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真空辅助活检(VAB)诊断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ADH)的组织学低估及病灶切缘残留情况。方法将临床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NPBL)通过VAB诊断为ADH的165例患者再次切除病灶进行活检,统计其组织学低估率及切缘阳性率。结果 VAB诊断乳腺ADH的组织学低估率为9. 1%。其中钼靶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活检(SVAB)诊断乳腺ADH的组织学低估率为10. 5%,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活检(UGVAB)诊断乳腺ADH的组织学低估率为7. 9%,两组低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AB术后切缘残留率为37. 8%。其中SVAB术后切缘残留率为39. 5%,UGVAB诊断乳腺ADH的组织学低估率为36. 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真空辅助旋切活检可有效检出ADH,组织学低估率较低,但由于组织学诊断的低估以及较高的切缘阳性率,真空辅助旋切活检尚不能完全代替切除活检。  相似文献   

2.
曹乐  黎庶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1):1665-1666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钼靶X线表现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通过影像学方法指导临床治疗及术后评估。方法对114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术前乳腺钼靶X线片进行形态学分析,并对术后标本行病理学分级,观察乳腺导管原位癌的X线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114例乳腺导管原位癌中,钙化、单纯团块型、钙化并片影型在各级别DCIS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28.39、25.82、8.74,P值均〈0.05)。DCIS的钼靶X线表现与病理分级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 DCIS的典型X线征象是恶性钙化,恶性程度越高的DCIS,出现恶性钙化的几率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目前乳腺X线立体定位下常用的两种活检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对行乳腺钙化灶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34例中接受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旋切活检(SVABB)手术243例,导丝定位开放活检手术91例,通过随访比较两种方式乳腺钙化灶活检情况。结果:SVABB活检方法在组织学低估率低于开放手术活检(P<0.05);乳腺SVABB与手术活检BI-RADS分类中IV(5.59%vs 4.92%)、IVb(27.45%vs 21.74%)、IVc(58.35%vs 4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活检方式在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疤痕大小、乳房皮肤凹陷、乳头移位及术后血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VABB是一种准确、安全、简便的诊断方法,可作为乳腺钙化灶诊断的首选方法,扩大普及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隐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隐性乳腺癌的检查手段、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隐性乳腺癌占同期乳腺癌的2.9%,以腋窝肿块为首发症状者4例(15.4%),乳腺X线钼靶摄片检出有腺体内结节、细小钙化灶22例(84.6%)。26例中浸润性导管癌10例,原位癌16例,其中导管内癌14例,小叶原位癌2例。腋窝淋巴结转移者6例。全部病例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手术。随访3~6年,复发2例(7.7%)。结论乳腺X线钼靶摄片对隐性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活检及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确诊,病理以原位癌为主,淋巴结转移较少,治疗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保乳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5.
张印春  齐立强  付丽  范宇  顾林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1):3324-3327
目的:研究抗凋亡基因Bag-1在乳腺癌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Bcl-2、Bax的表达情况,探讨Bag-1与Bcl-2、Bax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化方法对15例乳腺平坦型上皮不典型增生(FEA)、20例乳腺导管内癌(DCIS)、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及20例乳腺正常组织中Bag-1、Bcl-2、Bax的表达进行检测并收集全部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Bag-1、Bcl-2、Bax在15例乳腺FEA、20例乳腺DCIS、20例乳腺IDC及20例乳腺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33.3%、20.0%;70.0%、30.0%、50.0%;70.0%、50.0%、65.0%;25.0%、30.0%、10.0%。②Bag-1在乳腺FEA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乳腺IDC和DCIS中的表达(P<0.05),Bag-1在乳腺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乳腺IDC和DCIS中的表达(P<0.01);Bax在乳腺FEA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乳腺IDC中的表达(P<0.01),Bax在乳腺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乳腺IDC和DCIS中的表达(P<0.01)。③在乳腺FEA中Bag-1与Bcl-2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1),在乳腺DCIS中Bag-1与Bax的阳性表达、Bcl-2与Bax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检查结果说明在肿瘤发生发展的多基因调节中,Bag-1与Bcl-2在从FEA到癌变的过程中有相互促进作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受多基因调控的,多因素共同影响肿瘤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导管普通型增生(Usual Dutal Hyperplasia,UDH),非典型增生(Atypical Dutal Hyperplasia,ADH),导管原位癌(Du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及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tal Carcinoma,IDC)中染色体17p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的改变规律,探讨乳腺癌发展中其遗传学改变的特征。