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评价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流动力学变化状况,探讨其预测左心耳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房颤组138例和对照组30例,均接受TEE检查。分别从0°、45°、90°、135°不同角度观察两组左心耳二维图像,获取左心耳血流频谱及组织速度成像图像;测量左心耳射血分数(LAAEF)、最大容积(LAAVmax)、血流峰值排空速度(LAA-EV)和峰值充盈速度(LAA-FV)、血流平均排空速度(LAAAEV)和平均充盈速度(LAA-AFV),以及左心耳各壁收缩期峰值速度(LAA-SV)和舒张期峰值速度(LAA-DV)。并对两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LAA-EV、LAA-AEV、LAA-FV、LAA-AFV及LAAEF均减低,LAAVmax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房颤组138例患者中,左心耳存在血栓者15例,无血栓者123例,对照组、房颤组无血栓者及合并血栓者LAA-AEV、LAA-AFV、LAAEF及左心耳各壁LAA-SV和LAA-DV依次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A-AFV判断发生左心耳血栓的截断值为27.5 cm/s,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73.3%、96.7%;LAA-AEV判断发生左心耳血栓的截断值为33.0 cm/s,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80.0%、86.7%。结论 TEE能有效评价左心耳血流动力学状态及其功能。房颤患者左心耳收缩、舒张功能减低,左心耳血栓形成时减低更甚。LAA-AFV和LAA-AEV可以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CHADS2评分与其左心房/左心耳(LA/LAA)血栓患病率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87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资料,对其进行CHADS2评分,根据TEE检查结果分为血栓组及非血栓组,分析CHADS2评分与LA/LAA血栓患病率间的关系及各因子在两组中的差异.结果 187例中,27例(27/187,14.44%)确诊为LA/LAA血栓,其中0分者1例(1/47,2.13%),1分者11例(11/82,13.41%),2分者8例(8/33,24.24%),3分者5例(5/17,29.41%),4分者1例(1/6,16.67%),5分者1例(1/2,50.00%);随着CHADS2评分增高,非瓣膜性房颤患者LA/LAA血栓的患病率呈增高趋势(P=0.001).血栓组中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占37.04%(10/27),高于非血栓组(x2 =5.92,P=0.02);而CHADS2评分标准中的其他因子在两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随着CHADS2评分增高,非瓣膜性房颤患者LA/LAA血栓的患病率呈增高趋势;充血性心力衰竭是LA/LAA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tissue motion mitral annular displacement,TMAD)自动追踪技术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预后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9日至2020年3月4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04例,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18例与存活组8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二尖瓣环连线中点最大位移(MAD)及二尖瓣环连线中点最大位移率(%MAD),比较两组各参数的差异。绘制ROC曲线,得到MAD、%MAD预测不良预后的截断值,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评价MAD及%MAD预测死亡风险的能力。 结果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LVGLS绝对值、MAD及%MAD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VGLS、MAD及%MAD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7、0.622、0.669(P均<0.05)。根据ROC曲线分析,LVGLS、MAD、%MAD的截断值分别为-17.9%、12.0 mm、14.6%时,其敏感度分别为93.8%、75.0%、75.0%,特异度分别为62.3%、50.7%、55.8%。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MAD≤12.0 mm、%MAD≤14.6%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因素,OR值分别为3.500、4.421(P均<0.05)。 结论MAD、%MAD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MAD、%MAD减低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因子,且操作简单快捷,不依赖于图像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MS)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超声预测因素。方法 79例RMS患者分为左心耳有血栓组和无血栓组,采用成组t检验及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比较超声心动图评价参数。对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的参数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栓形成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独立危险因素对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进一步拟合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评分,通过ROC曲线明确评分截断值。结果 (1)血栓组与非血栓组左心耳充盈速度、左心耳排空速度、左心耳壁收缩运动速度Sa、左心耳壁舒张运动速度Ea、二尖瓣口面积、二尖瓣口反流量、二尖瓣口狭窄程度、持续性房颤、左房血流自发声学显影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左心耳壁舒张运动速度Ea[比值比(OR)=1.687, 95%置信区间(95%CI):1.035~2.749]、持续性房颤与否(OR=7.209, 95%CI:1.022~50.853)、左房血流自发声学显影3级(OR=0.144, 95%CI:0.046~0.499)为左...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耳排空流速及三维容积法射血分数(3D-EF),探讨其在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3例心房颤动患者根据是否存在左心耳血栓分为血栓组15例和无血栓组188例,应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左心耳排空流速及3D-EF;计算左心耳排空流速及3D-EF预测血栓形成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无血栓组排空流速为(42.06±14.54)cm/s,血栓组排空流速为(17.47±4.39)cm/s;无血栓组3D-EF为(47.99±15.37)%,血栓组3D-EF为(19.33±4.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3D-EF截断值28%预测左心耳血栓形成的敏感性83.5%,特异性100%;以排空流速截断值24.5 cm/s预测左心耳血栓形成的敏感性85.1%,特异性93.3%。结论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预测左心耳血栓形成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左心房和左心耳功能对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前左心房增强CT检测指标[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耳最大容积(LAAVmax)、左心耳最小容积(LAAVmin)、左心房排血量(LAEV)、左心房排空分数(LAEF)、左心耳排血量(LAAEV)、左心耳排空分数(LAAEF)]。术后随访18个月统计复发情况,并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25例)、未复发组(96例),比较两组左心耳、左心房功能,对术后复发影响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项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 复发组LAVmax、LAVmin、LAAVmax、LAAVmin均高于未复发组,LAEV、LAEF、LAAEV、LAAEF均低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LAVmax、LAVmin、LAAVmax、LAAVmin、LAEV、LAEF、LAAEV、LAAEF是长程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受试...  相似文献   

7.
