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miRNA)-122、miRNA-193b、miRNA-146a表达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2例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为感染组,另匹配同期80例脑梗死无肺部感染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入组时血浆miRNA-122、miRNA-193b、miRNA-146a表达量及其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miRNAs对预后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外周血miRNA-122表达上调、miRNA-146a表达下调(P<0.05);感染组外周血miRNA-122表达量与CPIS、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miRNA-146a与CPIS、APACHEⅡ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与预后良好患者比较,预后不良患者外周血miRNA-122表达上调、miRNA-146a表达下调(P<0.05),预测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 virus, HR-HPV)阳性宫颈癌患者组织及血清中微小RNA(microRNA, miRNA)-34a-5p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00例HR-HPV阳性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7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患者(CIN组)、70例HR-HPV阳性子宫良性病变或者HPV单纯阳性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上述研究对象的血清标本及70例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组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组织及血清中miRNA-34a-5p水平,并分析miRNA-34a-5p与宫颈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联及血清miRNA-34a-5p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①对照组血清中miRNA-34a-5p的相对表达量高于CIN组和宫颈癌组:(0.933±0.097)vs.(0.554±0.099)vs.(0.369±0.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1.401,P=0.000);宫颈癌组患者术前血清中miRNA-34a-5p相对表达量低于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05,P=0.000)。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远处转移的宫颈癌患者血清中miRNA-34a-5p相对表达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宫颈癌组患者癌旁组织中miRNA-34a-5p的相对表达量高于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313,P=0.000)。③宫颈癌组患者癌组织中的miRNA-34a-5p表达水平与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08,P=0.000)。④以0.508为miRNA-34a-5p相对表达量的最佳临界值诊断宫颈癌,其灵敏度为83.6%,特异度为79.4%,AUC为0.860,95%置信区间为0.803~0.917。结论 HR-HPV阳性宫颈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清中miRNA-34a-5p表达下调,对宫颈癌诊断及预后监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微小RNA 199a (miR-199a)和长链非编码RNA小核宿主基因12 (lncRNA SNHG1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该院病理存档的220例宫颈组织标本及病理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宫颈炎75例(对照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71例(CIN组),宫颈癌74例(CC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检测各宫颈组织中miR-199a和lncRNA SNHG12表达,并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Pearson法分析宫颈癌组织中二者表达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分析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采用COX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CIN组、CC组患者宫颈组织中miR-199a表达水平依次降低,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依次升高(均P0. 05)。miR-199a、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病理类型、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 05),与患者年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均P0. 05)。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miR-199a、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 518,P0. 05)。miR-199a低表达组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9. 52%,显著低于miR-199a高表达组(75. 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 09,P0. 05); lncRNA SNHG12高表达组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21. 74%,显著低于lncRNA SNHG12低表达组(72.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 45,P0. 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miR-199a、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 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miR-199a低表达,lncRNA SNHG12高表达,二者呈负相关,且与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及预后有关,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潜力成为监测宫颈癌病情发展及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宫颈癌组织中微小RNA(miR)-205、miR-24-3p表达量及其与预后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82例(宫颈癌组)、子宫肌瘤患者60例(子宫肌瘤组)和同期接受宫颈癌体检的健康女性40例(健康对照组), 检测三组组织中miR-205、miR-24-3p表达量,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05、miR-24-3p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对宫颈癌患者随访5年, 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宫颈癌组miR-205、miR-24-3p相对表达量高于子宫肌瘤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 组织中miR-205、miR-24-3p水平的截断值为1.13和1.35时, 曲线下面积最大, 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3.87%、84.38%, 特异度分别为75.00%、82.42%。