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人服用非甾体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玉祥  韩力 《职业与健康》2007,23(20):1887-1888
目的了解老年人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对服用NSAIDs患者与未服用NSAIDs患者2组之间在性别、年龄、既往史、服药史、临床症状、胃镜结果、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HP检测采用活检胃黏膜快速尿素酶和组织学切片行Giemsa染色确定。结果服药组有消化性溃疡史35.29%,心脑血管病史52.94%,消化道症状40.44%;未服药组有消化性溃疡史30.78%,心脑血管病史23.31%,消化道症状75.62%。胃镜结果:服药组胃溃疡41.17%,十二指肠溃疡27.21%,复合性溃疡17.64%,糜烂出血性病变13.98%,HP阳性78.68%;未服药组胃溃疡24.21%,十二指肠溃疡65.38%,复合性溃疡6.23%,糜烂出血性病变9.08%,HP阳性86.65%。结论老年人服小剂量NSAIDS易致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病变伴出血。用药的同时服用抑酸和胃黏膜保护剂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对上消化道溃疡的协同致病作用,为临床治疗消化道溃疡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消化科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0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就诊的200例非消化道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Hp感染和服用NSAIDs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对上消化道溃疡的协同致病作用。结果 Hp感染服用NSAIDs的患者患胃溃疡的OR值明显比仅感染Hp者和仅服用NSAIDs者患胃溃疡之和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服用NSAIDs对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患者,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OR值均明显比仅感染Hp者和仅服用NSAIDs者,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OR值之和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和NSAIDs对胃溃疡具有协同致病作用;而在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无协同致病作用;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和服用NSAIDs的时长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对上消化道溃疡的协同致病作用,为临床治疗消化道溃疡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消化科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0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就诊的200例非消化道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Hp感染和服用NSAIDs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对上消化道溃疡的协同致病作用。结果 Hp感染服用NSAIDs的患者患胃溃疡的OR值明显比仅感染Hp者和仅服用NSAIDs者患胃溃疡之和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服用NSAIDs对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患者,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OR值均明显比仅感染Hp者和仅服用NSAIDs者,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OR值之和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和NSAIDs对胃溃疡具有协同致病作用;而在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无协同致病作用;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和服用NSAIDs的时长无关。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以下简称HP)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可以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研究发现,HP阳性者都患有胃窦炎,经抗菌治疗HP根除后,炎症可消退。消化性溃疡患者HP阳性率高,其中十二指肠溃疡HP阳性率为80%~100%,胃溃疡HP阳性率为80%左右。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显著降低消化性溃疡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7月在本院门诊检查出消化性溃疡患者27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证实,采用Warthin—starry法及快速尿素酶法检测患者溃疡组织中的幽门螺杆菌,分析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结果:278例患者中共发现HP感染阳性187例,阳性率为67.3%;男性患者中HP感染阳性率为70.7%,显著高于女性62.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HP感染阳性率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感染阳性率高于胃溃疡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正>现有概念定义"难治性消化性溃疡"(intractablepeptic ulcer):经用标准剂量的H2受体拮抗剂治疗后,经胃镜确定,十二指肠溃疡在8周末不愈合,胃溃疡在12周末不愈合者称为"难治性消化性溃疡"[1]。临床上常常又将久治不愈、症状持续存在或短期内再次复发的溃疡归为难治性溃疡。其中,胃溃疡难愈情况比十二指肠溃疡多见,而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更易复发。临床显示,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约占消化性溃疡患者的10%。  相似文献   

7.
4504例消化性溃疡胃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近年来佛山地区消化性溃疡的患病情况及与几个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⑴在26741例胃镜检查中,检出消化性溃疡4504例,检出率16.84%。其中十二指肠溃疡3291例,占73.07%;胃溃疡969例,占21.51%;其它溃疡(包括复合性溃疡及吻合口溃疡)244例,占5.42%。⑵消化性溃疡患者男女之比为2.34:1。⑶消化性溃疡患者平均年龄41.2岁,十二指肠溃疡以31~40岁居多,胃溃疡和其它溃疡均以60岁以上居多。⑷消化性溃疡冬春两季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夏秋两季(P=0.000)。⑸2000~2004年5年来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分别为:16.58%、16.96%、16.45%、16.44%和17.55%。结论⑴消化性溃疡病变好发部位以十二指肠溃疡最多,胃溃疡次之,其它溃疡最少。⑵消化性溃疡发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⑶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青年,胃溃疡和其它溃疡以老年人多见。⑷消化性溃疡好发于冬春两季。⑸佛山地区消化性溃疡检出率近5年来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1 983年Mashall和Warren从人胃黏膜中分离和培养出幽门螺杆菌 (Hp)以来 ,该菌与胃和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尽管Hp致溃疡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目前认为Hp感染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1 Hp作为消化性溃疡致病因素的证据1 1 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有很高的Hp感染率 文献报道十二指肠溃疡Hp的感染率为 95 %~ 1 0 0 % ,胃溃疡为 85 %~ 90 %。据估计美国 90 %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和 70 %的胃溃疡与Hp感染有关。其他的则与非甾体消炎药 (NSAID)的摄入有关 ,少见的病因有胃泌素瘤、特…  相似文献   

