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预测脑梗死再发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初发脑梗死患者89例,行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并进行颈动脉斑块的二维回声及新生血管分级,随访1年后入选者脑梗死再发情况,以脑梗死再发与否作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饮酒史、颈动脉斑块二维回声分级及新生血管分级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梗死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评估独立风险因素预测脑梗死再发的价值。 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二维超声分级(P=0.028)与新生血管分级(P=0.006)为脑梗死再发的风险预测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是脑梗死再发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OR=1.916,P=0.043),ROC分析示以新生血管分级>Ⅱ级预测脑梗死再发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7.74%、70.69%,其曲线下面积为0.684(95%CI:0.577~0.779,P=0.0017)。 结论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是预测脑梗死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预测脑梗死再发的价值。方法对51例初发脑梗死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参考文献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回声和新生血管分级,随访1年后入选者再发脑梗死情况,应用ROC曲线评估回声和新生血管分级预测脑梗死再发的价值。结果再发脑梗死侧斑块回声分级主要为I级和Ⅱ级,而未再发脑梗死侧主要为Ⅲ级,两组间回声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发脑梗死侧斑块新生血管分级主要为Ⅲ级和Ⅳ级,而未再发脑梗死侧主要为I级和Ⅱ级,两组间新生血管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新生血管分级Ⅱ级较以回声分级=I级、=Ⅱ级和Ⅲ级为标准预测脑梗死再发均具有更好准确率。结论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是预测脑梗死再发的有效参数,优于回声分级。  相似文献   

3.
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基础,诸多研究证实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斑块的稳定性和临床症状有关。CEUS能显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为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是导致脑实质缺血性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其发病率也与冠心病发病率密切相关,两者具有多种共同的危险因素[1,2].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ariery atheroselersis,AS)斑块的易损性是决定病情轻重的主要因素[3].因此,对颈动脉斑块的早期筛查、诊断、风险性评估及干预,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尚缺乏敏感而特异的早期实验室检查指标[4].近年研究[5-7]发现AS斑块内常出现病理性新生血管,其在斑块发生发展进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研究已经证实[8,9],斑块新生血管是易损斑块的预测因子.应用超声造影技术检测斑块新生血管,为临床评估斑块易损性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如今超声造影已应用于检测及评价多种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以及肿瘤新生血管的临床与研究中,由于它同样可显示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因此可以实时、定性、定量评估斑块易损性.  相似文献   

5.
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易损斑块内新生血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多数的急性心脑血管意外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继发血栓所致.新近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形成和发展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有关[1].超声造影能实时观察组织的血供情况,为评价斑块的稳定性提供了一项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半定量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分析其与循环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的相关性,探讨NLR对斑块内新生血管及斑块易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检查的受试者132例,应用超声造影半定量评估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分级并进行分组:1~2级60例(A组)、3级44例(B组)和4级28例(C组)。同时获取各组循环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淋巴细胞计数(LY)及NLR。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斑块超声造影分级与循环血中白细胞各亚型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影响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A、B、C组间WBC和NE依次增高,LY依次减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NLR最小,C组NLR最大,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与循环血中WBC、NE和NLR均呈正相关(r=0.30、0.59、0.77,均P<0.01),与LY呈负相关(r=-0.50,P<0.01)。三组中脑梗死患者构成比在C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是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循环血中NLR每增加1.08,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增加一级。结论循环血中NLR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切相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NLR每增加1.08,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增加一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及其内部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特征。方法5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行颈动脉、椎动脉常规检查及超声造影检查,其中对49个粥样硬化斑块行超声造影,观察超声造影时管腔狭窄程度及斑块造影增强模式,分析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表现与斑块回声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超声造影过程中清晰显示中内膜厚度并显示出常规超声未发现的9个斑块;对于诊断颈动脉、椎动脉重度狭窄和闭塞,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间、常规超声与DSA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9个斑块中有35个超声造影表现为弱增强,增强模式以自外膜向中心增强为主,占54%(19/35),其中低回声斑块占53%(10/19);其次是自内膜及外膜向中心增强,占31%(11/35);自内膜向中心增强最少,占14%(5/35)。低回声斑块、等回声斑块、混合回声斑块组增强率分别为93%、71%、81%,明显高于高回声斑块组27%(P<0.05)。