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头痛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以头痛为主诉住院的151例患儿,入院后均行血常规、血生化指标检测及脑电图、颅脑磁共振、经颅多普勒检查,部分患儿行脑脊液化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液MP抗体,并根据MP抗体IgM结果分为MP感染组和MP非感染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肺炎痰液支原体DNA(MP-DNA)联合血清MP-Ig M抗体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213例,分别使用痰液MP-DNA法、血清MPIg M抗体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及检测方法联合使用的诊断价值。结果 213例疑似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中,共确诊MP感染患儿100例(46.9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优于单独一种方法检测(P0.05);痰液MP-DNA检测准确率优于血清MP-Ig M抗体检测准确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中,使用痰液MP-DNA法联合血清MPIg M抗体法进行检测,能明显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更利于临床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3.
陈波  张经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6):1045-1046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患儿体液免疫IgG、IgM、IgA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期42例健康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小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gG、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P<0.0001;血清IgA水平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74。结论支原体肺炎病儿体液免疫IgG、IgM应答增强,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小儿支原体肺炎伴心律失常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择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伴心律失常(病程3个月),平均随访约2年,比较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T淋巴细胞免疫状态和甲状腺激素水平(FT3、FT4、TSH、TGAb和TPOAb)。结果 60例患儿中共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事件18例(30.0%)作为观察组,SDNN比对照组减小,LVEDd增加、LVEF降低,CD_4~+T细胞百分比降低、CD_8~+T细胞百分比升高、CD_4~+/CD_8~+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T3和FT4比对照组明显降低,TSH、TGAb和TPOAb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和抗体水平异常对预测小儿支原体肺炎伴心律失常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肌酶在肺炎支原体(MP)肺炎急性期感染患儿中的水平变化,并结合临床相关指标和症状体征,评估其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急性期患儿136例(急性期),同期MPP恢复期患儿100例(恢复期),另选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00例(对照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急性期患儿LDH、CK、CK-MB、AST、PCT、CRP、MPV、PDW、PC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外周血WBC计数、ESR均高于恢复期患儿和对照组,PLT水平低于恢复期和对照组(P0.05)。急性期患儿CK-MB水平与患儿发热情况、发热持续时间、肺外损害(除心肌损害)、MP抗体滴度均有关(P0.05)。急性期患儿CK-MB水平与CRP、PCT、外周血WBC计数、MPV、PDW、PCT呈正相关(P0.05),与患儿年龄、PLT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急性期检测患儿CK-MB水平不仅能够及时反映患儿心肌损伤情况,并且能够反映MP感染情况、炎症情况和疾病严重程度,对MPP的及时诊治有较好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72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对难治性MPP患儿(54例)和普通MPP患儿(118例)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发热时间、有无侵入性操作、居住环境、发病季节、病变位置、腹腔有无积液、是否存在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对难治性MPP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难治性MPP患儿的年龄、住院时间、发热时间、反复呼吸道感染情况与普通MPP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岁、住院时间 11 d、发热时间 15 d、反复呼吸道感染是难治性MPP患儿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难治性MPP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可能比较多,其中年龄≤2岁、住院时间 11 d、发热时间 15 d、反复呼吸道感染是难治性MPP患儿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该疾病的诊治中应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8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秋玲 《山东医药》2011,51(23):80-81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MPP患儿88例(MPP组)、细菌性肺炎患儿75例(细菌组)、病毒性肺炎患儿53例(病毒组)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四组血清CRP水平(前三组均为入院时测定),以〉8 mg/L判定为阳性。结果 MPP组血清CRP阳性率及水平显著高于病毒组和对照组、但显著低于细菌组,且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者显著高于不伴SIRS者(P均〈0.05)。结论 MPP患儿血清CRP水平存在特征性变化,临床可据此进行辅助诊断及病情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耐药的危险因素,旨在为MP肺炎患儿的治疗提供合理建议。方法采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市儿童医院呼吸科病房收治的168例MP肺炎患儿的咽拭子标本,检测MP的DNA、MA耐药基因,依据耐药性检测结果分为MA耐药组、MA敏感组,对比分析两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等,Logistics回归分析MP肺炎患儿MA耐药的危险因素。结果入组168例MP肺炎患儿,共65例对MA耐药,占38.69%(65/168);MP肺炎患儿的MA耐药率在年龄分布、发病季节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学龄期MA耐药率、冬春季MA耐药率显著高于同类其它(P0.05);与MA敏感组相比,MA耐药组发热时间、高热时间明显长,且肺外并发症、治疗方式为单纯基础治疗、不规律用药次数≥4次占比明显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分布、发病季节、肺外并发症、治疗方式、不规律用药次数是MP肺炎患儿MA耐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需加强对学龄期或冬春季发病的MP肺炎患儿的MA耐药监测,建议临床治疗中,在单纯基础治疗上或可与激素或丙种球蛋白等联合进行,同时对患儿家属强调规律用药的重要性,对降低MA耐药率至为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程序化细胞死亡因子5(PDCD5)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心肌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5月本院门急诊就诊的77例MPP患儿,根据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症组(n=55)和重症组(n=22),同时选取60例来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根据MPP患儿是否发生心肌损害分为心肌损害组(n=25)和非心肌损害组(n=52),检测心肌酶谱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PDCD5水平;Pearson法分析PDCD5水平与心肌酶谱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PDCD5水平对MPP患儿并发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PP轻症和重症组患儿血清中PDCD5水平均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症组PDCD5水平比轻症组明显升高(P<0.05);心肌损害组患儿血清PDCD5水平高于非心肌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心肌损害组和非心肌损害组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指标AST、LDH、α-HBDB、CK、CK-MB、h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发生慢性咳嗽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MPP患儿245例。