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孕妇焦虑、抑郁现状,探讨孕妇焦虑、抑郁不良情绪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3年1—6月期间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孕期健康保健并有明确意向在该院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状态特质量表(STAI)、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研究对象的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追踪随访其妊娠结局,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描述孕妇焦虑、抑郁与孕妇妊娠结局的相关关系,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322名孕妇中,存在焦虑情绪18人(5.6%),其中状态焦虑者13人(4.0%),特质焦虑者5人(1.6%);有95名(29.5%)孕妇存在抑郁情绪,有89名(27.6%)孕妇表现为有抑郁倾向。孕妇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与低出生体重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流产史、孕期感染史、孕期用药史、有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抑郁情绪与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龄、孕期感染史、孕期用药史、孕期特质焦虑情绪、孕期抑郁情绪。结论孕妇孕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普遍存,且与不良妊娠结局存在一定相关性,孕期特质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是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南通市近4年的梅毒孕妇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情况,重点探讨不良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以南通市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孕期确诊为妊娠梅毒的45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χ2检验及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讨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451例梅毒孕妇发生妊娠不良结局45例,发生率为9.98%.产时确诊梅毒感染的孕妇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风险高于孕早期确诊的孕妇(OR=4.703,95%CI:1.079~20.486),孕期未用药或仅用药1个疗程的孕妇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均高于用药2个疗程的孕妇,OR值分别为4.583和3.905,出生时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值阳性的新生儿最终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阴性者(OR=3.412, 95%CI:1.295~8.987).结论 孕期尽早进行梅毒筛查、梅毒感染孕妇及早规范药物治疗是减少梅毒孕妇妊娠不良结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期保健对高龄孕妇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产科接收的276例高龄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孕期保健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130例及观察组146例,其中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孕期保健干预,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孕产期信息化健康保健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孕期不同时期心理状况、孕妇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孕妇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和抑郁自测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及妊娠不良结局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高龄孕妇有效的孕期保健,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孕妇不良情绪,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期女性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初诊的孕早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PCR对孕妇的唾液进行P.gingivalis检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P.gingivalis感染的影响因素;根据P.gingivalis感染状况将研究对象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共390例孕妇纳入研究,孕期P.gingivalis感染率为45.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年龄35~<40岁:OR=1.674,95%CI:1.058~2.648;≥40岁:OR=2.085,95%CI:1.026~4.238)、吸烟(OR=2.916,95%CI:1.051~8.094)、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OR=2.017,95%CI:1.310~3.105)、不良孕产史(OR=1.788,95%CI:1.017~3.144)、患有阴道炎(OR=1.877,95%CI:1.217~2.896)是妊娠期女性P.gingivalis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高龄孕妇的心理状态、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建卡的6 097例孕妇,分为高龄组(675例)和对照组(5 422例)。两组孕妇于产前完成心理评估,调查相关因素。结果高龄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年龄、文化程度、妊娠合并症、流产经历、产次、不孕史、担心新生儿畸形、产检次数是高龄孕妇产前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因素(均P0.05)。高龄组妊娠合并症发生率为36.89%(249/6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1%(364/5 422)(P0.05)。高龄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53.04%(358/675),对照组妊娠合并症发生率为11.38%(617/5 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剖宫产率为61.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39%(P0.05)。高龄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7.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0%(P0.05)。结论高龄孕妇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且妊娠结局较差,并发症较多,焦虑、抑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胎儿窘迫是高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加强高龄孕妇围生期保健,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IDA)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台州市中心医院确诊的240例妊娠期IDA孕妇作为贫血组,随机选取480例未发生IDA的孕妇作为非贫血组,对所有孕妇进行随访调查;采用单因素比较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别筛选妊娠期IDA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母婴妊娠结局的差异性。