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细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的PNS患儿90例,及同期于住院的非PNS患儿90例。所有对象分为4组:PNS合并细菌感染组为A组(62例),PNS合并非细菌感染组为B组(28例),非PNS合并细菌感染组为C组(60例),非PNS合并非细菌感染组为D组(30例)。分别检测各组患儿PCT、CRP、WBC的水平,并进行阳性率比较。结果 A组PCT、CRP均明显升高,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中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PCT、CRP、WBC均明显升高,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PCT监测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59.7%,特异性为85.7%,其阳性预测值为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2%、49.0%;CRP的敏感性为80.6%,特异性为92.9%,其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2%、68.4%。C组中PCT水平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76.7%,特异性为70.0%,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6%和60.0%;CRP的敏感性为63.3%,特异性为83.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4%、53.2%。另外,分别在A组、C组内对PCT、CRP两种炎性指标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监测PCT、CRP、WBC可提高对于PNS细菌感染时的灵敏度,减少漏诊,对PNS早期合并细菌感染具有诊断价值,但在患儿合并细菌感染时有无PNS原发性疾病两个炎性指标的敏感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患者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ICU收治的60例细菌感染患者,将其分为重症感染组28例、一般感染组32例,另选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PCT水平,透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和荧光流式细胞计数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水平,并对部分患者血清PCT、CRP和WBC水平进行连续监测。结果重症感染组、一般感染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PCT、CRP、WBC水平均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感染组的PCT、CRP比一般感染组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感染组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WBC阳性率在重症感染组与一般感染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监测结果显示,PCT水平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CRP和WBC对治疗效果的提示作用不如PCT。结论血清PCT对危重患者的细菌感染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也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检测细菌性感染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7月医院收治的确诊为细菌感染患者97例,将其分为重症细菌感染组(A组)47例和局部细菌感染组(B组)50例,选取同期病毒感染患者46例设为病毒感染组(C组),同时选取47名健康者自愿参与试验作为对照组(D组);对比4组患者PCT、CRP水平、A组与C组的PCT、CRP的诊断效率、治疗前后重症细菌感染患者的PCT、CRP的水平比较,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的PCT显著高于B、C、D 3组,CRP显著高于D组(P0.05),与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PCT显著高于C、D两组,CRP显著高于D组(P0.05),与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的PCT和CRP均高于D组(P0.05);以PCT0.5μg/L的标准为界,PCT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敏感度为95.74%,特异性为95.65%;以CRP8mg/L的标准为界,CRP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敏感度达95.74%,特异性为91.30%;经治疗后,A组患者的PCT、CRP的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联合CRP检测细菌性感染效果显著,同时可以依据PCT和CRP的检测结果评估对细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在外科细菌感染中的检测意义及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来本院入住的外科手术病人68例,并分为脓毒血症组(A组)、细菌感染组(B组)、局部感染组(C组)及正常对照组(D组),测定患者术前及术后1 d、3 d、5 d的PCT、CRP、WBC水平。结果术前A组、B组、C组的PCT、CRP、WB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PCT、CRP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WBC在B组、C组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 d的PCT、CRP水平明显低于术后第1 d和第3 d的水平(P0.05),而WBC下降不明显(P0.05)。相关性研究显示PCT与CRP存在正相关(r=0.523,P=0.02)。结论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比白细胞能更有效地应用于外科手术病人细菌感染的鉴别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维生素D水平与小儿肺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东莞市常平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168例为肺炎组,另选择同期来院进行健康体检正常小儿6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25-羟维生素D3(25-OH-D3)、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WBC)的水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肺炎组分成了肺炎A组与肺炎B组,肺炎A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B组在肺炎A组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5-OH-D3、CRP、PCT及WBC的水平。分析肺炎患儿血清25-OH-D3与CRP、PCT及WBC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经过维生素D治疗后血清25-OH-D3与CRP、PCT及WB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肺炎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相比血清25-OH-D3水平较低,CRP、PCT及WBC水平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77~6.98,均P <0.05)。肺炎A组与肺炎B组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血清25-OH-D3水平升高,CRP、PCT及WBC水平降低;肺炎B组与肺炎A组治疗后相比血清25-OH-D3水平升高,CRP、PCT及WBC水平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84~8.22,均P <0.05)。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可见,血清25-OH-D3水平与CRP、PCT及WBC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回归系数=-2.97^-0.85,均P <0.05)。