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9-2014年左家庄社区学龄前儿童的体质测试结果,为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5 222名儿童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资料,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幼儿部分)进行体质测试。根据身体形态测试结果,采用2006年WHO公布的Z评分法评价儿童的营养状况,并比较不同营养状况儿童的身体素质单项指标。结果 5 222名学龄前儿童中,体质测试总体优秀率为42.34%。其中,男童与女童体质测试优秀率分别为38.18%和4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儿童与4岁儿童体质测试优秀率分别为35.37%和4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营养状况正常、超重/肥胖儿童体质测试优秀率分别为12.50%、43.59%和1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2014年儿童体质测试优秀率呈下降趋势;随着时间进展,女童与男童体质测试优秀率均呈线性下降趋势。在4岁男童组,营养不良组男童10米折返跑、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4项成绩均差于正常组男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组男童立定跳远成绩差于正常组男童,网球掷远成绩好于正常组男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岁女童组,营养不良组女童坐位体前屈成绩差于正常组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女童营养不良组走平衡木的成绩差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3,P=0.023)。结论 2009-2014年左家庄社区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状况有下降趋势,且不同营养状况儿童的体质测试成绩有差异,幼儿园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锻炼,家长也应更多地陪伴孩子进行体育活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西城区3—6岁儿童体质现状,评价儿童健康状况,为幼儿园体质测试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二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西城区抽取349名儿童,测试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和体能素质指标(10m往返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双脚连续跳、网球掷远、走平衡木)。结果10m往返跑、立定跳远、双脚连续跳、网球掷远、走平衡木这5项体能素质随着儿童年龄增长稳定提高,其中反映柔韧性的坐位体前屈指标女童大于男童,反映速度力量的网球掷远指标男童大于女童。结论儿童体质状况有年龄和性别差异,应根据年龄和性别特点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促进体质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会城区学龄前儿童体质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方法采取自愿参加的原则,对新会城区26所幼儿园中2 789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体质测试,内容包括身高、体重、10 m折返跑、立定跳远、双脚连续跳、坐位体前屈和走平衡木,所测结果均按《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幼儿部分)》进行评定。结果坐位体前屈女童优于男童,并且不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善,其余指标均是男童优于女童,且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善;单项指标评分中,走平衡木、坐位体前屈及网球掷远最差,体重、双脚连续跳及10 m折返跑最好。学龄前儿童体质测试综合评级无性别差异,有年龄差异。结论新会城区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体质状况较差,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阳  宋祖玲  刘璐  李霞  陈杨 《中国校医》2018,32(11):839-841
目的 了解目前成都市学龄前儿童影响体质水平的各运动素质指标,探讨学龄前儿童各运动素质指标的年龄性别差异及发展特点。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成都市5所公立幼儿园1 077名 3 ~ 6 岁学龄前儿童,并依据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进行体质测试,采用方差分析对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儿童的运动素质指标评分进行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的运动素质指标评级进行比较。结果 除坐位体前屈外,男童女童立定跳远、走平衡木、双脚连续跳、10 m折返跑、网球掷远5个项目的水平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提高;男女童仅有坐位体前屈与10 m折返跑2项指标的评级分布存在差异,且女童均优于男童。运动素质指标单项分析中,儿童在双脚连续跳表现最优,而坐位体前屈中表现最差。结论 成都市 3 ~ 6 岁学龄前儿童不同运动素质指标的发展存在显著差异,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不同运动素质指标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干预策略,以增强学龄前儿童的体质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了解广西壮族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状况,为制定壮族学龄前儿童健康政策和体质干预方案提供支持.方法 在广西15个县、市、区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中学龄前儿童体质测试要求和方法,对30所幼儿园的6420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体质测试.结果 广西壮族学龄前儿童体质综合评价不及格的比例为15.28%,与2014年全国(6.4%)相比高出8.88百分点.身高和体重均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增高,男童高于女童.