结果妊娠期IDA孕妇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OR=2.270)、农村地区(OR=3.161)、无规律产检(OR=4.371)、孕期素食为主(OR=3.442)及经常饮茶/咖啡(OR=4.768)等,而孕期营养指导(OR=0.485)、孕期补铁(OR=0.611)为保护因素。贫血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羊水异常、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均高于非贫血组(均P0.05)。结论影响妊娠期IDA孕妇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多,且IDA对母婴妊娠结局影响较大,应做到早预防、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减少IDA的发生率,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发生各种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大小。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建卡就诊并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以孕期是否感染HBV及患有ICP为研究因素,依次分别以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孕期贫血、产后出血、胎儿窘迫、胎膜早破为病例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依次分析HBV感染及ICP孕妇发生各种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结果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HBV并患有ICP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增加41%(OR=1. 41,95%CI:1. 04~1. 90),发生胎膜早破的风险增加35%(OR=1. 35,95%CI:1. 06~1. 71),发生妊娠合并症的风险增加了77%(OR=1. 77,95%CI:1. 37~2. 29)。妊娠期HBV感染与ICP对产后出血(OR=2. 89,95%CI:1. 18~7. 13)及妊娠合并症(OR=5. 21,95%CI:2. 40~11. 29)存在相乘的交互作用(P0. 05),且与妊娠合并症的发生存在剂量反应关系(χ~2=94. 27,P趋势0. 001)。结论妊娠期感染HBV并伴有ICP孕妇发生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及妊娠合并症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及时防治妊娠期HBV及ICP可降低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危险因素,并分析HDCP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确诊的HDCP孕妇为HDCP组,同时随机选取260例未发生HDCP的孕妇为非HDCP组,进行随访调查;采用单因素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筛选影响HDCP发病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母婴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影响HDCP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OR=2.563)、孕前超重或肥胖(OR=3.550)、高血压疾病家族史(OR=4.088)、妊娠期糖尿病(OR=3.271)、孕期不良情绪(OR=4.216)、胰岛素抵抗(OR=4.865)以及无规律产检(OR=3.777)等。HDCP组的胎儿窘迫、子痫前期或子痫、胎盘早剥、剖宫产、产后出血、早产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均高于非HDCP组(P0.05)。结论影响HDCP孕妇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这些高危因素早期采取干预措施,降低HDCP的发生率,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妊娠期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预防不良妊娠结局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5—2017年4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门诊建卡的1 679名孕妇,收集年龄、孕产次和妊娠结局等资料,采集宫颈细胞并应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PV,分析HPV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调查孕产妇1 679人,其中HPV阳性527例,感染率为31.39%;感染组与未感染组首次性行为年龄、文化程度及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感染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31.50%,高于未感染组的9.81%(P0.05);高危型、低危型和混合型HPV感染组胎膜早破、新生儿呼吸道乳头瘤和其他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染HPV是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OR高危型=4.194,95%CI:3.099~5.675;OR混合型=3.350,95%CI:1.630~7.735;OR低危型=1.771,95%CI:1.288~2.434),年龄、孕产次与是否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均未见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 HPV感染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加强HPV感染途径、危害和HPV疫苗接种的宣传教育及孕前、孕期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不同孕期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为开展有效的孕产期心理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医院用焦虑抑郁量表(HAD)对妊娠早期、中期、晚期3个不同妊娠时期的463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妊娠早期、中期、晚期焦虑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0.7%、8.1%、11.5%,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1.3%、6.8%、9.7%,妊娠早期和晚期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均高于妊娠中期(焦虑χ2=11.09,P=0.001;χ2=10.15,P=0.001;抑郁:χ2=11.22,P=0.001;χ2=9.15,P=0.021).外来孕妇总的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本地孕妇(χ2=8.77,P=0.003;χ2=10.24,P=0.001);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为经济问题、害怕流产、婆媳关系紧张、夫妻关系紧张、担忧产后乳汁不足;孕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为经济问题、性格内向、近2周胎儿检查结果异常.