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浆和肽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5年1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住院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63例,分成3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组22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1例。选择同期分娩的健康孕妇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孕妇血浆中和肽素水平,并比较其相互关系。结果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浆中和肽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妊娠期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浆和肽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疾病程度加重其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血浆和肽素水平有助于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患者61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组34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7例;正常晚期妊娠组30例;正常育龄妇女组30例,检测各组血清Hcy、NO及血浆ET水平。结果:与正常育龄妇女组和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Hcy及血浆ET水平均明显升高,而NO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Hcy及血浆ET升高,NO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血清Hcy水平与血浆ET水平呈正相关,与NO水平呈负相关;NO水平与ET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及病情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脐血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间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105例,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每组各35例。选取同期在该院分娩的35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4组孕妇血清、脐血中的热休克蛋白70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SP法检测胎盘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技术检测胎盘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 mRNA表达水平。结果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和脐血中的热休克蛋白70水平均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和脐血中热休克蛋白70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孕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蛋白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热休克蛋白70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与妊娠期高血压组孕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胎盘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胎盘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 mRNA表达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脐血及胎盘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表达水平明显提升,且随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而增加,提示热休克蛋白70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50例,其中重度子痫前期15例、轻度子痫前期21例和妊娠期高血压14例,并抽取同期分娩的健康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hs-CRP及D-D、FIB的水平。结果 HDCP组血浆hs-CRP、D-D、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hsCRP及D-D、FIB水平高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和D-D、FIB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中表达升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故其测定可以作为快速判断疾病轻重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妇血浆生长分化因子-15(plasma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预测和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海门市人民医院就诊及住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137例,包括妊娠期高血压61例,轻度子痫前期28例,重度子痫前期27例,慢性高血压21例。另有同期在我院产前检查及住院分娩的正常单胎孕妇120例。所有正常孕妇及各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分别按孕20周前、20~27周、28~35周、36周后再分组并测定GDF-15比较分析。结果子痫前期组GDF-15水平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慢性高血压组以及正常孕妇组,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中,孕36周后组GDF-15水平显著高于孕20周前组、20~27周组、28~35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慢性高血压组各孕期GDF-1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F-15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潜在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流变在评价HDCP (HDC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8月期间该院所收治的108例HDCP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流变指标变化情况,观察组HDCP患者不同严重程度,以及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沉、高切还原黏度、低切还原黏度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沉、高切还原黏度、低切还原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P0.05);而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沉、高切还原黏度、低切还原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子痫前期患者(均P0.05);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子痫前期患者(均P0.05)。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沉、高切还原黏度及低切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HDCP患者的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液流变随病情的加重而增高,为患者病情的评估,治疗方案的制定,疗效的判定及预后的评估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肾脏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190例,分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及重度子痫前期各组,另选同期本院产前检查血压正常孕妇10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析其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性和对肾脏功能损伤的预测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升高,且呈递增趋势(P均0.05);肌酐及尿素氮水平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对照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而对照组及妊娠期高血压组无差异(P0.05);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均存在相关性(r=-0.885、-0.943,P0.001),两项指标对肾脏损伤均具有预测能力,AUC分别为0.814、0.747,灵敏度84.4%、82.6%,特异性72.9%、75.7%。结论: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均可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肾脏功能的早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基于相关系数法的血清炎症因子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14例(观察组),其中,中、轻度子痫前期患者4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74例。另取同期正常分娩的晚期孕妇114例(对照组)。