安静心率指标随着年龄的上升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反映身体素质的双脚连续跳、立定跳远、10 m往返跑、网球抛远、走平衡木等成绩随着年龄的上升而不断提高,坐位体前屈成绩男童呈现不断下降趋势(P值均<0.05).结论 广西壮族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状况总体较低,协调性、平衡和柔韧性较好,速度和上下肢力量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成都市双流区学龄前儿童体质现状,了解学龄前儿童体质水平的年龄性别差异及发展特点。方法 2017年5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 130名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并依据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 幼儿部分) 进行体质测试,实际检测儿童1 077名,采用方差分析对不同年龄组儿童的体质总分进行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对不同性别儿童的体质总分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的综合评级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共对双流区5所公立幼儿园的1 077名 3 ~ 6 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体质测量,学龄前儿童体质测试总体合格率为 87.16% 。体质总分方面,男童及女童不同年龄组间的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组、4岁组及4.5岁组的男女童体质总分存在差异,且均为女童优于男童。体质评级方面,男童及女童优秀率最高的年龄组分别为5.5岁组(7.69%)与4.5岁组(12.06%);各年龄组的女童的优秀率均高于男童,但仅有4.5岁组男女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都市双流区 3 ~ 6 岁学龄前儿童体质水平较低;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制定个性化的干预策略,以增强学龄前儿童的体质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体成分对于评价儿童营养生长状况的价值。方法选取厦门市区8所幼儿园3~6岁正常儿童1 243名,采用生物电阻抗法进行体成分测定。结果 3~6岁男女童体脂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且女童体脂率大于男童,去脂体重、去脂体重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男童去脂体重率大于女童,基础代谢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岁男童体质指数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岁女童体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电阻抗法检查儿童身体成分,评价儿童营养生长状况,在儿童保健门诊或托幼机构可以作为指导儿童合理饮食安排和运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3~6岁儿童体质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为开展科学的体格锻炼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北京市3~6岁儿童5 813例。测试指标包括:身高、坐高、体重、胸围、皮褶厚度、安静心率、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10 m折返跑、走平衡木和双脚持续跳跃。结果各项形态指标存在性别差异,身高、坐高、体重、胸围男童均大于女童,皮褶厚度除6岁组之外女童大于男童。5年间,身高、坐高、体重、胸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体重平均增加0.49 kg,身高、胸围、坐高分别平均增长1.00 cm、1.16 cm和0.31 cm。儿童安静心率男童为88.36~94.31次/min,女童为90.44~95.86次/min,均低于全国水平。男童立定跳远、网球掷远、10 m折返跑、走平衡木和双脚连续跳优于女童,女童坐位体前屈优于男童,存在性别差异。立定跳远、走平衡木、双脚连续跳成绩大都有提高;男童坐位体前屈成绩下降;6岁组10米折返跑、网球掷远成绩下降;3岁组网球掷远成绩有提高,但仍低于全国水平。结论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增长符合3~6岁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心脏功能发育良好;素质指标总体上优于全国水平,部分指标尚有待提高;应结合体质监测的结果开展科学的体格锻炼,加强对大班儿童监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州市3~6岁学龄前儿童的体质健康状况, 分析其生命早期影响因素, 为提升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广州市1 580名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测试和问卷调查。  结果  学龄前儿童体质及格率为87.2%, 优良率为30.8%。随着年龄的增长, 男、女童体质优良率呈上升趋势。男、女童身体形态指标(男童皮褶厚度除外)各年龄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1)。超重肥胖率为14.7%, 且男童(17.2%)高于女童(12.0%)。超重肥胖者和非超重肥胖者不同体质评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4, 3.96, 5.73, 4.85, P值均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早产与学龄前儿童体质优良率呈负相关(OR=0.81, P < 0.05);出生体重大于胎龄儿与学龄前儿童体质优良率呈正相关(OR=1.37, P < 0.05)。  结论  广州市3~6岁学龄前儿童整体体质健康水平较差, 体质优良率与生命早期分娩孕周、出生体重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青岛市李沧区学龄前儿童肥胖流行情况,分析其与儿童体质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分层与整群相结合的抽样方法,依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对青岛市李沧区37所幼儿园共6647名4~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肥胖率为12.9%,其中男童12.4%、女童13.6%,肥胖水平随年龄增大上升趋势不明显(χ~2=3.02,P≥0.05);公、私立幼儿园肥胖率分别为14.7%和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10,P0.01),公、私立幼儿园6岁~年龄段肥胖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17.0%vs 9.8%,χ~2=22.976,P0.01)。