结论 关注孕妇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外来孕妇等重点人群,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和医学支持,预防孕期心理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孕期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科56例中孕期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孕期胎盘植入患者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28.6%(16/5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产前阴道出血次数、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终止妊娠的孕周、胎盘植入类型、未规律产检、宫腔感染、产前多学科团队参与、和合并胎盘低置是中孕期胎盘植入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次数(OR=2.213)、宫腔感染(OR=1.606),合并胎盘低置(OR=1.834)是中孕期胎盘植入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孕期胎盘植入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剖宫产次数、宫腔感染和胎盘低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1月惠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孕妇156例,依据年龄是否35岁分为高龄组(72例)和正常组(84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所有孕妇情绪状态,采用新生儿窒息量表(Apgar)评估新生儿情况,统计分析所有孕妇情绪、妊娠糖尿病、胎盘早剥、新生儿体重、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高龄组孕妇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正常组,前者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糖尿病、胎盘早剥、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孕妇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前者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为孕妇高危因素,孕妇情绪状态较差,且易并发妊娠高血压,对妊娠结局具有不良的影响,应从情绪、血压等因素加强对高龄孕妇的围产期监护及干预,以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35岁以上初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于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分娩的初产妇2 36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高龄组405例(≥35岁),适龄组1 957例(20~34岁)。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将高龄组进一步分为不良结局组67例,正常分娩组338例。对可能造成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相关危险因素,对筛选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35岁以上初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高龄组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为42.72%(173/405),适龄组为40.06%(786/1957);高龄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7.65%(193/405),适龄组为44.71%(875/1957)。其中高龄组在妊娠并发贫血、子宫肌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均高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2.133,P=0.032)、前置胎盘(OR=4.256,P=0.025)、子宫收缩乏力(OR=7.853,P=0.019)为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35岁以上初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适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子宫收缩乏力均为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在该院产科门诊就诊并建档的孕妇3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将孕妇队列中确诊为不良妊娠结局的76例孕妇作为病例组,将妊娠结局正常的234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影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24.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产史(OR=1.828,95%CI:1.051~3.180)、孕早期保胎史(OR=1.773,95%CI:1.021~3.080)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剖宫产史(OR=0.219,95%CI:0.073~0.655)是不良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与孕前体重指数过低者相比,孕前体重指数正常(OR=0.113,95%CI:0.026~0.501)、超重(OR=0.171,95%CI:0.045~0.654)和肥胖(OR=0.188,95%CI:0.044~0.804)均是不良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结论流产史、孕早期保胎史、剖宫产史、孕前体重指数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应加强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促进其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及养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的胎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科住院治疗的471例ICP孕妇纳入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 分析ICP孕妇的胎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ICP孕妇的孕周(χ2=38.834,P=0.000)、发病时间(χ2=21.470,P=0.000)、多胎妊娠(χ2=19.529,P=0.000)、合并高血压(χ2=10.963,P=0.001)、合并糖尿病(χ2=7.098,P=0.008)、合并乙肝(χ2=5.879,P=0.015)、ICP既往史(χ2=7.193,P=0.007)、生化指标(TBA:χ2=23.410,P=0.000;ALT、AST:χ2=6.114,P=0.013;TBIL:χ2=8.204,P=0.004;DBIL:χ2=5.361,P=0.021)水平与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具有相关性;进一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发病时间(OR=2.92,95%CI=1.37~6.22)、多胎妊娠(OR=2.29,95%CI=1.42~3.71)、合并高血压(OR=2.41,95%CI=1.09~5.33)、合并糖尿病(OR=1.95,95%CI=1.07~3.56)、TBA水平(OR=2.05,95%CI=1.05~4.01)是ICP孕妇的胎儿不良结局的高危因素,其中发病孕周是ICP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孕妇发病时间、多胎妊娠、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TBA水平是ICP孕妇的胎儿不良结局的高危因素,早期发现,对ICP孕妇的胎儿加强监护及采取治疗,结合孕周、病情变化评估是否需要终止妊娠和合适的分娩方式,可改善孕产妇及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孕妇心理压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定期产检的孕妇576例(孕周为27~37周)采用孕妇心理压力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孕妇的心理压力来源;并应用症状自评量表-90(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问卷评价孕妇的心理状况和不良情绪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及其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心理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参与调查的孕妇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不佳,心理状况异常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1.04%,焦虑状况人数占68.40%,抑郁状况人数占63.