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卢鹏程 《中国校医》2010,24(10):744-744
目的了解新生儿心脏彩超的特征、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分布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有心脏杂音以及不明原因紫绀等可疑先天性心脏病病例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本组64例患儿卵园孔未闭20例(32%),动脉导管未闭18例(28%),室间隔缺损13例(21%),房间隔缺损13例(21%);3个月随访复查25例自然愈合,6个月复查15例自然愈合。结论卵圆孔和动脉导管未闭在新生儿期最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成为最多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生儿心脏彩超的特征、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分布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有心脏杂音、胸片提示心影增大以及不明原因发绀等可疑先天性心脏病病例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本组以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最多见,共69例,占58.5%,其次为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其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35例,占29.7%,所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均为复合畸形,以完全性大血管转位最多见,其次为法乐四联症。有6例心脏彩超正常。结论:新生儿期由于卵圆孔和动脉导管只是功能上的关闭,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可以重新开放,因此卵圆孔未闭和动脉导管未闭在新生儿期最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成为最多见的先心病。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类型众多,临床表现大多比较严重,预后差,手术治疗是改善新生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预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新生儿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2005年5月~2007年1月本院出生活产儿9612例,其中临床疑诊为先心病225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疑或明确诊断病例出院后继续定期随访观察。结果:发现非青紫型135例,其中室间隔缺损43例(31.9%),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54例(18例明确为房间隔缺损,36例为房间隔缺损可疑),动脉导管未闭35例(25.9%)。38例室间隔缺损患儿随访发现缺损自闭及变小12例,无明显变化16例,扩大10例,15例明确为房间隔缺损患儿随访发现缺损自闭或变小2例,31例房间隔缺损可疑患儿随访发现自闭或变小26例。29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在3个月内随访发现自闭或变小22例。在随访后确诊为先心病患儿共69例,检出率为7.1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作为诊断新生儿非青紫型先心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 ,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近 10年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或尸体解剖确诊的 13 4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临床特征。结果 :初诊原因依次为气促、紫绀、窒息、咳嗽、喂养困难、早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心脏杂音、紫绀、气促、窒息、心衰、喂养困难。单一畸形 82例 ,复合畸形 5 2例 ;房间隔缺损98例 ,室间隔缺损 3 6例。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表现不典型 ,以杂音、青紫、气促最常见。分娩窒息是值得重视的首发症状。病理类型以房间隔缺损最多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早期诊断轻度房室间隔缺损型心脏病方面有较大优越性。轻型房、室间隔缺损均有自然闭合倾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似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随机抽选出67例作为本研究的分析对象,且对入选的67例患儿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临床检查。结果本研究67例疑似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49例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构成比为73.13%。其中,15例动脉导管未闭(30.61%),3例法洛四联症(6.12%),2例三尖瓣下移畸形(4.08%),9例房间隔缺损(18.37%),19例室间隔缺损(38.78%),1心内膜垫缺损(2.04%)。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检查,其操作便捷,无创伤性,有利于在清晰反映患儿机体疾病情况的同时为患儿的后续林城诊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文伟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338-2339
目的探讨中老年先天性心脏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诊断。方法对33例中老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进行扫查。结果 33例中房间隔缺损26例,房间隔缺损伴二尖瓣脱垂2例,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狭窄1例,室间隔缺损3例,二叶式主动脉瓣1例。结论中老年先天性心脏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无创,可反复进行,且诊断率高,是中老年先天性心脏病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可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彩超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68例疑似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对其进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 68例患儿中房室隔缺损的患儿占比20.6%;室间隔缺损的患儿占比17.6%;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占比29.4%;卵圆孔未闭的患儿占比32.4%。68例患儿均在出生后的第3个月和第6个月进行复查,其中自愈占比67.6%;手术后康复患者占比23.5%;手术没有治愈但是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占比8.9%。结论动脉导管未闭和卵圆孔未闭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中最为多见,采用心脏彩超对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进行诊断具有较大的意义,可以较早的发现疾病,及时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该院于2007年9月~2008年9月产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筛查中的临床意义。结果:共筛查1 116例孕妇,检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10例,占0.90%;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时平均孕周为(25.7±5.2)周(20~31周),其中4例检查在≤24周(40.00%)进行,6例(60.00%)检查在≤28周进行。本组10例检出的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心内膜垫缺损2例,右室双出口1例,永存动脉干1例,单纯肺动脉狭窄1例,右室发育不良2例,心脏外翻畸形1例,单纯室间隔缺损2例。对10例检出异常者,8例终止妊娠,其中6例引产后尸检证实先天性心脏病存在;继续妊娠2例,患儿出生后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结论:产前进行胎儿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尽早明确诊断胎儿心脏异常,使大部分复杂心脏畸形在胎儿期就能得到及早诊断,这对减少新生儿生理缺陷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231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4):4841-4842
