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动脉闭塞导致的脑组织梗死,是现代社会中致死和致残的最重要的CNS血管事件。血尿酸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近期在其治疗研究中备受关注。本文就血尿酸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王萍  杨春晓 《卒中与神经疾病》2017,24(5):470-471+474
正脑卒中是我国头号致死原因。其中脑桥梗死占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7%,占后循环供血区梗死的15%[1]。急性脑血管病一般在72 h内因梗死区神经功能破坏或由于全身性因素等易导致神经功能早期恶化[2]。症状进展性加重的发生率约20%~50%,且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3]。临床上由于脑桥梗死供血血管的特点,普通磁共振成像在预测其进展加重方面意义不大。目前国内外有关脑桥梗死进展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着重对脑桥梗死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预后的研究进展予以阐述,增加临床对进展性脑桥梗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管理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复发。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国内外脑卒中组织制定了不同国家的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自2002年开始修订《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并且强调了抗栓治疗的重要性。随着脑卒中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对缺血性脑卒中血栓形成机制及抗血小板精准治疗的认识不断提高,提出了抗栓精准治疗策略。本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栓形成机制及抗栓治疗策略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防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缺血性脑卒中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引起神经功能缺失、残疾甚至死亡,实现早期血管再通能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及致残率。目前,在时间窗内,静脉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唯一有循证医学依据的治疗方法,然而,rt-PA的使用率不足4%,达到完全血管再通的患者不足  相似文献   

5.
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缺血区域的血流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目前以机械取栓、支架置入为代表的血管内治疗已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出血转化仍是血管内治疗的灾难性并发症,并与神经功能恶化和较差的功能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提高临床医师对出血转化的认识至关重要。现结合相关指南和最新研究进展,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出血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出血转化的病理生理机制、危险因素、预测指标及防治策略,为早期预测及防治出血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尤以非瓣膜性房颤为著。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临床常见,且病情重、出血转化率高、复发率高,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药物,可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口服抗凝药可减少房颤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抗血小板治疗对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也有一定的二级预防作用。鉴于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特有的临床特征,选择适宜的药物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是中国居民死亡的第一病因,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约占70%,具有高致死率、致残率的特点。RAPID软件是一种基于灌注成像的自动化后处理软件包,可以通过分析CT灌注成像(CTP)数据,快速且准确地评估梗死核心体积、不匹配体积和侧支循环情况。目前RAPID软件主要应用于快速筛选可以从血管内治疗中获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评价其临床预后,尚无研究探索RAPID软件参数与标准药物治疗患者的预后的相关性。RAPID软件的准确性一直以来是探讨的热点话题,而其在CTP后的应用是否具有可替代性也尚未有定论。本文就RAPID软件在临床的最新进展展开综述,旨在进一步拓宽RAPID软件在临床中的应用,以提高AIS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具有显著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风险。在美国,每年有大约6000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新发诊断病例,约150000人死亡,300000人致残疾~([1])。此外,还有一个相当大的医疗负担与卒中相关,2010年仅美国卒中的总费用(直接和间接)达739亿美元~([2])。因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一直是广大学者及临床医师所关注的问题。欧美国家和我国的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治疗指南中,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水平对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相关病史及实验室检验指标水平; 对所有符合血管内治疗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出院3个月后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依据mRS评分分为2组,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组,分别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手术治疗,并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Cys C水平对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59例,预后不良组66例。预后不良组APTT(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入院时Cys C水平、入院时NIHSS评分和年龄较预后良好组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血清Cys C水平、接受静脉溶栓和APTT水平是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血清Cys C水平对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不良的诊断界值为1.005,其敏感度为62.1%,特异度为71.2%,准确度为66.4%。结论 入院时血清Cys C水平对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不良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血清Cys C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0.
正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及生命的主要疾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脑血管病的比例70%[1],进展性脑卒中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临床问题。以往常将单发性皮质下小梗死(Single Small Subcortical Infarctions,SSSI)与腔隙性脑梗死混为一谈,后者被认为是由小动脉病变所致,主要以纤维蛋白样降解或脂质透明变性为病理特征,神经功能缺损相对受限[2];更多研究表明SSSI的病理机制还包括载体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闭塞穿支动脉,其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  相似文献   

