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不同温度甲硝唑溶液冲洗宫腔对产妇产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行剖宫产高危感染产妇16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生理盐水冲洗,A、B、C组给予22~24℃、39~40℃、37.5~37.8℃不同温度甲硝唑溶液冲洗,比较4组产妇围手术期相关参数与术后结局;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组产妇产后发热时间、排气时间与下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产后发热时间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产妇宫腔感染率与产褥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产褥病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使用甲硝唑溶液冲洗宫腔可有效缩短产后发热时间、排气时间与下床时间,预防宫腔感染与减少产褥病,而甲硝唑溶液在37.5~37.8℃时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不同温度甲硝唑溶液冲洗宫腔对产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高危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在剖宫产手术中不同的宫腔冲洗溶液分为A,B,C,D四个组,每组30例。A组产妇使用温度为22~25℃的甲硝唑溶液进行宫腔冲洗,B组产妇使用温度为39~40℃的甲硝唑溶液冲洗,C组产妇使用温度为37.5~37.8℃的甲硝唑溶液进行冲洗,D组产妇使用室温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观察和记录产妇术中及术后指标的差异。结果四组产妇产后发热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完成手术后2h阴道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均为D组的数值高于A组和B组,A组和B组的数值高于C组;四组产妇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腔感染与产褥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两比较中,C组产妇的产褥病发生率最低,完成手术后,A组与D组产妇的体温出现了降低(P<0.05),B组与C组产妇的体温并未出现明显变化,心率均出现了上升(P<0.05),其中A组与D组产妇的心率高于B组与C组产妇。结论利用温度在37.5~37.8℃的甲硝唑溶液冲洗宫腔,可以减少产后发热时间,有效预防宫腔感染与产褥热的发生,对产妇的生命体征影响不明显,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分娩方式对瘢痕子宫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110例瘢痕子宫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医生评估结果及产妇意愿选择分娩方式,按实际分娩结果分组。产前有36例产妇选择阴道试产,其中阴道试产成功28例为A组,阴道试产失败转为急诊剖宫产8例为B组,择期剖宫产74例为C组。比较瘢痕子宫产妇不同分娩方式的各项指标。结果 A组、B组孕周和新生儿窒息、先兆子宫破裂、胎心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新生儿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产后感染率高于A组(P0.05);A组、C组孕周、BW、胎心异常和产后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A组(P0.05);C组产后感染率低于B组(P0.05);A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产程时间均少于B组、C组,C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两次分娩间隔时间是瘢痕子宫孕产妇再次妊娠分娩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瘢痕子宫产妇中应用阴道试产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其风险仍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方案(不同用药时机与频次)与术后产褥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7月在该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顺序编号,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产妇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40例。A组产妇采用术中脐带结扎后静滴甲硝唑,B组产妇采用术前30 min静滴甲硝唑,C组产妇采用术前30 min静脉滴注甲硝唑,术后预防性应用甲硝唑48 h,0.5 g静滴,1次/d。对3组产妇随访观察至产后42 d。采集产妇术前1 h、术后12 h、术后24 h及术后72 h静脉血,检测CRP、WBC水平,比较3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情况、产褥期感染性疾病发生情况及其对应的感染病原菌构成情况。结果 3组产妇术前血清CRP及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产妇术后12 h、术后24 h血清CRP及WBC低于A组和B组产妇,B组产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3组产妇血清CRP及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率及感染产妇检出病原菌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孕妇产褥期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及感染病原菌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于术后脐带结扎后给予第二代头孢抗生素即可达到预防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目的,术前及术后持续给予抗生素并不增加预防产褥期感染的效果,相反增加了发生耐药菌的风险,应将产褥期感染预防重点放在无菌技术及产后护理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高危产妇产褥期感染的妊娠结局和危险因素,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该院分娩的120例高危产妇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成剖宫产组53例和阴道分娩组67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生产情况、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情况,分析产褥期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剖宫产组产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阴道分娩组,产时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也显著更多,但分娩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两组早产、产后1 min及5 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产妇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产妇产褥期感染率为8.33%,年龄、妇科炎症、妊娠期贫血、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头/产钳吸引、胎膜早破、剖宫产、羊水污染及干预护理是产妇产褥期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妊娠期贫血、妇科炎症、胎头/产钳吸引、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污染、剖宫产及干预护理均与产褥期感染有关(P0.05)。结论高危产妇剖宫产能显著减少分娩并发症,而阴道分娩则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产时和产后出血,临床应根据产妇具体情况选择分娩方式,并针对产妇产褥期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并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不同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妊娠结局的差异,从而为临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医院住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分娩结局。