方法提取106例乳腺病变石蜡包埋组织(其中UDH 31例、ADH 10例、DCIS 35例、IDC 30例)的DNA,参考文献选取17p上D17S695、D17S261、D17S786、D17S796、D17S831、D17S654这6个微卫星位点,采用PCR方法扩增位点的DNA,然后用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色后进行LOH/MSI分析。结果 106例检测标本中,在DCIS、IDC组中发生频率要高于UDH组(P0.05)。在位点D17S695、D17S786、D17S796、D17S831上,各组LOH/MSI的发生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位点D17S261、D17S654上,各组LOH/MSI的发生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中D17S261上UDH组低于IDC组(P0.008);D17S654上UDH组低于DCIS组(P0.008)。结论 17P染色体的遗传学不稳定是乳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D17S261、D17S654位点的改变可能在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进展为乳腺癌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金属导丝穿刺定位术在无体征的乳腺可疑钙化病灶诊治中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7月收治45例乳腺钼靶提示乳腺可疑钙化病灶而无任何临床体征的患者,进行乳腺钼靶引导下金属导丝穿刺定位并切除活检。术中根据金属导丝位置精准切除乳腺病灶,离体标本再次摄片与术前片对比证实精准完整切除病灶后,快速送冰冻活检,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结果研究病例中,28例乳腺腺病,9例乳腺增生,1例乳腺导管扩张症,7例浸润性导管癌,恶性病例实施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结论乳腺钼靶引导下金属导丝穿刺定位术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助于乳腺可疑钙化病灶精确定位及精准切除,避免了无法精准切除病灶而导致疾病的漏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的超声表现及超声对不同类型DCIS的诊断价值,以提高乳腺癌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癌患者超声表现。结果超声显示为肿块型17例,包括实性及囊实性;非肿块型13例,主要指导管扩张型,内部充满弱低回声,伴钙化或不伴钙化。本组患者中超声提示导管内病变20例,其中考虑恶性15例,不除外导管乳头状瘤5例;其余建议穿刺或密切观察10例。结论超声作为无创性的诊断方法,在导管内癌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分析年轻乳腺癌误诊病例的全数字乳腺X射线征象,总结经验以提高X射线诊断符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1~2012、5以乳腺疾病就诊行乳腺X射线检查≤ 35岁患者。结果 329例患者,其中术后病理诊断乳腺癌为35例,5例术前X射线报告为BI-RA DS-2、3级,2例术后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1例病理为导管原位癌(DCIS),1例为粘液癌,1例为炎性乳癌,2例术前诊断为BI-RAD-4、5级,术后病理1例为乳腺腺病瘤,1例为错构瘤。分析较典型征象为肿块影,边缘可见毛刺,钙化多见,以簇状、泥沙状多见,分布较密集,分析误诊病例回顾性分析与对侧对比可见局限性致密影,乳腺腺体边缘欠规则,另一例可见微小钙化,部分可见肿块影,边缘模糊并多发小钙化点,不同生理周期摄片对病变的显示有影响。结论 年龄≤ 35岁患者乳腺以多量腺体型居多,X射线影像对比度欠佳,拍片受月经周期影响明显,误诊率较高,除典型乳腺癌X射线征象外,尤其应注意不典型X射线征象,如局限性致密影,乳管增粗,血管影增多、增粗等,需密切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必要时活检,以提高疾病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应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联合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确诊的105例DCIS患者,对其分别行MRI检查和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后经手术病理确诊,观察MRI检查联合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MRI单一诊断乳腺DCIS的临床价值与满意度。结果 105例乳腺DCIS患者应用MRI联合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1.38%、89.36%和90.48%,明显优于采用单一MRI诊断(57.41%、47.06%和5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乳腺DCIS患者选择应用MRI联合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可提高诊断效能,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麦默通系统在乳腺肿块切除及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55例667个乳腺病灶在B超引导下进行麦默通微创切除术或活检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及评价其在乳腺外科的应用价值.结果 术后病理学诊断43个乳腺浸润性导管癌,6个单纯癌,3个髓样癌,615个病理学诊断为良性病变,其中2个慢性化脓性炎症.52个乳腺癌患者均住院接受开放性手术切除或保乳手术,未发生组织学低估.所有病理诊断良性病变患者术后3、6个月均接受B超复查,均未发现手术残留病灶.结论 应用B超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对乳腺病灶可进行微创完整切除并能获得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乳腺三维立体定位技术引导乳腺BI-RADS高分级钙化,引导手术区段切除病灶,并根据病理冰冻结果,最终决定手术方式并评价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5月本院经全数字化平板乳腺机(full 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显示BI-RADS高分级钙化而临床未能明确诊断患者32例;选择三维立体定位导丝标记钙化位置;标记后根据导丝确定手术切除位置,并进行快速冰冻活检,进一步选择手术方式。结果 17例(53.13%)呈簇状、线样、段样分布的点状钙化,10例(31.25%)表现为不定型模糊钙化及粗糙不均质钙化,5例(15.63%)结构紊乱及扭曲。32例患者中,30例定位满意,定位满意度为93.75%。以目标定位点距离钢丝定位头距离1 cm为定位成功。4例(12.50%)病理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16例(50.00%)为导管内癌,3例(9.37%)为腺病,7例(21.88%)为浸润性导管癌,2例(6.25%)为导管内乳头状瘤。保留乳房患者32例,术后乳房均无明显萎缩变形,优良率为87.50%(28/32)。结论三维立体定位导丝引导切除术作为一项新的技术手段,既可以精确切除乳腺微钙化及小病灶又兼具美容效果,其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触诊阴性的乳腺癌钼靶表现,评价核芯针微创活检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31例触诊阴性的乳腺癌均行常规钼靶摄片,21例采用X线立体定位系统装置、配套的自动弹射活检枪及核芯针进行微创活检。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钼靶片表现为簇状钙化21例,孤立结节2例,局限性致密或结构紊乱4例,放射状毛刺影4例,21例活检病理结果导管原位癌6例,小叶原位癌1例,浸润性导管癌14例,21例行核芯针微创活检病例术后病理结果导管原位癌5例,小叶原位癌1例,浸润性导管癌15例。结论:钼靶对检出触诊阴性的乳腺癌具有重要价值,核芯针微创活检可获得准确的病理组织学结果。  相似文献   

14.
