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的分层应变,评价表阿霉素复合药物对左室各层心肌圆周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14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3组:A组,40例,未给予化疗,为对照组。B组50例,化疗方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5-氟尿嘧啶),表阿霉素(Epi)累积剂量180~240mg/m2。C组50例,同样化疗方案,Epi≥360mg/m2。获取胸骨旁左室短轴二尖瓣口、乳头肌、心尖水平二维图像,测定3组患者各水平心内膜下、中层和心外膜下心肌的圆周应变峰值(CS)。结果 (1)各组的CS存在梯度特征: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心肌,基底段中段心尖段。(2)B、C组的心外膜下、中层、心内膜下心肌的CS均减低,其中C组最低,与A组比较及B、C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TI可以评价表阿霉素复合药物对左室壁圆周收缩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判断表阿霉素对心肌的损害程度提供新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分层应变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方法 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50例,根据SCA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重度狭窄亚组和轻度狭窄亚组)和对照组。获取各组节段心内膜下、中层、心外膜下心肌纵向应变(LSendo、LSmid、LSepi)及心肌圆周应变(CSendo、CSmid、CSepi),计算各节段心肌纵向应变跨壁梯度△LS和各节段心肌圆周应变跨壁梯度△C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无论有无冠状动脉狭窄,其相应供血左心室心肌节段LSendo、LSmid、LSepi和CSendo、CSmid、CSepi均呈梯度递减,3组间△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狭窄亚组及轻度狭窄亚组△CS较对照组显著减小(P<0.05);与对照组比较,重度狭窄亚组LSendo、LSmid、LSepi及轻度狭窄亚组LSmid、LSepi均显著减低(P<0.05),但轻度狭窄亚组与重度狭窄亚组间各纵向分层应变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重度狭窄亚组CSendo、CSmid、CSepi均显著降低(P均<0.05),轻度狭窄组CSendo显著降低(P<0.05);重度狭窄亚组与轻度狭窄亚组间各圆周分层应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2D-STI 心肌分层应变技术可准确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各层心肌纵向及圆周应变,冠心病患者重度狭窄冠状动脉供血节段心肌全层收缩功能均不同程度受损,其中以心内膜下心肌受损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50%高跨瓣压差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围术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LVEF≥50%高跨瓣压差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36例为研究组,均行主动脉瓣置换术(AVR),并于手术前后应用2D-STI技术评价患者左心室心肌情况;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为对照组,应用2D-STI技术评价受试者左心室心肌情况。统计比较左室长轴、短轴应变参数。结果 研究组术前收缩期左室心尖长轴水平、两腔心水平、四腔心水平心内膜层心肌纵向峰值应变(LSendo)、心外膜层心肌纵向峰值应变(LSepi)、中层心肌纵向峰值应变(LSmid)绝对值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收缩期左室心尖长轴水平、两腔心水平、四腔心水平LSendo、LSepi、LSmid绝对值低于术前(P<0.05)。研究组术前收缩期左室心尖水平心外膜层心肌周向峰值应变(CSepi)、中层心肌周向峰值应变(CSmid)、心内膜层心肌周向峰值应变(CSendo)、乳头肌水平、二尖瓣水平CSepi、CSm...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2D-STI)评估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心肌分层应变,研究其对尿毒症患者心肌的受累程度进行临床评估时的具体作用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临床和病理检查确诊为尿毒症的患者被选为病例组(6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60例)。使用分层应变技术来测量左室心内膜下、中层和心外膜下层心肌的纵向应变峰值(LS)及圆周应变峰值(CS),并比较结果。结果:两组左室心肌LS与CS均为心内膜下层心肌峰值较高,且由内至外逐层递减,心尖段峰值较高,且由基底段至心尖段逐段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两腔、三腔及四腔心切面各层心肌LS、GLS及△GLS较对照组对应各层心肌均有所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CS、GCS及△GCS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在射血分数降低之前就已存在左室心肌与收缩功能的损伤,全层心肌的收缩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其中,心内膜下心肌功能受损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定量分析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围手术期左室心肌分层应变(LSS)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择20例射血分数(LVEF)≥50%,且行主动脉瓣置换术(AVR)的高跨瓣压差重度AS患者,测量AVR术前、后左室长轴及短轴各切面左室LSS。