生存分析结果显示, miR-205≥1.13患者5年生存率为69.05%, 明显低于miR-205<1.13患者的87.50%(P<0.05);miR-24-3p≥1.35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miR-10b表达水平及其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60例宫颈癌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iR-10b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判断血清miR-10b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宫颈癌组血清miR-10b相对表达量为(2. 68±1. 12),显著高于对照组(1. 37±0. 60)(P0. 05)。宫颈癌组患者血清miR-10b相对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均P0. 05),与肿瘤类型、分化程度及侵犯范围无明显相关性(均P0. 05)。通过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miR-10b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 899 (95%CI:0. 81~0. 99),miR-10b在1. 65为最佳截断点时,灵敏度为86%,特异度为85%。结论血清中特异性增高的miR-10b可能是一种诊断宫颈癌的新型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EphA2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宫颈鳞状细胞癌石蜡标本80例作为观察组,另收集宫颈上皮内瘤变石蜡标本20例及因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EphA2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EphA2蛋白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Ⅰb1和Ⅰb2期组织中表达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20.0%、50.0%、80.0%、95.0%,总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76,P<0.05).观察组1(宫颈癌Ⅰb1期)和观察组2(宫颈癌Ⅰb2期)组织中EphA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0.0%、95.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宫颈病变的进展与EphA2蛋白的表达强度之间呈线性相关(r=0.990,P=0.010).高、中和低分化的宫颈癌组织中EphA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8.8%、90.6%和100.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73,P<0.05);组织分化程度与EphA2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呈线性相关(r=0.977,P=0.016).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EphA2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82.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2,P<0.05).结论 EphA2蛋白的高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等预后因素密切相关,其可望作为预测宫颈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miR-18a-5p对宫颈癌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60例宫颈癌患者血浆miR-18a-5p表达量,并分析其对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宫颈癌患者血浆miR-18a-5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术后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ROC曲线显示血浆miR-18a-5p诊断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 928,95%置信区间为0. 876~0. 979;诊断灵敏度为76. 7%,特异度为96. 7%。血浆miR-18a-5p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肿瘤分化程度(P=0. 032)、临床分期(P=0. 001)及淋巴结转移(P=0. 001)相关,而与其他临床特征无关。Kaplan-Meier分析表明miR-18a-5p高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P 0. 05)。结论血浆miR-18a-5p表达水平可作为宫颈癌潜在标志物用于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微小核糖核酸(miR)-let-7d-5p、miR-3607-3p、蛋白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CIP2A)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十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宫颈癌患者36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患者41例和宫颈炎患者47例,分别纳入A组、B组和C组,比较三组HPV表达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let-7d-5p、miR-3607-3p、CIP2A对宫颈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A组HPV阳性表达率、HPV E6/E7信使核糖核酸(mRNA)高载量率及宫颈组织CIP2A表达水平均高于B组、C组,且B组高于C组(P<0.05),A组宫颈组织miR-let-7d-5p、miR-3607-3p表达水平均低于B组、C组,且B组低于C组(P<0.05);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let-7d-5p、miR-3607-3p、CIP2A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0.937、94.44%和85.23%。结论 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microRNA-206(miRNA-206)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在早发型子痫前期(early onset preeclampsia,EOPE)孕妇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包括35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正常妊娠组)、35例轻度EOPE孕妇(轻度EOPE组)和35例重度EOPE孕妇(重度EOPE组)。