9.
吸烟,饮酒与消化性溃疡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20例经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和90例无上消化道疾病史的对照病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吸烟者患胃溃疡的相对危险度(OR值)为不吸烟者的12.87倍(P<0.01);OR值与每日吸烟量及吸烟深度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戒烟1年以上者,OR值降低.吸烟与十二指肠溃疡有一定联系,但联系强度不如胃溃疡明显.饮酒也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有关,特别是吸烟而且饮酒时,可显著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高月凉 《健康必读》2008,7(7):13-15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溃疡的临床特点。方眭对我院2002—2007年收治的80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与同期住院的中青年(60岁以下)溃疡病例60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胃镜检查结果等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胃溃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中青年组。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外,不良生活习惯和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是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常见诱发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老年组与同期中青年组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率相似。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在临床表现和病变部位有其一定的特点,并发症多,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幽门螺杆菌(Hp)的分型以及Hp分型在消化性溃疡中的构成比,评价Hp分型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89例确诊消化性溃疡(胃镜确诊)且伴有Hp感染患者血清中与Hp感染相关的抗体.根据检测到的细胞毒素(CagA)、空泡毒素(VacA)、尿素酶(Urease)等其他Hp抗体,将患者分为Ⅰ型或Ⅱ型Hp感染.结果:在8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Ⅰ型感染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显著高于Ⅱ型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9例HpⅠ型感染者中,CagA+VacA双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个CagA/VacA抗体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免疫印迹法对消化性溃疡进行分型,有利于病情的判断,对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对56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行胃镜检查及13C-尿素呼气检验。结果:内镜下诊断胃溃疡22例(39.3%),十二指肠溃疡28例(50.0%),复合性溃疡6例(10.7%)。消化性溃疡Hp感染阳性率达89.3%,其中胃溃疡Hp感染率最高(90.9%),复合溃疡Hp感染率最低(83.3%)。结论: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要重视HP的高感染率和高致病性,进行健康宣教,改变生活方式,降低感染率。根除Hp感染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疾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祁海霞 《工企医刊》2000,13(3):11-12
本文对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 HP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本组80例,男64例,女16例,男:女=4:1。年龄最大60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40.2岁。入选条件:(1)胃镜诊断为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和(或)胃溃疡;(2)HP阳性;(3)均有返酸、嗳气及规律性、季节性上腹部疼痛;(4)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在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组,并依照患者是否合并Hp感染分为未感染组(39例)、Hp感染组(41例)两个亚组。另外同期选取于医院行胃镜检查未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健康志愿者40名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CHI3L1水平,分析CHI3L1在各组的水平变化;分析CHI3L1与Hp感染组患者不同临床特征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HI3L1对消化性溃疡Hp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Hp感染组CHI3L1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Hp感染Ⅱ型、复合性溃疡、活动期患者CHI3L1高于Hp感染Ⅰ型、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愈合期、疤痕期患者(P<0.05);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CHI3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愈合期患者CHI3L1高于疤痕期患者(P<0.05);CHI3L1对消化性溃疡Hp感染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954。结论 CHI3L1在消化性溃疡Hp感染中表达升高,且与患者感染...  相似文献   

15.
正消化性溃疡是由于胃肠粘膜被胃消化液消化而造成的溃疡,以胃及十二指肠球部常见,故称为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其临床特点为慢性、周期性和节律性疼痛。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126例,男85例,女41例,年龄22—81岁,胃溃疡68例,十二指肠溃疡39例,复合性溃疡19例。1.2临床特点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痛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疼痛性质可为钝痛、胀痛或烧灼样痛,剧烈疼痛者较  相似文献   

16.
杭玲  于浩 《中国保健》2009,(19):866-867
一般将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总称为消化性溃疡,有时简称为溃疡。原本消化食物的胃酸(盐酸)和胃蛋白酶(酶的一种)却消化了自身的胃壁和十二指肠壁,从而损伤黏膜组织,这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几乎是所有十二指肠溃疡和绝大多数胃溃疡发生的先决条件,阿莫西林可以治疗消化性溃疡的HP感染,有效且安全,雷尼替丁可有效地抑制基础胃酸和夜间胃酸的分泌,为此,我科于1998年-2002年用阿莫西林和雷尼替丁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导致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共180例,根据是否合并出血分为出血组75例,未出血组105例,分析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既往有消化道出血史、心脑血管疾病病史、单纯服用NSAIDs是出血的危险因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值(95%CI):0.9(0.5~ 1.7),P=0.003]、消化性溃疡史[OR值(95%CI):1.4(0.7~2.6),P=0.006]、既往有消化道出血史[OR值(95%CI):2.1(1.4~3.0),P=0.007]、单纯Hp感染[OR值(95%CI):3.2(2.1~4.2),P=0.001]、心脑血管疾病病史[OR值(95%CI):1.3(0.5~1.9),P=0.005]、单纯服用NSAIDs[OR值(95%CI):2.4(1.6~3.5),P=0.001]是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Hp感染合并服用NSAIDs可提高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发病率(P<0.01).结论 Hp感染合并服用NSAIDs可增加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发生率和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性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的部分病人,以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合并消化道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普通消化性溃疡患者及我院进行体检的部分健康人作为对照,并根据消化道溃疡部位分为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组;所有人均行幽门螺杆菌测定仪、碳14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分析Hp感染在不同人群的感染率及对不同人群发生消化道溃疡的影响。结果:①肝硬化组中Hp感染率为58.33%,肝炎组Hp感染率为71.97%;②肝硬化合并溃疡组的Hp阳性率为54.55%,肝炎合并溃疡组Hp感染率为69.35%;③肝炎和肝硬化合并不同部位溃疡的Hp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体检组(P<0.05)。结论:乙肝相关性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Hp感染明显升高,Hp感染是乙肝相关性慢性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独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相信很多人已经感受到了,那就是“我的胃又疼了”,而这一个“又”字,满满的都是心酸啊.你知道吗,反反复复上腹痛,也许你是得了溃疡病呢!今天就带您简单了解一下——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记住是消化性而不是消化道溃疡.为啥是“消化性”溃疡呢?因为这个溃疡的形成机制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直接关系,和发生在消化道无关.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好发于中老年,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青壮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