另选健康成年人30例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VR术前组收缩期左室LSendo、LSmid、LSepi绝对值减低(P0.05),二尖瓣和乳头肌水平CSmid、CSepi及心尖CSendo、CSmid、CSepi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VR术前组比较,AVR术后组收缩期左室LSendo、LSmid、LSepi绝对值继续减低,收缩期左室二尖瓣、乳头肌水平CSendo、CSmid、CSepi绝对值均减低(P0.05),左室心尖水平CSendo、CSmid、CSepi绝对值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S是评估LVEF正常的重度AS患者围手术期左室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方法采集26例CP患者左心室心尖位四腔切面、两腔切面、左心室长轴高帧频图像,测量左心室游离壁(前侧壁、下侧壁、前壁、下壁)心内、外膜下心肌各个节段的二维纵向收缩期应变峰值,并与37例正常人比较。结果 (1)CP患者左心室游离壁心外膜下心肌各节段纵向收缩期应变峰值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且绝大多数节段P<0.01;(2)CP患者左心室游离壁心内膜下各节段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地定量评价CP患者左心室游离壁心内膜下及心外膜下心肌收缩功能,CP患者左心室游离壁心外膜下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减低,提示心外膜下心肌收缩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肌分层应变技术定量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分为LVEF40%组、LVEF≥40%~50%组和LVEF≥50%组,每组20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4组均采集3个心动周期的左心室短轴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心尖四腔心、两腔心、三腔心切面的二维动态图像,应用分层应变技术测定左心室心内膜下、中层、心外膜下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GLS)及整体圆周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 GCS)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应变值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 LVEF≥50%组、LVEF≥40%~50%组、LVEF40%组患者GLS_(endo)、GLS_(mid)、GLS_(epi)、GCS_(endo)、GCS_(mid)、GCS_(epi)均低于对照组(P0.05)。LVEF≥50%组和LVEF≥40%~50%组GLS_(endo)、GLS_(mid)、GLS_(epi)、GCS_(endo)均高于LVEF40%组(P0.05),LVEF≥50%组与LVEF≥40%~5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EF40%组患者GCS_(mid)、GCS_(epi)低于LVEF≥50%组(P0.05),与LVEF≥40%~5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EF≥40%~50%组与LVEF≥50%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VEF与GLS_(endo)、GLS_(mid)、GLS_(epi)(r=-0.75,P0.001;r=-0.74,P0.001;r=-0.75,P0.001)和GCS_(endo)、GCS_(mid)、GCS_(epi)(r=-0.75,P0.001;r=-0.72,P0.001;r=-0.64,P0.001)均呈负相关。结论分层应变技术可定量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纵向应变、圆周应变可早期反映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和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评价左心室收缩期心内膜下心肌周向应变(CS)、径向应变(RS)、径向位移(RD)及其相关关系.方法 12只开胸比格犬,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主干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分别于基础状态、LAD结扎20 min后,采集左心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和心尖四腔观、二腔观二维灰阶动态图像,VVI软件分析左心室18节段以及各短轴水平心内膜下心肌整体平均收缩期峰值CS、RS和RD变化.同时采用二维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每搏量(SV)和射血分数(LVEF).分别进行各参数间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 ①与基础状态相比,缺血后LVEF显著降低(P<0.001);缺血后心内膜下心肌受累节段、乳头肌以及心尖短轴观整体平均收缩期峰值CS、RD和心尖短轴观整体平均收缩期峰值RS明显低于基础状态(P<0.05).②基础和缺血状态下,左心室17/18个心肌节段(除缺血状态侧壁中间段外)以及各水平整体平均收缩期峰值CS与RD呈显著线性相关(r=0.662 0.995,P<0.05、P<0.01或P<0.001);左心室6/18个节段以及各水平整体平均收缩期峰值(除基础状态心尖水平外)RS与RD有良好线性相关(r=0.580~0.916,P<0.05、P<0.01或P<0.001);未能建立各短轴观整体平均收缩期峰值RD与SV和LVEF间线性相关关系.