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自发性颈部动脉夹层(spontaneous 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SCAD)是青中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SCAD是遗传、环境、感染等多因素疾病,其中,血管相关危险因素与SCAD的关系仍然存在争论。研究显示,SCAD引起的缺血性卒中以血栓栓塞机制为主,因此,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是SCAD的主要治疗方式,但目前尚缺乏随机对照试验对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进行对比。同时,多项单中心病例研究证实了血管内支架治疗SCA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4.
偏头痛是一间断性反复发作的 ,以一侧头痛为主的搏动性头痛疾病 ,一次历时约 2~ 72h。可伴有视觉、感觉、运动、情绪紊乱及胃肠道等植物神经症状。常有遗传性家族史〔1〕,一般女性发病率高。由于对偏头痛和缺血性卒中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 ,人们认识到偏头痛和缺血性卒中相关。本文将我院 1986年 7月至 2 0 0 1年 11月收治的 6例偏头痛患者选取完整资料 ,对临床特征加以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 ,女 5例 ,男 1例 ,年龄 18~ 45岁 ,均行头颅扫描 ,为枕叶脑梗死 ,4例有 2~ 5年偏头痛史 ,1例有 10年偏头痛史 ,每人发作形式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部夹层动脉(CAD)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方法:收集我中心前瞻性登记数据库中的17例(共18支病变血管)经DSA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因CAD所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资料,对其归纳分析。结果:CAD所致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占同期该年龄段缺血性脑卒中和TIA的7.49%(17/227)。所有患者均因TIA或局灶神经功能缺损就诊;头颅MRI和DSA均发现特征性征象,颈内动脉夹层(ICAD)与椎动脉夹层(VAD)的构成比为16/2;所有患者均接受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其中6例行支架置入术。随访2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恢复。结论:ICAD较VAD常见,TIA或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候结合特征性的影像学改变是诊断CAD的主要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1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77岁,退休教师,右利手.因"左侧肢体无力2天"于2010年3月28日入院.
患者发病前一天晚间入睡前一切如常,入院2天前晨起活动后感左侧上下肢无力,行走时左下肢稍拖行,逐渐加重,严重时左手持物掉落,左下肢不能支撑站立,约30分钟后有所好转,但未能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伴吐词不清.无黑朦,眩晕及共济失调等症状. 相似文献
7.
1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63岁,以"言语不清伴右手指尖麻木1 d"为主诉于2009年5月18日入院.患者于入院1 d前工作中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言语含糊不清,伴右手指尖麻木,口角歪斜,症状持续不缓解.无头痛、头晕,无肢体活动障碍,无目蒙及意识障碍. 相似文献
8.
9.
李文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5):176-176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3岁,未婚,汉族。患者无意中发现左侧上颈部有一鸽蛋大小肿块,质韧,无疼痛、发热,无咽痛、吞咽困难及其他不适,“门诊以左颈部肿物性质待查”收入院治疗。入院后行肿物切除活检术,术后病理证实:“左咽旁间隙血管肉瘤”,进行放化疗,并定期化疗1年2月余,发现双肺转移,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68mmHg。一般情况下,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颈部软组织呈放疗后改变,组织僵硬,淋巴结触诊不满意,左颌下、下颌骨下缘至颏下可见一长约15cm手术疤痕,疤痕增生不明显;颈前正中有一约5cm横形手术疤痕。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颈部活动自如无受限。双肺呼吸音粗+心率80次/min。律齐,腹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11.
脊髓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脊髓瘤卒中则少见。本院85年收治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41岁,已婚,1985年10月21日入院,腰骶部隐痛半年。入院前3天搬重物时突觉腰部剧痛,呈持续性并向双下肢放射。次日出现尿潴留,腰骶部痛加剧,不能平卧。一般止痛剂无效。注度冷丁后可稍缓解。发病过程无发冷、发热、抽搐及肢体麻木等。既往健康,月经正常。查体:体温37.2℃,脉搏92次/分,血压150/00mmHg。一般检查及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力正常。膝跟腱反射对称。跖反射对称减弱。无病理反射。下肢感觉存在,仅有腰骶部痛觉过敏,尿潴留。 相似文献
12.