结果 200例产妇中,88例产妇行阴道试产,占44.00%,试产成功77例,占38.5%,剖宫产123例,占61.5%;阴道试产组产程(6.13±1.42)h,产后出血量(156.24±64.23)ml,住院时间(6.23±1.31)d。剖宫产组产程(1.64±0.42)h,产后出血量(364.23±111.42)ml,住院时间(10.35±3.23)d。阴道试产组产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低于)剖宫产组(P0.05);阴道试产组产妇无产褥感染、产后大出血及子宫切除者,剖宫产组产褥感染发生率为8.94%,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为7.32%,子宫切除发生率为2.44%。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试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42±0.42)分,黄疸发生率为5.19%。剖宫产组Apgar评分为(8.75±0.41)分,黄疸发生率为14.63%。阴道试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剖宫产组,且黄疸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阴道试产产妇可以有效地降低产褥感染率,且产后恢复快,新生儿评分高,临床上对符合阴道分娩产妇应鼓励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手术术后产褥感染的影响因素、病原微生物及其耐药性,探讨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阴道试产失败中转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的718例产妇及术后发生产褥期感染的31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对产褥期感染患者均行支原体、衣原体、宫颈分泌物培养,高热寒颤者同时行血培养,对呼吸道感染症状者行咽拭子、痰液培养,对尿路感染症状者行尿液培养,对细菌培养结果及病原微生物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产褥感染与妊娠并发症、低蛋白血症、贫血、阴道炎、胎膜早破、产后出血、阴道试产时间、中转剖宫产时宫口扩张程度以及是否围术期抗炎用药相关。产褥感染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阴道及肠道,阴道微生物以支原体为主,均对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敏感。肠道细菌为大肠杆菌及粪肠球菌,均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治疗妊娠合并症、提高产科质量、加强院感管理和严格围术期用药可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生。对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产妇发生产褥感染者,抗生素应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合并支原体感染者同时口服交沙霉素或强力霉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160例2012年6月-2015年8月来该院进行待产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所选孕产妇最后的分娩方式分为经阴道分娩(A组)与再次剖宫产(B组),然后分析与比较两组孕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褥期感染率、孕产妇住院时间、满意度、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感染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选取40例同时期首次剖宫产的孕产妇为C组,然后比较与分析B、C两组孕产妇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盆腔粘连发生情况。结果 A组孕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产褥期感染率均明显少于B组孕产妇,而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孕产妇,差异有统学意义(t=2.373、4.061,χ~2=6.261、6.257,P0.05);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感染及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5,χ~2=0.000、1.521、0.942,P0.05);B组孕产妇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C组孕产妇,产后出血及盆腔粘连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组孕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3、6.541,χ~2=4.121、5.942,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产妇经阴道分娩不仅能明显降低孕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及产褥期感染率,还能缩短孕产妇的住院时间及提高孕产妇的满意度,且对新生儿的健康没有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阴道试产时间与术后宫缩乏力和产后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剖宫产的产妇64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对产妇剖宫产术前阴道试产时间、产后宫缩乏力及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产妇剖宫产术前未进行阴道试产132例,占20.43%,进行阴道试产514例,占79.57%,平均阴道试产时间为(7.32±1.57)h,其中阴道试产时间<5 h、5~<10 h、10~<15 h及≥15 h者分别为197例、208例、66例及43例,分别占30.50%、32.20%、10.22%及6.66%。产妇术后发生宫缩乏力67例,宫缩乏力发生率为10.37%(67/646),发生产后出血76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1.76%(76/646)。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88.16%(67/76)。产妇剖宫产术前无阴道试产宫缩乏力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为4.55%(6/132),阴道试产时间<5 h、5~<10 h、10~<15 h及≥15 h术后宫缩乏力发生率分别为8.12%(16/197)、12.98%(27/208)、15.15%(10/66)及18.60%(8/43),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8.63%(17/197)、14.42%(30/208)、19.70%(13/66)及23.26%(10/43),产妇阴道试产与无阴道试产术后宫缩乏力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58、8.329,均P<0.05),剖宫产产妇术前不同阴道试产时间术后宫缩乏力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174、19.379,均P<0.05)。