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在乳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在乳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对192例311枚肿块进行活检并将肿块完全切除.结果 192例311枚肿块均一次完全切除,手术时间10~60min,平均(25±5)min.病理结果:浸润性导管癌2例,导管原位癌3例,重度非典型增生2例,纤维腺瘤16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乳腺腺病11例.其中3例出现组织学低估.术中出血2~30 ml,平均(6±2)ml.6个月后随访均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 应用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对乳腺病灶进行活检并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钼铑双靶乳腺X线片发现簇样钙化灶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分析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铝铑双靶乳腺X线片中发现簇样钙化灶的数目、形态、边缘、密度均匀性及是否伴肿块,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8例患者中乳腺癌29例,占76.3%;良性病变7例,占18.4%;重度非典型增生2例,占5.3%.结论 钼铑双靶乳腺X线片发现簇样钙化灶在乳腺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临床触诊阴性且无明显体征,仅乳腺X线片中见到簇样钙化灶的病例,术前行X线三维立体导丝定位活检是首选而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隐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6例隐性乳腺癌的检查手段、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隐性乳腺癌占同期乳腺癌的2.9%,以腋窝肿块为首发症状者4例(15.4%),乳腺X线钼靶摄片检出有腺体内结节、细小钙化灶22例(84.6%)。26例中浸润性导管癌10例,原位癌16例,其中导管内癌14例,小叶原位癌2例。腋窝淋巴结转移者6例。全部病例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手术。随访3~6年,复发2例(7.7%)。结论 乳腺X线钼靶摄片对隐性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活检及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确诊,病理以原位癌为主,淋巴结转移较少,治疗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保乳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钙化在数字化全景乳腺摄影中的特征,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9月于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乳腺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乳腺全景X线摄影资料。结果病理结果证实,46例乳腺导管癌患者中,8例为钙化性导管癌;38例为浸润性导管癌,其中一级浸润性导管癌12例,二级浸润性导管癌15例,三级浸润性导管癌11例。乳腺全景X线摄影显示,46例患者的乳腺均具有散在分布的微小钙化。将全景X线摄影征象(钙化形态、钙化总数、单位面积钙化数,合并肿块、腋窝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转移情况)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不同病理分级间单位面积钙化数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全景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可显示乳腺癌的微小钙化,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乳腺活检系统切除临床拟诊为良性的乳腺病灶,用以评估该方法作为诊断和治疗良性乳腺肿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1年10月临床诊断的良性乳腺肿块的7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1 766个肿块行超声引导下的真空辅助乳腺活检系统切除术的效果。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5.86±11.2)岁,病灶平均直径为(1.25±0.70)cm,不可触及病灶为985个(56%)。436例患者(59%)为多发乳腺病灶。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37例患者出现明显出血,均经局部压迫而止血,术后血肿62例,无再次手术止血的病例;均无术后感染病例,术中切破皮肤5例,;14例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均经平卧,暂时解除加压包扎敷料后缓解。所有病例均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99.4%的病灶为良性病变,仅有5例发现术后病灶残留,所有导管不典型增生及恶性肿瘤的病例均经超声定位活检残腔后行进一步手术切除,无1例发现病灶残留。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乳腺活检系统在精确诊断及完全切除临床拟诊为良性乳腺病灶是一安全和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抚顺地区麦默通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系统(麦默通,Mammotome)在治疗乳腺肿瘤中的应用。方法:超声辅助下应用麦默通微创切除乳腺占位性病变82例,共计111个肿物。结果:111例切除标本全部送病理检查,其中恶性病变8例(9.8%),包括浸润性导管癌7例(8.5%),导管内癌1例(1.2%),74例为良性(90.2%),包括纤维腺瘤48例(58.5%),乳腺腺病22例(26.8%)和纤维囊性增生症4例(4.9%)。术后并发症:有1例(1.2%)出现皮肤破损,术中给予缝合,有4例(4.9%)出现局限血肿,有15例(18.3%)患者出现瘀斑,血肿及瘀斑未做特殊处理,3个月后均恢复良好。结论:麦默通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具有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创伤小等优点,是良性乳腺肿物微创切除的较好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病理证实为乳腺小癌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并总结其X线特征。方法应用全数字化乳腺机常规摄片,对65例无临床体征的可疑病灶在钩丝定位后进行手术活检。结果导管内癌23例、导管内癌部分浸润10例、小叶原位癌1例、浸润性导管癌28例、黏液腺癌1例、腺管癌1例、硬癌1例。结论乳腺小癌一般具有成簇钙化、小结节、乳腺实质结构扭曲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