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的盆底肌收缩肌变化及其影响相关性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产后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120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其中产后盆腔器官脱垂者50例为观察A组,产后尿失禁者70例为观察B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120例经产后复查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盆底肌收缩肌变化及其影响相关因素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后肌电图显示持续与快速收缩值(16.45±8.38)μv与(16.22±11.10)μv均比对照组(21.85±11.64)μv与(37.50±20.91)μv低,且观察A组持续收缩值均比观察B组与对照组低,观察B组快速收缩值均比观察A组与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腹压增高史所占比例、阴道分娩概率、新生儿体重与分娩前体质量指数均比对照组高(P0.05);产妇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相关因素包括腹压增高史、新生儿体重、分娩前体质量指数与阴道分娩概率等。结论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对其盆底肌收缩肌产生一定变化,产妇持续与快速收缩值降低,且腹压增高史、新生儿体重、分娩前体质量指数与阴道分娩概率为导致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影响相关因素。临床需强化产前干预,且选择合理分娩方式,促进产妇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各种因素与盆底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22年1月—2023年6月吉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88例行盆底功能障碍筛查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者112例(障碍组),无盆底功能障碍者76例(正常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盆底功能的因素。结果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为59.57%,两组年龄、孕产次、分娩方式、职业性质以及是否有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及肥胖等)盆底肌电评估(Glazer评估)中快速收缩阶段、紧张收缩阶段、放松时间、耐力收缩阶段、后静息阶段及手测肌力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盆底肌电评估(Glazer评估)中前静息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多次分娩、盆底快慢肌协调不足及从事重体力劳动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肌肉电信号可作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初筛,盆底肌肉电信号表达异常时患病概率增大,临床应多关注此类妇女,应扩大盆底康复治疗对象,预防性地给予指导意见,从而延缓或避免盆底功能障碍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获得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电生理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该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共计1600例,在产后6周登记产妇的一般情况,行盆底肌电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6周时盆底肌Ⅰ类肌肌电值90%降低,Ⅱ类肌肌电值81.5%降低;分娩年龄对盆底肌电值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次、胎儿体质量、体质指数(BMI)对产后盆底肌肌电值影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6周时盆底肌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盆底肌的收缩力普遍降低,多产、胎儿体质量大、BMI异常均是产后盆底肌受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不同体重指数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FPFD)的疗效,探讨该疾病的治疗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关系。方法选择单胎、自然分娩、年龄小于35岁和产后6周复诊确诊为产后FPFD的初产妇140例,分为正常BMI组和高BMI组。分别进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两组的疗程均为5周。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分别检测产妇的盆底肌力情况,并用问卷方式进行性生活质量调查。结果两组产妇盆底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力及性生活质量明显好于治疗前;正常BMI组在治疗结束时盆底肌力及性生活质量明显高于高BMI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盆底功能障碍者有明显疗效,正常BMI组比高BMI组的盆底康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王珂  魏勇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6):4414-4416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盆底支持结构损伤、盆腔脏器移位,继而引发其他盆腔脏器的位置、功能的异常,它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OP)、压力性尿失禁(SUI)等[1].它是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在我国已婚已育的女性中,有45%的女性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妊娠和分娩对女性的盆底肌肉的损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产科的因素如分娩次数的增加、第二产程的时间过长、胎儿体重过重、胎儿的头围偏大以及会阴的裂伤等情况都可以导致产妇盆底肌肉的损伤和尿道横纹肌的部分去神经作用,导致其发生盆底功能障碍[2].而在产后早期开展盆底康复训练,可以提高盆底肌肉的张力、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并有改善阴道前壁脱垂的作用,能够较好的预防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产科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永康市妇幼保健院分娩,并于产后6~8周回院复查的产妇108例,其中经阴道分娩52例,选择性剖宫产32例,产程中转剖宫产24例。分析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压力性尿失禁等发生率。