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主要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老年期痴呆的最常见类型~[1]。研究表明,维生素D(vitamin D,VD)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尤其是在神经营养因子的调节,氧化应激机制,钙稳态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等方面,这些作用与AD的发病机制相互重叠~[2]。AD患者中存在明显的维生素D缺乏,相应的维生素D缺乏  相似文献   

2.
对维生素D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关联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D除了参与体内钙、磷等矿物质调节外,还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特别是对于CD4+T细胞及其所分泌细胞因子的调节。维生素D缺乏是多发性硬化独立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之一,与多发性硬化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息息相关。本文就维生素D对于体内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D不仅有预防低钙、骨质疏松、感染等作用,还在防治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方面有一定效应。近来研究表明维生素D能够改善促炎细胞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并且证实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所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维生素D受体(VDR)及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密切相关[1]。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维生素D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我们将对维生素D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6.
维生素D水平变化与多发性硬化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相关。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骨化三醇可以预防多发性硬化的模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或阻断其进展。对维生素D进行深入研究,对寻找防治多发性硬化的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生素D不足是否为卒中危险因素。方法英文以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作为检索数据库,以25-hydroxy vitamin D(25[OH]D)、vitamin D与stroke为主题词进行检索;中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作为检索数据库,以维生素D、卒中、脑梗死、脑血栓形成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间截止到2013年1月。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HR值(95%CI)。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总样本量为28824。荟萃分析结果显示25(OH)D不足者与充足者相比的HR值(95%CI)是1.53(95%CI,1.43-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不足可能是卒中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对人群进行维生素D干预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重症肌无力(MG)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大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同,环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激素、维生素D、微生物群和饮食。近年来,维生素D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在关系日益被发掘,有研究证明维生素D在免疫系统中起免疫调节作用,并且能够在免疫反应过程中降低促炎细胞和促炎相关因子的表达,从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的改善。文中对MG与维生素D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导致青年人残疾的最常见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目前认为MS是一种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的以CNS脱髓鞘为主要病理损害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易患性以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了MS的发病过程.维生素D缺乏、某些特殊病原体如EB病毒感染、吸烟等是目前较为认可的与MS发病风险相关的环境因素[1].维生素D缺乏容易干预,对MS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对维生素D在维持人体健康上的作用的研究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维生素D不仅对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及骨折有明显益处,而且可能降低癌症、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目前研究指出维生素D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以控制诱发认知障碍的促炎细胞因子,参与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合成,也与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糖尿病及高血压病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房琳  马力 《中国卒中杂志》2020,15(2):209-214
维生素D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可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来影响心肌细胞、内皮细胞、血管 平滑肌细胞和炎症细胞,发挥抑制心肌肥厚、保护血管内皮、调节炎症反应的功能,进而改善心脑血 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及患者预后。维生素D缺乏可增加卒中患者的死亡风险,但应用维生素D补充剂与 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关系目前仍不确定。本文对维生素D缺乏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 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D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关系及其对病情严重程度、近期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5月就诊包头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发病在24 h内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100例为试验组,所有患者入院当天、治疗第14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60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维生素D水平;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将试验组患者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根据血清维生素D水平将试验组患者再次分为维生素D充足组、不足组和缺乏组;进一步分析入院时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近期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的关系.结果 (1)试验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3.97±1.32)μg/L比(21.62±0.8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2)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组[(9.21±0.73)μg/L比(12.24±1.02)μg/L]和轻度组[(15.01±0.9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维生素D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1.892,P=0.046);(3)治疗14 d维生素D充足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ΔNIHSS)明显高于维生素D不足组和维生素D缺乏组(F=5.47,P=0.01).结论 维生素D水平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中明显降低,病情越重,水平越低,并且与近期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 D]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74例,卒中筛查门诊资料完整健康中老年人186例。根据头部核磁梗死体积分为3组:小体积组(梗死体积≤1 cm3)、1 cm3中体积组20 cm3、和大体积组(梗死体积≥20 cm3)。分析3组之间在25(OH) D及外周血生化指标等方面是否有差异。以梗死灶体积分组为因变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组及血管狭窄分组作为混杂因素,25(OH) D分组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5(OH) D在3组之间(14. 51±4. 10 ng/L、12. 15±3. 30 ng/L、9. 67±2. 61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混杂因素后,25(OH) D缺乏组、不足组与正常组相比,梗死体积增加一个等级的可能性分别是正常组的2. 826(P=0. 020)、1. 146(P=0. 764)倍。结论 25(OH) D的缺乏与患者的梗死体积的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究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遗传多态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aqManPCR方法检测VDR基因FokI和ApaI位点基因型分布情况,比较不同基因型与AD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FokI位点的Ff可以显著增加个体AD的发病风险(调整OR=1. 65,95%CI=1. 18~2. 32),未发现ApaI位点多态性与AD的发病风险存在显著关联;与fa单倍型相比,Fa单倍型在病例组的分布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调整OR=0. 66,95%CI=0. 51~0. 85);在AD组和健康对照组中,FokI位点不同基因型分组中血清25(OH)D3水平有统计学差异(F=3. 15,P=0. 04)。结论 VDR基因遗传变异与VD的发病风险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帕罗西汀联合维生素D与帕罗西汀联合安慰剂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将5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5例给予帕罗西汀联合维生素D,对照组25例给予帕罗西汀和安慰剂,进行为期8周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的随机分组研究.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受试者基础血清维生素D水平.结果 共有48例受试完成试验.治疗8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分别为87.5%(21/24)和75.0%(1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1,P<0.05).治疗后6周和8周时,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D能增强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儿童和成年癫癎病人长期服用抗癫癎药物后造成Vit D不足的生化征状的发病率,以及测定改变生化异常所需Vit D的剂量。对生活环境,饮食居住条件基本相同的218名病人进行了分析:178例(儿童83例,成人95例)长期抗癫癎治疗;40例精神发育迟缓病人(儿童16例,成人24例)作对照。将前者分成四组,A组不补给Vit D;B组,C组及D组分别每周给以Vit D 37.5ug(1500Iu),125ug(5000 Iu),250ug(10000 Iu),连续给药九个月。分别于服药前,服药3个月,服药  相似文献   

18.
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即骨化三醇,是维生素D3最重要的活性代谢产物。近年来,涉及生化以及分子遗传学的流行病学、动物实验研究陆续发现1,25(OH)2D3可能具有促进神经系统发育、诱导细胞分化成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调节免疫等作用。现综述骨化三醇对中枢神经系统可能的有益作用如下。1中枢神经系统1,25(OH)2D3的合成与代谢维生素D3又称胆骨化醇,可以从食物中摄入(肝、奶、蛋黄中均含有,尤以鱼肝油含量最丰富)或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光照射异构生成,但是这两种方式获得的维生素D3并无生物活性。口服的维生素D3主要在…  相似文献   

19.
20.
最近研究发现肥胖与偏头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肥胖与偏头痛的发作频率、严重程度及致残性呈正相关。肥胖与偏头痛联系的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但一些神经递质或多肽类物质、脂肪组织分泌的炎症介质或脂肪细胞因子,以及肥胖与偏头痛共有的病理生理因素,都可影响两者的相关性。体重减轻可改善偏头痛的症状,而偏头痛治疗药物也对患者的体重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应注意使偏头痛患者的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