入院后第2天空腹抽取5 ml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2和IL-4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IgG、IgA、IgM及补体C3、C4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相关系数法分析血清炎症因子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结果中、轻度子痫前期及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清TNF-α、IL-1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轻度子痫前期及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清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中、轻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清TNF-α、IL-12水平低于重度子痫前期(P0.05);中、轻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清IL-4水平高于重度子痫前期(P0.05);中、轻度子痫前期及重度子痫前期孕妇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中、轻度子痫前期及重度子痫前期孕妇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中、轻度子痫前期孕妇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高于重度子痫前期(P0.05);中、轻度子痫前期孕妇CRP水平低于重度子痫前期(P0.05);观察组中、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及对照组孕妇血清CRP水平与IL-12及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中、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及对照组孕妇血清TNF-α水平与补体C3、C4水平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2、IL-4、IgG、IgA、IgM及补体C3、C4和CRP水平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能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可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正常孕妇孕晚期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及其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 D-D测定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子痫前期孕妇40例(轻度20例,重度20例)、妊娠期糖尿病2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对照组)30例的血浆D-D水平。结果子痫前期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浆D-D水平均较正常晚期妊娠孕妇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存在病理性高凝状态及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更倾向于血栓形成。而且,在子痫前期组轻、重度患者血液病理性高凝状态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增高。因此,血浆D-D水平检测对产科病理性高凝状态疾病的监测、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妇女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妇女血浆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血凝仪对正常妊娠妇女90例、合并高血压疾病的妊娠期妇女9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100例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正常妊娠和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两组妇女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含量均高于正常非妊娠妇女(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FIB及D-二聚体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轻度子痫前期患者、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浆FIB、D-二聚体的含量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妊娠及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轻度子痫前期患者比较,PT、APTT均缩短(P<0.01)。结论:动态监测孕妇血浆的凝血指标,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对临床病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80例,血压≥140/90 mm Hg,尿蛋白≥0.3 g/24 h)、重度子痫前期组(60例,血压≥160/110 mm Hg,尿蛋白≥2.0 g/24 h)和妊娠期高血压组(100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孕妇75例为健康组。检测所有参与研究孕妇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明确其指标水平变化对孕妇临床病情的影响。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及子痫前期组孕妇TNF-α、IL-6、IL-8水平高于健康组,IL-10水平低于健康组(均P0.05);子痫前期组孕妇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及子痫前期组各指标水平高于健康组,而子痫前期组各指标水平则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各指标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均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孕妇与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均高于健康组,而子痫前期组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存在异常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加重病情变化,影响孕妇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又分为妊娠高血压组67例、子痫前期轻度组65例、子痫前期重度组68例;依据肌酐清除率(Ccr)分为肾功能异常组(Ccr80 ml/min,97例),肾功能正常组(Ccr≥80 ml/min,103例)。选择同期200例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Cys-C、Hcy、NAG及mALB水平,并分析指标水平与病情程度、肾损害的联系。结果观察组血清Cys-C、Hcy、NAG及m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血清Cys-C、Hcy、NAG及mALB水平高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及妊娠高血压组,子痫前期轻度组血清Cys-C、Hcy、NAG及mALB水平高于妊娠高血压组(P0.05)。肾功能异常组血清CysC、Hcy、NAG及mALB水平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结论血清Cys-C、Hcy、NAG及mALB浓度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程度进展而增加,联合检测有利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妇胎盘生长因子(PLGF)、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表达及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7月在本院建档并定期产前检查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27例(病例组),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和子痫前期重度组,正常孕妇16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LGF、PAPP-A水平,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β-HCG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PLGF、PAPP-A、β-HCG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预测不良妊娠结局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影响因素。结果:妊娠高血压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子痫前期重度组血清PAPP-A、β-HCG水平依次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PLGF表达水平依次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病例组发生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妊娠结局患者血清PLGF表达水平低于良好妊娠结局组,血清PAPP-A、β-HCG水平高于良好妊娠结局组(均P<0.05)。血清P...