结论肺炎患儿维生素D水平与CRP、PCT及WBC等炎症指标水平失调相关,通过给予补充维生素D治疗,能够促进改善肺炎患儿体内25-OH-D3、CRP、PCT及WBC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联合检查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儿科收治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感染病原体分为细菌感染组(6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58例)。细菌感染组中革兰氏阳性菌感染28例(革兰氏阳性菌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34例(革兰氏阴性菌组),另选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患儿5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PCT、CRP及WBC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WBC计数及血清PCT、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均P0.05);革兰氏阴性菌组PCT水平显著高于革兰氏阳性菌组(P0.05),而WBC、CRP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72 h后WBC、PCT、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血清PCT、CRP及外周血WBC计数联合检查可对患儿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感染类型做出初步诊断,且血清PCT和CRP水平可作为抗感染治疗效果判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的测定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0例临床确诊的感染患儿,细菌感染组42例,非细菌感染组48例,健康体检儿童4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PCT、PA、CRP水平及WBC计数,同时测定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的PCT、PA、CRP水平及WBC计数并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水平和WBC计数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PA水平细菌感染组均低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感染组血清PCT、PA、CRP水平及WBC计数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41、62.87、15.07和28.87,均P0.01),阳性率分别为88.10%、83.33%、61.90和50.00%;细菌感染组治疗后PA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8,P0.01),PCT水平和WBC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15、7.92,均P0.01),CRP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9,P0.01)。结论血清PCT、PA、CRP及WBC计数联合检测对鉴别儿童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同时为预后的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儿科感染中的实验诊断意义。方法对106例患儿按临床诊断把患儿分成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2组进行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PCT采用免疫色谱法测定,CRP采用免疫比浊法,WBC计数采用迈瑞BC5200血球计数仪测定。结果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的PCT、CRP及WBC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的PCT及WBC检测值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菌感染组的CRP检测值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中PCT阳性率(49/59)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检测能客观评估儿科感染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对临床合理应用抗菌素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孕妇感染性发热疾病中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发热孕妇140例,初诊时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结合相应实验结果分细菌感染组(75例)和病毒感染组(65例);收集正常产检孕妇50例(对照组).检测三组的PCT、CRP和WBC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细菌感染组治疗前PCT、CRP和WBC分别(3.8±0.9)ng/ml、(13.5±6.1) mg/L和(14.2±3.0)×109/L;病毒感染组分别(0.5±0.2)ng/ml、(5.9±2.0)mg/L和(9.3±2.5)×109/L,两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治疗前PCT、CRP和WBC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毒感染组治疗后PCT、CRP和WBC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PC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细菌感染组PCT高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诊断细菌感染的特异度为87.6%,敏感度为76.0%. 结论 PCT用于孕妇发热时细菌感染快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动态检测PCT有利于合理治疗,为抗微生物用药提供指导,防止抗生素滥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及降钙素原(PCT)检测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儿科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02例,根据呼吸道感染类型,分为支原体感染组(n=24)、病毒感染组(n=30)、细菌感染组(n=48)。另选同期进行健康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n=45)。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hs-CRP、WBC、PCT水平、阳性率及诊断呼吸道感染的准确性。结果 3组患儿hs-CRP、WBC、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hs-CRP水平细菌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WBC、PCT水平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儿hs-CRP、WBC、PCT水平均显著下降,且恢复至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hs-CR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WBC、PCT阳性率显著高于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差意义(P<0.05)。hs-CRP、WBC、PCT联合指标检测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特异性(96.87%)、灵敏度(98.91%)、AUC(0.955)均显著高于单一指标和两两联合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WBC、PCT检测对儿童呼吸道感染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3者联合指标检测诊断准确性更高,可鉴别疾病类型,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1.
