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盆底肌肉康复器对产妇行盆底康复辅助性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2月~2020年2月择取80例产妇,将其按照入院时间予以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盆底康复训练,研究组基于常规产后盆底康复训练采用盆底肌肉康复器予以辅助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盆底肌力改善情况,并对两组产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尿失禁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从盆底肌力改善情况分析,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从产后不同时间段尿失禁发生情况分析,产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研究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两组夜尿次数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个月研究组夜尿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产妇来说,通过盆底肌肉康复器进行盆底康复辅助性治疗可以取得显著效果,避免尿失禁发生,减少夜尿次数,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女性阴道分娩后早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4月住院经阴道分娩,自愿接受盆底肌肉锻炼的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在分娩后第二天,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指导,开始进行持续6周的盆底肌肉锻炼,对照组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两组于产后42天进行盆底肌肉张力检测,评价盆底肌肉锻炼的效果。结果两组产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天,两组分别进行盆底肌肉张力检测,观察组盆底肌肉张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可有效增强盆底肌肉收缩力,改善和修复盆底组织的功能,有效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有效预防产后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盆底肌肉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分娩的86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早期盆底肌肉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两组持续干预至产后第8周。对比两组的盆底功能与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盆底肌电压、盆底肌力牛津分级系统(Oxfor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产后第8周,观察组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早期盆底肌肉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能够改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促进盆底功能恢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王红英 《医疗装备》2023,(20):151-153
目的 探讨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6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盆底压力、盆底肌肌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盆底压力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收缩压力、静息压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底肌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干预效果较好,可改善盆底功能,促进盆底肌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0例足月产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盆底肌训练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盆底肌张力评分及尿失禁程度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盆底肌张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尿失禁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子宫缩复不良、子宫脱垂、痔疮及腰骶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子宫后倾后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少于对照组;膀胱膨出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有利于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恢复,能有效降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就诊的孕妇,分为妊娠28周开始锻炼组157人(产前锻炼组),产后开始锻炼组192人(产后锻炼组)。选择同期未参加孕妇学校课程学习并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131人。产后42 d、6个月对比三组盆底肌肉肌力、阴道前/后壁膨出、尿失禁、阴道脱垂情况。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锻炼组盆底肌肉张力在产后42 d、6个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锻炼组盆底肌肉张力在产后42 d、6个月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锻炼组压力性尿失禁在产后42 d、6个月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锻炼组压力性尿失禁在产后42 d、6个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产前锻炼组效果优于产后锻炼组(P0.05)。结论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功能障碍有防治作用,有利于产后康复,产前妊娠28周开始锻炼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炼联合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该院规范孕检的妇女进行常规筛查,选取阴道分娩的单胎初产妇2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12例)和锻炼组(138例)。观察组进行一般健康宣教,锻炼组妊娠28周起进行盆底肌肉锻炼,产后42 d行生物反馈电刺激,分别于妊娠37周、产后42 d、产后3个月及产后半年检测盆底肌力并进行尿失禁分析。结果锻炼组妊娠37周、产后42 d、产后3个月及产后半年的盆底肌力均高于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炼联合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能有效提高盆底肌力,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产后42天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恢复具有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常规产后42天检查的妇女50例,并将此50例妇女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两个小组,每个小组25例,应用压力张力器对治疗组的25例妇女开展盆底压力测定,测定结果〈Ⅲ级的给予盆底肌肉康复治疗,经过一至三个治疗疗程之后再进行复查;对照组的病患则没有给予治疗处理,只需定期回医院复查即可。对治疗组与对照组妇女的盆底压力进行对比,了解盆底压力的改变情况。结果:研究发现有90%的产妇均存在盆底压力受损的情况,区别仅在于受损程度的大小而已。两个小组产妇在第一次检查时在盆底压力分级情况方面,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一至三个疗程之后,两组产妇盆底压力分级差异慢慢增大。在一至两个疗程之后,两组盆底压力分级情况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在第三个疗程之后,两个小组在盆底压力分级方面有了明显差别,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在降低疲劳度,恢复盆底肌力,减小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出现概率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具有实用性与简易性的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训练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在青海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女性P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常规体操训练。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盆底肌力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检测患者盆底功能相关指标,包括盆底肌力、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情况。