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孕前优生检查对高龄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在广饶县大码头中心卫生院妇产科门诊接受产前检查的113名高龄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高龄产妇是否接受孕前优生检查,分为对照组(进行单独孕期规范化保健,n=59)与观察组(孕前优生检查联合孕期规范化保健,n=54)。两组均持续随访至分娩为止,详细记录两组产妇相关数据,分析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局。结果: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8.893和174.244,P值均0.01),妊娠6个月、分娩后1 d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AS:t值分别为13.507和10.195,SDS:t值分别为8.808和16.538,P值均0.01)。观察组高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3,P0.05);观察组早产、低体重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剖宫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727、3.953、4.941、7.314、5.418,P值均0.01)。结论:对高龄产妇予以孕前优生检查和孕期规范化保健,能够有效改善高龄产妇负性情绪,减少产妇孕期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前优生指导配合孕期饮食规划在预防孕前超重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孕前超重肥胖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孕妇接受单独的孕期饮食规划干预,研究组孕妇则接受孕前优生指导、孕期饮食规划联合干预,观察两组孕妇血糖、妊娠期体质量变化、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1个月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前超重、肥胖孕妇的体质量增长均低于对照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1.92%低于对照组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的剖宫产率5.77%低于对照组的23.08%,阴道自然分娩率8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产、胎儿窘迫、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优生指导配合孕期饮食规划在预防孕前超重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应用效果确切,能有效控制孕妇血糖稳定,调节孕妇妊娠期体质量增长,减少或避免妊娠期糖尿病发生,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前优生指导及孕期保健指导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由我中心承担孕前优生指导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并与同期未予孕前优生指导的30例孕妇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进行常规产检,观察组给予孕前的优生指导及孕期的健康教育、运动、饮食等孕期保健指导,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跟踪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有效的孕前优生指导和孕期保健指导,对妊娠结局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期保健对高龄产妇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289例高龄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前检查情况将其分为孕期保健组202例(产检次数≥7次)及非孕期保健组87例(产检次数<7次),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与保健组相比,非保健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晚期流产率、围产期感染率、羊水过多、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健组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大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健组自然分娩率、新生儿阿氏评分、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高于非保健组,而剖宫产率、难产率、死胎率显著低于非保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妊娠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规范的孕期保健可有效降低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母婴分娩结局安全,有利于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大样本孕前保健检查结果及妊娠结局,探讨孕前保健在优生遗传咨询中的必要性和价值。方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2013年5月-2016年12月行优生遗传咨询的3 268名育龄女性设为观察组。所有入选者妊娠后均在医院建卡行孕期保健,并在医院生产、儿保检查。选取同期未行孕前检查妊娠后进行优生遗传咨询者2 138名孕妇设为对照组。观察组育龄女性在备孕前3个月按照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制定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第1版)》中制定的孕前保健检查原则和内容进行孕前健康教育及指导、常规保健、辅助检查,根据孕前保健检查结果,对育龄妇女所存在的遗传风险、生殖风险、慢病风险、感染风险、营养风险、行为风险进行评估,并对其作出优生遗传咨询建议。两组受试者在孕期保健过程中对其进行优生遗传咨询。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产妇并发症、新生儿健康检查结果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孕前保健检查在优生遗传咨询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3 268名行孕前保健检查的育龄女性经孕前保健检查,共1 085名出现结果异常,检查结果异常指标构成情况。经妊娠健康风险分析,1 061名受试者有孕前健康风险,主要分布在慢性病风险、感染风险、营养风险、行为风险,少部分为遗传健康风险、生殖健康风险。1 085名孕前检查结果异常受试者中,14名建议不妊娠,剔除出组,758名予以健康教育指导、孕前调理,并再次检查消除健康风险,200名行增项检查,10名建议不宜妊娠,剔除出组,103名有孕前高危因素。观察组3 268名受试者中24名经优生遗传咨询不建议妊娠出组,余3 244名受试者妊娠后进入孕期保健及优生遗传咨询程序,观察组孕妇妊娠期间增加相关指标检查频次率、高危妊娠加强监控率、建议终止妊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不良率、产妇并发症率、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前保健检查可以为优生遗传咨询提供客观数据,给予备孕育龄女性给予科学的健康指导,提升妊娠安全性及母婴妊娠结局质量,孕前保健检查对优生优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孕前、孕期个体化营养管理对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 2012年2月-2015年2月,黄岛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二中心孕前优生宣教室向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查体的夫妇进行优生知识宣讲,按知情同意原则,接受孕前、孕期联合个体化营养管理的服务对象为初期干预组,同期设相应对照组,各632例。采用现场干预方法对孕妇自孕前到分娩实施营养知识普及、体重管理和定期个体营养检测分析仪进行营养素管理,评估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的差异。