结果阴道分娩、选择性剖宫产及产程中转剖宫产产妇阴道压力异常、肌纤维肌力下降、盘底肌疲劳度异常及盆底肌力下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阴道分娩的产妇中,不同分娩前BMI的产妇Ⅰ类肌纤维肌力下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阴道分娩、选择性剖宫产及产程中转剖宫产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阴道前壁脱垂发生率、阴道后壁脱垂发生率、POP-Q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盆底肌力异常发生率与产妇分娩方式无明显关系,但剖宫产可降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产前体质指数(BMI)是导致产妇Ⅰ类肌纤维损伤的危险因素,建议在妊娠期间注意体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娩次数、分娩方式与盆底肌力减退的相关性,并对治疗前后进行疗效分析。方法选取产后42d复诊时经筛查发现存在盆底肌力减退的产妇531例,其中顺产428例,剖宫产103例,初产妇372例,经产妇159例。产后42d用Glazer评估盆底肌力后,纳入治疗的产妇采用加拿大VISHEE瑞翼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和法国PHENIX系列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USB4结合治疗。结果对整体研究对象进行数据分析,孕前体质指数(BMI)与前基线值、快速收缩最大值及持续收缩平均值治疗前后存在差异性,且成正相关性,其中持续收缩平均值治疗后存在明显相关性;产前BMI只与前基线值的治疗前后均存在正相关性,且其与治疗后持续收缩平均值亦存在正相关性;产后BMI与前基线值、快速收缩最大值、持续收缩平均值及耐受测试平均值的治疗前存着正相关性,且其与治疗后存在明显正相关性,而其与后基线治疗前后均无明显相关性。新生儿体质量与盆底肌力治疗前后均无明显相关性。初产妇不同时期BMI、新生儿体质量与盆底肌力治疗前后的相关性与整体数据分析结果一致,而经产妇不同时期BMI、新生儿体质量与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无相关性;顺产者产后BMI与盆底肌力治疗前后存在正相关,剖宫产者不同时期BMI与盆底肌力治疗前无相关性,而与治疗后盆底肌力持续收缩平均值存在相关性。新生儿体质量与不同分娩次数、分娩方式均无明显相关性。全部病例治疗前后结果显示除后基线值外,前基线、快速收缩最大值、持续收缩平均值、耐受测试平均值均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认为治疗疗效显著,且无论分娩次数、分娩方式治疗前后结果亦如此;但不同分娩方式之间相比较,盆底肌力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性。不同分娩次数相比较,治疗前盆底肌力均无明显差异,但治疗后两者之间的快速收缩最大值、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产妇治疗后快肌收缩力明显高于初产妇,但其后基线值较高。结论盆底肌力的减退与孕前BMI、产后BMI存在相关性,而与产前BMI无明显相关性。新生儿体质量与盆底肌力减退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相关性。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盆底肌力减退疗效显著。不同分娩次数间比较,经产妇治疗后快肌收缩力明显高于初产妇,但其后基线值较高,说明盆底肌力稳定性较初产妇差,但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肌力减退治疗前后的影响无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女性盆底功能的产科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科分娩的产后自愿进行盆底功能筛查的4 142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盆底功能数据:Ⅰ类肌纤维肌力及疲劳度,Ⅱ类肌纤维肌力及疲劳度,阴道静态压。分析产妇年龄、体质指数(BMI)、是否初孕、是否初产、是否有流产史、分娩方式、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性别与盆底肌力、疲劳度、阴道静态压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5岁,超重及肥胖、非初孕、阴道分娩、新生儿体质量4 kg、顺产是盆底功能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阴道分娩、非初孕、超重、肥胖、新生儿体质量4 kg是影响盆底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消瘦、年龄≥25岁以及≥30岁是影响Ⅰ类肌纤维疲劳度的保护因素。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尤其是Ⅰ类肌纤维肌力异常、阴道静态压下降。影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产科因素主要有BMI、是否初孕、阴道分娩、新生儿体质量及是否初产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各类影响因素及差异。方法:对徐州市妇幼保健院自2013年6月至年2015年6月产后康复门诊的患者420例进行盆底功能测试。结果:420例患者中189例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占45.0%,年龄、产次、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总产程及分娩时间间隔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大,分娩次数的增多,胎儿体重的增加,总产程时间的延长,易引发盆底功能损伤;阴道分娩患者盆底功能损害较剖宫产患者损伤重,但与二次剖宫产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妊娠间隔时间过短或过长,盆底功能损害均加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初产妇产后无干预状态下盆底功能自然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于长春市妇产医院妇科门诊复查的初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的40例已婚未孕妇女作为对照组。记录基线参数如年龄、身高、体质指数(BMI)、职业、孕次及新生儿体质量等,产后6~12周的Ⅰ和Ⅱ类肌纤维肌力。分析在无干预状态下影响盆底功能自然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产后第6周、第12周,阴道分娩组的Ⅰ和Ⅱ类肌纤维肌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剖宫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剖宫产组的Ⅰ和Ⅱ类肌纤维肌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在无盆底康复治疗等干预措施下,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产后12周较产后6周,Ⅰ和Ⅱ类纤维肌肌力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产后阴道前壁膨出的发生率为18. 0%(18/100),阴道后壁膨出的发生率为15. 0%(15/1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新生儿体质量与产后阴道前、后壁膨出发生相关(P0. 05),但患者年龄、分娩方式、产后时间、孕次、职业与产后阴道前、后壁膨出发生无关(P0. 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孕前BMI、新生儿体质量均是影响产后阴道前、后壁膨出发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任何分娩方式产后均会出现明显的盆底功能障碍,经阴道分娩更为明显。