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预测脑梗死再发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初发脑梗死患者89例,行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并进行颈动脉斑块的二维回声及新生血管分级,随访1年后入选者脑梗死再发情况,以脑梗死再发与否作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饮酒史、颈动脉斑块二维回声分级及新生血管分级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梗死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评估独立风险因素预测脑梗死再发的价值。 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二维超声分级(P=0.028)与新生血管分级(P=0.006)为脑梗死再发的风险预测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是脑梗死再发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OR=1.916,P=0.043),ROC分析示以新生血管分级>Ⅱ级预测脑梗死再发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7.74%、70.69%,其曲线下面积为0.684(95%CI:0.577~0.779,P=0.0017)。 结论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是预测脑梗死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预测脑梗死再发的价值。方法对51例初发脑梗死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参考文献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回声和新生血管分级,随访1年后入选者再发脑梗死情况,应用ROC曲线评估回声和新生血管分级预测脑梗死再发的价值。结果再发脑梗死侧斑块回声分级主要为I级和Ⅱ级,而未再发脑梗死侧主要为Ⅲ级,两组间回声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发脑梗死侧斑块新生血管分级主要为Ⅲ级和Ⅳ级,而未再发脑梗死侧主要为I级和Ⅱ级,两组间新生血管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新生血管分级Ⅱ级较以回声分级=I级、=Ⅱ级和Ⅲ级为标准预测脑梗死再发均具有更好准确率。结论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是预测脑梗死再发的有效参数,优于回声分级。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半定量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循环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行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检查的受试者132例,依据超声造影半定量评估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分级进行分组:1~2级60例(A组)、3级44例(B组)和4级28例(C组)。同时获取三组受试者循环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细胞计数(NE)、淋巴细胞计数(LY)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斑块超声造影分级与循环血中白细胞各亚型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影响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三组中脑梗死患者构成比在C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间WBC和NE依次增高,而LY依次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NLR在A组最小,在C组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与循环血中WBC、NE和NLR呈正相关(r=0.30、0.59和0.77,P均<0.01),与LY呈负相关(r=-0.5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NLR是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循环血中NLR每增加1.08,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增加一级。 结论 循环血中NLR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切相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NLR每增加1.08,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增加一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半定量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分析其与循环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的相关性,探讨NLR对斑块内新生血管及斑块易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检查的受试者132例,应用超声造影半定量评估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分级并进行分组:1~2级60例(A组)、3级44例(B组)和4级28例(C组)。同时获取各组循环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淋巴细胞计数(LY)及NLR。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斑块超声造影分级与循环血中白细胞各亚型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影响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A、B、C组间WBC和NE依次增高,LY依次减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NLR最小,C组NLR最大,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与循环血中WBC、NE和NLR均呈正相关(r=0.30、0.59、0.77,均P<0.01),与LY呈负相关(r=-0.50,P<0.01)。三组中脑梗死患者构成比在C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是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循环血中NLR每增加1.08,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增加一级。结论循环血中NLR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切相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NLR每增加1.08,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增加一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联合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1年7月伴颈动脉斑块的98例AIS患者为观察组,100例无症状者为对照组。运用超声造影对斑块内新生血管(IPN)分级。比较两组IPN等级、血清VEGF、MMP-9水平差异,分析3项指标与AIS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讨各指标对AIS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IPN等级、VEGF、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显示IPNⅡ级、Ⅲ级、VEGF、MMP-9水平升高是AIS危险因素(P<0.05)。IPN等级、VEGF、MMP-9预测AIS的AUC为0.75、0.85、0.88,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3,高于单项检测。结论: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联合血清VEGF、MMP-9可有效提高AIS风险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评估全身外周动脉斑块,探讨其联合常规临床危险因素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疑似CA患者13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将其分为CA组93例和非CA组39例。应用超声检测两组外周动脉斑块个数,计算斑块超声等级积分(PS);分析外周动脉斑块超声评估数据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调整常规临床危险因素,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超声评估数据与CA风险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超声评估数据联合常规临床危险因素对CA及其严重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腹主动脉、下肢动脉斑块数,以及颈动脉和下肢动脉P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均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571、0.265、0.423、0.531、0.522、0.656,均P0.05);其中颈动脉斑块数、下肢动脉PS预测CA的曲线下面积最高,均为0.738。