所有孕妇均在入院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肘静脉血,实时定量PCR(q RT-PCR)技术检测各组血清miRNA-206水平,酶联免疫(ELISA)检测各组血清IGF-1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NA-206与IGF-1水平对EOPE的诊断效能。结果(1)轻度、重度EOPE组血清miRNA-206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t=2.689、5.404,P=0.009、0.000),重度EOPE组高于轻度EOPE组(t=2.139,P=0.036)。(2)轻度、重度EOPE组血清IGF-1水平均低于正常妊娠组(t=2.853、5.136,P=0.006、0.000),重度EOPE组低于轻度EOPE组(t=2.201,P=0.031)。(3)EOPE患者血清miRNA-206水平与IGF-1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364,P=0.002)。(4)ROC曲线分析结果发现,血清miRNA-206诊断EOPE的曲线下面积为0.749,其诊断的敏感度为67.68%、特异度为73.72%;血清IGF-1诊断EOPE的曲线下面积为0.668,其诊断的敏感度为40.02%、特异度为96.77%。结论 EOPE患者miRNA-206表达水平较健康孕妇高、IGF-1血清表达水平较健康孕妇低,提示监测血清miRNA-206、IGF-1水平对早期诊断EOPE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联合miRNA-18a、miRNA-92a检测诊断宫颈癌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妇产科3年来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86例(CC组)、宫颈上皮瘤变患者182例(CIN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182例(正常组)。以是否患有宫颈癌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宫颈癌患病的影响因素;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探索TVCDS、miRNA-18a、miRNA-92a诊断宫颈癌的价值。结果 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HPV感染、TVCDS宫颈异常表现、miRNA-18a表达水平偏高和miRNA-92a表达水平偏高(P<005);TVCDS诊断宫颈癌的敏感度为7581%,特异度为4780%。miRNA-18a诊断宫颈癌AUC为0751,miRNA-92a的AUC为0748。TVCDS联合miRNA-18a、miRNA-92a诊断宫颈癌的AUC为0802,敏感性为6075%,特异性为8846%。联合诊断的拟合方程为:logit(P)=-3351+1147×miRNA-18a+0018×miRNA-92a+0868×TVCDS。结论 TVCDS联合血清miRNA-18a、miRNA-92a检测可以较好地诊断宫颈癌,为宫颈癌早期无创诊断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检测TIMP3/MMP9通路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纳入医院2017年4月-2019年8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42例设为宫颈癌组和宫颈癌前病变患者40例设为癌前病变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患者均经术后病理确认;同期选择在本院因子宫良性病变接受手术切除的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选择其正常宫颈组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法检测3组患者组织切片组织蛋白酶抑制剂3(TIMP3)、金属蛋白酶9(MMP9)的阳性率,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对3组患者组织切片TIMP3、MMP9进行定量分析,采用Pearson法分析TIMP3和MMP9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TIMP3和MMP9在早期宫颈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1)3组患者组织切片中对照组、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TIMP3的阳性率分别为76.31%、40.00%、19.05%,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阳性率分别为13.16%、42.50%和73.81%,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癌前病变组和宫颈癌组患者组织切片中TIMP3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34±0.10、0.57±0.09和0.74±0.09,MMP9表达水平分别为0.69±0.12、0.42±0.09和0.32±0.08,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组患者组织切片中MMP9的表达与TIMP3呈显著负相关(r=-0.007,P=0.000)。(4) TIMP3和MMP9在早期宫颈癌中的诊断价值ROC分析结果显示,TIMP3和MMP9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3和0.587,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523和0.737。结论 TIMP3/MMP9通路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患者中均出现异常,TIMP3、MMP9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展密切相关,对宫颈癌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临床诊断宫颈癌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miRNA-224在正常宫颈与侵袭性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在侵袭性宫颈癌中与各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茎环RT-PCR的方法检测19例正常宫颈和88例侵袭性宫颈癌组织样本中miRNA-224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iRNA-224在侵袭性宫颈癌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宫颈(P<0.05);对88例侵袭性宫颈癌样本的分析发现,miRNA-224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病理分级、远端转移、术后复发均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NA-224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较正常组织和良性病变组织低,并与病理分级、远端转移、术后复发相关,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与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是宫颈癌诊断和预后的潜在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 PDUS)在鉴别内生型宫颈癌和宫颈肌瘤的价值,为早期发现和减少漏诊率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2月入住该院的25例内生型宫颈癌为宫颈癌组,25例宫颈肌瘤患者为宫颈肌瘤组,同时随机选取2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3组受试者均行3D PDUS检查。比较3组受试者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和血流分级差异,评估患者肿瘤体积与血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判断3种参数诊断宫颈癌及宫颈肌瘤的能力。