产妇阴道试产时间<5 h与无阴道试产术后宫缩乏力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妇阴道试产时间5~<10 h(宫缩乏力12.98%、产后出血14.42%)、10~<15 h(宫缩乏力15.15%、产后出血19.70%)及≥15 h(宫缩乏力18.60%、产后出血23.26%)与无阴道试产术后宫缩乏力(4.55%)和产后出血(4.55%)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宫缩乏力χ^(2)=6.556、6.663及8.711,产后出血χ^(2)=8.322、11.644及13.669,均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术前阴道试产时间与术后宫缩乏力和产后出血发生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53、0.65,均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阴道试产时间与术后宫缩乏力和产后出血之间关系密切,阴道试产时间越长术后宫缩乏力和产后出血发生率风险性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妇产褥期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发生原因和预防控制措施,为降低产妇产褥期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妇产科产妇1 828例,其中并发产褥感染产妇85例,调查产妇感染部位分布,统计产妇产程、破膜时间、合并生殖道炎症、剖宫产、产前贫血、产后出血等相关因素与感染相关性,数据均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828例产妇中85例并发产褥期感染,感染率为4.65%;主要感染部位为会阴切口、泌尿系统、阴道感染,分别占34.12%、30.59%、25.88%;产程>8h、破膜时间>12h、合并生殖道炎症、剖宫产、产前贫血、产后出血的产妇感染率均高于同组其他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产褥期感染与产程、破膜时间、合并生殖道炎症疾病、剖宫产、产前贫血、产后出血等因素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褥期感染与产程、破膜时间、合并生殖道炎症、剖宫产、产前贫血、产后出血等相关,针对产褥期感染影响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产妇产褥期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血性恶露时间影响因素及访视对于产褥期疾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0月1日-2018年9月30日暨南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建册的1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非访视组(50例)及访视组(100例)。通过自拟调查问卷记录非访视组:产后血性恶露时间、年龄、分娩方式、产次分类、喂养方式、产褥期感染、产后康复以及产后睡眠和运动时间等因素。根据访视类型进一步将访视组分为上门访视组(50例)和电话随访组(50例),分析不同访视方式对产妇产褥期疾病的影响。结果剖宫产、初产妇、高龄、非母乳喂养、未开展产后康复、产褥期感染、睡眠及运动时间不足的产妇其血性恶露时间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话随访组产褥期疾病发病率低于非回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门访视组产褥期疾病发病率均显著低于非回访组和电话随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产后血性恶露时间受剖宫产、初产妇、高龄、非母乳喂养、未进行产后康复、产褥期感染、睡眠及运动时间不足等多因素影响,临床应加强产后保健指导;上门访视可以更好地降低产褥期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孕妇分娩方式与结局变化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该院剖宫产术后再妊娠产妇100例,依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试产组和再次剖宫产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并分析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孕妇分娩方式选择的态度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阴道试产组产妇的发热、恶露过长及子宫下段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再次剖宫产组(P0.05),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再次剖宫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再次剖宫产组(P0.05),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再次剖宫产组(P0.05)。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孕妇学历本科及以上、月收入3 000元以上、产妇分娩意向剖宫产及医师分娩建议剖宫产选择态度评分分别显著高于学历大专及以下、月收入3 000元及以下、产妇分娩意向阴道分娩及医师分娩建议阴道分娩(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孕妇分娩方式选择态度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学历、医师分娩建议(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孕妇阴道试产较再次剖宫产妊娠结局好,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学历、医师分娩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具有试产条件的产妇160例,分为阴道试产成功和试产失败组,观察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阴道试产成功率为76.3%;试产成功组子宫瘢痕厚度、距上次剖宫产时间明显大于和长于试产失败组,而产前BMI明显低于试产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产成功组产后24h内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试产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褥感染、新生儿体重和5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前BMI(30kg/m~2)和距上次剖宫产时间(≤2年)是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结论:瘢痕子宫阴道分娩具有可行性,不会增加新生儿窒息的风险,但产后出血量偏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产妇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利用甲硝唑液冲洗对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4月于医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860例为研究对象,将术后切口发生感染患者156例依据治疗方式又分为感染1组和感染2组,各78例。感染1组的产妇剖宫产术后立即用0.5%的甲硝唑溶液冲洗产妇的宫腔、腹腔及产妇腹壁的切口。感染2组的患者则利用0.9%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观察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及切口一期愈合率情况,并对术后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86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共有156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为8.39%;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8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3株占59.79%,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76株占40.21%,以肠球菌属为主;体重指数、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及术中出血量是导致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感染1组一期愈合率为93.59%(73/78)高于感染2组83.33%(65/78)(P0.001)。结论严格相关无菌操作、积极治疗相关基础疾病、控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且给予剖宫产的产妇利用甲硝唑液冲洗在降低术后感染率和提高产妇切口愈合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rrjk》2017,(8)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1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患者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0例再次妊娠的剖宫产妇中,直接剖宫产28例,122例选择阴道试产;阴道试产产妇中有95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77.8%,其余27例改为剖宫产。