孤立性左心耳畸形极罕见,包括双叶左心耳、左心耳憩室和左心耳口狭窄等,因其血流动力学随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别,由于发病隐匿,容易误诊或漏诊[1-5].本研究报道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10月经胸二维超声(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经食管二维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及实时三维超声(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诊断的8例孤立性左心耳畸形,以探讨超声检查对孤立性左心耳几类畸形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二维心动图对51人进行检测左心耳大小、左心耳血栓,并与手术实测左心耳大小和手术结果相比,评价二维心动图检测左心耳血栓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TMAD)技术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左房收缩功能.方法 选取3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病例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技术获取左室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的左房平均峰值应变率(mSRs、mSRe、mSRa),以及经标化的左房最大容积指数...  相似文献   

10.
一系列的实验动物和人体研究均显示左房收缩在舒张晚期有增加左室充盈、增进左室舒张的作用,但左心耳功能的重要性则较少研究,尚未见用时间间期分析研究左心耳射流的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确定左心耳射流的时间间期,检查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心耳收缩的重要性。检查的8例二尖瓣狭窄患者与12例对照者间年龄、心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1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患者完善术前检查,给予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重视患者的主诉,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出院指导,定期随访。结果9例患者介入治疗均顺利进行,术后1,3,6个月随访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因术中出现心包积液行左心耳切除术。结论加强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围术期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食管3D超声心动图用于左心耳封堵术后二尖瓣装置形态改变情况的评估价值,旨在为术前封堵器选择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行左心耳封堵术治疗房颤患者共35例,分别于手术前后行经食管2D/3D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二尖瓣装置相关定量参数变化情况,进一步评价术后封堵器压缩比与二尖瓣装置相关定量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术后二尖瓣瓣环瓣环前外侧至后内侧、三维瓣环周长、二维瓣环面积、三维瓣环面积、穹隆容积、穹隆下投影面积及瓣叶联合处直径均显著小于术前(P<0.05);术后前后径/前外侧至后内侧径显著大于术前(P<0.05);瓣叶穹隆容积与术后封堵器压缩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术后封堵器压缩比与二尖瓣装置其他相关定量参数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经食管3D超声心动图可准确用于左心耳封堵术后二尖瓣装置形态改变评估,同时二尖瓣装置术前穹隆容积及封堵器压缩比均可影响封堵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组织二尖瓣环位移(TMAD)在尿毒症心肌病(U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尿毒症患者44例,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是否减低分为正常组(NEF组)和减低组(DEF组)。测量常规超声参数、TMAD参数及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等。评估TMAD、GLS与LVEF参数的获取率,测量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比较各组间TMAD、GLS与LVEF 3种参数的差异,并探讨这3种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LVEF及GLS相比,TMAD参数获取率高,且分析平均时间显著缩短(P<0.05);尿毒症患者LVEF、GLS及TMAD参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且DEF组GLS及TMAD减低更显著(P<0.05);TMAD参数与GLS及LVEF的相关性良好(P<0.001)。结论 TMAD参数可识别UM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具有参数获取率高,分析简捷、快速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总结4例心房颤动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血栓栓塞围手术期护理。护理要点为加强心理指导,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病情观察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创口护理,加强抗栓用药指导,做好出院健康宣教。