同时采用ROC曲线评估VI,FI,VFI参数在诊断宫颈癌和宫颈肌瘤中的能力。结果 3组受试者组间VI、FI、VFI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142,12.247,10.613,均P<0.05),宫颈癌组VI、FI、VFI均高于宫颈肌瘤组(q值分别为8.752,7.248,2.642,均P<0.05),宫颈肌瘤组VI、FI、VFI均高于对照组(q值分别为3.411,18.989,3.486,均P<0.01);两组患者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88,P=0.000);宫颈癌组FI参数与肿瘤体积存在相关性(r=0.624,P=0.001),而肿瘤体积与VI、VFI无相关性;宫颈肌瘤组VI、FI、VFI与肿瘤体积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52,0.193,0.164,均P>0.05)。此外,VI、FI、VFI参数在诊断宫颈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4、0.858、0.842(均P<0.05),且FI诊断宫颈癌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高于VI和VFI;而VI、FI、VFI在诊断宫颈肌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7、0.838、0.819(均P<0.05)。结论 3D PDUS诊断和鉴别内生型宫颈癌和宫颈肌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利于临床医生对内生型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并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16联合Ki-67免疫组化染色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分级诊断的影响,并分析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人民医院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筛查异常的患者1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理结果分为慢性宫颈炎组和CIN组,其中CIN组包括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所有患者均进行HPV分型检测和宫颈阴道镜活检,选取病变最严重组织进行P16和Ki-67免疫组化染色后行半定量评分,并对宫颈病变行病理诊断分级。结果慢性宫颈炎组患者P16均为阴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0.0%;CINⅠ组阳性表达率为3.6%(1/28);CINⅡ组(26/26)、CINⅢ组(16/16)及宫颈癌组(4/4)阳性表达率均为100.0%;不同组间P16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764,P0.05)。P16阳性表达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873,P0.05)。P16阳性表达对宫颈发生CIN的预测灵敏度为63.5%(47/74),特异度为100.0%(172/172),准确率为84.3%(145/172)。慢性宫颈炎组Ki-67均为阴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0.0%;CINⅠ组阳性表达率为67.9%(19/28);CINⅡ组(26/26)、CINⅢ组(16/16)及宫颈癌组(4/4)阳性表达率均为100.0%;不同组间Ki-6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234,P0.05)。Ki-67阳性表达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793,P0.05)。Ki-67阳性表达对宫颈发生CIN的预测灵敏度为87.8%(65/74),特异度为100.0%(172/172),准确率为94.8%(163/172)。慢性宫颈炎的诊断一致率为100.0%(98/98);CINⅠ的诊断一致率为96.4%(27/28);CINⅡ和CINⅢ的诊断一致率为100.0%(26/26、1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9.135,P0.05);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Kappa值=0.990。P16表达为(-)时,HPV感染率为49.5%(54/109),P16表达为(+)时,HPV感染率为75.0%(6/8),P16表达为(++)时,HPV感染率为81.0%(17/21),P16表达为(+++)时,HPV感染率为87.0%(20/23),P16表达为(++++)时,HPV的感染率为90.0%(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20,P0.05)。P16表达阳性患者HPV分型16、58、18及HR-混合型比例(30.2%、9.5%、12.7%及19.0%)高于P16表达阴性患者(16.5%、1.8%、3.7%及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03、5.322、5.015及4.337,均P0.05)。结论随着宫颈CIN级别增高,P16和Ki-67表达随之增加,P16联合Ki-67免疫组化分级诊断可反映CIN病变程度,值得临床应用;此外临床上HPV亚型16、58、18型及高危混合型应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精子相关抗原9(SPAG9)在宫颈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苍南医院住院及门诊正规随访的宫颈癌患者60例(宫颈癌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癌活检组织中SPAG9的表达情况,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宫颈正常妇女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SPAG9的表达水平。结果 宫颈癌组患者血清SPAG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PAG9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鳞癌和腺癌患者活检组织中SPAG9表达的IRS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患者组织中SPAG9表达的IRS积分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患者组织中SPAG9表达的IRS积分明显高于中高分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组织中SPAG9表达的IRS积分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患者血清SPAG9水平与活检组织中SPAG9表达的IRS积分呈正相关(r=0.471,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及活检组织中SPAG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血清SPAG9水平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治、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miR-378在宫颈癌患者组织、外周血中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40例(CC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37例(CIN组)、对照组40例作为研究对象,q-RTPCR分析miR-378在宫颈组织标本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血miR-378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者相比,miR-378在宫颈病变患者(CC及CIN)的宫颈组织及外周血中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将CC组分为无淋巴结转移组LN(-)和有淋巴结转移LN(+),相比于LN(-),miR-378在LN(+)的宫颈组织及外周血中表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中miR-378对宫颈病变具有较强的诊断能力,曲线下面积为0. 