结论 心内膜下心肌应变和位移能够敏感反映急性心肌缺血时局部和整体心肌收缩功能变化;周向应变与径向位移显著相关表明左心室收缩期心内膜下心肌周向形变是导致心内膜径向位移的主要力学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在评价乳腺癌术后患者表阿霉素化疗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11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3组:A组38例,给予表阿霉素总剂量120~340 mg/m2;B组42例,给予表阿霉素总剂量≥360 mg/m2;C组36例,为尚未进行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超声测量并记录左心室心尖长轴切面、心尖两腔切面及心尖四腔切面的高帧频二维图像,应用二维应变超声分析软件测量左心室心尖位心内膜下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 A、B、C三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各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相比,除前间隔基底段、侧壁心尖段、后壁及下壁中间段、心尖段和后间隔心尖段外,左心室心尖位各节段心内膜下心肌峰值收缩期应变出现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节段心内膜下心肌峰值收缩期应变较C组出现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除前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后壁基底段,下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后间隔中间段外,应变在部分节段有所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能够早期监测表阿霉素化疗后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局部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测定左室心内膜下、中层和心外膜下心肌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SSL)评价不同构型尿毒症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65例尿毒症患者,按照左室不同构型分为左室构型正常组(LVN组,35例)和左室肥厚组(LVH组,30例),4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常规心脏数据测量后,应用STI获取所有患者心尖位3个长轴切面心内膜下、中层和心外膜下心肌SSL。结果三组间患者心肌各层SSL均保持梯度特征,即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心肌;与对照组比较,LVN组心内膜下心肌SSL减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LVH组心内膜下、中层和心外膜下心肌SSL减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VN组比较,LVH组心内膜下心肌SSL减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构型尿毒症患者左室心肌受累程度不同,STI可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室心肌分层应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组织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检测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内外膜层组织应变特征,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为早期诊断及治疗高血压心肌病变提供依据.方法 高血压病患者82例(LVN组:左室质量正常,无左室肥厚45例;LVH组:左室肥厚组37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取左心室乳头肌水平将室壁平均分为两层,即心内膜层和心外膜层.获取各节段心肌的纵向应变(SSL)和圆周应变(SSC)的峰值.结果 各组各室壁节段心内膜层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均高于心外膜层心肌(P<0.05).高血压病患者的心内膜层SSL峰值减低,LVH组较LVN组低(P<0.05).高血压LVN组内膜层SSC较对照组高,LVH组较LVN组和对照组低(P<0.05).高血压病组患者的心内外膜层应变峰值的比值(跨壁阶差)减低(P<0.05).结论 二维应变显像技术可早期检测出高血压患者内外膜层心肌应变跨壁阶差的变化,评价心肌局部收缩功能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组织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检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心肌内外膜层组织应变,评价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改变,为早期诊断及治疗糖尿病心肌病变提供依据。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无微血管病变组36例和微血管病变组24例)及对照组20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3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取左心室乳头肌水平将室壁平均分为两层,即心内膜层和心外膜层。获取3组各节段心肌的纵向应变和圆周应变的峰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组间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收缩压无差异。3组各室壁节段心内膜层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均高于心外膜层心肌(P<0.05)。糖尿病组患者的纵向应变峰值较对照组减低,微血管病变组较无微血管病变组减低(P<0.05)。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较对照组圆周应变值增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圆周应变较无微血管病变组和对照组减低。微血管病变组较无微血管病变组和对照组应变值的跨壁阶差减低(P<0.05)。结论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可早期检测出糖尿病患者内外膜层心肌应变跨壁阶差的变化,对于评价心肌局部收缩功能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各层及各节段心肌收缩功能的早期变化情况。