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采用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和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和观察组(胰岛素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餐后2h血糖和空腹血糖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胰岛素用量和血糖达标时间均较少,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能够预防低血糖,降低血糖水平,缓解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2.
初诊2型糖尿病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劲波  蒋建家  何芳 《河北医学》2009,15(11):1284-1285
目的: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方法:胰岛素泵组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组治疗的对比,比较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所需的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次数。结果:胰岛素泵治疗组餐后血糖更低,达标时间较短,每日胰岛素用量较少,低血糖发生次数少。结论: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余晓波 《右江医学》2013,(6):817-818,821
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 86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泵组44例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胰岛素注射组42例采用每天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以及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经强化治疗后,两组患者FBG和2 hPBG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下降(P<0.01);与胰岛素治疗组比较,胰岛素泵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更少(P<0.05或0.01).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平稳、快速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是初诊T2DM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改善幅度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率均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可靠,能够缩短血糖迭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前瞻性试验方法,A组(n=35)患者每日三餐前及睡前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B组(n=35)患者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血糖达标率、全天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胰岛素每日总用量显著低于A组(P0.05);治疗期间,B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持续输注均可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胰岛素泵持续输注的胰岛素用量更少,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冯栋 《广西医学》2011,33(4):458-459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和MSII组,每组36例,CSII组用胰岛素泵输注重组人胰岛素优必林R,MSII组每天3餐前30 min及睡前分别皮下注射优必林R和优必林N;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浓度、血糖达标时间、全天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MSII组(P〈0.05),胰岛素全天用量低于MSII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2.7%)低于MSII组(16.8%)。结论 CSII和MSII均能有效控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但CSII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风险方面优于MSII。  相似文献   

7.
柴东林 《基层医学论坛》2016,(23):3238-3239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短期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9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7例为对照组。2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对照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2组治疗前后FBG、2hPG、HbA1c、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FBG、2hPG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FBG、2hP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HbA1c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生低血糖5例(10.2%),对照组14例(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较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疗效更好、更快、更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门冬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常规2次皮下注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CSII治疗,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B组于早、晚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30,比较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发生低血糖时血糖值.结果 CSII组和门冬胰岛素30常规2次皮下注射两组均可有效降低血糖(P<0.05),两组的空腹血糖在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餐后2小时血糖好于B组(P<0.05)。CSII组发生低血糖时血糖值明显高于门冬胰岛素30常规2次皮下注射组(P<0.01)。结论 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短期应用胰岛素泵输注门冬胰岛素降糖效果优于门冬胰岛素30常规2次皮下注射,低血糖少,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胰岛素泵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血糖控制不佳需胰岛素强化治疗的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于3餐前30 min皮下注射人合成胰岛素,睡前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皮下注射。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胰岛素,并设置24 h胰岛素基础量。每日于早餐前、3餐后2 h、睡前及凌晨3点采集所有患者血糖数据。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胰岛素总用量、住院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胰岛素总用量较小,住院时间较短,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均能有效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但胰岛素泵疗效更佳,胰岛素总用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MDI)对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血糖控制、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和胰腺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例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胰岛素泵治疗(n=10),对照组(n=10)予胰岛素每日4次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胰岛素用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治疗组血糖控制达到靶血糖值的时间和胰岛素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的发生次数较对照组低(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采取CSII治疗高血糖,不仅可以较好地控制患者血糖,还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对于显著改善胰腺β细胞功能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8):71-73
目的 讨论妊娠期糖尿病(GDM)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我院收纳GDM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46例纳进对照组(按多次胰岛素注射),余46例纳进实验组(按胰岛素泵注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FPG、2 hPBG血糖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为78.26%,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产、妊娠高血压、剖宫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胎儿窘迫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GDM患者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降低不良症状发生,有效控制血糖指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在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每日使用1次甘精胰岛素或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比较这两种方案的疗效和低血糖的风险。方法 40例须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针组和胰岛素泵组,每组20例。甘精胰岛素组每日晨8点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针1次并配合使用适当口服药物,胰岛素泵组通过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共治疗8周,观察血糖控制程度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FBG及2hBG在4周、8周都明显下降,胰岛素泵组下降幅度稍优于甘精组,但二者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甘精组的低血糖时间明显少于胰岛素泵组(P〈0.05)。结论 在需要使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甘精胰岛素针或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均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HbAlc。但使用甘精胰岛素低血糖发生率低并且治疗简单、方便,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13.