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对孕妇产前焦虑心理影响显著的危险因子有年龄(OR=1.492,P=0.026)、职业(OR=5.149,P=0.044)、是否初产(OR=2.948,P=0.021)、家庭月收入情况(OR=1.274,P=0.037)、是否有重大疾病史(OR=2.476,P=0.023)、孕妇是否服用过药物(OR=1.234,P=0.042)、不良孕产史(OR=2.477,P=0.023).对孕妇产前抑郁心理影响显著的危险因子有是否初产(OR=3.394,P=0.001)、家庭月收入情况(OR=1.387,P=0.013)、是否有重大疾病史(OR=2.352,P=0.008)、孕期(OR=1.971,P=0.006)、孕妇是否服用过药物(OR=1.268,P=0.006),不良孕史(OR=2.535,P=0.001).结论 孕妇心理压力大且心理状况不良,应当根据影响因素对孕妇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缓解孕妇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龄孕妇孕期综合保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收产检的高龄孕妇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孕妇100例。实验组孕妇施予综合保健的护理服务,参照组孕妇施予常规的孕期保健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孕妇的产期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不良的妊娠结局以及分娩方式。结果:实验组孕妇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00%较参照组的43.00%低(P0.05);实验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8.00%较参照组的34.00%低(P0.05),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8,P0.05)。结论:针对高龄孕妇孕期实施综合保健,能够改善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值得在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妊娠各期妇女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掌握变化趋势并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 678名孕妇进行调查.结果 妊娠期焦虑的发生率11.32%,抑郁发生率22.71%.妊娠早、中、晚期孕妇焦虑与抑郁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焦虑:χ2=11.49,P=0.003;抑郁:χ2=15.71,P=0.000).早期妊娠计划怀孕、无先兆流产组孕妇焦虑与抑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计划怀孕、有先兆流产组,中期妊娠无先兆流产组抑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有先兆流产组(χ2=4.690,P=0.030),晚期妊娠有生育史组焦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无生育史组(χ2=4.956,P=0.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各维度得分均与孕妇心理状况高度相关.结论 影响妊娠各期妇女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有非计划妊娠、先兆流产史、初次妊娠、低社会支持,重视妊娠早期的心理保健、加强孕期抑郁的防治是做好孕期心理保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龄经产妇妊娠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并分析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5年6月-2018年10月在该院分娩的134例高龄经产妇临床资料组成观察组,将同期于该院分娩的62例高龄初产妇的临床资料组成对照1组,80例适龄经产妇的临床资料组成对照2组,比较3组妊娠并发症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析影响其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胎盘粘连率高于对照1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率低于对照1组(P 0.05);观察组产妇胎膜早破(PROM)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率、妊娠期糖尿病(GDM)率与胎盘粘连率均高于对照2组(P0.05);观察组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对照1组(P0.05);观察组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生率均高于对照2组(P0.05);不良妊娠结局组与非不良妊娠结局组受孕方式、文化程度、子宫疾病史、分娩方式、孕期感染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妊娠结局组产妇产检次数(5次)、孕期营养摄取过剩、存在流产史、剖宫产次数(1次)、子宫收缩乏力、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DM占比均高于非不良妊娠结局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产检次数(5次)、孕期营养摄取过剩、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DM为高龄经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高龄经产妇存在产妇妊娠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而孕期营养摄取过剩、流产史等为影响其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临床需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体质指数及孕期体质量增加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在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正规产检及住院分娩的1 374例孕妇临床资料,按孕妇年龄、孕前体质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增加(GWG)的范围不同分组,比较组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并对孕妇年龄、孕前BMI及GWG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高龄组与非高龄组比较,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率(38.66%VS 19.54%)、高于孕龄儿(LGA)发生率(19.75%VS 14.43%)、剖宫产率(55.46%VS 34.7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773、4.270、35.630,P=0.001、0.039、0.001);高龄组与非高龄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发生率(10.92%VS 8.63%)、低于孕龄儿(SGA)发生率(2.52%VS 2.90%),新生儿窒息发病率(2.10%VS 1.2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65、0.105、1.088,P=0.261、0.746、0.297)。高龄孕妇超重及肥胖组GDM发病率比过轻组和正常组增高;高龄孕妇GWG过少组和过多组GDM发病率均高于适宜组(P0.05)。结论为高龄孕妇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体质量管理,以减少高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