结论超声造影提高了颈动脉斑块显示率,有助于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可敏感地显示斑块动态增强形式,并能够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特征,评估斑块的稳定性,为临床治疗及评价预后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牛血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造影增强情况,运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存机分析,根据斑块回声分组并进行组间比较。对9例有外科手术指征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造影观察的颈动脉硬化斑块病理切片行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单克隆抗体以及新生血管标记物Ⅷ因子、PBS缓冲液染色,分析颈动脉斑块造影增强情况与组织病理学新生血管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回声斑块造影增强率按由高至低顺序排列分别为低回声、等回声、混合回声、高回声,其中低回声、等回声、混合回声组间斑块增强数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回声、等吲声及混合回声与高回声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颈动脉硬化斑块病理组织学与超声造影结果分析提示,造影剂增强效应较强的斑块在组织学上新生血管形成数量较多,两者呈正相关性(r=0.773,P=0.015)。结论超卢造影可实时观察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无创性评价斑块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灰阶谐波CEUS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与常规超声显示斑块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9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共113个斑块,根据回声特征及形态学分为均质、非均质及溃疡型斑块,均质斑块又分为低回声、等回声及强回声斑块。分析斑块回声特征与造影增强模式特点。结果 CEUS显示低回声斑块新生血管检出率明显高于等回声(χ2=10.64,P=0.001)、强回声(χ2=18.62,P<0.001)及溃疡型斑块(χ2=7.38,P=0.007);但低回声与非均质斑块新生血管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P=0.138)。增强的64个斑块中,46个(46/64,71.88%)斑块表现为由管壁外膜向斑块内增强,其中44个弥漫性增强,2个为束状增强;18个(18/64,28.13%)斑块表现为由管腔向斑块内蔓延的稀疏增强。各类型斑块间CEUS增强模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可提供更多有关于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信息,有助于进一步判断斑块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冠心病(CHD)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108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非CHD组(n=28)、CHD单支病变组(n=48)、CHD多支病变组(n=32)。所有患者均行CEUS,评估各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情况、不同类型CHD患者颈动脉斑块类型,采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定量指标评估斑块内新生血管。结果:①CHD多支病变组软斑块占比高于CHD单支病变组和非CHD组(P0.05),CHD单支病变组软斑块占比高于非CHD组(P0.05);②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软斑块占比高于稳定性CHD患者(P0.05);③CHD多支病变组达峰时间低于CHD单支病变组和非CHD组(P0.05),CHD单支病变组达峰时间低于非CHD组(P0.05),CHD多支病变组最大峰值强度比、增强密度均高于CHD单支病变组和非CHD组(P0.05),CHD单支病变组最大峰值强度比、增强密度均高于非CHD组(P0.05)。结论:CEUS能评估CHD患者颈动脉斑块及斑块内新生血管状况,有利于临床CHD诊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技术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价值。方法:以颈动脉斑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回声强度的斑块进行CEUS技术检查,观察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增强程度及增强特征。结果:低回声或混合性回声斑块内新生血管较等回声或高回声斑块内新生血管增多,且晚期增强程度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肩部向中心增强的斑块明显多于从基底部向中心增强的斑块。结论: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增强程度及增强特征能更好地评估斑块的稳定性,进而预测脑卒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浙江省天台县人民医院采取磁共振成像(MRI)和超声造影做颈动脉斑块检查的10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病例资料,评估超声造影在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108例患者中共检测出108块颈动脉斑块,包括硬斑43例、软斑26例和混合斑39例,斑块部位包括颈内动脉12块、颈动脉窦部74块和颈总动脉22块;MRI检查发现,软斑脂质坏死核体积明显高于其他斑块(P<0. 05),软斑和混合斑中斑块内出血体积明显高于硬斑(P<0. 05);超声检查发现,混合斑与软斑最大增强密度显著高于硬斑(P<0. 05)。结论超声造影观察老年脑梗死患者颈部动脉斑块时,能明确区分硬斑,但区分软斑和混合斑具有较大难度,MRI检查结果可与临床结合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超微血管成像(SMI)和超声造影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患者(99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别行SMI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SMI和超声造影显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阳性率和位置差异,以及两种方法诊断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一致性。结果超声造影对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SMI(79.80%vs.5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64,P=0.000)。两种方法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的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7,P<0.05)。Kappa检验显示SMI与超声造影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具有一致性(Kappa=0.464,P=0.000)。结论 SMI与超声造影诊断斑块内新生血管各有优势,超声造影敏感性高,更易显示斑块基底部新生血管;SMI具有简便、无创、价格低廉的优点,可作为粥样硬化斑块的长期随访手段,两者联合应用可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斑块易损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超声造影分级及其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146例,其中7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CHD(CHD组,105枚斑块),余67例为非CHD患者(对照组,97枚斑块)。