根据MPP患儿慢性咳嗽发生情况将其分为慢性咳嗽组和对照组。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慢性咳嗽病史、过敏性疾病史、父母吸烟史)、肺炎患病情况(患儿发热时间、体温、肺内干/湿啰音情况、开始治疗时间)、胸部影像学表现(胸腔积液、肺部大片实变影)、血清学指标[CRP、IgE、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采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PP患儿发生慢性咳嗽的影响因素,构建MPP患儿发生慢性咳嗽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 245例MPP患儿中有61例发生慢性咳嗽,发生率为24.9%。慢性咳嗽组有慢性咳嗽病史、有父母吸烟史、发热时间>7 d、体温≥38.5℃、开始治疗时间>3 d者占比及CRP、IgE、PCT、NLR、FeNO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MPP患儿126例,详实记录其发热、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皮疹、肺部啰音等临床体征,胸部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计数、肺炎支原体(MP)抗体水平,肺外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MPP临床表现以咳嗽最为明显,发热、喘息亦较常见;全胸正位片表现由高到低依次为支气管肺炎、节段性肺炎、间质性肺炎;阿奇霉素治疗依然是有效治疗方案,必要时可给予糖皮质激素。结论 MPP感染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复杂,均无特异性表现,要求临床必须不断加强MPP认识和诊疗水平,把握起病规律和特点,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阻止病情恶化,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12.
张化涛  张磊 《山东医药》2010,50(27):68-68
2009年8—12月,我们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了19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肺炎支原体(MP)抗体滴度水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已经成为人类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见商原体。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MP-IgM)检测,为临床诊断提供一种特异性检测手段。本文总结了我院2000年3月至2002年3月的1059例呼吸道感染者MP-IgM的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059例均为在我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男591例,女468例;年龄3个月~76岁。所有患者均在病程的7~10天采静脉血检测MP-IgM。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并评价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白介素17和白介素23表达情况。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7例肺炎患儿按照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情况分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组52例(观察组)与其他肺炎组55例(对照组)。全部儿童均进行血清IL-17、IL-23、肺炎支原体抗体、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等进行测定。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组患儿血清IL-17及IL-23含量最高(P均0.01)。其中,肺炎支原体肺炎组的血清IL-17和IL-23含量均高于其他肺炎组(P均0.05)。两组的中性粒细胞数与IL-17及IL-23含量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白介素17和白介素23在肺部肺炎支原体感染过程中参与免疫应答,可能与肺炎支原体清除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平  陈亚娜  赵华  彭娟  王桂英 《山东医药》2002,42(20):32-33
肺炎支原体肺炎 ( MPP)是学龄儿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 ,临床表现多样 ,常伴有多系统多器官损害。迄今为止 ,MPP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多数学者认为免疫学机制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免疫比浊法检测 MPP患儿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变化 ,探讨免疫变化在 M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儿科门诊及病房符合MPP临床诊断标准的患儿 45例 (患儿有典型的MPP临床症状和体征 ;胸部 X线片检查有肺炎改变 ;病原学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 MP-Ig M抗体阳性 ) ,男 2 5例 ,女 2 0…  相似文献   

17.
肺炎支原体与哮喘发病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袁岳沙  黄虎翔 《山东医药》2009,49(5):110-111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其特征是多因素刺激气道引起Ⅰ型超敏反应,具有可逆性气道高反应性,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炎性细胞浸润。遗传和环境因素混合作用可能是引起哮喘的发病机制,呼吸道感染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已被认可。肺炎支原体(MP)是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常见病原体,其一端有一种特殊的末端结构,此为MP黏附于宿主细胞的结合位点,其部位有一个对胰酶敏感的膜表面蛋白质即P1蛋白;该蛋白具有抗原性及免疫原性,对黏附和致病具有重要作用。MP感染四季均可发生,因其耐冰冻,不耐热,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0月-2009年2月,我院共收治25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176例为肺炎支原体(MP)感染,现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月至2004年10月,我院儿科对125例慢性咳嗽患儿测定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IgM)水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23(IL-23)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2014年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入院后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儿童治疗前后血清IL-17和IL-23水平及C反应蛋白异常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L-17和IL-2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儿童治疗后血清IL-17和IL-2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17和IL-2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前C反应蛋白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儿童治疗后C反应蛋白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IL-17和IL-23水平对了解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疾病进展及疗效有一定临床意义,可作为其病情发展、转归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