调整常规临床危险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动脉斑块数、PS与CA风险不存在独立相关性。全身外周动脉斑块超声评估数据联合常规临床危险因素预测CA风险及其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8、0.823,均高于常规临床危险因素模型的诊断效能。结论外周动脉斑块超声评估可以反映CA存在及病变程度,在常规临床危险因素基础上联合全身外周动脉斑块超声评估数据可提高CA风险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超声造影反映斑块内部的新生血管、斑块的形态和成分等,评价斑块不稳定特征性风险因素诊断斑块破裂风险的效能。方法 纳入超声筛查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管腔面积狭窄50%~99%、临床表现为症状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共164例,均接受颈动脉超声造影,其中76例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并获得病理结果。超声图像以斑块内新生血管、造影非强化区(包括脂质和斑块内出血)、斑块钙化向管腔面突出等作为斑块不稳定性的风险因素,以组织学发现斑块内出血作为最倾向斑块破裂的指标,将具有不稳定特征的各项风险指标分别与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各项风险指标分别与斑块内出血的对应关系。造影新生血管分级为低风险组(0~1级)、中风险组(2~3级)、高风险组(4级),与病理斑块内出血结果作对照分析,对诊断不稳定斑块破裂的效能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OR值反映危险度。结果 斑块内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低或混合回声为77.6%,造影非强化区为81.8%,钙化向管腔面突出为90.2%,斑块内新生血管Ⅱ级以上为80.6%;新生血管分级与病理对照分析,P<0.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超声造影分级及其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146例,其中7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CHD(CHD组,105枚斑块),余67例为非CHD患者(对照组,97枚斑块)。两组均行颈动脉超声、颈动脉超声造影及血脂检查,分析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超声造影分级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CHD组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分级以Ⅱ、Ⅲ级为主(73枚),对照组以0、Ⅰ级为主(61枚),两组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分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HD组斑块内新生血管超声造影分级与TC、sdLDL-C均呈正相关(r=0.512、0.681,均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较好地反映CHD患者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且斑块内新生血管超声造影分级与血脂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超微血管成像(SMI)和超声造影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患者(99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别行SMI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SMI和超声造影显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阳性率和位置差异,以及两种方法诊断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一致性。结果超声造影对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SMI(79.80%vs.5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64,P=0.000)。两种方法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的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7,P<0.05)。Kappa检验显示SMI与超声造影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具有一致性(Kappa=0.464,P=0.000)。结论 SMI与超声造影诊断斑块内新生血管各有优势,超声造影敏感性高,更易显示斑块基底部新生血管;SMI具有简便、无创、价格低廉的优点,可作为粥样硬化斑块的长期随访手段,两者联合应用可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斑块易损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变91例,行头部MRI检查,收集临床资料及年龄相关的白质改变量表(ARWMC)评分结果。依据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的Logistic的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0)、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厚度和(P=0.008)、血浆肌酐值(P=0.040)和白蛋白(P=0.038)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发生相关。结论:年龄、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相对高的血清肌酐值和血清白蛋白是缺血性白质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和颈动脉斑块进行检测,探讨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血管病变支数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入选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痛患者共471例,术前均用高频超声检测CIMT和颈动脉斑块.按是否检出斑块分为斑块组(n=361例)和非斑块组(n=110),比较两组冠脉病变程度,并计算颈动脉斑块的风险比值(OR值).结果:两组除了年龄有显著差异外(P< 0.001),其他资线资料均无显著差异,相对于非斑块组,斑块组检出更多的3支血管病变(OR=3.328,95% CI:1.907~5.807,P< 0.001).多元Logistic回归校正基线资料和相关危险因素后,颈动脉斑块仍是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OR=2.933,95% CI:1.865 ~ 4.615,P<0.001),而CIMT增厚则否.结论:相对于CIMT增厚,颈动脉斑块能能更好地预测冠心痛多支血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CEUS)显示的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增生的程度与颈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颈动脉狭窄患者92例,其中双侧病变者22例,共114条颈动脉.所有患者均在超声检查后1周内行DSA检查,以此判断动脉狭窄程度.CEUS观察斑块内有无增强并将斑块增强的程度分为0~4级.随后定量计算动脉斑块内增强强度EI及斑块内增强强度与颈动脉管腔内增强强度的比值ratio.结果 超过90%(包括闭塞)与90%以下狭窄的颈动脉斑块CEUS分级有显著性差异,而90%以下各组斑块的CEUS增强分级无显著性差异.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之间EI (P=0.864)及ratio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超声造影显示的颈动脉斑块的增强程度与相应的颈动脉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对颈动脉狭窄程度不高的患者超声造影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形成可帮助进一步评估患者的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评估颈动脉斑块,探讨颈动脉斑块性质与非ST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88例,分为非ST抬高型ACS 45例(ACS组)和稳定性冠心病43例(SCHD组)。均行颈动脉常规超声检查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剪切波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的弹性及造影强度,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常规超声显示ACS组中低回声斑块检出率和混合回声斑块检出率均高于SC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造影显示ACS组斑块最大增强强度和最大增强密度均较SCHD组增高,达峰时间较SCHD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剪切波弹性成像显示ACS组斑块平均杨氏模量值明显低于S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最大增强密度是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53,95%可信区间0.161~7.091,P=0.027)。