孕前BMI、新生儿体质量是影响产后阴道前、后壁膨出的最危险因素,对存在产前高BMI、高新生儿体质量的产妇,应尽早行盆底康复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盆底肌力评分联合盆底超声在盆底功能障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75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盆底功能障碍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女性75例作为正常组。2组研究对象均进行盆底肌力检查、盆底超声检查。对比2组研究对象盆底肌力评分、盆底超声各参数指标[盆膈裂孔的前后径(AP)、左右径(LR)、面积(HA)],分析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 正常组研究对象盆底肌力评分为(4.50±0.50)分,盆底功能障碍组患者盆底肌力评分为(2.50±0.50)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息、缩肛状态下,相较于正常组研究对象,盆底功能障碍组患者的AP、LR、HA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盆底肌力评分较高是盆底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评分越高越不易发生盆底功能障碍,AP、LR、HA较高是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数值越高越易发生盆底功能障碍。ROC曲线显示,盆底肌力评分、AP静息状态、L...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再生育女性产后6-8周盆底电生理功能的检测,探索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促进再生育女性孕期指导及产后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300例再生育女性,按照两胎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孕期体重(kg)增长、产前体重指数(BMI)、再次分娩年龄分组,比较组间静息、快肌及慢肌阶段的盆底电生理指标。结果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越大,产妇盆底Ⅱ类肌纤维的收缩能力越差(P0.05),不同的分娩方式对盆底肌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两次顺产的产妇其Ⅰ、Ⅱ肌纤维的受损程度均大于两次剖宫产的产妇(P0.01),而孕期增重过度则会导致盆底肌张力过高(P0.05)。可见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孕期增重均是影响再生育女性盆底功能的独立因素。结论对于再生育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需及时评估及治疗。同时应当加强再生育女性的孕期管理,提供合理的营养指导,减少孕期肥胖及巨大儿的发生,有效降低产后盆底功能的受损程度,减少产后PFD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重和肥胖妇女在孕期体质量管理及其主要危险因素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于广州市天河区妇幼保健院定档产检产妇914例作为研究对象,孕期以指导饮食和运动为体质量管理干预方案,记录整个孕期体质指数(BMI)、孕期增加体质量等指标,在产后6周复查时进行盆底肌功能检测,分析影响FPFD的相关因素,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和肥胖与FPFD的关联性,探讨体质量管理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分娩方式、孕前BMI及孕期增加体质量是发生FPFD有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及孕期增加体质量是发生FPFD的独立危险因素,超重、肥胖、孕期增加体质量9~16 kg和孕期增加体质量≥16 kg均与产后FPFD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重和肥胖与FPFD的发生密切相关,进行孕期体质量管理有利于产后盆底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研究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异常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预防及治疗盆底功能异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到该院妇女保健科进行产后复查的796例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盆底肌力检测及POP-Q评分,收集处理获得的资料数据,将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产妇作为研究组,未发生PFD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引起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异常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96例产后妇女中,共检出253例发生PFD,发生比例为31.78%;两组患者盆底肌张力对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体重指数、怀孕次数、生产次数及分娩方式是引起PFD发病的因素(P0.05)。结论妇女的年龄、体重指数、怀孕次数、生产次数及分娩方式是导致盆底功能异常的原因,为避免产后发生PFD,应在怀孕前、妊娠期以及分娩时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增加妇女自我保护意识,控制体重,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产后尽早开始盆底康复训练,及早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产前、产后连续盆底肌锻炼干预对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妇产科产检、分娩的孕产妇150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A组)106例与剖宫产组(B组)44例;根据产前、产后是否进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防治将A组分为干预组(Aa组66例)与未干预组(Ab组40例),B组亦分为干预组(Ba组19例)与未干预组(Bb组25例)。产后6周、12周对以上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盆底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对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产后6周盆底功能检测:Aa组盆底Ⅰ类肌力、Ⅱ类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Ab组(P0.05);Ba组Ⅰ类肌力、Ⅱ类肌力均显著高于Bb组(P0.05),但两亚组患者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产后12周盆底功能检测:Aa组盆底Ⅰ类肌力、Ⅱ类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Ab组(P0.05);Ba组Ⅰ类肌力、Ⅱ类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Bb组(P0.05)。(3)产后12周Aa组阴道前壁脱垂、后壁脱垂、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Ab组(P0.05);Ba组阴道前壁脱垂、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Bb组(P0.05)。