结果在两组孕妇年龄、经济收入情况、文化程度、分娩史和孕前体重方面均衡性良好的情况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期贫血等妊娠并发症方面,干预组分别为8.23%、7.28%、27.69%,对照组分别为12.03%、10.92%、41.14%,干预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和早产方面,干预组分别为6.65%、2.53%,对照组分别为10.28%、5.70%,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巨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方面,干预组分别为13.61%和2.85%,对照组分别为18.67%和5.06%,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孕期个体化营养管理能有效降低妊娠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倡导在孕前和孕期开展大规模有效的膳食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期保健对高龄孕妇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产科接收的276例高龄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孕期保健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130例及观察组146例,其中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孕期保健干预,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孕产期信息化健康保健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孕期不同时期心理状况、孕妇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孕妇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和抑郁自测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及妊娠不良结局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高龄孕妇有效的孕期保健,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孕妇不良情绪,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期保健对高龄孕产妇并发症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从某县级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 000例高龄产妇中抽取200例进行研究,将高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为孕期保健组,该组孕妇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工作,对照组采用常规指导,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3%)、妊娠期糖尿病(2%)、胎膜早破(4%)、产后出血(4%)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对照组娠期高血压(13%)、妊娠期糖尿病(14%)、胎膜早破(13%)、产后出血(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3%)、巨大儿(4%)、低血糖(3%)、红细胞增多症(2%)等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20%)、巨大儿(18%)、低血糖(12%)、红细胞增多症(1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难产率(1%)、剖宫率(28%)、死胎率(0%)均比对照组低,对照组难产率(9%)、剖宫率(63%)、死胎率(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进行规范化的孕期保健可以使高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分析孕前及孕期保健对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旨在为临床相关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 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3月在闽清县总医院进行妊娠期检查的204名高龄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2人。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检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检测基础上给予产妇孕前及孕期保健。观 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妊娠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心理状态、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和A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 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 2.94%、7.84%、23.5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值分别为 11.464、14.262和 6.473,P值均<0.05)。观察组产妇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分别为 12.75%、2.94%、1.96%,均低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值分别为5.358、4.605和7.196,P值均<0.05)。观察组产妇妊娠1个月、妊娠6个月和分娩 24 小时的 SAS 评分和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低体重、巨大儿和新生儿总缺陷率分别为 4.49%、3.37%和 8.99%,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值分别为13.064、8.831和29.225,P值均<0.05)。观察组新生儿呼吸、皮肤 颜色、心搏速率、肌张力和反射评分分别为 (1.45±0.16) 分、(1.51±0.18) 分、(1.48±0.37) 分、(1.17±0.36) 分、(1.60± 0.22) 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9.490、12.445、7.744、5.064和8.167,P值均<0.05)。结论:采 用孕前及孕期保健有助于改善高龄产妇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缺陷发生率,提高新生儿身体素 质,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全面两孩政策下高龄生育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33 53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比较高龄产妇和适龄产妇妊娠合并症发生率、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龄组中40岁产妇和40岁产妇妊娠合并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妊娠合并症发生率、孕周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组中,40岁产妇和≥40岁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组和适龄组产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妊娠合并症发生率显著升高,剖宫产的危险性增加。因此,应尽量避免高龄妊娠,高度重视高龄产妇的围生期保健,尽量降低围生期并发症和合并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郑再娟  吴秋英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035-3036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规划干预及健康教育对妊娠的影响。方法将孕周﹤16周的3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15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孕期体重规划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孕24周、孕32周、孕38周观察组孕妇BM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并且观察组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程异常、巨大儿、高危新生儿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孕期体重规划干预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控制孕期体重,降低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孕期保健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产妇血糖控制水平及围生结局的影响,以改善围生结局,降低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2月在保定市清苑区人民医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产妇16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实施早期孕期保健分为观察组(实施早期孕期保健,81例)和对照组(未实施早期孕前保健,81例),观察并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水平、围生结局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足月分娩率及阴道分娩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产妇行早期孕期保健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围生结局,减少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肥胖与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从2012年11月~2013年11月足月单胎初产妇中,筛选符合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度的孕妇137例作为观察组,随机从正常体重孕妇中抽取2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孕妇的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巨大儿发生情况并建立完善孕期档案。