阴道试产组产妇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均显著低于剖宫产(P0.05);阴道试产失败组产妇新生儿窒息等并发发生率显著高于试产成功组(P0.05)。结论:剖宫产不是再次行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只要有试产的条件均可以选择阴道生产,最大程度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炼联合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对改善剖宫产及自然分娩产妇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于本院孕产检查及分娩的产妇300例,经阴分娩产妇182例(A1组),剖宫产分娩98例(B1组),所有产妇均接受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炼联合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另外各选取45例产妇分别作为经阴分娩对照组(A2组)、剖宫产分娩对照组(B2组)。比较产妇盆底肌力、阴道压力以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及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产后第6、12周,A1组产妇盆底I类肌力、II类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以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优于A2组(P0.05);产后12周A1组产妇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以及尿失禁等发生率低于A2组(P0.05),产后第6周B1组产妇盆底I类肌力、II类肌力优于B2组(P0.05);产后12周B1组产妇盆底I类肌力、II类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以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优于B2组(P0.05),阴道前壁脱垂、尿失禁等发生率低于B2组(P0.05)。结论:无论分娩方式如何,产妇经过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炼联合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都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盆底功能,并降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足月产妇阴道试产的可行性以及阴道试产与前次手术间隔时间对试产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 068例瘢痕子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试产组896例、剖宫产组172例。比较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产后住院天数以及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情况。瘢痕子宫产妇根据本次分娩与上次手术间隔时间分为3组:2~3年、3~5年、5~7年,分析3组阴道试产例数及阴道试产成功率。结果瘢痕子宫足月产妇中阴道试产896例,成功637例,成功率71.09%。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259例,失败率28.91%;瘢痕子宫足月产妇直接行剖宫产172例,占瘢痕子宫足月产妇总数的16.10%。阴道分娩、中转剖宫产和直接剖宫产产妇的产时出血量分别是(236.33±58.16)ml、(514.13±78.21)ml,和(506.72±82.37)ml,阴道分娩较中转剖宫产和直接剖宫产产时出血量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产后住院天数分别为(3.13±1.57)d、(9.08±1.76)d和(8.96±1.97)d,阴道分娩较中转剖宫产和直接剖宫产者产后住院天数缩短(P<0.01)。2~3年组阴道试产148例,成功114例,成功率77.03%;间隔3~5年组阴道试产576例,成功414例,成功率71.88%;5~7年组阴道试产172例,成功109例,成功率63.37%。3组间阴道试产成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且本次阴道试产距离上次手术间隔时间越长阴道分娩成功率越低。结论严格掌握试产条件,对符合阴道试产指征的瘢痕子宫足月妊娠患者开展阴道试产,对减少产时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剖宫产率有重要意义,而阴道试产与前次手术间隔时间对阴道试产成功率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13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急诊剖宫产组、择期剖宫产组,比较不同分娩方式的分娩结局情况。另按1∶2比例随机抽取同期在该院分娩的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作为对照,并与该研究中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成功产妇的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135例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产妇中选择阴道试产的有59例,其中48例阴道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为81.36%,11例失败后进行急诊剖宫产,其余76例患者行择期剖宫产。阴道分娩组产时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急诊剖宫产组和择期剖宫产组(P0.05);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急诊剖宫产组(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与择期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成功分娩者与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者在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住院天数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经阴道分娩指征的前提下,给予瘢痕子宫产妇经阴道分娩的试产机会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经阴道试产产程特点与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接收的58例疤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接收的58例初次妊娠足月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取阴道分娩。对比两组终止妊娠的方式、总产程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及母婴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剖宫产、阴道分娩与阴道助产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产程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与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染、阴道裂伤、产后出血、尿潴留与新生儿窒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经阴道试产与正常阴道分娩在产程与妊娠结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可行,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工程》2017,(12):1729-1730
目的比较阴道试产与剖宫产在疤痕子宫再次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疤痕子宫再次分娩的产妇,按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研究组产妇实施阴道试产,对照组产妇实施剖宫产术,比较两组的分娩结局。结果研究组的产程、术中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分娩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0%(P<0.05)。结论对疤痕子宫再次分娩产妇实施阴道试产可有效缩短产程,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产后住院时间,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