方法选取60例血压和冠状动脉正常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组)和6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测量两组左室心肌内层、中层、外层及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心肌的纵向应变峰值(GLS)、圆周应变峰值(GCS)及径向应变峰值(GRS),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左室心肌GLS和GCS均由内至外逐层递减,从基底段至心尖段逐段增加(P0.01),对照组心尖段GRS较中间段和基底段明显减低(P0.05),病例组心尖段GRS较基底段明显减低(P0.05);病例组各层及各节段GLS均较对照组对应层次和对应节段明显减低(均P0.05),中间段GC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心尖段GR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射血分数降低前已存在左室心肌和收缩功能损伤,心脏长轴方向的收缩功能和中下份心肌受损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2D-STI)分层应变技术,评价阿霉素致大鼠急性左心室心肌早期毒性损伤的特点。 方法选取体质量300~350 g SD雄性大鼠32只,完全随机分为阿霉素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16只。阿霉素组:采用浓度2 mg/ml盐酸阿霉素,按12 mg/kg给药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空白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一次性腹腔注射。应用常规二维灰阶采集给药前、给药后24 h和给药后48 h 3个时间点的左心室短轴乳头肌水平的超声心动图像,采用解剖M型超声技术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IVSd)、左心室后壁(LVPWd)厚度,计算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基于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工作站心肌分层应变分析技术获取左心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心肌整体圆周分层应变值,比较两组大鼠3个时点的左心室FS、EF测值及左心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心肌3层圆周应变差异。完成3个时间点超声心动图检查后,两组各随机处死3只大鼠,取大鼠心脏行HE染色行常规心肌病理学检查。组内给药后24 h、48 h数据与给药前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给药前数据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结果两组大鼠左心室短轴乳头肌水平整体圆周分层应变值分布均存在梯度特征: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心肌。阿霉素组大鼠左心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心内膜下心肌圆周应变在给药48 h后减低。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13±10.6 vs -17.04±2.89,t=2.3,P<0.05);对照组大鼠左心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三层心肌圆周应变参数及阿霉素组大鼠左心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中层心肌及心外膜下心肌圆周应变参数在给药前后3个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VEDD、LVESD、IVSd、LVPWd、FS、LVEF在两组中给药前后3个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阿霉素组大鼠心脏病理改变主要是:心内膜下心肌细胞水肿,空泡样变,心肌细胞核萎缩、溶解,间质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等。 结论采用超声分层应变成像技术有可能早期检出并定量分析阿霉素致SD大鼠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力学功能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脏扭转运动进行初步分析,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时心脏局部和整体扭转功能是否有改变。方法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30名。常规测量有关左心功能参数:LVEF、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量(SV)、二尖瓣口E、A峰值血流速度等。速度向量成像模式下在系列胸骨旁短轴观图像上测量收缩期心内膜下和心外膜下心肌的最大旋转角度、峰值旋转速率、圆周应变(CS)、圆周应变率(CSR)、舒张期和等容舒张期峰值解旋转速率。结果肥厚型心肌病组EDV、ESV、SV明显减低,A峰增高(P0.01);心内膜下心肌左心室扭转角度和扭矩增高,解扭转率减低(P0.05);心外膜下心肌的基底部峰值旋转速率、峰值解旋转速率减低(P0.05);心外膜下心肌的CS、CSR明显减低(P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脏整体扭转角度和速度较正常人增高,局部心肌圆周方向形变能力下降,以心外膜下心肌下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方法HCM患者21例,正常对照者21例,获取左室短轴观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心尖位四腔观、二腔观及左室长轴观的二维图像,测定左室心尖位二维纵向应变收缩期峰值,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各心肌节段心内膜下、心外膜下及整体心肌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①HCM组与正常组心尖位二维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比较,HCM组绝大多数节段心肌峰值应变显著降低(P〈0.05);②HCM组与正常组左室短轴心内膜下心肌二维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比较,HCM组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明显减低,二尖瓣水平及乳头肌水平绝大多数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HCM组与正常组左室短轴心外膜下心肌二维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比较,绝大多数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HCM组与正常组左室短轴心肌整体二维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比较,HCM组绝大多数节段心肌峰值应变显著降低(P〈0.05),尤以肥厚节段较多的乳头肌水平明显(P〈0.01)。