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及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入院第3 d及治疗后第2、4、6周均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明显减少,ADL评分明显增高(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早期康复对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7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8例和照组37例.2组均给予帕罗西汀20 mg,1次/d,治疗组联合应用坦度螺酮10 mg口服,3次/,共4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2、4周末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抑郁状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Barthel指数对1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结果 160例脑卒中患者中65例(40.63%)出现抑郁症状。与无抑郁组相比,抑郁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更重(P=0.04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低(P=0.000)。进一步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亚组,随着抑郁程度的增加,神经功能缺损加重(P=0.000,0.000,0.00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P=0.000,0.000,0.00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症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534,P=0.005),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负相关(r=-0.645,P=0.002)。结论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相关,积极治疗原发病、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早期康复治疗、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将有助于减轻脑卒中后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娱乐康复对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影响.方法 1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均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娱乐康复.治疗前后分别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F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SDS、HAMD、NFDS、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干预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娱乐康复对改善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任务导向训练对卒中后疲劳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卒中后疲劳(PSF)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48例。A组采用神经促进技术进行康复训练,B组采用任务导向训练。治疗4w后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RBP4滴度,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价疲劳程度,Fugl-Meyer量表评价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ADL),分析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卒中后疲劳患者的血清RBP4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RBP4水平、疲劳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患者RBP4下降,疲劳程度减轻,肢体运动功能加强,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两组相比,B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PSF患者进行任务导向性训练,能有效降低RBP4水平,缓解疲劳,提高运动功能,加强ADL能力,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西酞普兰对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疗效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6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西酞普兰 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对照组34例.常规脑血管病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时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ADL)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2周时,观察组的抑郁评分显著下降(P<0.01);8周结束时,观察组的抑郁分、神经功能缺陷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DL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西酞普兰不仅能改善早期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且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都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卒中后抑郁及其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探讨百优解抗抑郁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32例(脑梗死78例,脑出血54 例),分别在病程2周、1月、3月、6月、12月行PSD诊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同时完成Zung’s 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结果 (1)脑卒中患者中约44.70%出现抑郁症状;(2)卒中类型和性别与PSD发生率无相关性(P>0.05);(3)PS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程度有关。(4)PSD与病变部位、病灶大小、病灶半球利性均无相关性(P >0.05);(5)百优解能明显改善病程3、6 月时神经功能缺损,病程12月时不仅抑郁症状减轻,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尤为显著。结论 卒中后抑郁是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常见的长期并发症,并可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速度和程度。抗抑郁治疗能在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氟西汀早期干预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以及氟西汀早期治疗对卒中后抑郁的干预作用及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01~2005-04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6例,随机分为氟西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仅给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氟西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1周后加用氟西汀口服4周。对2组病人均在病程的1周及5周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SSS)进行评定。结果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38.24%,治疗后氟西汀治疗组HAMD抑郁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患者SSS,ADL分值均有好转,在好转程度上,氟西汀治疗较常规治疗明显(P〈0.05)。结论卒中急性期卒中后抑郁发生率高;早期应用氟西汀治疗可减轻PSD症状、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路优泰治疗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及其对卒中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9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5例,对照组54例。研究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路优泰;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2组患者入院第3天及治疗后第2、3、4周均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明显减少。ADL评分明显增高;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优泰是一种较理想的抗抑郁药物,对改善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舍曲林联合坦度螺酮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取舍曲林治疗的48例对照组和采取舍曲林联合坦度螺酮治疗的48例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相似文献   

11.
西酞普兰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西酞普兰对急性卒中后患者抑郁状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将卒中后抑郁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病例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西酞普兰20mg口服,1次/d。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用HAMD、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SS)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治疗后B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PSD脑卒中患者早期恢复有明显负面影响。西酞普兰能明显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舍曲林联合坦度螺酮治疗卒中后老年抑郁及焦虑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01—2015-01我科收治的卒中后抑郁伴焦虑的老年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舍曲林联合坦度螺酮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舍曲林治疗。记录并分析患者用药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不良反应TESS评分。结果 (1)治疗2周后实验组SAS评分(37.35±5.7)分,优于对照组的(44.19±6 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SDS评分(41.21±6.74)分,优于对照组的(48.44±6.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不良发应发生率及各种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坦度螺酮治疗卒中后老年抑郁及焦虑的临床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总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和心理治疗对卒中后抑郁(PSD)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1999~2001年神经内科150例脑卒中患者中符合PSD54例随机分为两组:心理治疗联合黛力新组和黛力新治疗组,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测定HAMD、日常生活能力BI。结果治疗后两组抑郁焦虑情绪明显改善(P<0.01),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P<0.05),并且心理治疗联合黛力新组比单用黛力新治疗更有效(P<0.05)。结论心理治疗联合黛力新治疗PSD,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而且能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舍曲林对青年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住院治疗的118例青年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舍曲林口服,观察组患者接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舍曲林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Barthel指数及FMA运动功能量表评估患者抑郁状况、日常生活能力(ADL)及肢体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后4周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7% vs 74.1%,P〈0.05);治疗后2周及4周,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舍曲林治疗青年卒中后抑郁,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坦度螺酮和帕罗西汀治疗癫痫并发焦虑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并发抑郁焦虑的癫痫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帕罗西汀)和观察组(坦度螺酮)。随访12周,记录治疗前后2组用药不良反应、癫痫发生次数、总有效率、HAMA评分、HAMD评分、BI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A评分及HAMD评分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BI评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77.54%)高于对照组(51.43%),不良反应发生率(11.43%)低于对照组(3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度螺酮用于癫痫并发焦虑抑郁患者中,能显著缓解焦虑、抑郁症状,减少癫痫发作次数,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用药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整体疗效优于帕罗西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75例首次急性发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 85例),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组平均于病后10d开始早期康复训练,2次/d,1h/次,第一次主要由康复医生完成,家属协助;第二次主要由家属完成,康复医生督促和指导,共30d.以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康复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抗抑郁治疗对卒中后抑郁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和研究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百优解对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其对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86例卒中后抑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百优解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其他治疗相同.分别于治疗后2、4、6周末进行HAMD抑郁量表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状态评定.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抑郁改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状态改善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抗抑郁治疗不但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而且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和生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卒中后抑郁(PSD)的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卒中后抑郁(PS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症状改善、神经功能康复、临床疗效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4周后和8周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抑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并有助于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4-02—2015-03收治的89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认知干预,观察对比2组患者干预后的抑郁、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抑郁、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认知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认知干预通过影响大脑神经的整合及重组,促进大脑神经的可塑性发展,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障碍及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百忧解在脑梗死伴抑郁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52例脑梗死伴抑郁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百忧解治疗,观察组予以针刺联合百忧解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抑郁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百忧解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抑郁情绪,抑制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