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富强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6):1028-1030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肌内膜切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3例子宫肌腺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切除子宫内膜全层基底膜及其下方部分肌层组织,研究组术后予孕三烯酮治疗12个月。两组术后均随访24个月,观察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痛经评分、子宫体积、血CA125、复发率和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24个月,研究组的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痛经评分、子宫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体积缩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血CA125下降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率(5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3.97%)(P<0.01)。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主要为孕三烯酮所致轻度肝功能异常。结论:宫腔镜子宫肌腺病内膜切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是保守治疗子宫肌腺症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陈莲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3058-3059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瘤及腺肌病局部病灶切除术后应用孕三烯酮治疗的效果。方法:观察29例行子宫腺肌瘤或腺肌病局部病灶切除术后应用孕三烯酮治疗6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平均随访30个月,患者的痛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症状缓解,其中2例痛经复发,但程度较轻;3例贫血得到纠正;4例月经周期延长,3例月经量少。所有病例子宫均恢复正常大小。服药过程中11例肝功能出现损害,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子宫腺肌瘤或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应用孕三烯酮辅助治疗,能明显降低复发率,适用于年轻要求保留生育能力或保留子宫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病灶切除术治疗,对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同时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烧灼术,合并盆腔粘连者同时行粘连松解术,观察术后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体积等变化。结果:术后月经量减至术前的(47±17)%,30例(60%)痛经完全消失,13例(26%)痛经明显缓解,7例(14%)痛经部分缓解。术后疼痛评分和痛经分级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2.8%。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病灶切除术是一种易被患者接受的、有效、安全的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整理我院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手术资料,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对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将患者的术前临床指标作为对照组,术后的临床指标作为实验组,对其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月经量、痛经情况等资料。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月经量、贫血情况、子宫体积以及痛经情况均明显由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月经周期和经期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在保留子宫的前提下治疗患者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为提高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岳阳市云溪区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治疗)和研究组(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每组30例。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卵巢功能指标,术前及术后3、6个月的痛经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两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均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与术前比,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痛经评分均逐渐降低,且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后,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卵巢功能,缓解痛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联合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因子宫腺肌病保守治疗无效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6例,予GnRH-α+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治疗,对照组66例,予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应激反应、术后引流液体总量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其术后3个月、12个月子宫体积、月经量评分及痛经分级恢复情况较对照组好转,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GnRH-α联合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对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辅以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对1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施行病灶切除术,术后第3天开始服孕三烯酮,2.5mg/次,每周2次,连用6个月。结果:治疗后12个月,16例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94.1%。1例复发,4例不孕患者中3例妊娠。结论: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复发率低,能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与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期临床效果,探讨保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最佳方案。方法:比较放置LNG-IUS(30例,A组)或行子宫动脉栓塞术(18例,B组)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后1、6、12个月的痛经改善情况、月经满意度和子宫体积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A组痛经缓解程度优于B组(P0.001),术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痛经缓解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222和P=0.226)。两组患者术后月经量均减少,随着时间延长,A组患者逐渐出现闭经或淋漓出血,B组患者月经正常,月经满意度较A组高(P0.05)。两组术后子宫体积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01),B组子宫体积缩小较A组更明显(P0.001)。B组有2例术后意外妊娠而行人工流产术。B组治疗费用较A组高(P0.05)。结论:放置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较介入治疗方法简单、痛苦小、费用低,但有子宫淋漓出血和闭经的副作用。无生育要求且能耐受闭经者,可选择放置LNG-IUS治疗,效果不理想再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子宫大小如2+月孕,无生育要求且具有明显痛经和经量增多的子宫腺肌症和/或腺肌瘤患者13例,行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了解痛经和经量改善情况. [结果]13例患者术后经量均明显减少.10例术后痛经症状明显改善,其中3例于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痛经症状(症状轻于术前),经药物治疗后改善. [结论]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可尽可能剔除子宫腺肌瘤及腺肌症病灶,是子宫腺肌瘤和腺肌症患者保留子宫血管手术治疗的方法之一.但手术的远期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及宫骶韧带切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引起疼痛的效果。方法:2004年4月~2005年8月对北大医院1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加宫骶韧带切断术,随访术后病人的痛经缓解情况,月经量、腹痛、性交痛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前13例患者痛经均消失或者明显减轻,术后重度痛经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术前,术前6例合并慢性腹痛患者,术后亦得到减轻。随访最长为15月。无明显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宫骶韧带切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可以明显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对比不同剂量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1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55例,A组予每周口服孕三烯酮胶囊2次,每次2.5 mg,连续服用3个月;B组予每周口服孕三烯酮胶囊3次,每次2.5 mg,连续服用1个月。服药期间记录药物不良反应,服药结束后3、6个月对比两组月经量PBAC评分、痛经VRS评分,服药结束后6个月比较两组子宫体大小。结果 A组治疗后3、6个月PBAC评分(84.8±15.9、65.7±11.4)与VRS评分(1.8±0.5、1.4±0.4)均略低于B组(88.0±17.3、68.9±12.0;1.9±0.5、1.5±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6个月子宫体缩小程度达到显效比例(20.0%)略高于B组(1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服药期间胃肠道反应(16.4%)、不规则阴道出血(16.4%)与肝功异常比例(14.5%)高于B组(10.9%、12.7%、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三烯酮A、B两组的疗程方案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相当,且后者能一定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曼月乐联合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预防。