目的:了解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发病情况,并获得基本资料,为制定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择2004年10月1日~2006年3月31日来我院儿保门诊健康体检的3月龄婴儿,共466例,其中231例婴儿通过超声心动图进行了心脏检查。结果:231例婴儿进行了检查,筛查率达49.6%;216例结果正常,达93.5%;15例异常,达6.5%。其中房间隔缺损(简称房缺)8例,达53.3%;室间隔缺损(简称室缺)1例,达6.7%;动脉导管未闭2例,达13.3%;房缺并发室缺2例,达13.3%;肺动脉瓣狭窄1例,达6.7%;房缺并发动脉导管未闭1例,达6.7%。结论:婴儿先心病筛查非常必要,尽早发现先心病患儿,为及时进行干预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龙岗区95例病残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旨在为病残儿CHD病因学研究以及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借助深圳市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及医院病案系统,随机选取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1035例病残儿的病历资料进行采集、回访、调查、统计。分析1035例病残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并分析CHD类型分布情况。此外,分析龙岗区病残儿CHD患病率和基本人口学特征,主要内容涵盖性别、母亲生育年龄、母亲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居住地的关系。结果 1035例病残儿中有出生缺陷231例,占比22.32%,其中按照占比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CHD、睾丸下降不全、先天性聋哑、先天性尿道下裂、先天性唇腭裂、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先天性眼球震颤,占比分别为41.13%、9.09%、8.23%、7.79%、6.93%、6.06%、5.19%、4.33%。按照占比从高到低的顺序,95例CHD患儿的临床类型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房缺室缺、主动脉瓣狭窄、卵圆孔未闭、室缺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房缺伴肺动脉瓣狭窄,占比分别为44.16%、10.39%、9.09%、7.36%、6.49%、3.90%、2.16%、1.30%、1.30%、0.87%。男性病残儿CHD患病率为7.28%,低于女性病残儿的12.15%(P<0.05);母亲生育年龄、母亲孕前BMI、居住地、民族、家族CHD病史、母亲流产史均与病残儿CHD的发生无关(均P>0.05)。结论 龙岗区95例病残儿CHD中以室间隔缺损最为常见,其他类型包括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房缺室缺、主动脉瓣狭窄、卵圆孔未闭、室缺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房缺伴肺动脉瓣狭窄。CHD的发生和病残儿性别密切相关,即女性病残儿发生CHD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入本次研究的210例试验对象均是2019年4月-2020年5月前来我院行产前筛查的孕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观察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在对210例胎儿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时,其中发现24例存在心脏异常胎儿,包括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单心室、永存动脉干、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各2、7、5、9、1例,分别占比8.33%、29.16%、20.83%、37.50%及4.16%,总检出率为11.42%;比较手术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与诊断结果,存在心脏异常的24例胎儿有23例符合诊断标准,其中出现偏差的有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与偏差率分别为95.83%和4.17%。结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可提升诊断准确率,临床优势显著,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25岁,孕31^+周。采集病史:健康,无遗传病史,无感染及服药史。产前常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示:胎儿各房室大小未见明显异常;主、肺动脉内径未见异常,主动脉-肺动脉间隔处连续中断4mm(图1,请见本期光盘);双流出道未见异常;主动脉弓及动脉导管弓显示,胸主动脉及腹主动脉内径未见异常;房间隔卵圆孔瓣开放好,室间隔未见确切连续性中断;室壁厚度及搏幅正常;各瓣膜形态、结构正常;心率为146次/min,律齐,无早搏。彩色多普勒三维立体成像超声检测提示:主动脉-肺动脉间隔处探及双向低速分流(图2,请见本期光盘),Vmax=0.86m/s,室水平(室间隔中部)探及束宽2mm,左向右低速分流,余未见明显异常血流。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①疑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近端型);②室间隔缺损(肌部)。患儿产后复查结果同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四腔心加左右室流出道、三血管气管标准切面在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胎儿四腔心、左右室流出道、三血管气管标准切面,快速观察胎儿心脏结构以及形态,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结果 3 567例胎儿确诊18例心脏结构异常,包括三尖瓣闭锁和室间隔缺损各3例,心内膜垫缺损和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各2例,两腔心、左心发育不良伴二尖瓣闭锁、三尖瓣关闭不全伴室缺、肺动脉狭窄、法洛四联症、永存动脉干、右位主动脉弓和右室双出口各1例.其中产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4例,上级医院会诊、引产后尸体解剖证实14例.另有3例肌部室间隔缺损产前检查漏诊.结论 四腔心加左右室流出道、三血管气管标准切面进行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可检出大部分心脏畸形,对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住院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先天性心脏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5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外科收住的2 344例先心病患者病案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 34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1.49;患者以成年人和1岁以上的学龄前儿童居多。