两组均行颈动脉超声、颈动脉超声造影及血脂检查,分析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超声造影分级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CHD组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分级以Ⅱ、Ⅲ级为主(73枚),对照组以0、Ⅰ级为主(61枚),两组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分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HD组斑块内新生血管超声造影分级与TC、sdLDL-C均呈正相关(r=0.512、0.681,均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较好地反映CHD患者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且斑块内新生血管超声造影分级与血脂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成像在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9例,共64个斑块,常规超声将颈动脉斑块回声分成四种类型,进行0~3个等级的斑块超声造影视觉评分,定量计算四类斑块的增强强度值和增强密度值,并分析造影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四类斑块中均质低回声与不均质低回声斑块的超声造影视觉评分多为2、3分,分别约占66.7%(14/21)、92.3%(12/13);均质高回声与不均质高回声斑块的视觉评分多为1分,分别约占58.8%(10/17)、46.2%(16/30),各种分值的增强强度值从1分—2分—3分依次增高,不同分值的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03 4,P0.001)。四类斑块的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值(χ~2=29.025,P0.001)和增强密度值(χ~2=30.871,P0.001)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存在线性相关(r=0.936 3,P=0.0000)。结论超声造影可以在常规超声判断斑块性质的基础上,无创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为斑块易损性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Logistics模型评价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联合Essen评分预测脑梗死再发的价值。方法对122例初发脑梗死患者进行Essen评分和新生血管分级,比较组间Essen评分、新生血管分级和不同新生血管分级者Essen评分差异,并分析新生血管分级与Essen评分、新生血管分级和Essen评分与脑梗死再发的关系,比较新生血管分级、Essen评分和二者联合预测脑梗死再发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预测效能。结果与未再发组相比,再发组Essen评分和新生血管分级明显增加,而随着新生血管分级增加,患者的Essen评分明显增加,二者呈正相关。新生血管分级和Essen评分均是脑梗死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新生血管分级Ⅱ级、Essen评分4分和二者联合预测变量预测脑梗死再发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25%、75.68%、75.00%、85.84%、91.67%、83.78%。联合预测变量曲线下面积最大,新生血管分级曲线下面积最小,联合预测变量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新生血管分级和Essen评分曲线下面积。结论脑梗死患者的再发危险分层应联合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和Essen评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不同类型与新生血管的关系.方法 运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3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49个斑块进行检测,根据斑块类型分为软斑组(21个)、硬斑组(11个)和混合斑组(17个),分析造影表现与斑块类型之问的关系.结果 49个斑块中共有35个增强,其中19个软斑,13个混合斑,3个硬斑;未增强的14个斑块中,硬斑8个,混合斑4个,软斑2个.超声造影对软斑、混合斑、硬斑新生血管的检出率分别为90.47%(19/21)、76.47%(13/17)和27.27%(3/11).超声造影对软斑组新生血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硬斑组(P=0.001),与混合斑组比较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8).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可以较敏感地显示出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增强情况,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形成与斑块的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超声造影技术评价均质低回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临床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3例,男27例,女6例,年龄52~79岁,平均65.5岁,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常规超声与颈动脉超声造影检查,并经头MRI检查证实有新发、陈旧性脑梗灶。结果经颈动脉常规超声检查共检出颈总、颈内动脉斑块42个,斑块厚度0.34~0.59cm,平均0.47cm,长度1.0~3.2cm,平均2.1cm。经颈动脉超声造影检查所有颈动脉斑块均检出斑块内部新生血管形成。结论颈动脉超声造影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检测首选影像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帧频超声造影(H-CEUS)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间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的患者27例,共计33个斑块;对研究对象分别行常规超声造影及H-CEUS检查并留存图像资料,再由2位观察者(A和B)分别对超声造影和H-CEUS图像进行分析,给出评价结果和分级,观察指标包括斑块的厚度、回声、表面纤维帽是否完整,造影后斑块内有无新生血管和新生血管的结构。对超声造影和H-CEUS图像特征和分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2种造影模式下的差异,采用Kappa检验对2名观察者检查的一致性进行检验。 结果2名观察者对于斑块内有无新生血管的评价结果,2种造影模式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CEUS对于新生血管结构的显示均优于常规造影,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者A:χ2=4.11,P=0.040,观察者B:χ2=4.20,P=0.040);对于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的评价中,2种造影模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声造影模式下,2名观察者间的一致性检验Kappa系数为0.6716(95%可信区间:0.4737~0.8695);H-CEUS模式下,2名观察者间的一致性检验Kappa系数为0.7500(95%可信区间:0.5681~0.9319);与超声造影模式相比,采用H-CEUS观察2名观察者间的一致性有明显提高。 结论H-CEUS可以使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和血管结构的显示更加清楚,而且对不同观察者间评价结果的一致性上有着明显提高,H-CEUS对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超声微血管成像(SMI)与超声造影(CEUS)在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价值。方法选取40例经常规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行SMI及CEUS检查,比较SMI与CEUS在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出情况。结果颈动脉粥样斑块新生血管主要出现于低回声或以低回声为主的混合性斑块中,SMI方法与CEUS方法对低回声斑块和低混合回声的斑块新生血管显现率分别为75.6%(28/37)、91.8%(34/37),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SMI方法与CEUS方法对低回声与低回声为主的混合性斑块的血流评级基本一致,其中在斑块厚度≥2.5mm时,两种方法对新生血管的评级高度一致,而在斑块厚度2.5mm时,两种方法对新生血管的评级无明显一致性。结论厚度2.5mm的低回声以及低回声为主的混合性斑块,SMI对其新生血管的检出以及分级与CEUS的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