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肺咳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肺功能、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2月间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在对症治疗同时加入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症治疗同时加入小儿肺咳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均持续治疗7 d。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及Th1/Th2免疫平衡的差异。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清中肺功能参数测定潮气量(V-T)、达峰时间比(t-PTEF/t-E%)、MEF25及MEF25-75的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5 (IL-5)的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IL-5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在对症治疗及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入小儿肺咳颗粒进行联合治疗,可进一步提升整体治疗效果、优化患儿肺功能及Th1/Th2免疫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于长沙市第三医院就诊的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 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和观察组(采取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 每组各50例,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炎症指标、肺功能指标和血清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 观察组乳酸脱氢酶(LDH)、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和C反应蛋白(CRP)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第一秒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白细胞介素-4(IL-4)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应用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 能够有效地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 减轻炎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黄连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2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双黄连颗粒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与对照组的76.00%相比有明显上升(χ2=4.153,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痰、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444、2.1516、2.941,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8.268、4.674,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983、4.798、2.960,均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χ2=0.166,P>0.05).结论 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双黄连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炎症反应程度,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血清白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及阿奇霉素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以2007年1月~2010年5月连续收治的MP肺炎患儿56例为研究对象(MP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疗程7天;同时选择同期的健康儿童50例为正常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观察阿奇霉素治疗MP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阿奇霉素治疗MP肺炎总有效率为96.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P组治疗前血清IL-8水平显著升高,IL-10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阿奇霉素治疗后,MP组患儿血清IL-8水平下降,IL-10水平升高,接近正常对照组(均P<0.05)。结论:阿奇霉素可降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8水平,提高IL-10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转移因子口服溶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调节炎性因子(IL-1β、IL-6、IL-8及TNF-α)的影响,为患儿的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取齐河县妇幼保健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患儿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予以阿奇霉素联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IL-1β、IL-6、IL-8及TNF-α的变化情况、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前的IL-1β、IL-6、IL-8及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IL-1β、IL-6、IL-8及TNF-α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为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00 0,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对照组为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0 0,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能够有效调解IL-1β、IL-6、IL-8及TNF-α等免疫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脾氨肽联合小儿肺咳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根据指南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儿肺咳颗粒,6 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脾氨肽,2 mg/次,1次/d。两组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患儿的肺功能、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13、IL-12、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儿的最大呼气流量(PEF)和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儿的CD3+、CD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患儿血清IL-4、IL-1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12、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结论脾氨肽联合小儿肺咳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和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能调节Th1/Th2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7.
刘淑华  王兆凯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798-4799
目的:观察中药二冬二母汤加减穴位离子导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二冬二母汤穴位离子导入。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2和IL-6水平。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喘减轻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7%,优于对照组的80.85%(P<0.05);治疗后治疗组IL-2水平明显升高,IL-6水平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二冬二母汤穴位离子导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甲泼尼松龙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其免疫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两组,根据是否接受甲泼尼松龙辅助治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儿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CRP、IL-2、IL-8、TNF-α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7.0%vs.28.0%,P<0.05);其无效率则低于对照组(5.4%vs.19.4%,P<0.05)。甲泼尼松龙辅助治疗支原体肺炎前后,血清CRP、IL-8、TNF-α水平降低,IL-2水平升高(P<0.05);甲泼尼松龙辅助治疗支原体肺炎后,血清CRP、IL-8、TNF-α水平降低,IL-2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松龙辅助治疗支原体肺炎能够较快的减轻肺部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但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9.
吕慧  贠国俊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5):4165-4166
目的:观察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及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导.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32例设为观察组A,选取同期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22例设为观察组B,再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为正常儿童35例设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中IL-6的水平.结果:观察组A和观察组B儿童血清中IL-6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儿童血清中IL-6的水平升高幅度比观察组B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中13例急性期的患儿血清中IL-6水平显著高于19例恢复期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肺炎儿童血清中IL-6水平能够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是否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反映出患儿病情的发生及进展情况,为早期进行免疫干预提供可靠的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耐药性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IL-6、IL-8、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于该院治疗的耐药性支原体肺炎患儿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儿均行退热平喘、止咳化痰等常规药物基础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药方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和症状量化积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6、IL-8、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症状量化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耐药性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儿血清IL-6、IL-8、IL-10水平,减轻患儿的炎症反应,缓解患儿肺炎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儿童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性和多发性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MP对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ic granulocyte,GRA%)和肺炎支原体抗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immunoglobulin M,MP-IgM)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03-01-2017-06-01收治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50例重症支原体肺炎儿童为观察组,同时在常规治疗的患儿中选取50例为对照组。检测儿童血清中CRP、PCT和GRA%和MP-IgM。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内CRP、PCT和GRA%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血清细胞因子内CRP、PCT和GRA%含量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血清检测MP-IgM例数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00%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16,P=0.03。与观察组患儿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前相比,CRP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检出率明显下降,χ~2=16.10,P0.001;PCT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检出率明显下降,χ~2=15.48,P0.001;GRA%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检出率明显下降,χ~2=5.09,P=0.02;MP-IgM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检出率明显下降,χ~2=49.25,P0.001。结论 CRP、PCT、GRA%和MP-IgM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水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8(IL-8)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台州恩泽医疗中心收治的9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患儿病情将其分为急性期组(43例)和恢复期组(47例),同时选取45例健康小儿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血PCT的含量,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RP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IL-8含量。