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中应用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临床诊断Ⅱ期以上胃癌病人在手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方案为:丝裂霉素C 15 mg/m2,顺铂60 mg/m25-氟尿嘧啶1 000 mg/m2,经股动脉插管区域冲击化疗一次,6~9 d后接受手术.同期收治的41例Ⅱ期以上进展期胃癌病人行常规手术治疗.比较观察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原发病灶的缓解情况、毒副反应及两组间的远期生存率变化.结果:新辅助化疗组35例全部完成术前区域性动脉化疗,毒性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均属可控范嗣内1~2级,其中29例(82.9%)病人获得根治性切除(R0切除),中位生存期26.6个月,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8.6%、37.1%和14.3%.常规手术组41例中有28例(68.3%)获得R0切除,中位生存期为15.3个月,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3.4%、19.5%和7.3%.结论:术前区域性动脉化疗耐受性良好;新辅助化疗有望提高进展期胃癌病人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用奥沙利铂(OXA)联合5-氟尿嘧啶(5-FU)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48例Ⅱ期以上胃癌患者,术前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A组),方案为OXA 130 mg/m+ 5-FU 750 mg/m,经股动脉插管行区域冲击化疗1次,8~12 d后接受手术。同期另48例相同临床分期的胃癌患者直接行手术治疗(B组)。两组术后均接受OXA /甲酰四氢叶酸钙/5- FU方案化疗6个周期,观察两组的毒副反应、手术并发症和临床疗效。
结果:A组有38例(79.2%)获得根治性切除;镜检32例(66.7%)出现组织病理学改变,如肿瘤组织坏死、淋巴细胞炎性浸润、癌细胞凋亡、以及间质水肿纤维组织增生等。B组有30例(62.5%)行根治性切除,根治切除率显著低于A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病理检查未出现上述变化。A组术前化疗的毒性反应均限于Ⅰ~Ⅱ级;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6.0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9.2%,62.5%和52.1%。B组中位生存期为21.5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6.7%,45.8%和35.4%。A,B组比较,2年和3年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前应用OXA/5-FU方案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可使肿瘤组织产生显著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有利于提高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及2,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HOP化疗方案行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2010年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PGML患者,其中41例术前接受胃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即术前动脉介入化疗组,方案选用CHOP联合化疗方案:环磷酰胺600mg/m2,第1天;表阿霉素50mg/m2,第1天;长春新碱1.4mg/m2,第1天;强的松60mg/m2口服,第1~5天。14~21d后接受手术。同期33例PGML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即常规手术组。比较动脉介入化疗后肿瘤的缓解情况、毒副反应及2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常规手术组24例(72.7%)获得根治性切除,5年生存率为58.3%(14/24)。术前动脉介入化疗组全部完成术前区域性动脉化疗,毒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22例(53.7%)和骨髓抑制14例(34.1%),均属可控范围内(Ⅰ~Ⅱ级);其中37例(90.2%)获得根治性切除,较常规手术组提高17.5%(P=0.041);5年生存率为67.7%(21/31),与常规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7,P=0.471)。结论针对PGML患者,术前以CHOP方案行动脉介入化疗是安全、有效的,它能提高根治手术切除率,提高近期疗效,但并不改善远期生存。  相似文献   

4.