范志强  周韫珍 《营养学报》1990,12(4):405-407
<正>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容易发生维生素E(VE)缺乏,并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组织水肿、溶血性贫血等。国外有研究认为:新生儿VE低水平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新生儿血中FC、LDL、HDL、新生儿出生体重、妊娠周数、母血VE水平等。但这些因素的研究都仅限于单因素的直线相关分析,不能表明许多因素共同对VE水平的复杂影响,有的因素可能只是一种伴随相关现象,如妊娠周数与母血脂水平、新生儿体重等本身都呈正相关。本研究对这些因素都进行了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以与其它研究结果比较,在此基础上,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找出对血中VE水平有影响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以进一步了解VE在妊娠期的转运和代谢。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肺血流监测仪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该仪器可提供血流动力学和气体交换的参数,使临床多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居民1983~1998年血铅、镉的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京市居民1983~1998年血铅、镉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血铅含量,男性高于女性,吸烟者高于不吸烟者。不吸烟女性血铅浓度在此期间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998年市区与郊区血铅浓度也有显著性差异。血镉含量男性吸烟者> 女性不吸烟者> 男性不吸烟者。不吸烟女性血镉在此期间基本处于稳定状态。1998年市区与郊区血镉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使用Omnitets EZ电子感应血糖仪及BIOSEN 5030自动血糖/乳酸分析仪对糖尿病人和正常人血糖进行测定,从而对其精确性进行评估,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成瑶 《医疗设备信息》2005,20(10):71-73,61
本文通过使用 Omnitets EZ 电子感应血糖仪及 BIOSEN 5030自动血糖/乳酸分析仪对糖尿病人和正常人血糖进行测定,从而对其精确性进行评估,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高传虎 《医疗保健器具》2012,19(7):1042-1043
目的探讨毛细血管血血糖测试和静脉血血糖测试结果的差异。方法 118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糖尿病患者,使用韩国2208型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血糖,与常规静脉血GOD-POD法测定血糖(血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毛细血管血血糖仪测定结果与常规静脉血糖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快速血糖仪可用于门诊糖尿病的筛选、普查,为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可行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全血铬与冠心病及血脂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血铬与冠心病及血脂关系的研究崔金山,张玉敏,王薛君,张宝珍(沈阳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沈阳110031)刘道荣,冯丰(沈阳医学院附属二院,沈阳110001)关键词:血铬,冠心病,血脂StudiesontheRelationshipBetweenBloo...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血液报废的原因。方法对2003~2004年扬州市区无偿献血的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扬州市区共采血23258例,报废血液804例,占3.46%。街头动员献血15519例,血液报废421例,报废率2.7l%;街头自愿献血7739例,血液报废383例,报废率4.95%;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77.7,P〈0.01)。ALT阳性399例,占报废率1.72%;脂肪血152例,占0.65%;过期血89例,占0.38%;HBsAg73例,占0.31%。结论加强献血前宣传教育,强化血液管理可减少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末梢血常规与静脉血常规检测结果。方法:选取在本院门诊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28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选择血液分析仪对所有体检者均实施末梢血常规检查和静脉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血液结果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和血红蛋白(Hb)等指标值。结果:静脉血组的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等检测值,显著低于末梢血组的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血小板方面,静脉血组的检测值明显高于末梢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血常规检测时,静脉血常规的检测指标显著优于末梢血的检测指标,可在临床上建议,运用血液分析仪进行静脉血常规的检查,进一步保证血常规检测的准确率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苏省正常人群体内锰(Mn)、铅(Pb)负荷水平,评估其对正常人群健康的影响,为中毒原因的筛查及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控制重金属污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具有代表性的3个市/县,共调1 289人,采集全血样本,采用离子耦合质谱法(ICP-MS)检测。结果正常人群中血Mn负荷为0.58~32.93μg/L,均值为(9.02±0.69)μg/L;血Pb负荷为1.83~151.90μg/L,均值为(20.71±5.01)μg/L;异常率均较高。血Pb异常率苏北>苏中>苏南,血Mn异常率苏北>苏南>苏中;16~岁组异常率最高;男性异常率大于女性。结论江苏地区正常人群体内Mn、Pb的负荷水平均值较低,但异常率较高,存在地区、年龄和性别之间的差异。应重视江苏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加强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