结果 (1)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孕期体质量增加≥15kg的孕妇中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妊娠肥胖增加了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和难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糖尿病干预管理对妊娠结局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干预管理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近年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孕妇为妊娠期未作监测,分娩前确诊为糖尿病,妊娠期间没有进行相关治疗;观察组孕妇为定期体检,并于妊娠28周内确诊为糖尿病,经规范化治疗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分娩前血糖值低于对照组,妊娠并发症和妊娠结局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干预管理对于妊娠结局有明显的改善,能够减少产妇妊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采取孕期营养干预配合围产保健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20年4月-2020年5月收治6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孕期营养干预,观察组实施孕期营养干预联合围产保健措施,对比分娩出血量以及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结果干预后孕产妇的血压指数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的分娩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妊娠和新生儿优于对照组,羊水过多,宫缩乏力,早产等有所降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施展孕期营养干预与围产保健,可减少孕产妇的不良妊娠结果,减少分娩出血量,改善母婴结局,避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症,为一种安全高效的干预措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贺杉芝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685-5687
目的:探讨妊娠期体重管理对产妇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0年12月正常孕周分娩的孕产妇172例,在孕妇初次到医院进行产检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者分为观察组(n=86)和对照组(n=86),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产检和健康宣教,观察组孕妇实施孕期个体化体重管理,比较两组孕妇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在分娩前体重增加为(11.9±2.1)kg,△BMI≥6比例为24.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高危新生儿比例、巨大儿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孕产妇产后出血比例、胎儿宫内窘迫比例、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期对孕产妇进行体重管理可以显著降低孕期各种并发症的产生,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层孕期保健适宜技术,从而达到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健康。方法选择2013年3-10月在武汉市硚口区进行孕期保健的孕13周以上孕妇200名为研究对象,将她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孕妇从孕13周开始进行饮食营养指导和体操训练等干预,对照组不采取饮食营养指导和体操训练,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的孕期体重增长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妊娠并发症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患病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妇阴道分娩57例,对照组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期产前检查,进行孕期合理营养指导和体操训练有助于控制孕期体重,降低妊娠并发症,促进自然分娩,值得在孕期保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分析孕期营养保健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6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营养指导,观察组缓和给予孕期营养保健,观察两组患者缺铁性贫血纠正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经保健指导后贫血症状均得到了有效纠正,且观察组孕妇的贫血纠正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巨大儿发生率(6.25%)和低体重儿的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后出现产后大出血、早产及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营养保健能够显著改善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孕妇的贫血情况,且有效减少了孕妇产后大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新生儿健康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工程》2018,(3):383-384
目的探讨孕前和孕期体重与妊娠相关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住院分娩的200例孕妇,根据BMI分为偏瘦组(BMI<18.5 kg/m~2)、正常组(18.5 kg/m~2≤BMI<24 kg/m~2)、超重组(BMI≥24 kg/m~2),根据孕妇的孕期体重增长值分为A组(△W<15 kg)、B组(15 kg≤△W≤20 kg)、C组(△W>20 kg)。比较不同孕前体重组、不同孕期体重增长组孕妇的妊娠相关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结果不同孕前体重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孕期体重增长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孕妇孕前的最佳BMI应控制在18.5~24 kg/m~2,孕期体重增加应控制在7~15kg,建议孕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态平衡,注意调整体重,从而有效降低妊娠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系统孕前保健对孕妇妊娠过程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于本院门诊采用系统孕前保健的孕妇30例为研究组,另选同期于门诊确诊早孕的意外怀孕未进行系统孕前保健的孕妇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妊娠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孕前保健可有效降低孕妇妊娠过程中的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