采用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和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肌力均为Ⅰ~Ⅲ级,且各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力等级均明显改善,其中试验组患者盆底肌力达到Ⅲ级以上的比例为8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OP-Q分度及尿失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与试验组POP-Q分度为0度的比例均明显增加(均P0.05),且试验组POP-Q分度为0度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尿失禁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FIQ-7和PFDI-2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PFIQ-7和PFDI-20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试验组PFIQ-7和PFDI-20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盆底肌肉训练能明显改善PFD患者的盆底肌力、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情况,同时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2012年收治的7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的资料,按照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健康教育及产后操锻炼,观察组行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盆底肌力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电活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能有效提高肌肉张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产后早期不同时间点对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实施个体化盆底康复治疗及对其盆底肌力功能所具有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福州市第一医院产科2020年1—12月收治的产后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法予以分组,其中观察组针对所纳入的150例在产后1~2个月开展个体化盆底康复治疗,对照组针对所纳入的150例在产后3个月开展个体化康复治疗,就两组Oxford肌力评分、盆底肌力及功能评估值、性功能水平、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率展开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前Oxford肌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Oxford肌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前对盆底肌力指标Ⅰ类肌纤维收缩所持续时间、最大肌电位、Ⅱ类肌纤维所呈现出的收缩次数进行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各测定值均有升高,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 <0.05)。两组治疗后,经对盆底功能指标即尿频尿急、阴道松弛、阴道干涩进行观测,观察组居更低水平(P <0.05)。两组治疗前性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评估值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7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2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产后一般护理方式对产妇进行临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指导产妇进行盆底肌肉锻炼。于产后42天、六个月测定两组产妇的盆底肌肉肌力并对比,同时观察对比两组尿失禁及阴道脱垂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盆底肌肉肌力在产后42天无显著差异(均在0-2级之间);研究组产后六个月肌力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中发生尿失禁及阴道脱垂的例数较研究组多。结论从产后42天开始对盆底肌肉进行锻炼有利于减少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盆底肌功能训练、盆底康复器训练及盆底康复器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二者联合治疗女性产后盆底肌肉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随机将109名的产妇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盆底康复器训练组及盆底康复器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两者联合治疗组,对照组只接受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3个月后对3组产妇进行盆底肌功能、阴道动态压力、疲劳度评估及治疗前后问卷调查。结果:从客观数据看以看出,三组的盆底肌力均比未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及生物反馈电刺激+康复器治疗组治疗前后动态压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疲劳度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产妇主观评价原有程度均有不同症状缓解。结论:盆底功能训练组、盆底康复器训练组、盆底康复器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二者联合治疗组均能够改善产后患者的肌力,疲劳度的高低不能够评估患者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产后盆底肌肉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产后31例无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用压力张力器测定盆底压力<Ⅲ级,给予盆底肌肉康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盆底压力改变;对30例有SUI患者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行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并进行尿动力学测定.结果 无SUI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盆底压力分级Ⅱ级3例、Ⅲ级15例、Ⅳ级13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2);有SUI患者治疗后,13例SUI症状消失,12例SUI症状明显改善,5例无改善,25例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总排尿次数、功能性膀胱容量、总漏尿事件次数、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Valsalva漏尿点压力、最大尿道压力、最大尿道闭合压力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对促进产后妇女盆底康复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盆底肌功能训练联合盆底治疗仪对孕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孕产妇,根据不同治疗方法 分为两组.对照组(149例)行盆底肌功能训练,观察组(151例)在此基础上采用盆底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孕产妇的盆底肌力水平及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仪联合康复训练对产妇产后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于医院分娩的产妇86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名。对照组采取常规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产后盆底康复仪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盆底肌肉张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盆底肌肉张力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仪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升产妇产后盆底肌肉张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促进产妇盆底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刘朝霞 《医疗装备》2021,(4):180-181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鹰潭市中医院就诊的6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盆底康复仪,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盆底肌肉张力和症状恢复情况。结果护理1个月后,两组盆底肌肉张力评分均较护理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增强患者的盆底肌力,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依从性及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于本院生产的初产妇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产科护理常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盆底康复依从性及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盆底康复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底肌功能恢复3级以上比例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依从性,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利于改善产妇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盆底肌肉功能训练防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君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409-411
目的:评价盆底肌肉功能训练在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初次分娩产妇60例随机分成两组,训练组30例于产后进行盆底肌肉功能训练,对照组30例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两组患者于新产后(产后3日内)、产后3个月及12个月采用问卷调查、尿垫试验及盆底肌力评分,评价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恢复效果。结果:训练组产后3个月及12个月排尿状况评分和尿垫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新产后并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肌力评分显著高于新产后并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早期行盆底肌肉功能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漏尿症状,提高盆底肌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PFD)的效果。方法:产后42d诊断为产后PFD的患者337例,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分为治疗组(158例)与对照组(179例)。治疗组患者进行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及盆底肌肉锻练;对照组患者只进行盆底肌肉锻练。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器官功能相关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盆底综合肌力测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盆底综合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疗效明显,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