无论男女,除坐位体前屈和网球掷远外,各个方面均表现出体重正常儿童优于肥胖儿童。结论青岛市李沧区学龄前儿童肥胖率较高,肥胖与儿童体质尤其是灵敏性、爆发力协调性和下肢力量相关的发育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北京市学龄前儿童皮褶厚度的发育状况及其与身体素质的关系.方法 测量6405名学龄前儿童上臂部、肩胛下角部和腹部皮褶厚度值,分别与6项素质指标做相关分析.结果 大多数年龄段女童皮褶厚度高于男童,城市儿童皮褶厚度高于农村儿童上臂部5-7岁年龄组与立定跳远r值分别为-0.086、-0.093、-0.160,6-7岁组与网球掷远r值为-0.078;肩胛下角部5-7岁年龄组r值分别为-0.102、-0.101、-0.189,6-7岁组与网球掷远r值为-0.078;腹部5-7岁年龄组皮褶厚度与立定跳远r值分别为-0.104、-0.094、-0.178,6-7岁组与网球掷远r值为-0.083.以上均呈现负相关,均P<0.05).以上皮褶厚度5.5-7岁组与10米折返跑呈现正相关,r值为0.079-0.130,6-7岁组肩胛下角部、腹部皮褶厚度与平衡木完成时间呈现正相关,r值分别为0.114和0.107,均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皮褶厚度的发育存在性别与地域差异,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儿童弹跳力、投掷力、速度与灵敏性等身体素质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握力的发育特点,并探讨握力与身高、体重和体成分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2020年9—10月,对北京4所幼儿园的900名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身高、体重和握力测量,使用生物电阻抗方法检测体成分,采用偏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对握力与体成分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北京学龄前儿童握力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男童由(5.2±1.7)kg增至(9.3±2.5)kg,女童由(4.3±1.6)kg增至(7.9±2.5)kg(F值分别为57.93,48.77,P值均 < 0.01),男童握力高于女童(t=6.42,P < 0.01),肥胖男童握力高于超重和正常体重男童(F=5.35,P < 0.01)。调整身高、体重、出生体重、母亲文化程度及过去1周家中进食各类食物频率后,男童握力与瘦体重、上肢肌肉量呈正相关,与体脂肪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1,0.09,-0.18,P值均 < 0.05);女童握力与体脂肪呈负相关,与瘦体重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9,0.09,P值均 <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瘦体重和上肢肌肉量对男童的握力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66.75,P < 0.01);年龄、瘦体重对女童的握力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150.81,P < 0.01)。  结论  学龄前期男童握力可以反映瘦体重和上肢骨骼肌水平的变化,女童可以反映瘦体重的变化。增加瘦体重可以提高学龄前儿童握力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兰州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现状,初步探讨兰州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分层抽样法抽取兰州市部分幼儿园大、中、小班3~6岁学龄前儿童1 292名;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兰州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5.63%,男童和女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1.71%和8.94%,男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女童(P0.05)。不同年龄组女童学习问题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男童学习问题、心神障碍、多动-冲动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多动-冲动检出率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非母乳喂养儿童多动指数异常率高于母乳喂养儿童(P0.05)。结论兰州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值得关注,不同人群心理行为问题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4.
太原市学龄前儿童血铅分布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血铅超标情况及分布特点.方法采集太原市394名学龄前儿童末梢血,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铅.结果394名儿童血铅均值为0.739μmol/L,超标率为65.23%;儿童血铅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超标率显著增加(P<0.05);男童血铅水平、超标率均高于女童,超标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该市学龄前儿童血铅超标严重,且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了解上海市学龄前儿童运动协调能力,为制定本地区学龄前儿童健康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5-6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4个区174所幼儿园共9 833名3~6岁学龄前儿童,应用小龄发育性协调障碍问卷(Little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Questionnaire,Little DCDQ)对学龄前儿童运动协调能力进行调查.结果 儿童总运动协调能力得分及运动控制能力、精细运动/书写能力、一般协调性得分分别为(67.96±8.44) (23.01±2.92) (22.85±2.97) (22.10±3.12)分,且均随年龄增长逐步增加(P值均<0.01),女童运动协调能力各项得分均高于男童(P值均<0.01).