1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早期开通闭塞血管以恢复局部血流,从而挽救缺血的脑组织。再灌注损伤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可加重神经功能损害,导致不良预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反应可能在脑卒中后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调节性T细胞(Tregs)通过多种炎症通路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文中对Tregs的功能进行总结,重点探讨Tregs在脑卒中后再灌注损伤中的调控作用,以期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免疫治疗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2.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严重残疾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中AIS占脑卒中大多数,AIS呈现高病死率及高致残率,因此AIS患者的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AIS治疗的关键是急性闭塞动脉的开通及挽救半暗带;血管内治疗是AIS早期救治最核心救治方法,主要以抽吸技术及机械支架取栓为主,目前血管内治疗的标准方案是以支架取栓为主的血栓切除术,而抽吸取栓也实现了良好的血管造影和临床结果,具有快速再通及费用低等优点,直接血栓抽吸技术在AIS急诊取栓中与支架取栓并驾齐驱的主流开通技术,然而抽栓导管在管腔及通过性都还有限度,以及无法适应众多AIS患者的个体差异等缺点,目前抽吸装置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抽吸取栓发展趋势越来越快,本文就抽吸取栓在AIS患者血管内治疗中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围手术期血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2019-01—2020-02收治的单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根据开通前软脑膜侧支代偿等级、开通后血流等级(mTICI)、90 d临床预后(mRS)分组,定义变异系数(coeff...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70%[1].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血管狭窄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尽早开通闭塞的血管对急性卒中患者尤为重要.阿替普酶(rt-PA)溶栓具有明显的时间窗(3h或4.5h),且并发出血风险大.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S)为有创治疗,风险大费用高且再次狭窄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主动脉夹层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例患者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症状起病,急诊头颅MRI弥撒加权成像检查示左侧枕叶、颞叶后部早期缺血性改变;急诊胸部CT平扫及CT血管造影检查示Stanford A型胸主动脉解离伴血栓形成,同时伴左侧颈动脉和左侧锁骨下动脉血栓形成。保守治疗1月后,行血管重建手术治疗,移植人工血管置换解离的升主动脉且与双侧腋动脉搭桥。术后颈部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示左侧颈动脉和左侧锁骨下动脉再通;放射性碘苯丙胺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示局部灌注改善。结论主动脉夹层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需仔细鉴别,为改善脑血流动力学,血管重建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舒血宁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2-05—2013-05 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分别予舒血宁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2组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在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体温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IH-NINDS评分上,2组治疗14d在椎基底动脉梗死评分、空腹血糖患者评分比较舒血宁注射液优于疏血通注射液(P0.05),在颈内动脉系统梗死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评分上疏血通注射液优于舒血宁注射液(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要结合梗死部位、血糖和血同型半胱氨酸选择何种药物。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CT灌注成像(CTP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5例发病24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头颅CT平扫与CTPI检查,计算缺血半暗带区及梗死区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峰值时间(rTTP)、相对峰值增强(rPE)的灌注参数及各个参数图异常灌注区面积。结果 CT平扫显示脑缺血性改变29例,其中为责任病灶21例,未见异常16例,未见责任病灶24例;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为46.67%(21/45),特异性为72.41%(21/29)。CTPI显示灌注异常44例,均为责任病灶;灌注正常1例,后经头颅MRI证实为急性脑干梗死;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为97.78%(44/45),特异性为100%(44/44)。CTPI较CT平扫对急性脑缺血性病灶更敏感(P〈0.01)。缺血半暗带区及梗死区各个灌注参数相对值之间呈正相关(均P〈0.01)。CTPI各个参数图异常灌注区面积之间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CTPI能够早期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定量分析可区分中心梗死区、缺血半暗带区,有助于早期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脑卒中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已成为我国的主要死因。急性缺血性卒中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占60%~80%~[1]。目前超早期采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是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结局最有效的治疗手段。2014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指出,在4. 5 h静脉溶栓时间窗内行CT平扫检查排除禁忌证后,可尽快进行静  相似文献   

19.
正脑梗死临床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或中风,发病机制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异物阻塞脑动脉血管造成脑供血供氧不足,从而导致脑组织坏死的一类严重疾病。急性脑梗死是动态演变的过程,在梗死脑细胞周边存在着缺血却未全部梗死脑区域(缺血半暗带),在急诊溶栓治疗中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就是拯救这部分的缺血半暗带。溶栓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常用手段,能够促进闭塞血管再通,恢复缺血组织血供~[1],为进一步探讨急性超早期前循环脑梗死发病6~8 h尿激酶动脉介入溶栓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9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卒中是世界范围内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药物溶栓是目前时间窗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经典方法[2].然而,无论是静脉溶栓还是动脉药物溶栓对颅内大血管闭塞作用均有限,其治疗时间长,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率高,出血风险也相对增加.机械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颅内大血管闭塞部位,快速开通血流,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3-5]. 颅内自膨胀支架由于其较好的柔韧性和可操控性,可以到达颅内多数血管,已被应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我们回顾分析了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应用颅内自膨胀支架治疗的1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探讨其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