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孕期保健对妊娠晚期孕妇睡眠质量、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预行分娩的妊娠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接受常规睡眠干预、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孕期保健。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睡眠质量,观察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孕妇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夜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紊乱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孕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混合母乳喂养率、象征性母乳喂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妊娠晚期孕妇孕期保健能改善孕妇睡眠质量,减少剖宫产率,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乳头凹陷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6年12月于大连市某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乳头凹陷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剔除研究过程中退出者及失访者,最终对照组76人,观察组74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初产妇未分娩时、产后3天、产后6周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及产后3天、产后6周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初入院未分娩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3天、产后6周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提高乳头凹陷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助产引导新型群组孕期保健对首次分娩产妇妊娠结局、母乳喂养率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初产妇11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3例),观察组采取新型群组孕期保健,对照组采取传统孕期保健,观察两组初产妇妊娠结局、母乳喂养率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初产妇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引导新型群组孕期保健对首次分娩的产妇可有效改变产妇分娩方式、促进产妇经阴道顺产及改善分娩结局,科学合理的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改善孕期及产后妇女的心理状态,提高的产妇对分娩及产后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和持久性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于我院分娩无妊娠合并症的初产妇181名,其中家属共同参与孕期健康教育的初产妇91名设为观察组,将同期孕妇单独参与孕期健康教育的初产妇90名设为对照组。对2组家属开展母乳喂养健康宣教后进行母乳喂养准备情况及态度进行评分,并通过产后3 d母乳喂养情况及产后42 d的回访了解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持久性效果。结果母乳喂养培训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母乳喂养准备情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35±3.14)分比(24.88±3.11)分,P0.05]。观察组对母乳喂养态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3.12±4.52)分比(50.71±3.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第3和24 d,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6.3%(70/91)比67.0(61/91)、64.4%(58/90)比46.7(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妇产后24 d母乳喂养成功数目明显低于产后3 d(P0.05),但对照组组产后42 d母乳喂养数目与产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共同参与母乳喂养培训后能够提高初产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并有利于母乳喂养的维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产后延续性保健康复措施在促进产妇产后康复及性生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江陵县人民医院于2016年2-8月分娩的2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产妇实施产后延续性保健康复,对照组产妇未实施延续性保健康复,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保健、行为、技能得分及产后康复情况和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的保健知识、行为、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产妇,乳腺炎、尿失禁、血性恶露未尽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阴道润滑、性欲程度、性高潮情况、性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延续性保健康复措施能够增加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有效促进产程产后康复,改善产妇的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孕期足背乳腺反射区按摩对孕妇产后血清泌乳素水平、泌乳量和乳房问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12月该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和孕妇学校招募欲分娩的单胎妊娠25周以上初产妇,对其进行乳房评估。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足背乳腺反射区的按摩,对照组不施加干预,产后两组符合入组标准的研究对象各30例。通过问卷调查、产后电话随访收集相关资料,并采集产后72 h静脉血检测泌乳素水平。结果实验组泌乳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42 d和3个月的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而42 d和3个月的加奶情况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开始按摩孕周≤28周与28周比较,泌乳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乳房肿胀、泌乳热、乳房胀痛、乳腺炎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孕期足背乳腺反射区的按摩能提高血清泌乳素水平,增加泌乳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并减少母乳喂养过程中乳房肿胀、泌乳热、乳房胀痛、乳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家庭群组式孕期保健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建档且规律产检的70例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保健,观察组采用家庭群组式孕期保健模式。