结论HCM患者肥厚与非肥厚节段于左室纵向及左室短轴径向收缩功能均受损,并且径向收缩功能受损以心内膜下心肌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层应变技术在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起病且首次确诊ACS并接受择期或急诊PCI术治疗的患者44例(ACS组),以及正常体检者40例(对照组)。对对照组及ACS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分层应变技术检查,分别采集心尖四腔、两腔、三腔心切面及二尖瓣、乳头肌、心尖短轴切面动态图像,连续5个心动周期;应用Echo PAC工作站及分析软件分别获取左室整体及受累节段心内膜下、中层、心外膜下3层心肌收缩期纵向应变(GLSendo、GLSmid、GLSepi、TLSendo、TLSmid、TLSepi)。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筛选出受累节段,获取其心内膜下、中层、心外膜下3层心肌的纵向应变,并分析相应参数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S组左室整体及受累节段各层心肌收缩期纵向应变均减低(均P0.05);与术前比较,ACS组术后左室整体及受累节段各层心肌收缩期纵向应变均有改善,术后1周各应变参数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6个月时改善明显(均P0.05)。结论 PCI术后左室各层心肌收缩功能均有所改善,且心内膜心肌应变的恢复早于心外膜下层心肌。应用分层应变技术获取的应变参数能准确评价ACS患者PCI术前后左室局部和整体收缩功能,能有效评估PCI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室壁分层分析技术评价超重及肥胖患者左室心肌纵向应变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102例受试者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每组34例,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比较各组左室整体三层心肌纵向应变;逐步回归分析心功能影响因素。结果各组三层心肌纵向应变均存在梯度特征,其测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及心外膜下心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正常组比较,肥胖组左室整体各层心肌纵向应变均减低(均P0.05);超重组左室整体各层心肌纵向应变与正常组和肥胖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逐步回归分析发现,BMI与心内膜下心肌纵向应变、中层心肌纵向应变及心外膜下心肌纵向应变均独立相关,腰臀比与心内膜下心肌纵向应变和中层心肌纵向应变均独立相关(均P0.05)。结论超重和肥胖患者左室壁三层心肌纵向应变均存在梯度特征,肥胖患者左室心肌纵向收缩功能受损。BMI和腰臀比可能是超重和肥胖患者左室纵向收缩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分层应变技术评估Ⅱ型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异常患者左心室各层心肌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对38例Ⅱ型糖尿病、4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和36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存储二维动态图像后在EchoPAC工作站进行描记分析,获得左室壁18个节段的内、中层及外层心肌的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CS)、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LPS)及整体的分层和全层应变值。结果左室整体内、中、外层及整体全层CS在3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内、中层和整体LPS在3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外层LPS在3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段内、中、外层,中间段内、中、外层CS在3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段内、中、外层,中间段内、中层LPS在3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段三层心肌CS、LPS及中段外层心肌LPS在3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应变技术可定量评价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患者左心室各层及整体心肌的收缩功能改变,对于评价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患者左心室早期改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纵向分层应变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左心室心肌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5例成功接受PCI的ACS患者(PCI组)及2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M型、双平面Simpson法、组织多普勒及室壁分层应变分别评价2组左心功能及左心室壁3层心肌运动。结果PCI组左心室壁各层纵向应变及整体纵向应变由心内膜向心外膜逐渐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心内膜与心外膜间整体纵向应变均存在一定跨壁梯度(△GLS),但PCI组△GLS绝对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术后ACS患者左心室壁纵向应变从心内膜向心外膜逐渐减低;纵向分层应变是评价PCI术后ACS患者心肌和左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