植入8例,发生率15.1%。彩色多普勒术前超声诊断胎盘植入11例,诊断率55.0%。当有胎盘植入时膀胱镜下观察膀胱黏膜血管明显增生扩张。结论:选择子宫阿氏切口剖宫产术结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子宫B-Lynch缝合术等止血方法有效地减少了术中出血,降低了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11.
血清肌酸激酶测定对胎盘植入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K)在诊断胎盘植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0例正常孕妇和40例胎盘植入高危孕妇分别测定其血清CK活性.结果 高危组有18例胎盘植入.胎盘植入组血清CK活性为(142.74±28.16)IU/L,正常组为(60.74±17.76)IU/L,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CK活性95 IU/L作为诊断胎盘植入的界限值,敏感性为94.4%、特异性为93.5%、阳性预测值为81.0%、阴性预测值为98.3%.结论 产前血清CK活性测定对胎盘植入的诊断有意义,有望成为产前胎盘植入筛查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正在呈逐年递增趋势,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该文就凶险型前置胎盘的病因、分类、诊断及治疗策略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产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8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发生率为21.80%(41/188)。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包括:孕妇高龄、流产次数.≥2次、剖宫产2次。所有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子宫切除率为26.82%(11/41),未并发胎盘植入者子宫切除率为0.96%(8/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41,P〈0.01)。结论对高龄、有多次剖宫产史或多次流产史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应警惕并发胎盘植入,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子宫切除率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U”字缝合联合止血带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 PPP)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96例PP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n=48)和观察组( n=48)。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处理及“U”字缝合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止血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止血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4.846、18.640、7.716,均P<0.01),且观察组患者子宫切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275,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阴道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10.432,P<0.01),观察组患者产褥感染、贫血、腹部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4.174、4.909、5.194,均P<0.05)。结论“U”字缝合联合止血带治疗PPP止血效果可靠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置入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产科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经术后确诊为凶险性前置胎盘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置入术38例为观察组,行剖宫产术4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手术情况及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02、-3.48,均P<0.01)、子宫切除率、DIC率亦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23、7.31,均P<0.01),两组新生儿预后无明显差异,研究组中患者均无腹主动脉置入相关并发症。结论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置入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减少输血量、最大程度保证术中安全及保留子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凶险型与非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的胎盘处理情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以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乐山市人民医院产科就诊的158例前置胎盘孕妇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剖宫产史及胎盘位置将入组孕妇分为凶险型组(54例)和非凶险型组(104例),比较分析两组围手术期处理及新生儿结局差异。结果凶险型组的产后出血例数、出血量、输血量、胎盘植入、子宫切除明显多于非凶险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或t值分别为7.090、20.393、16.570、36.900、14.308,P<0.01);凶险型组中早产儿占79.6%,明显高于非凶险型组的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22, P<0.01);凶险型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为(1604.1±173.2)kg,显著低于非凶险型组(2380.3±215.4)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03,P<0.01);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 Apgar评分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子宫切除、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显著高于非凶险型前置胎盘。应该根据孕妇是否为凶险型前置胎盘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的妊娠结局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2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剖宫产史分为凶险型前置胎盘46例和非凶险型前置胎盘236例,比较分析两组间剖宫产、产后出血、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子宫切除等发生率,以及两组间早产、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等指标的差异。结果①凶险型组产妇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凶险型组(χ2值分别为42.336、58.509、27.957,均P<0.01),而两组间剖宫产和胎盘粘连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088、3.864,均P>0.05);②凶险型组新生儿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凶险型组(χ2=31.090,P<0.01),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低于非凶险型组(t=13.368,P<0.01),而两组间新生儿出生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t 值分别为1.970、1.493,均P>0.05)、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3,P>0.05)。结论凶险型组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子宫切除及早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凶险型组,医生应注重对有剖宫产史孕妇的孕期管理及病情评估,并适时进行预防性处置是改善母儿妊娠结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