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母乳喂养情况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孕妇产后2 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第1天、第7天、6个月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两组孕妇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家庭群组式孕期保健模式通过整个家庭的参与,使孕妇获得了医务人员、家属、同伴的全面支持,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促进自然分娩,提升母乳喂养率,缓解孕妇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门诊的延续性指导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及产妇出院后母乳喂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1月龄内婴儿及其母亲2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婴儿只接受儿童保健门诊常规体检,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继续转入母乳喂养门诊,并由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BCLC)对产妇母乳喂养给予延续性的指导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1、3、6和12个月母乳喂养情况及两组婴儿的健康状况。结果两组产妇产后1个月时纯母乳喂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产后3、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和12个月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婴儿3、6月龄时的身高、体重和BM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产后3个月时的自我效能在技巧维度和内在思考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产后6个月时技巧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喂养门诊开展延续性指导可明显提高产妇出院后纯母乳喂养率,增强产妇自我效能,并延长母乳喂养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期妇女乳头保健对预防产后乳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乳头平坦和乳头凹陷孕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选择乳头发育正常孕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对上述两组中的观察组孕妇实施乳头保健护理和指导,即自孕28周开始用温水毛巾擦洗两侧乳头,后涂强生婴儿润肤油,同时,对平坦和凹陷乳头牵拉、伸展,1次/d,持续2~3个月;对照组孕妇乳头不做任何干预。产后均实施“三早”,指导新生儿正确含接姿势等母乳喂养指导。观察产后所有产妇乳头皲裂和乳腺炎的发生情况并作比较。结果:乳头平坦和凹陷的孕妇中,观察组乳头皲裂和乳腺炎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分别减少66%(2χ=44.44,P<0.01)和8%(2χ=4.02,P<0.05),有统计学意义。乳头正常孕妇中,观察组乳头皲裂和乳腺炎发生率较对照组分别减少68%(2χ=46.53,P<0.01)和12%(2χ=4.89,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进行乳头保健护理即纠正乳头平坦和凹陷、预防乳头皲裂,为产后成功哺乳做好前期准备,能有效预防产后乳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潘小路 《医疗装备》2023,(23):139-141
目的 探讨在初产妇产后恢复中采取乳房按摩仪联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68名初产妇,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乳房按摩仪干预,两组均持续观察至出院,对比两组乳房胀痛程度、产后恢复情况、泌乳情况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催乳素水平、产后72 h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胀痛程度、乳房硬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泌乳情况优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房按摩仪联合护理干预可改善初产妇产后乳汁淤积情况,缓解乳房胀痛,加速乳汁分泌,可促进其产后康复,进而提升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助产士主导的群组孕期保健模式对初产妇分娩恐惧、新生儿评分及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1月在本院建档并定期产前检查的孕妇192例,以便利抽样法将分为对照组(96例)和观察组(9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孕期保健模式,观察组给予助产士主导的群组孕期保健模式。比较两组分娩恐惧,新生儿Apgar评分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分娩恐惧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29.32±2.78分)低于对照组(32.76±3.14分)(P<0.05);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两组无差异(P>0.05),出生后5min评分观察组(9.67±1.68分)高于对照组(9.15±1.53分)(P<0.05),纯母乳喂养率观察组(75.0%)高于对照组(57.3%)(均P<0.05)。结论:助产士主导的群组孕期保健模式可有效减轻初产妇分娩恐惧,提高新生儿评分及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产妇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组产妇的配合程度、喂养方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配合程度、纯母乳喂养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在孕期和哺乳期进行护理干预,是提高母乳喂养质量的重要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艳  巩向玲  姜晓静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5):4089-4091
目的:评价多元化护理模式改善妊娠相关指标和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从而改善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效果.方法:采用现场干预研究方法将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0例.对干预组实施多元化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只进行常规门诊保健,比较两组孕期保健、产后情况及护理质量满意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分娩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情况下,完成至少5次产检率、6月内纯母乳喂养率和护理质量满意度干预组分别为90.00%、79.72%和98.33%,对照组分别为54.44%、54.17%和74.72%,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和产后抑郁率干预组分别为29.72%、5.00%和5.83%,对照组分别为45.02%、10.83%和11.11%,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元化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孕产妇主动产检率,促进母乳喂养,降低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产后抑郁率,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从而有效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对初产妇施行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进行分娩的产妇8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为所有产妇提供助产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产妇认知行为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以及产后乳房充盈时间均较对照组产妇短,产后24 h母乳喂养次数明显较对照组产妇多,比较两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产后乳房充盈时间以及产后24 h母乳喂养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48 h内无乳汁分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汁分泌充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乳汁分泌不足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初产妇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够促进母乳分泌,增加泌乳量,可明显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二胎剖宫产母乳喂养的早期保健干预方案及效果,为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促进纯母乳喂养提供参考。