924,敏感度为81. 80%,特异性为95. 00%。结论 miR-378在宫颈组织及外周血中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了宫颈病变,提示miR-378有望作为新型分子标志物应用于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血清miR-24和miR-155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为诊断和治疗宫颈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检结果将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A组,80例宫颈浸润癌患者作为B组,另选取50例同期在该院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不同组别患者血清miR-24和miR-155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结果 B组患者miR-155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A组与对照组(P0. 05),miR-24相对表达量低于A组与对照组(P0. 05),而A组miR-155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miR-24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 0. 05)。miR-155相对表达量随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分级的升高逐渐升高(P 0. 05),miR-24相对表达量随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分级升高逐渐降低(P0. 05)。宫颈浸润癌患者治疗后血清miR-155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 05),miR-24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治疗前(P0. 05)。miR-155相对表达量与宫颈浸润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高危型HPV、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 05),miR-24相对表达量与宫颈浸润癌患者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组织类型、高危型HPV、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 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miR-24和miR-155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r=-0. 624,P0. 05)。结论血清miR-24和miR-155均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血清miR-155可能为促癌基因,而血清miR-24可能是抑癌基因,两者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RAC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不典型增生宫颈组织、58例宫颈癌组织中RAC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RAC1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在不典型增生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率为25.00%,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1.0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宫颈组织(P<0.05),随着从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宫颈癌的转化,RAC1阳性表达率呈递增趋势.(2)RAC1的表达与病理分级相关(P<0.05),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则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 RAC1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宫颈癌预后的指标之一.检测RAC1对了解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和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组织配对盒家族基因1(PAX1)的甲基化定量检测对高级别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本院妇科接受检查且确诊为高危亚型HPV病毒感染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病理诊断并依据结果分为正常宫颈组(n=19)、低级别宫颈癌前病变组(n=21)、高级别宫颈癌前病变组(n=24),收集各组宫颈组织标本,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各样本PAX1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对比各组HPV病毒阳性感染率及PAX1甲基化阳性率情况及宫颈刮片和宫颈组织中PAX1基因甲基化水平,采用受术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AX1基因甲基化水平诊断高级别宫颈癌前病变价值。结果:随着宫颈癌前病变级别的升高,受检者高危HPV病毒DNA定量值(392.17±95.62、442.18±113.47、533.38±203.15)无差异(P=0.204),但HPV阳性率及PAX1甲基化阳性率正常宫颈组(36.8%、0)、低级别宫颈癌前病变组(66.7%、9.5%)、高级别宫颈癌前病变组(91.7%、62.5%)逐渐升高(均P<0.05):ROC曲线分析,PAX1基因甲基化水平诊断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宫颈脱落细胞中宫颈癌微小RNA(mi RNA)标志物。方法于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集该院门诊、住院患者以及体检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共90例,其中正常组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30例、宫颈癌组30例,以U6为内参mi RNA,用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法比较各组中mi R-23b、mi R-34a的表达水平,并评估其检验效能。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宫颈癌组宫颈脱落细胞中mi R-23b与mi R-34a的表达下调(P0.01)。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组时,mi R-23b与mi R-34a的ROC曲线面积分别为0.84(95%CI:0.732 2~0.937 8,P0.01)、0.72(95%CI:0.589 9~0.847 9,P0.01)。诊断宫颈癌组时,mi R-23b与mi R-34a的ROC曲线面积分别为0.85(95%CI:0.748 1~0.945 2,P0.01)、0.76(95%CI:0.646 3~0.882 6,P0.01)。结论 mi R-23b、mi R-34a对宫颈癌筛查诊断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