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对进展期胃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对进展期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80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 (其中 3 3例术前行介入化疗 )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并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治疗措施及分子生物学等 11项指标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术前介入化疗组患者 5年生存率为 59.3 % ,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 5年生存率的 47.6% (P<0 .0 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术前动脉插管介入化疗为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长期存活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结论 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对改善胃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新辅助区域动脉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05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158例相同临床分期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6例(研究组)给予术前区域动脉化疗,方案为表阿霉素50 mg/m2+顺铂60 mg/m2+5-氟尿嘧啶1000 mg/m2,2003年起方案改为奥沙利铂130 mg/m2+5-氟尿嘧啶1000mg/m2,一次性动脉灌注,6~11 d后手术治疗.另82例(对照组)术前未行化疗,直接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静脉辅助化疗.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根治性(R0)切除率、手术并发症和远期预后进行评估.采用x2检验,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R0切除率分别为86%(65/76)和71%(58/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1,P<0.05).研究组的化疗毒副反应轻微.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15/76)和16%(13/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1,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1个月和23个月,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4.6%和2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5,P<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区域动脉化疗耐受性良好,有助于提高R0切除率,并延长其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Dukes B、C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后,给予5-氟尿嘧啶(5-FU)持续静脉给药联合中剂量甲酰四氢叶酸(LV,5-FU/LV方案)或奥沙利铂(L-OHP)联合5-FU/LV(FOLFOX4方案)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188例Dukes B、C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Dukes B期、C期均分为单纯手术组、术后5-FU/LV化疗组和FOLFOX4化疗组.结果 Dukes B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单纯手术组67%,术后5-FU/LV辅助化疗组90%,术后FOLFOX4辅助化疗组73%;Dukes C期:3年生存率分别为单纯手术组50%,术后5-FU/LV辅助化疗组76%,术后FOLFOX4辅助化疗组86%.两种辅助化疗方案主要的毒性反应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脱发和局部色素沉着,毒性反应多为1~2级,3级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9.9%(5-FU/LV)和13.5%(FOLFOX4),未出现4级反应.结论 Dukes B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行5-FU/LV辅助化疗方案能够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加用奥沙利铂后并不提高5年生存率.而对于Dukes C期患者,行FOLFOX4辅助化疗3年生存率可能优于5-Fu/LV方案.两种辅助方案3级毒性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多西紫杉醇加顺铂及 5 氟脲嘧啶的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自 2 0 0 1年 10月~ 2 0 0 3年 9月 ,有 37例局部进展期胃癌病人入组本次临床研究。入组病例术前接受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为 :多西紫杉醇 75mg m2 ,第 1天 ;顺铂 75mg m2 ,第1天 ;5 氟脲嘧啶 50 0mg m2 ,第 1- 5天 ,每三周为一周期 ,共三个周期。观察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原发病灶的缓解情况 ,并观察新辅助化疗的毒副反应。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所有病人进行了根治性手术治疗 ,临床有效率为 51.4 % ,其中完全缓解 (CR)占 8.1% ( 3例 ) ,部分缓解 (PR)占 4 3.2 % ( 16例 ) ,疾病稳定 (SD)占 2 7.0 % ( 10例 ) ,疾病进展 (PD)占 2 1.6 % ( 8例 ) ,术后病理水平缓解率为 10 .8% ( 4 37) ,其中 2例达到完全缓解。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症、腹泻、恶心 呕吐、脱发 ,共有 8例病人发生了Ⅲ~Ⅳ级的白细胞减少症 ,但未有因此而发生的败血症和死亡病例。结论 多西紫杉醇加顺铂及5 氟脲嘧啶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中近期疗效显著 ,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近远期效果。 方法 通过双侧股动脉插管对 5 6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顺铂加阿霉素 ) ,2次化疗间隔 3~ 4周。化疗 2周后复查膀胱镜和B超。化疗后根据临床分期采用保留膀胱或膀胱全切手术。 结果 动脉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和临床分期降低 4 2例 ,肿瘤体积和分期不变或增加 14例。化疗后 5 6例患者根据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 2 1例 ,膀胱部分切除术 5例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2 8例 ,2例分别行单纯回肠膀胱术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随访 4 0例肿瘤切除患者 ,1、2、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85 .0 % ,70 .0 % ,5 7.5 %和 5 0 .0 %。 结论 术前动脉化疗可使多数浸润性膀胱癌降期 ,使部分患者接受保留膀胱手术 ,部分高分期 (T4)患者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可有效降低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经肝动脉及静脉联合化疗治疗肝转移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FAP经肝动脉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对肝转移癌的治疗效果。 方法 经CT或MRI诊断 2 3例肝多发转移癌患者 ,采用表阿霉素 (EPI) 4 0mg/m2 ,顺铂 (CDDP) 6 0mg/m2 ,经肝动脉灌注(d1)。 5 -氟尿嘧啶 (5 -FU) 5 0 0mg/m2 经静脉给药 (d1,d8)。所有患者治疗 2~ 4个周期后复查CT或MRI。 结果 本组有效率为 74 %。 1年、2年和 3年生存率分别为 88 8%± 7 9% ;6 6 9%± 12 3%和2 4 6 %± 2 3 4 %。中位生存期为 2 5个月。 结论 FAP方案是一种传统的化疗方案 ,改变给药途径可提高肝转移癌的疗效 ,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术前选择性介入化疗对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动脉介入以羟基喜树碱、顺铂、阿霉素联合化疗,与静脉用药对比,观察手术前后病人症状、病理以及化疗毒副作用等的改变.结果:介入化疗后手术切除率76.67%.术前评价介入组CR 2/30,PR 18/30,RR(CR PR)20/30(66.67%).对照组RR为43.33%.结论:以羟基喜树碱为主的化疗方案,选择性术前动脉用药治疗晚期胃癌,方法可行,疗效可靠,有待扩大样本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短程新辅助化疗应用于进展期胃癌的可行性,并比较不同化疗方式短程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 1年12月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短程(1个周期)EOF方案(表柔比星、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加亚叶酸钙)新辅助化疗的31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全身静脉化疗方案与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 310例患者均完成了1个周期的短程EOF方案新辅助化疗,无一例因化疗毒副反应而终止.术后病理缓解率为33.9%(105/310),其中5例(1.6%)获病理完全缓解.接受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者的病理缓解率为42.4%(72/170),明显高于全身静脉化疗者的23.6% (33/140) (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化疗方式是影响进展期胃癌短程新辅助化疗后病理缓解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1.827; 95% CI:1.006~3.316; P=0.048).结论 进展期胃癌短程新辅助化疗病理缓解率总体较低;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能提高进展期胃癌短程新辅助化疗的术后病理缓解率。  相似文献   

12.
