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和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围产结局,为临床合理选择分娩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产妇临床资料,其中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58例为观察组,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62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产妇围产结局和分娩后恢复效果,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妇手术及术后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中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及脐带绕颈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中出血、住院时间及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其中胎膜早破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产妇产中出血、住院时间及产后恶露持续时间显著少于剖宫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较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显著增加。阴道分娩有助于产妇术后早期恢复,阴道试产有助于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行阴道试产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80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分娩的80例初次妊娠足月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行阴道试产,比较两组产妇阴道试产成功率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阴道试产成功率为77.50%,对照组为86.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产程潜伏期、活跃期、总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分娩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75%,略高于对照组的21.2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在严密的产程监控下进行阴道试产是可行的,并且还能够较好地避免再次剖宫产引起的二次损伤,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吴花梅 《医疗装备》2020,(5):134-135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采用经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医院收取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98名,随机分为研究A组和研究B组,各49名,选取医院同期收取的非瘢痕子宫产妇50名作为对照组。研究A组接受阴道分娩,研究B组接受剖宫产分娩,对照组接受阴道分娩,比较3组分娩情况。结果研究A组住院时间短于研究B组,产后出血量及住院费均少于研究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和研究B组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住院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B组新生儿体重均高于研究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研究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采用经阴道分娩,可确保产妇良好妊娠,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瘢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孕妇根据分娩指征分为观察组(阴道分娩)与对照组(剖宫产),各为30例,观察两组患者产程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严格掌握阴道试产指征的条件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采用阴道分娩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情况对下次妊娠并发胎盘植入(placenta implantation,PI)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分娩的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术)11 025例为观察组(剖宫产组),同期经产妇(前次均为顺产)8 320例为对照组(阴道分娩组),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再次妊娠PI的发生率及植入程度,分析前次剖宫产是否伴有产后出血、是否为产程中转急诊手术以及前次剖宫产距离本次妊娠时间与PI程度的关系。结果剖宫产组再次妊娠时PI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组(2.5%vs1.8%,P0.05),且植入型与穿透型PI发生率比阴道分娩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9‰vs 6.6‰、5.8‰vs 0.9‰,P均0.05)。剖宫产组中前次剖宫产伴产后出血,再次妊娠时PI发生率高于无产后出血组,尤其粘连型与植入型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6‰vs 8.2‰、14.2‰vs 8.7‰,P均0.05);前次为产程中转剖宫产时,此次妊娠穿透型PI发生率高于非中转组(7.5‰vs 4.5‰,P0.05);前次剖宫产距离本次妊娠时间,与PI发生率及植入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次剖宫产术,术后并发产后出血及产程中转剖宫产是再次妊娠发生PI的高危因素,应加强此类孕妇的孕期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过程中,通过气囊仿生助产仪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阴道分娩,观察组以对照组患者为基础,通过气囊仿生助产仪,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会阴血肿、产褥期感染、尿潴留、产后出血)以及产程时间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7%(2/3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分别为(4.13±0.59)min,(5.62±0.62)min,对照组患者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分别为(6.14±1.26)min,(7.17±0.4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患者通气囊仿生助产仪,有效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分娩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阴道分娩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200例剖宫产再次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130例),观察组经阴道分娩,对照组再次行剖宫产。分析两组孕妇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成功分娩63例(90.00%),其余7例产妇中转为剖宫产完成分娩;观察组产妇围生期出血量为(162.3±31.3)ml,新生儿阿氏评分为(8.5±1.1)分,与对照组的(190.5±33.9)ml、(8.6±1.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住院时间为(4.0±0.9)d,费用为(4 123.2±342.3)元,低于对照组的(7.9±1.7)d、(5 228.8±789.0)元(P0.05);两组产褥感染、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再次妊娠并非绝对阴道分娩禁忌证,密切观察产程,掌握阴道分娩适应证,科学及时地处理难产等问题,可确保母婴安全,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杨蓓蕾 《中国妇幼保健》2018,(24):5716-5718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在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6年中国核工业北京401医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剖宫产分娩,观察组采用阴道分娩,记录两组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住院时间及妊娠结局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程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子宫破裂及产褥感染发生率为6.00%与对照组14.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子宫再次妊娠患者采用剖宫产、阴道分娩均能顺利完成分娩,但是阴道分娩安全性更高,有助于提高妊娠结局,临床应根据每一位产妇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产程标准下第二产程时长的差异对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经阴道试产的初产妇738例,按照第二产程时长分为对照组(438例)、观察组A(183例)、观察组B(117例),比较3组妊娠结局。结果:羊水过少发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观察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观察A组及B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脐带扭转及羊水过多发生率无差异(P0.05),产钳助产率呈递增趋势(P=0.018);剖宫产、自然分娩及会阴侧切率无差异(P0.05),产后出血、发热及尿潴留发生率呈递增趋势(P0.05);会阴切口感染,新生儿Apgar评分(1min、5min)、窒息及转NICU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羊水过少的产妇容易引起第二产程进展缓慢,第二产程时间的延长增加产钳助产率,并可能增加产后出血、产后发热及尿潴留等风险。  相似文献   

10.
刘翠菊 《现代保健》2012,(16):128-129
目的 探讨催产素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时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择有阴道试产条件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10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助产技术护理服务,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了催产素.观察两组产妇的临床各项指标对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活跃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均无先兆子宫破裂及子宫破裂现象.结论 催产素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时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可明显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妇疲劳,提高阴道分娩的成功率及新生儿情况.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8.
19.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