结论围产期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不同程度地改善顺产和剖宫产后盆底肌功能,有助于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产妇产后42 d盆底肌力,分析影响产后盆底肌力的因素,为实施盆底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1日—2020年10月31日115名产后42 d至我院妇产科门诊复查产妇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并检测其盆底肌力。结果 无论何种分娩方式,高龄、产次≥3次、孕期体质量增加≥15 kg及分娩巨大儿者,产后42 d盆底肌力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阴道分娩者较剖宫产者产后42d盆底肌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阴道分娩者第二产程时长≥2 h者产后42 d盆底肌力较<2 h者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会阴裂伤或侧切者产后42 d盆底肌力较会阴无裂伤者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孕前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者产后42 d盆底肌力较孕前BMI <24 kg/m2者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越高,产妇产后42 d盆底肌力越低,尤其是Ⅱ类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在该院门诊复查的产后妇女1 46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其盆底肌功能并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盆底功能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参加调查的1 460例产后妇女发生压力性尿失禁(SUI)236例(16.16%),子宫脱垂19例(1.30%),阴道前壁膨出339例(23.22%),阴道后壁膨出222例(15.21%)。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与年龄、分娩次数、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分娩次数、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是产后SUI和盆腔器官膨出(POP)共有的危险因素,剖宫产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较康复治疗前后的产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脏器脱垂(POP)和盆底肌肉收缩强度的变化,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6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产后门诊就诊的初产妇236例,分为阴道分娩组170例,剖宫产组66例。于产后6周进行盆底功能检测,测定盆底肌力以及POP-Q数值,确定其存在盆底功能障碍,之后遵循自愿原则进行10~15次治疗,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盆底功能检测。由专人询问及填写治疗前后的SUI问卷调查表,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SUI和PO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SUI和PO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SUI和PO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肌纤维肌力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肌纤维肌力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肌纤维肌力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均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有影响,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更差,各种PFD症状明显,而经过盆底康复治疗后,PFD症状明显减少,患者盆底功能改善,说明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具有防治作用,不同分娩方式的影响无差别,疗效与盆底功能障碍程度、患者依从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盆底肌训练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盱眙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并于产后42 d复查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产妇200例,按随机数表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给予盆底肌训练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对比两组盆底肌张力、性生活质量及尿失禁发生率。结果干预3个月后测评,观察组盆底肌张力优于对照组,性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程度也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应用于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可显著改善产妇盆底肌张力,提高其性生活质量,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不同第二产程时间对分娩镇痛辅助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于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进行分娩镇痛辅助自然分娩的168例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根据第二产程时间分为产程正常组(122例)和产程延长组(46例),比较两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发生率、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发生率与分级、盆底肌阴道压力、盆底肌力损伤和盆底肌肉疲劳度。应用线性相关分析产妇盆底肌阴道压力与第二产程时间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产妇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产程正常组产妇SUI和POP的发生率(5. 74%、6. 56%)低于产程延长组(15. 22%、19. 57%),产程延长组的盆底肌阴道压力低于产程正常组,肌力损伤的比例和盆底肌肉疲劳度高于产程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产妇I类和II类盆底肌阴道压力与第二产程时间呈负相关(P 0. 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新生儿体重和第二产程时间是产妇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第二产程延长可降低产妇盆底肌阴道压力,加重盆底肌纤维损伤和疲劳度,增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