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9月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0例二胎剖宫产高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母乳喂养教育,观察组采用早期保健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信心、乳房舒适度、母乳喂养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产妇在技巧、个人内在思考、喂养信心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48 h哺乳次数多于对照组,48 h泌乳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人工喂养添加率低于对照组,产后6个月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产妇的乳房通畅率高于对照组,硬结、胀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早期保健措施干预能够提高二胎剖宫产产妇的母乳喂养信心,促进产后泌乳,减少乳房不适,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微课为载体的延续性健康教育在初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以期增强初产妇母乳喂养技能及自我效能水平。方法选择2018年4-5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0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61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指导经典哺乳姿势哺乳,出院后以微信群聊天的方式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健康宣教;干预组指导半躺式哺乳姿势,出院后利用微课堂进行微信群内碎片化知识延续性健康教育,微课堂主题为母乳喂养知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42 d内乳头疼痛、喂养方式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干预组产后42 d内乳头疼痛发生率、纯母乳喂养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产后7 d内乳头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产后7 d内乳头疼痛程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42 d内乳头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研究对象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利用微课堂形式进行母乳喂养延续性健康教育,能够强化院内母乳喂养指导效果,进而有效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及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降低乳头疼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提升孕产妇健康素养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的效果,为完善围生期孕产妇健康宣教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该院产科建档行孕期保健及分娩的208例孕28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顺序编号,经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4例。两组孕妇均行围生期常规保健及健康宣教,观察组孕妇再予以围生期健康教育。两组产妇均观察随访至分娩后42 d。对两组孕妇入组时、产后1周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进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测评并行组间比较,采用孕产妇健康素养测评表对孕妇入组时、产后42 d行健康素养测评并行组间比较。收集两组产妇产后1周、产后42 d母乳喂养方式构成并行组间比较。收集两组产妇产后至42 d内产后并发症并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孕妇在入组时母乳喂养技巧、产妇心理活动两个维度及BSES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周两组产妇上述指标均较入组时明显上升,且观察组产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入组时功能性健康素养、沟通性健康素养、批判性健康素养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后42 d两组产妇各维度及总评分均较入组时上升,且观察组产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1周、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生期健康教育可明显提升孕产妇健康素养、改善其健康行为、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率,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利于产妇及新生儿身心健康,是一种适合围生期孕产妇健康宣教的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混合式医院-家庭协同干预模式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门诊建卡,且2019年3月在产科门诊产检的13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产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混合式医院-家庭协同干预模式。比较两组产妇产后6个月内哺乳相关乳腺疾病的发病率、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后6个月内乳头皲裂、乳汁淤积和急性乳腺炎症发病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泌乳启动所需时间短,泌乳启动延迟发生率低,且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混合式医院-家庭协同干预模式有利于减少哺乳期乳腺疾病的发生,促进泌乳启动,提高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增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孕期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我站产检孕妇21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6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孕妇给予系统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及喂养方式情况差异。结果:实验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孕妇,组间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妇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组间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系统健康教育对于孕妇分娩方式及喂养方式的改善意义重大,降低剖宫产率,提高纯母乳喂养率,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联合按摩护理在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顺利分娩的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联合按摩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的心理变化、泌乳量、乳房胀痛情况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乳房胀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联合按摩护理能够减少初产妇产后的不良情绪和乳房胀痛程度,增加产后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