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肝硬化时色氨酸耐量试验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月珠  李蓉蓉 《上海医学》1992,15(12):721-722
  相似文献   

2.
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肝切除术4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在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治疗中的价值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4年1月至2000年8月行肝切除术治疗的47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血管瘤26例,肝囊肿7例,肝炎性假瘤3例,右肝错构瘤、肝脏平滑肌瘤、肝结核瘤和炎性肉芽肿各2例,肝细胞腺瘤、右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和肝右后叶结节性坏死各l例。结果:共行肝左外叶切除术18例,肝左或右叶瘤体局部切除术14例,右后叶切除或部分切除术8例,右半肝切除术3例,右前叶部分切除术2例,左半肝切除术和胰头异位肝囊肿切除术各l例。9例术中预置全肝血流阻断带,2例应用自体血回输。5例术后发生右侧胸腔积液、切口感染、膈下感染、胆漏等并发症。47例全部治愈。结论:对于多数有症状、体积较大或怀疑恶变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肝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而且安全有效;借助术中或术后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术中应用全肝血流阻断和自体血回输可提高困难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82例肝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分析蒋幼华四川省人民医院(610072)B型超声已成为肝占位性病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之一。笔者对本院82例已作肝脏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通过术前的声像图表现与手术和病理结果相对照,探索各种肝占位性病灶的共性和个性。1...  相似文献   

4.
曹明溶  罗伯诚 《广东医学》1997,18(9):623-624
自1984年10月至1995年10月我院有27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手术病理证实误诊为原发性肝癌(不简称肝癌)。现就此组病例作一分析,以提高对肝癌的鉴别诊断和认识。1临床资料本组27例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9~68岁,平均46岁。主要症状及体征为腹痛不适12例,发热、食欲不振、黄直各2例,腹部肿块或肝肿大11例。刀例均作B超检查,其中26例提示肝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1例混合性占位性病变;21例行CT检查,均提示肝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18例诊断为肝癌;10例行肝动脉造影7例诊断为肝癌,2例为血管瘤,l例为良性病变;2例行同位素扫描均提示为肝脏占…  相似文献   

5.
<正> 本文报告我院1992年1月至1994年10月,应用超声彩阶图诊断163例肝占位的声像特征。  相似文献   

6.
色胺酸耐量试验(TrpTT)[1~6],是一种新的肝功能试验,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本文通过对40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TrpTT检测,其结果证实可反映出肝组织的损伤程度,现予报道.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色氨酸耐量试验检测118例病理确诊的慢性肝病及77例对照者的肝功能,显示其对慢性迁延性肝炎的检出率96.6%,慢性活动性肝炎95.5%,肝硬化100%;统计敏感度90.6%,特异度92.2%,阳性预测值94.6%,阴性预测值86.5%,准确率91.2%。55例患者自身对照证实本试验敏感度优于吲哚氰绿、血清胆酸和常规肝功能试验。受试者无不良反应,建议临床试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门阻断肝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肝癌,胆管癌,肝血管瘤,肝包虫病等)行选择性肝门阻断法肝切除,对病变大小,位置,术前,术后肝功能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56例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出血,胆漏,感染等并发症,平均住院13.5d。术后1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3例出现反应性胸腔积液,结论:与全肝肝门阻断法相比,选择性肝门阻断法行肝切除术出血少并便于控制,对肝脏损伤小,有利于术后病人恢复。  相似文献   

9.
10.
色氨酸系人体的一种必需氨基酸,为维持细胞内核蛋白体的功能及作为烟酸、5-羟色胺的前体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及动物试验表示:血清色氨酸浓度和脑组织中吲哚胺浓度相平行,而5-羟色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对中枢神经有兴奋和抑制两种作  相似文献   