DDS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胰腺癌7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价值。方法 选择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病人,术中腹腔干或分支动脉旋转DS药盒28例,Seldinger介入技术旋转DS药盒46例,域动脉灌注以5-Fu为主的三联药物。回顾性总结、分析该组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资料。结果 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受益反应有效率为44.6%(33/74),明显优于同期外周静脉化疗组15.7%(14/89),(P<0.05);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胰腺癌一年生存率11.5%;与同期外周静脉化疗组11.0%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胰腺癌并不能显著提高生存率,但可明显提高临床受益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保留膀胱的局部切除联合髂内动脉插管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3例不能或不愿接受膀胱全切手术的T2-T4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8例术前给予新辅助介入化疗1-3个疗程后给予局部切除,15例在经尿道切除术后,给予辅助介入化疗3次。化疗方案为顺铂80mg、表柔吡星50mg以及5氟尿嘧啶1g(或羟基喜树碱40mg)。结果:术前新辅助化疗组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完全恢复1例,部分恢复16例,无效1例,平均随访31.6月,1例术后因肿瘤转移死亡,局部复发7例,远处转移2例;术后辅助化疗组,平均随访27个月,术后复发5例,远处转移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联合应用髂内动脉插管化疗结合保留膀胱的局部切除,足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的可选择有效手段,术前确诊的浸润性肿瘤,应选择新辅助介入化疗。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背景与目的:剂量密集型的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中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剂量密集型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中,使用紫杉醇脂质体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剂量密集型蒽环序贯紫杉醇脂质体对比蒽环序贯多西紫杉醇在局部晚期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可手术的局部晚期HER-2阴性的女性乳腺癌患者资料。该研究人群均行8周期新辅助化疗,其中196例采用蒽环序贯多西紫杉醇方案(多西紫杉醇组),48例采用剂量密集型蒽环序贯紫杉醇脂质体方案(紫杉醇脂质体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按照1:1匹配两组基线特征差异后,比较两组患者病理完全缓解(pCR)与临床疗效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通过1:1 PSM匹配后,两组各48例患者。两组间pCR率无统计学意义(22.9% vs. 18.8%,P>0.05);多西紫杉醇组客观缓解率(ORR)93.7%、疾病控制率(DCR)100.0%,紫杉醇脂质体组ORR与DCR均为10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紫杉醇组III~IV度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以及III~IV度恶心、呕吐、乏力和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均高于紫杉醇脂质体化疗组(均P<0.05),两组其他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在局部晚期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蒽环序贯多西紫杉醇与剂量密集型蒽环序贯紫杉醇脂质体的疗效相当。紫杉醇脂质体化疗组毒副反应明显优于多西紫杉醇化疗组。紫杉醇脂质体可作为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中紫杉醇类药物的优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及保乳手术在Ⅱ,Ⅲ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观察组46例Ⅱ,Ⅲ期乳腺癌经新辅助化疗后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与59例患者对照研究。新辅助化疗方案为表阿霉素60 mg/m2第1天静脉注射,紫杉醇150 mg/m2。第2天持续3 h静脉滴注,21 d为1个疗程。保乳手术方式为象限切除或肿块局部广泛切除联合腋窝淋巴结清除。对照组常规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对乳房外形及局部复发、远处转移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新辅助化疗后,观察组术前肿瘤病灶临床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37例。术后病理学检查发现,观察组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细胞间质水肿,纤维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其中病理完全缓解(PCR)4例。对保乳综合治疗(放疗+化疗)结束后1年的31例患者进行外形评估,其中优19.4%(6/31),良58.1%(18/31),差22.6%(7/31)。观察组局部复发率为8.7%(4/46),对照组为6.8%(4/5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处转移率为6.5%(3/46),与对照组(15.3%,9/59)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治疗Ⅱ,Ⅲ期乳腺癌基本是安全的,可达到根治性手术的效果。新辅助化疗,规范化切除,术后放疗、化疗是保乳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大剂量5-氟尿嘧啶(5-Fu)持续静脉滴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2009年5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6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给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大剂量(2.5g/m^2)5-FU持续静脉滴注治疗。