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与正常孕妇血浆中microRNA-19a(miR-19a)的差异性表达特征,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90例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按孕妇病情再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3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0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行孕检的30例健康孕妇作为正常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不同组孕妇血浆中miR-19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与正常组孕妇miR-19a的表达差异,并分类统计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亚组miR-19a表达量,评估miR-19a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miR-19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不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亚组miR-19a表达量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组miR-19a表达量最高,其后依次为轻度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正常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与正常孕妇血浆中miR-19a表达量存在差异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浆中存在升高趋势,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孕早期女性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探讨25(OH)D_3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旨在为子痫前期的早期临床预测、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和分娩的781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及实验室指标分为正常妊娠组(680例)、妊娠期高血压组(45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0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26例)。采用离子比色法检测血清钙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25(OH)D_3水平。制作ROC曲线,评价两者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孕妇血清钙和25(OH)D_3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钙和25(OH)D_3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妊娠期高血压组比较,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钙和25(OH)D_3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钙和25(OH)D_3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血清钙水平预测子痫前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当其截断值为0.91时,灵敏度为72.52%,特异度为84.94%。血清25(OH)D_3水平预测子痫前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当其截断值为1.41时,灵敏度为78.81%,特异度为87.54%。结论孕妇血清25(OH)D_3水平降低与子痫前期发病相关,可能预示子痫前期的患病风险,对子痫前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PIH)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组织因子(TF)表达水平及与凝血指标关系。方法:以2018年3月-2021年1月本院PIH孕妇200例(PIH组),正常妊娠孕妇200例为对照组,将PIH孕妇分为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中MCP-1、PECAM-1、TF水平;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Pearson分析PIH孕妇血清MCP-1、PECAM-1、TF与血浆各凝血指标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IH组血清MCP-1、TF水平、血浆Fg、D-D水平升高,血清PECAM-1水平降低,血浆PT、APTT、TT缩短(P0.05);与妊娠期高血压相比,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血清MCP-1、TF水平、血浆Fg水平升高,血清PECAM-1水平降低,血浆APTT、TT缩短,重度子痫前期血浆中D-D水平升高,与轻度子痫前期相比,重度子痫前期血清MCP-1、TF水平,血浆Fg水平升高,血清PECAM-1水平降低,血浆APTT、TT缩短(均P0.05)。PIH孕妇血清MCP-1、TF与血浆APTT、TT呈负相关,与Fg、D-D呈正相关,PECAM-1与血浆APTT、TT呈正相关,与Fg、D-D呈负相关(均P0.05);血清MCP-1、TF与PECAM-1呈负相关,MCP-1与TF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PIH患者血清MCP-1、TF高表达,PECAM-1低表达,且随疾病加重变化增加,3者关系密切且均与凝血指标相关,可能在临床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母血清α1微球蛋白(AIM)、胎儿血红蛋白(Hb F)在妊娠早中期对于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建卡产检的单胎初产妇346例,妊娠12~15+6周,知情同意留取血液学标本;采用动态散射比浊法检测α1微球蛋白浓度、毛细管电泳法检测胎儿血红蛋白的比例,并评估两者对早期预测子痫前期的临床意义。结果轻度子痫前期38例,重度子痫前期29例,妊娠期高血压40例,正常妊娠孕妇239例。子痫前期患者AIM、Hb F%水平均高于正常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AIM、Hb F%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M、Hb F%对于早期预测子痫前期的敏感度、特异性均较高,并对疾病的发展及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可联合作为早期诊断子痫前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广西桂西地区早发型子痫前期妇女血浆中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产前检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179例分为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早发型子痫前期组)69例和单纯妊娠高血压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组)110例,另选择85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于孕10~15~(+6)周时抽取外周脉血,检测各组血浆D-D、vWF水平,ROC曲线分析该两项指标对早发型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结果:早发型子痫前期组SBP、DBP、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分钟Apgar评分低于妊娠高血压组和对照组,D-D、vWF含量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对照组(均P0.05)。早发型子痫前期组血浆D-D、vWF含量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分钟Apgar评分等无相关性(P0.05),与SBP、DBP呈正相关(P0.05)。D-D、vWF联合预测早发型子痫前期的AUC(0.898)高于D-D(0.729)、vWF(0.793)单项检测。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血浆D-D、vWF显著升高,联合检测对早发型子痫前期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50例轻度子痫前期孕妇、50例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孕妇、50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血中表达情况。结果:轻度子痫前期组血β-HCG水平较正常妊娠晚期组明显增高并有统计学差异(t=15.266 4,P<0.01);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组血β-HCG水平较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增高,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正常妊娠晚期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1=5.548 6,P1<0.010;t2=19.800 5,P2<0.01)。结论:监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可以预测轻度子痫前期的病情转归,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β_2-微球蛋白(β_2-MG)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肾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16例HDCP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子痫前期组(重度PE组)74例,轻度子痫前期组(轻度PE组)60例,妊娠期高血压组82例。另选取同期产检的健康孕妇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各指标的差异。结果重度PE组肌酐(Cr)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重度PE组和轻度PE组的尿酸(UA)水平均显著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重度PE组和轻度PE组的血尿素氮(BUN)水平均显著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和对照组,且重度PE组显著高于轻度PE组。任意两组孕妇间Cys-C、β_2-MG及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任意两组孕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D-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s-C、Hcy、β_2-MG、hs-CRP及D-D水平能够更灵敏、及时的反映HDCP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情况,有助于监测HDCP患者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