11.
报道用色氨酸清除技术检测犬肝血流量。二室模型比一室模型更准确地反映色氨酸体内代谢过程,计算出的血浆清除率、摄取率、肝血流量都比一室模型准确,肝血流量测定与ICG清除技术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色氨酸无过敏反应,国产,价廉。本法操作简便,无创伤性,是一项较理想的检测肝血流量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肾脏占位病变的超声造影特点。方法对照病理诊断结果分析76例肾脏占位病变Sono Vue超声造影特征。结果肾恶性肿瘤62例,良性肿瘤14例。肾恶性肿瘤超声造影剂的充盈和消退呈多样性,以同步增强和快增强多见,造影剂的快速消退和缓慢消退之间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典型的表现是整个病灶弥漫增强,轮廓边界清晰,呈"亮球"征(95.2%),并多有假包膜(87.1%)。肾错构瘤表现为无假包膜的不均匀增强,而肾囊肿始终无增强。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肾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肝脏局灶性实质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超声造影表现和规律。方法 对112个肝实质占位性病变进行了CDFI超声造影检查,其中良性病变34个,恶性病变78个,比较注射造影剂前后,病变内CDFI显示血流的变化。造影前后超声诊断符合率以手术病理诊断为对照。结果 造影前后良性病变血流显示率分别为44.1%(15/34)和55.9%(19/34)(P<0.05),恶性病变分别为67.9%(53/78)和93.6%(73/78)(P<0.01)。造影后各种肝脏疾病血流信号有不同增强表现,恶性病变增强幅度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由造影前的67.8%(76/112)提高至造影后的95.5%(107/112)。结论 CDFI肝肿瘤超声造影可以明显提高肝肿瘤的血流显示率及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定量分析肝脏占位性病变不同b值条件下ADC值的差异,探讨最佳b值选择及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的ADC值阈值。方法采用Siemens Verio 3.0T磁共振设备,对96例肝脏占位病变行DWI扫描,b值设定为200,500,800s/mm2,分别测量不同b值条件下病灶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随b值增加,各种病变的ADC值均逐渐下降;各种病变b200组与b500、800组之间的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b500与b800组之间,除肝细胞癌外无明显差异;b值取500、800s/mm2时,可获得相对稳定的ADC值。2、不同b值下,肝血管瘤与其他各组病变间的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肝脏恶性肿瘤间、FNH与转移瘤间无统计学差异;当b值为500、800s/mm2时,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与FN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通过ROC曲线分析获得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的最佳b值为500s/mm2,以ADC值1.27×10-3mm2/s为最佳阈值,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为91.4%、85.2%。结论通过不同b值条件下ADC值的定量分析,有助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是对常规MR检查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b值800s/mm2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肝占位性病变者(肝囊肿14例,肝血管瘤18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6例,肝细胞癌35例,肝转移瘤11例,胆管细胞癌6例)在常规T2WI、T1WI及动态增强扫描(应用LAVA3D序列)外,加做b值800s/mm2DWI检查,观察肝占位性病变在DWI图像影像特征,测量病变及与病变同一层面正常肝组织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肝组织平均ADC值为(1.39±0.13)×10-3mm2/s。肝囊肿、肝血管瘤、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胆管细胞癌平均ADC值分别为(2.47±0.25)×10-3mm2/s、(1.63±0.12)×10-3mm2/s、(1.47±0.07)×10-3mm2/s、(1.07±0.15)×10-3mm2/s、(1.19±0.13)×10-3mm2/s、(1.11±0.08)×10-3mm2/s;恶性肿瘤组、良性肿瘤组正常肝组织与肿瘤组织ADC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ADC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与正常肝组织ADC值之间差异p=0.923,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RI、DWI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有不同特点,综合量化分析病灶ADC值与正常肝组织ADC值,能更好地显示肝脏占位性病变特征,在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预后方面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DFI)、多普勒能量图 (CDPI)、多普勒阻力指数 (RI) ,在原发性肝癌 (HCC)与肝血管瘤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 6 0例原发性肝癌和 4 7例肝血管瘤之间CDFI、CDPI、RI对比分析 ,比较各组CDFI、CDPI、RI特点。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CDFI显示率为 98.3% ,肝固有动脉和肿块内部及周边的动脉血流RI分别为 0 .6 6± 0 .0 4 ,0 .6 4± 0 .0 7;肝血管瘤组CDFI显示率为 4 5 %、肝固有动脉和肿块内部及周边的动脉血流RI分别为 0 .5 6± 0 .0 3、0 .5 3± 0 .0 5。结论 CDFI,CDPI ,RI在原发性肝癌与肝血管瘤的临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30例肝癌、9例肝血管瘤施行肝动脉栓塞(TAE)治疗前后作了胰高血糖素(Glu-cagon)负荷试验。TAE治疗前,空腹血浆cAMP值在健康人、肝癌和肝血管瘤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AE后,负荷15min血浆cAMP值在肝癌患者均有下降(P<0.01)。而肝血管瘤TAE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6)。结果表明:注射Glucagon后,测定15min血浆cAMP值是反映肝脏贮备功能的敏感指标。TAE后血浆cAMP值明显低下者,肝癌患者的预后不良,不宜重复施行TAE治疗。  相似文献   

18.
陈玉 《江西医学院学报》1998,38(3):77-79,F004
为提高超声对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对术前作过B超检查的56例肾占位性病变经与手术,病理对照进行分析,结果为肾内占位变55例,肿瘤占98.1%(54/55),其中恶性占79.6%(43/54)良性占20.4%(11/54),定位误诊断1例,定性误诊1例,诊断符合率96.5%,良性肿瘤中错构瘤占63.6%(7/11),肾囊肿占36.4%(4/11)。  相似文献   

19.
超声造影诊断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例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应用新型声学造影剂声诺维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做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超声造影能更准确地显示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的血供情况以及组织坏死情况,良、恶性组造影感兴趣区强化程度、上升斜率及半降时间等指标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对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介入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经导管注入无水酒精和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结果 :瘤体缩小 >5 0 %者为 71.4%,30 %~ 5 0 %者为 2 8.6 %,无复发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不宜外科手术治疗的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病例 ,采用经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