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6年4月接诊的100例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行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患者术中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B组患者则不放置,观察两组患者的痛经程度、月经量、经期时间、血红蛋白含量、子宫体积、卵巢功能、血清125水平等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痛经程度降低,月经量减少,经期时间缩短,A组痛经程度、月经量和经期时间的变化程度明显高于B组(P0.05);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升高,血清125水平明显降低,A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B组,血清125水平明显低于B组(均P0.05);治疗后患者子宫体积明显缩小,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减少,A组变化比B组更加明显(P0.05);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无须特殊处理,且不影响治疗,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2年均有复发,A组术后1、2年的复发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术后1年和2年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曼月乐联合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能降低患者痛经程度,减少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缩短经期时间,恢复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清125水平,缩小子宫体积,治疗的副作用较小,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肌层内存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出血,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弥漫病变或局限性病变,痛经和月经量增多为主要表现。对于年轻或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选择药物治疗,临床常用药物有雄激素类衍生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米非司酮、左旋18甲基炔诺酮(曼月乐)。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手术和根治保守手术。根治术即为子宫切除术,无生育要求且病变广泛、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选全子宫切除术。痛经症状突出者可行保守手术,包括子宫腺肌病病灶(腺肌瘤)切除术、子宫内膜及肌层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肌层电凝术,腹腔镜子宫神经去除术和骶前神经阻断术。子宫动脉栓塞术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子宫腺肌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联合应用达菲林与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病伴不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50例子宫腺肌病伴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术后加用达菲林与曼月乐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率和痛经复发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24个月痛经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8个月和24个月的累积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术后联合达菲林与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病伴不孕安全可靠,痛经复发率低,妊娠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肌层"U"形切除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手术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患者49例,其中子宫肌层"U"形切除术25例(观察组),经腹子宫腺肌病灶切除术24例(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月经情况,随访至术后6个月,观察复发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结果:49例均完成手术治疗,术后两组子宫体积缩小、痛经程度减轻、CA125水平降低,月经期缩短,月经量降低,血红蛋白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效果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月经周期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子宫浆膜和内膜层血肿,自行吸收,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现子宫腺肌病复发和子宫内膜异位种植。结论:子宫肌层"U"形切除术可明显改善弥漫性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和月经过多症状,且可保留子宫结构和功能,适合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腺肌瘤病灶切除与曼月乐用于子宫腺肌病疼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腺肌病疼痛患者分作A、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效果。结果:B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腺肌瘤病灶切除与曼月乐用于子宫腺肌病疼痛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GnRH-a联合LNG-IUS治疗38例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广范  陶艳玲  尚雪  林霞  栾峰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177-518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大子宫腺肌病患者(测宫腔长度≥10 cm)接受皮下注射达菲林3.75 mg,每4周1次,至测量宫腔深度≤9 cm时由专人放置LNG-IUS。在用GnRH-a治疗前、放置LNG-IUS后6、12、18、24个月进行痛经VAS评分和月经量PBAC评分,并检测子宫体积和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结果:放置LNG-IUS后6、12、18、24个月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与GnRH-a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放置LNG-IUS后12、18、24个月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与放置后6个月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置LNG-IUS后12、18、24个月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体积在放置LNG-IUS时与GnRH-a治疗前比较显著变小(P<0.05)。放置LNG-IUS后6和12个月较放置LNG-IUS时增大(P<0.05),但仍较GnRH-a注射治疗前小(P<0.05);且放置LNG-IUS后18、24个月子宫体积逐渐缩小,与GnRH-a注射治疗前及放置LNG-IUS后6、12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放置LNG-IUS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在GnRH-a联合LNG-IUS治疗后升高至正常,与GnRH-a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置LNG-IUS后6、12、18、24个月之间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GnRH-a后联合放置LNG-IUS对大子宫腺肌病合并的痛经与月经过多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超声引导腹腔镜辅助微波消融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腹腔镜下腺肌病灶挖除术)57例及观察组(经超声引导腹腔镜辅助微波消融术)30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6、12个月痛经、月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子宫体积大于(215.51±53.71 cm3)对照组(169.91±29.04 cm3)(P<0.05),术后6个月两组子宫体积无差别(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127.07±20.65 cm3)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145.47±23.69 cm3)(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72.5min)、术中出血量(12.5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5h)、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病内膜电切术(TCRE)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复发的主要因素。方法对168例月经过多伴痛经且要求保留子宫的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子宫内膜电切术+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组)和电切组(子宫内膜电切术组),每组各84例。分别于术后3、12、24、36个月随访痛经(VAS评分)、月经(PBAC评分),B超监测子宫大小,检测CA125等指标。结果术后联合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7.14%。其中术后12个月无复发,术后24个月复发2例,36个月复发4例,4例年龄﹤40岁,占66.67%;电切组复发18例,复发率为21.43%。其中术后12个月复发4例,术后24个月复发6例,术后36个月复发8例,12例年龄﹤40岁,占66.67%。子宫﹥12 w且有明确的腺肌瘤的患者复发10例,占总复发率的41.67%。结论 TCRE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减少再手术率,子宫﹥12 w且有明确腺肌瘤的患者应选择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虹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7):2704-2705
目的:研究不同术式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和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子宫腺肌症患者134例,根据患者的要求,其中86例行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48例行子宫次全切术,随访术后病人的痛经缓解情况、月经量、腹痛、性交痛情况和卵巢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子宫次全切术组术后的血清E2水平明显下降,痛经症状完全消失,无复发。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组术后的血清E2水平无明显变化,痛经症状明显缓解,但有部分复发。结论: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可以明显改善症状,且不影响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