位居前三位缺陷依次为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2011—2015年间,1岁以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比例逐年增加,其平均增长速度为28.50%;1岁及以上、7岁以下学龄前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数所占比例与年份的增加呈负相关,平均下降速度为6.32%;7岁及以上至18岁以下的患者所占比例逐年减少,其平均减少速度为20.67%。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以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最为常见、多发;18岁及以上的成年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建议加强先天性心脏病的早诊早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昆山地区0~5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患病情况及其流行特征,及早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昆山市儿童保健三级网络,开展0~5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普查,所有儿童先进行问诊和体格检查,体检发现疑似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结果 0~5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为6.29‰,无性别、户籍差异(均P>0.05);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婴儿组最高(10.00‰),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除3~岁组和4~5岁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年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居住在工业集中区的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显著高于城市生活区和农业旅游区(χ2分别为6.33、6.07,均P<0.05);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类型中,居前5位的分别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结论 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普查对早期发现、减少漏诊、获得先天性心脏病的真实流行病学资料具有极大价值;本地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同类地域地区的检出率接近,无异常升高现象,且先天性心脏病的构成比与同类文献报道相似;孕妇居住环境对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有明显影响,应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如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脏瓣膜狭窄:一是先天性,多见于婴幼儿,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疾病分布状况。方法;本次研究对象2012年5月~2016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7850例孕妇,其中有210例被诊断患有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孕妇,依据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对胎儿疾病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与此同时并结合出生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和引产后胎儿尸解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10例给予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或者尸解检查确诊198例,12例无异常,胎儿超声心动图产前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4.29%,产前检查诊断准确率和产后确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确诊结果,比例最多的为肺动脉闭锁47例,占23.74%;比例最少的为房室间隔缺损,占1.01%。结论;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产前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以肺动脉闭锁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柳州市2009~2013年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监测结果,了解其发生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对五年的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五年共监测围产儿239343例,发现先天性心脏病886例,平均发生率为3.70‰,呈现上升趋势(趋势χ2=142.809,P=0.000)。城镇发生率明显(5.04‰)高于乡村(2.76‰),发生率无性别差异。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其他缺陷的118例(13.32%),位于前五位的类型为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房室间隔缺损。结论柳州市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城乡发生率差异显著。须加大三级预防控制力度,避免和减少先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血管造影(ACG)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对80例经心脏彩超检查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介入手术,其中室间隔缺损24例、动脉导管未闭50例、肺动脉狭窄6例。所有患者手术前进行心血管造影和超声心动图(CDFI)检查,测量缺损和狭窄处直径;术中进行心血管造影监测封堵器/球囊是否安放到位。术后采用心脏彩超检查有无残余分流。结果采用ACG和CDFI测量得到的病变直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术中根据造影显示调整封堵器/球囊位置,24小时后所有患者都不存在残余分流。结论心血管造影和超声心动图一样能准确测量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病变处直径,并能指导封堵器/球囊的安放,在先天性心脏病中介入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异常的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中出现胎儿心脏异常66例,均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随访终止妊娠的引产者,尸检产后的死婴。存活婴儿在产后需定期实行心脏彩超复查。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来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66例中,引产34例,病理解剖22例,均与诊断符合;产后心脏彩超复查32例,与诊断符合的20例,漏诊2例,误诊4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中,以室间隔缺损为主,占46.67%,其次以卵圆孔直径增大最多,占20%;在22例病理解剖的胎儿中,尸解结果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表现比照,只有2例左心发育不良被超声诊断为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其余皆符合。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异常的诊断中,可防止或降低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胎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