严勋  陈东  郝建英  张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1):1433-1435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4例,在抗感染治疗同时,观察组使用胰岛素泵持续输入诺和灵(R)控制血糖,对照组予皮下注射胰岛素(诺和灵R,诺和灵N)强化控制血糖,并记录两组治疗病程中低血糖总次数,比较两组治疗前及入院第2天、第2周、第3周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及每天胰岛素平均用量,并比较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3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天观察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各时间点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达标时各胰岛素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1),低血糖发生人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胰岛素泵能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疗效相当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予诺和灵R三餐前+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治疗组予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超短效赖脯胰岛素。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餐后2 h血糖值,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2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P>0.05)。2组胰岛素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0.05)。结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较符合生理需求,血糖控制佳,低血糖发生率低,是值得推广的糖尿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任君  李云鹰 《四川医学》2012,33(3):566-568
目的研究胰岛素泵治疗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与护理体会。方法 68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33例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CSII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SII组),分别对术前、术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时点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CSII组达到目标血糖所用的时间明显少于MSII组(2.9d比7.2d)(P<0.05),血糖达标率优于MSII组(93.9%比77.1%)(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II组(9.1%比34.3%)(P<0.01)。待手术时间(4.2比9.4d)和住院时间(16比24d)明显缩短(P<0.05),但两组住院总费用无差异。结论 CSII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优于MSII,纠正糖代谢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降低糖尿病手术的风险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泵调节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1例明确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准备行相关手术治疗,随机分成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选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选用多点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值均达到手术标准,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以及治疗效果更加理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调节血糖所需治疗费用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选用胰岛素泵调节血糖,治疗效果更优,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7.
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住院的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入选,随机分为对照组(皮下胰岛素治疗)和观察组(胰岛素泵治疗),每3个月动态血糖监测1次,每次72h。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血糖漂移情况和妊娠结局,平均随访期限5.2个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餐后2h血糖[(6.3±2.1)mmol/L vs (9.8±2.8)mmol/L]、HbA1c[(6.1±0.8)%vs (7.1±1.1)%]、血糖最高值[(9.7±3.2)mmol/L vs(10.9±3.6)mmol/L]、平均血糖漂移幅度[(1.98±0.13)mmol/L vs(2.67±0.35)mmol/L]以及低血糖发生率(12.5% vs 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症(0例 vs 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0例 vs 0例)和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1例 vs 1例)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剖宫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效果肯定,安全可靠,并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程国强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9):686-688,692
目的探讨应用胰岛素泵胰岛素皮下持续输注(CSII)联合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60例初诊T2DM患者分为指尖自我血糖监测(SMBG)组和CGMS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2组治疗前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CGMS组患者空腹、早餐后2 h、午餐后2 h、凌晨200、晚2200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SMBG组(P<0.05);治疗后2组晚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MS组患者血糖达标所需胰岛素用量少于SMBG组(P<0.05)。CGMS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SMBG组(P<0.05)。2组治疗后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CGMS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高于SMBG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CGMS治疗T2DM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实时胰岛素泵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及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dimethylarginine,ADMA)水平的影响。 方法筛选60例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应用722胰岛素泵(3C)治疗,对照组采用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组均佩戴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real-time dynamic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即美敦力公司生产的722泵。比较2组血糖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lood glucose,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aemic excursion,MAGE)、最大血糖搏动幅度(last amplitude of glycaemic excursion,LAGE )、低血糖发生率、血清8-iso-PGF2α及ADMA水平,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2组治疗后SDBG、MAGE、LAGE均较治疗前下降,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试验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8-iso-PGF2α、ADMA均较治疗前下降,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MAGE与8-iso-PGF2α、ADMA均呈正相关(P<0.05)。 结论实时动态胰岛素泵治疗能够较好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可能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而减少血糖波动,最终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20.
卢乐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50-51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疗效。方法选择76例G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泵持续皮F输注胰岛素组为治疗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水平、达标时间、低血糖的发生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血糖控制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血糖控制达标天数较对照组缩短,低血糖发生较对照组少,妊娠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能有效控制血糖,并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减少妊娠并发症,优于传统的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