4例患者左心耳封堵手术成功,均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左房及左心耳应变,探讨其预测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8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据脑卒中病史分为卒中组(n=38)和非卒中组(n=42),均行经食管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经常规测量及软件分析得到左房内径、左房容积指数、左房射血分数、左房应变、左心耳充盈排空速度、左心耳射血分数、左心耳应变等超声指标,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左房及左心耳应变对脑卒中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非卒中组比较,卒中组左房射血分数、左心耳射血分数、左房储备期应变、左心耳排空及充盈速度、左心耳应变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房储备期应变[OR=0.790(95%可信区间:0.678~0.920)]、左心耳应变[OR=0.727(95%可信区间:0.575~0.919)]均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预测因子(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左房储备期应变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截断值为≤16.96%,曲线下面积为0.766,灵敏度为72.5%,特异度为75.0%;左心耳应变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截断值为≤-6.88%,曲线下面积为0.753,灵敏度为52.5%,特异度为90.0%。结论 左房储备期应变、左心耳应变减低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预测因子,能早期、有效地预测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超声心动图技术为评价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及左心耳功能提供了可能。本文对超声心动图在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及左心耳功能评价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唐梅艳  刘浩  伍伟锋  朱立光  王炎  曾晓春  林明宽  张棠  李希 《临床荟萃》2011,26(10):841-844,F0002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观察环肺静脉电隔离(CPVA)术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LA)、左心耳(LAA)、LA顶部结构的影响。方法心房颤动患者共28例,行CPVA术3~14.8(6.5±3.9)个月后进行随访,根据术后有无复发分为成功组(22例)和复发组(6例)。应用64排螺旋CT测量CPVA术前、后LA[包括LA横径(LA1)、上下径(LA2)和前后径(LA3)、LA容积]、LAA(包括LAA口长径、短径和面积、LAA长度、LAA容积)、LA顶部(包括LA顶长度、距离和深度)的相关径线。结果成功组CPVA术后的LA1、LA2、LA3、LA容积、LAA口长径、LAA口面积、LAA容积、LAA长度、LA顶长度、LA顶距离术后比术前减小,术前术后分别为LA1(6.97±0.87)cm vs(6.32±0.94)cm,LA2(6.02±0.84)cm vs(5.63±0.63)cm,LA3(3.71±0.64)cm vs(3.46±0.59)cm,LA容积(83.61±25.98)cm3vs(66.11±22.84)cm3,LAA口长径(3.01±0.54)cm vs(2.64±0.62)cm,LAA口面积(4.99±1.79)cm2vs(4.11±1.94)cm2,LAA容积(11.11±4.34)cm3vs(9.59±4.82)cm3,LAA长度(3.99±0.84)cm vs(3.74±0.82)cm,LA顶长度(4.02±0.89)cm vs(3.55±0.76)cm,LA顶距离(3.90±0.88)cm vs(3.43±0.73)cm(均P〈0.05);LAA口短径和LA顶深度无明显变化(P〉0.05)。复发组CPVA术前、后比较,除了LA2较术前减小(6.43±1.04)cm vs(5.92±1.27)cm(P〈0.05),余LA、LAA、LA顶部结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成功组CPVA术后的LA、LAA、LA顶部较术前减小,即结构重构可以逆转;而复发组CPVA术前、后比较LA、LAA、LA顶部无明显变化,未出现逆重构。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50岁.主因"突发头晕、胸闷"入院.外院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包异常低回声区,左心耳内异常团块样回声(提示左心耳内血栓形成).为进一步明确病因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胸片示双肺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心脏横径增大.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后侧壁可见一囊状回声,大小约6.8 cm×5.4 cm,与左心耳相通.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血流沟通囊腔与左心耳,呈双期双向低速分流,囊内见梳状肌回声,心内各房室及心耳内未见明显团状回声.提示左心耳巨大憩室(图1).心脏血管造影(CTA)示左心耳见一外生性腔隙,以基底与左心耳相连,与肺静脉相通,大小约8 cm×5 cm,狭窄处直径约为2 cm,考虑左心耳巨大憩室.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左心耳巨大憩室切除术.术中探查主肺动脉左后下方可见一巨大憩室与左心耳相连,约8 cm×6 cm大小,连接处约2 cm,憩室下方可见左上肺静脉汇入左房,憩室内未见血栓形成.憩室壁病理结果为心肌细胞水肿,横纹消失.术后证实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