比较3组患者血清中PCT、CRP及IL-8的水平;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的高峰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指标。分析血清PCT、CRP及IL-8水平变化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患儿的PCT、CRP及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0.05),且急性期组患儿的PCT、CRP及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期组(P<0.05)。同时急性期组患儿的肺通气功能指标PEF、FEV1/FVC及FEV1均明显高于恢复期组(P<0.05)。相关性研究显示,血清PCT、CRP及IL-8水平与肺功能通气指标PEF、FEV1/FVC及FEV1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的PCT、CRP及IL-8水平会显著升高,且水平与肺通气功能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将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设为治疗组,给予左卡尼汀l00mg·kg-·d-1,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天;对照组为28例健康体检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MCP-1、IL-6水平.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MCP-1、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927、12.935,均P=0.000).治疗组经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14天后,与治疗前比较,MCP-1、IL-6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11.447、13.247,均P=0.000);与对照组相比,MCP-1、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585,P=0.281;t=1.092,P=0.140).结论 左卡尼汀可降低血清MCP-1、IL-6水平,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的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水平变化及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白细胞介素-2(IL-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5(STAT5)信号通路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医院收治的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期49例,恢复期58例。另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健康体检小儿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和Treg细胞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2和IL-6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术检测STAT3mRNA和STAT5mRNA表达。结果急性期组Th17和Th17/Treg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而Treg%低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组Th17和Th17/Treg高于对照组,而Treg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血清IL-2水平低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而血清IL-6水平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组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STAT3mRNA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而STAT5mRNA低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组STAT3mRNA高于对照组,而STAT5mRNA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h17/Treg及IL-6/STAT3、IL-2/STAT5信号通路参与了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发生、发展,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体内存在Th17与Treg细胞亚群失衡,存在IL-6/STT3信号通路激活,IL-2/STAT5信号通路活性下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全程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6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于同期择6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MP-Ab、全程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并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联合检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检查后,观察组全程C反应蛋白的阳性检出率51.47%(35/68)高于对照组2.94%(2/68),且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的阳性检出率58.82%(40/68)高于对照组1.47%(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程C反应蛋白以及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平均含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55、44.669,P=0.001、0.001)。结论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中使用MP-Ab、全程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方案效果较好,能提高患者诊断准确率,具有很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支原体感染对患儿肺外器官感染损害较大,而维生素D与损伤程度具有一定关系,本研究探讨血清维生素D和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肺外器官损害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6-01-01-2018-10-31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是否出现肺外器官损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2例,对照组62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及不同损害部位之间血清维生素D水平。结果观察组维生素D水平为(41.27±5.36)ng/mL,低于对照组的(64.38±8.2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95,P<0.001。患儿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系统、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38.92±4.26)、(41.12±4.36)、(42.77±5.36)、(41.55±4.58)、(42.64±5.17)和(44.18±4.58)ng/mL,其中心血管系统维生素D水平最低,泌尿系统维生素D水平最高,F=2.649,P=0.027。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器官损害儿童维生素D水平明显下降,且与受损器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吉他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C-反应蛋白(CRP)等相关炎症细胞因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MPP患儿80例为观察组,予以吉他霉素抗感染治疗。同时选取60例正常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IL-6、IL-8、IL-10、TNF-α和G-CSF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CRP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上述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L-6、IL-8、IL-10、TNF-α、G-CSF和CRP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3、6.082、5.654、6.378、11.243、10.624,均P0.05);观察组治疗第3天,血清TNF-α、G-CSF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7天,血清IL-6、IL-8、IL-10、TNF-α、G-CSF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7天血清IL-6、IL-8、IL-10和CRP水平均较治疗第3天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IL-6、IL-8、IL-10、TNF-α、G-CSF和CRP等相关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具有一定关联性,可作为小儿MPP诊断、病情评估、进展及预后的评价指标;吉他霉素治疗小儿MPP在改善患儿症状、体征的同时,对上述相关炎症细胞因子也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爽  赵素红  王丹丹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2360-2362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常规给予阿奇霉素静滴抗感染,并予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1周。于入院时、治疗1周后检测两组患儿外周血IFN-γ、IL-4含量,同时对两组患儿进行肺功能测试,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和最大呼气流速(PEF)。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IFN-γ含量分别为(5.72±1.76)pg/ml、(5.78±1.80)pg/ml,IL-4含量分别为(2.52±0.49)pg/ml、(2.51±0.49)pg/ml;治疗后两组IFN-γ含量均明显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IL-4含量均明显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混合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治疗1周后两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明显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缩短病程,作用机制可能与纠正外周血细胞因子的水平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9.
于淼 《智慧健康》2022,(24):91-95
目的探析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辅治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从吉林市儿童医院2017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选取。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10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对疗效、肺功能指标、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及康复速度等进行观察和统计学对比。结果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后组间总有效率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后组间FEV_(1)、FVC、PEFR、MEF_(25)、MEF_(50)、MEF_(75)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后组间IL-1β、IL-6、TNF-α、IL-4、IFN-γ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后组间退热时间、肺内啰音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辅治效果明显,对肺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较大,可有效消除炎症,康复速度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补体水平、心肌酶谱及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其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住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144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阿奇霉素治疗)和观察组(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每组72例患儿。治疗前后,测定患儿血清补体C3、C4水平和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采用儿科生活质量问卷(PAQLQ)评估患儿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退热、咳嗽缓解、肺部啰音消失、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8.125、17.781、8.740、8.106、8.711,均P<0.05)。两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及CK-MB、CK、LD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t值分别为11.375、10.783、15.132、13.672、14.173;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值分别为6.241、5.894、13.183、11.735、11.675,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及CK-MB、CK、L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8.465、8.456、12.188、7.494、6.558,均P<0.05)。两组治疗后PAQLQ量表的症状、活动、情感得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t值分别为7.195、9.742、8.117;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值分别为5.894、8.195、7.331,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PAQLQ量表的症状、活动、情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3.053、13.316、11.248,均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儿血清补体水平、心肌酶谱水平,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