13.
孟庆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86,(3)
脑膜瘤位于鞍结节及垂体部位并发生出血者则属罕见,我们遇到一例报告如下: 病例摘要患者男,37岁,农民。于1985年1月起无诱因出现烦渴,每日饮水从9,000ml至4月份渐增至20,000ml,每日进流质饮食1.500ml。多尿每日排尿10至30余次,每次量约700ml。食欲无增加,逐渐消瘦。3月中旬自感右颞部及双眼胀痛,视物模糊不清。4月间上述症状加重,记忆力减退。在当地诊治并经腰穿为血性脑脊液,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经止血脱水等治疗效果不显,继而出现头痛及视物模糊加重,左眼向左看物不清楚,右 相似文献
14.
董力群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89,(4)
男性,45岁,入院前6天无任何诱因颈部呈刀割,电灼样疼痛,向两肩部放射,咳嗽,转头时加剧,伴两上肢针刺样麻木,尿潴留,大便不畅,既往史无殊。查体:神清,颅神经(一),颈项僵硬,呈强迫性左后头位,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增高,左下肢痛触觉减退,双髌,踝阵挛(十),病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伴腹部卒中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5岁,因性生活后突然昏迷,大小便失禁入院,血压29.3/17.3KPa,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腹软,平坦,无血管杂音。神经系统检查:颈部抵抗,右鼻唇沟浅,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右上下肢肌力Ⅱ级,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左室肥大劳 相似文献
16.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7,(3)
目的:报道1例因外伤性颈内动脉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方法:报道1例因外伤性颈内动脉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诊疗经过。同时,结合相关文献对外伤性颈内动脉闭塞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进展进行复习。结果:1例外伤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而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治疗2周后,患者右侧肢体功能恢复,仅遗留部分运动性失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为2分。治疗6周后,复查颈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提示左侧颈总动脉近段狭窄,其远端颈总动脉闭塞直至颈总动脉分叉处。于是行左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取栓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随访,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对于外伤性颈内动脉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可基于指南推荐,进行个体化治疗。在溶栓时间窗内及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病史摘要 男,20岁,渔民,于1992年10月9日入院,以往无感染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内科检查见高热39.2℃;心、肺无异常,律齐,各瓣膜无杂音;神经系统检查见昏迷,右侧鼻唇沟浅,右侧肢体肌张力低下,肌力0级,右病理症阳性,左侧阴性。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无色、压力2.45kPa,彭氏试验阳性,白细胞20×10~6/L,红细胞960×10~6/L,蛋白1.66g/L,糖3.3mmol/L,氯化物119mmol/L;细菌涂片阴性,霉菌涂片阴性。胸片正常,EKG正常。CT示右顶叶低密度影,左基底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6岁,半夜解小便回床后,突然感觉右下肢无力,足趾不能动。3小时后症状渐缓解,能行走,但觉右腿不灵活,次晨来院以TIA入院。患者病前10天一直觉头昏头痛。既往无特别病史。入院检查:神经系统仅见右下肢远端肌力5级,双膝反射(?),右踝阵挛( ),轻度跛行步态,其它均正常。内科情况无异常。体温36.8℃,血压19/12kPa。血和二 相似文献
19.
20.
高位颈髓瘤卒中较为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1例报告于下。 患者男、34岁、农民,系颈痛、四肢麻木5月余,四肢瘫痪、呼吸困难、尿潴留4天于1983年9月10日再次入院。缘5月余前无明显诱因,患者逐渐感颈痛、四肢麻木,并偶有触电样向双上肢放射痛,曾在病后3个月收住院治疗。当时一般情况良好,颅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