结论超声造影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均能定量分析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与易损性,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滋养血管新生的特点。方法对47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8例非脑梗死患者(非脑梗死组)行双侧颈动脉超声造影检查,对颈动脉滋养血管进行分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颈动脉滋养血管分级判断脑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曲线下面积;评估观察者之间确定颈动脉滋养血管分级的一致性。结果脑梗死组梗死侧颈动脉滋养血管以Ⅰ级为主,与脑梗死组非梗死侧和非脑梗死组双侧颈动脉滋养血管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4、0.0005、0.0085)。Ⅰ级滋养血管中脑梗死的比例明显高于0级滋养血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以颈动脉滋养血管Ⅰ级为标准评价脑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2.3%、61.5%及0.669;观察者间评估颈动脉滋养血管新生的一致性均较佳。结论脑梗死与非脑梗死的颈动脉滋养血管分级差异明显,颈动脉滋养血管分级是预测脑梗死的一个有效指标,且观察者间一致性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增强类型与后循环脑梗死(PCCI)的关系.方法 对32例PCCI及14例非脑梗死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依据文献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增强模式分级,比较PCCI侧与非梗死侧斑块分级差异.结果 PCCI梗死侧斑块多为Ⅲ级和Ⅳ级,而PCCI非梗死侧斑块和非脑梗死非梗死侧斑块多为Ⅰ级和Ⅱ级;以斑块超声造影分级大于Ⅱ级为标准预测PCC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97%和70.91%.结论 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分级是预测PCCI的有效参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的研究。方法根据斑块内回声特性将斑块分为低回声均质性斑块(A组)、不均质回声斑块(B组)及高回声均质斑块(C组);术前做颈动脉斑块的超声造影检查,记录造影参数AT、TTP、BI、PI和EI;术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抗CD34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DV),分析其与超声造影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1)EI:A、B组与C组的数值依次下降,且A组最高(P=0.000)。(2)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结果:MVD值与EI值呈线性正相关(r=0.476,P=0.000)。结论超声造影参数EI能较好地反映颈动脉斑块内的新生血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型肥胖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L/H)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369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颈部血管超声结果、血生化及血常规指标.根据颈部血管超声结果将其分为颈动脉斑块组839例,对照组2859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H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 颈动脉斑块组L/H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L/H是腹型肥胖人群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L/H取值范围在2.19~<2.66、2.66~<3.14、≥3.14时,其发生颈动脉斑块风险的OR值分别为1.43、1.62、3.43.L/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36,最佳临界值为3.02,灵敏度为59.5%,特异性度为76.4%,其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预测价值优于LDL-C(AUC为0.647).结论 L/H与腹型肥胖人群颈动脉斑块形成密切相关,其数值越高,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越高,可作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基于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评估颈动脉低回声斑块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16例首次确诊脑梗死患者,均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随访1年,根据脑梗死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50)和未复发组(n=66),结合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相关参数,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相关参数对脑梗死复发的诊断效能。结果 (1)两组患者性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小卒中、颈动脉斑块部位、颈动脉斑块位置、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位置、颈动脉斑块厚度、颈动脉斑块长度、高血脂史、甘油三酯水平、胆固醇水平、糖尿病病史、空腹血糖、冠心病病史、吸烟史和饮酒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年龄、高血压史、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复发组强度峰值、增强强度(EI)、斜率及强度比值(Ratio)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EI及Ratio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4)EI、Ratio及EI...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颈动脉超声造影(CEUS)技术半定量评估斑块内新生血管(IPN),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启动子基因-1562C/T变异、MMP-9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比值(MMP-9/TIMP-1)对IPN的影响。方法 纳入1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应用CEUS评估IPN分级并分组。ELISA法检测血清MMP-9、TIMP-1水平,Sanger法对基因测序;应用相关性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参数对IPN的影响并绘制ROC曲线。结果 血清MMP-9、MMP-91562C/T变异、MMP-9/TIMP-1比值与IPN超声造影分级呈正相关(r=0.332,r=0.238,r=0.683,P <0.001),logistic回归显示MMP-9/TIMP-1比例失衡是IPN独立危险因素(OR=6.110,95%CI:1.097~34.033,P=0.039),MMP-9/TIMP-1比值≥2.12,IPN超声造影分级≥Ⅲ级的AUC为0.89,敏感度为84.90%,特异度为85.10%。结论 MMP-9酶抑制剂调控MMP-9/TIMP-1比例失衡是IPN独立危...  相似文献   

20.
【】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评估脑梗死与非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滋养血管新生特点及其一致性。 方法 对47例脑梗死患者和18例非脑梗死患者双侧颈动脉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对颈动脉滋养血管进行分级并进行一致性评估。 结果 脑梗死患者梗死侧颈动脉滋养血管以I级为主,与脑梗死非梗死侧和非脑梗死双侧颈动脉滋养血管分级差异明显(P分别为0.0104,0.0005,0.0085),而非脑梗死和脑梗死非梗死侧颈动脉滋养血管以0级为主,三者间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4795,0.2425,0,6889);入选者I级滋养血管患者中脑梗死的比例明显高于0级滋养血管患者(P=0.0001);以颈动脉滋养血管I级为标准评价脑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3%,61.5%(AUC=0.669),受试者之间评估颈动脉滋养血管新生的一致性均较佳。 结论 脑梗死与非脑梗死的颈动脉滋养血管分级差异明显,颈动脉滋养血管分级是预测脑梗死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