依据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并观察该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结果无一例患者因严重化疗毒性反应不能耐受而终止治疗。63例患者中达到完全缓解5例(7.94%),部分缓解31例(49.2%),总体有效率为57.1%(36/63)。血液学毒性反应中Ⅲ/Ⅳ级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分别为8例(12.7%)和10例(15.9%),没有发生Ⅲ/Ⅳ级的贫血或血小板减少。非血液学毒性反应相对较轻,基本为Ⅰ/Ⅱ级反应。结论紫杉醇脂质体具有安全性高、耐受性好、靶向性高和长时疗效的特点。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大剂量5-FU持续静脉滴注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Infusional 5‐fluorouracil (5‐FU) has been the standard radiation sensitizer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reoperative long‐course chemoradiotherapy (CRT) for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in Australia. Capecitabine (Xeloda) is an oral 5‐FU prodrug of comparable pharmacodynamic activity, currently preferred in place of 5‐FU infusion, its established counterpart in neoadjuvant CRT for rectal cancer. The few studies quantifying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pCR) of Xeloda versus 5‐FU have produced inconsistent results. We reviewed our own data to determine if the rates of pCR of oral capecitabine were non‐inferior to intravenous 5‐FU in patients undergoing neoadjuvant CRT for rectal cancer.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from a prospectively kept database. Four hundred and fifty‐two patients received preoperative CRT from January 2006 to January 2016. Pelvic radiotherapy was delivered concurrently with capecitabine (n = 42) or infusional 5‐FU (n = 341). The remaining received different chemotherapy regimens. Surgery was performed 6–12 weeks of CRT completion. Pathological responses were assessed using Dworak regression grading score (0–4). Clinical outcomes were evaluated in terms of local control and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ho had a tumour regression score of 4 (pCR) after CRT was 4/42 (9.5%) in the capecitabine group and 71/341 (20%) in the infusional 5‐FU group (P = 0.082). pCR w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for survival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hazard ratio: 0.002, P = 0.0001,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0001–0.027).

Conclusion

The use of capecitabine as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was associated with a reduced rate of pCR. However this difference did not achie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对于直肠癌手术后盆腔复发患者的疗效。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动脉灌注组(57例)采用FAM化疗方案(氟尿嘧啶500~750mg/m2,丝裂霉素15mg/m2,阿霉素40mg/m2)作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后再接受手术;直接择期手术组47例。对比两组再次手术的成功率、标本病理变化特征和5年生存率。结果再手术成功率:动脉灌注组87.7%,直接择期手术组59.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5年生存率:动脉灌注组40.3%,直接择期手术组14.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动脉灌注组手术切除标本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癌细胞固缩、凋亡、坏死,组织水肿减轻和供应血管栓塞;直接择期手术组手术标本则无特异性改变。结论对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的患者予以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后再手术,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中植入氟尿嘧啶(5-Fu)缓释剂的安全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158例直肠癌患者被随机分为A(植入组)、B(腹腔灌注组)和c(对照组)3组,A组采用手术+术中腹腔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B组采用手术+腹腔热灌注化疗;C组采用传统手术+化疗。比较3组术后并发症和首次化疗毒性反应以及3组2、5年生存率。结果A组和B组并发症相当,对骨髓抑制和肝脏功能损害较C组轻;无论在2年还是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A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2年无病生存率均较C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2年生存率、5年总无瘤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肠癌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安全可靠,能降低2年复发率,但并不能提高近期和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