运动协调障碍的发生率为4.4%,疑似运动协调障碍为7.9%,3~6岁各年龄组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发生率分别为7.0%,4.7%,3.5%,2.7%,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x2趋势=92.04,P<0.01);男、女童发生率分别为5.3%,3.4%,男童发生率高于女童(x2=31.70,P<0.01).结论 上海市学龄前儿童运动协调能力发展水平良好,且存在年龄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市学龄前儿童的气质特征,为学龄前儿童的科学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7岁儿童气质量表》家长评定问卷,对整群抽取的上海市4个城区10所幼儿园的1 082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的气质类型分布为易养型9.6%,中间型70.1%,启动缓慢型10.1%,难养型10.3%。气质类型分布无性别和年龄差异。在活动水平和反应阈2个维度,男童得分高于女童(P值均<0.01);而在心境和注意分散度2个维度,女童得分高于男童(P值均<0.01);不同年龄组男童在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和反应阈等维度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童不同年龄组在活动水平、趋避性和反应强度等维度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北京1995年常模组相比,上海2011年各年龄组同性别儿童的节律性和心境得分均较高。结论学龄前儿童的气质类型分布以中间型最多,部分气质维度具有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调查昆山市学龄前儿童体质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学龄前儿童的体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昆山市3~6岁学龄前儿童3 240名,进行体质测试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 学龄前儿童体质水平综合评级为优秀的269人(8.30%);女童、大班、江苏省其他市户籍的儿童体质水平优秀率较高(10.87%,10.96%,14.88%),而早产儿童体质水平优秀率较低(4.31%)(P值均<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童、中班大班和江苏省其他市户籍与学龄前儿童体质水平优秀呈正性相关(OR值分别为1.96,1.94,2.45,1.87);早产与学龄前儿童体质水平优秀呈负性相关(OR=0.47).结论 昆山市学龄前儿童体质水平较差,尤其要重视男童、小班、早产儿的体质健康.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应通力合作,共同提升幼儿的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北京市3-6岁儿童体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3~6岁儿童体质状况,评价儿童健康状况。【方法】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儿童6 406名。测试指标包括:身高、坐高、体重、胸围、皮褶厚度、安静心率、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1、0 m折返跑、走平衡木和双脚持续跳跃。【结果】儿童体格发育总趋势为男童优于女童,城市儿童优于农村儿童。儿童心血管机能状况表现为男童好于女童,城乡差别不大。儿童身体素质表现为男童在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与平衡能力中有优势,女童在柔韧性上有优势。城市儿童在下肢力量与协调性方面好于农村儿童。农村儿童在灵敏度方面好于城市儿童。【结论】儿童体质状况有性别差异与城乡差异,应根据不同人群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促进儿童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芜湖市弋江区2015年学龄前儿童肥胖流行情况,为开展儿童肥胖预防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弋江区39所幼儿园,对7 502名在园学龄前儿童开展身高体重测量,计算儿童体块指数,分析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年龄和性别分布特征。结果弋江区2~6岁儿童肥胖检出率为6.93%,男童与女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75,P0.001);轻度肥胖检出率为4.30%,中度肥胖检出率在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7.021,P0.05);调查的7 502名儿童BMI均值为15.72±2.14 kg/m2,男童BMI均值高于女童,男女童之间BM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74,P0.001);除2岁组外,其他各年龄组男女儿童间BM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芜湖市弋江区学龄前儿童肥胖流行水平不高,鉴于3~6岁期间的脂肪重积聚特点,应建立肥胖早期干预机制,进一步控制儿童青少年期肥胖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苏州市3~6岁儿童体质与健康状况,查找存在问题,为更好地开展儿童体质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3~6岁儿童共4 341人,测试指标包括形态指标、素质指标。结果 苏州3~6岁儿童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的生长发育总体上符合学龄前儿童的基本规律。身体素质达到“及格”等级以上的比例为92.1%,男童体质达标率为90.2%,女童为94.2%,呈现“女强男弱”趋势(P<0.01);所有测试指标中除了坐位体前屈这一项,其他指标的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个年龄段男童的身高及体重均大于同龄女童,素质指标中,男童灵敏度及上肢、腰腹部力量优于女童(P<0.05),而柔韧性则弱于女童(P<0.05);形态指标均超过全国平均值(P<0.01),素质指标与全国水平存在差距;公办、民办幼儿园在身高(P=0.1)及反映灵敏度的10 m折返跑(P=0.59)上没有差异,其他素质指标显示,民办幼儿园均优于公立幼儿园(P<0.01)。 结论 苏州3~6岁儿童体质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应根据发育特点进行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提升体质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