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期以来,要寻找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以及相关精神疾病的药,既有较好疗效又要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的药,一直是精神科医师的向往。利培酮和氯氮平同属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尤其在对5-HT受体亲和力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均可致心脏不良反应,有时还相当严重,甚至发生猝死。为此,笔者就223例服用该两种药前后作心电图比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对其心电图的影响,并与氯丙嗪、氯氮平对照研究,以观察利培酮的安全性.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利培酮、氯丙嗪、氯氮平3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高量期(6周±)检查心电图,观察心电图变化.结果利培酮所致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最小,3组药物间的心电图异常存在明显的差异,(χ2=59.30,P<0.01).结论利培酮所致心电图改变明显低于氯丙嗪,更低于氯氮平.虽然3组药物对心电图均有影响,表明利培酮相对安全,对既往有心脏病史、年老体弱者,建议优先选用利培酮. 相似文献
3.
本文调查氯氮平76例,氯丙嗪95例用药期间对心电图的影响。结果氯氮平较氯丙嗪易出现心电改变,前者窦性心动过带多见,后者传导障碍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4.
氯氮平和氯丙嗪所致异常心电图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氯氮平和氯丙嗪对心电图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对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其中41例服氯氮平,42例服氯丙嗪,测定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结果 两种药物对心电图均有影响,心电图变化均以节律改变及T波改变为主.结论 氯氮平和氯丙嗪均导致心电图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5.
氯丙嗪与氯氮平是精神科的常用药物.有关两药对心电图的影响临床报道不一,对不同病种的研究.仅见于天林等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为了解氯丙嗪与氯氮平对癔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情况.给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和比较利培酮与氯丙嗪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对服用利培酮及氯丙嗪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定期心电图检查 ,时间为服药后 2、4周。结果 :利培酮组和氯丙嗪组出现异常分别为 11.5 %和 4 2 .5 %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利培酮对心电图影响明显低于氯丙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利培酮或传统抗精神病药对其QTc间期的影响。方法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利培酮组和传统组,每组51例。利培酮组患者服用利培酮进行治疗,传统组患者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总病程、治疗时间、QTc间期、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血钙(C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利培酮组患者的治疗时间(28.61±6.58)个月、QTc间期(397.25±15.54)ms均短于传统组的(55.96±7.18)个月、(425.62±19.52)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患者的空腹血糖(5.38±1.23)mmol/L低于传统组的(5.78±0.10)mmol/L、血钙(2.42±0.13)mmol/L高于传统组的(2.35±0.16)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病程、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利培酮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对QTc间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86例长期单用氯氮平和氯丙嗪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氯丙嗪对肝功能的损害(18.6%)较氯氮平明显,而氯氮平引起白细胞的改变(19.3%)较氯丙嗪明显。 相似文献
9.
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程度不同的体重增加 [1] ,这种增加在不同的药物中可能有所差异 ,为了解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和氯氮平对体重的影响 ,我们对服用这 2种药物的 7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对象 病例来自我院 2 0 0 0年 9月至 1 0月住院患者共 71例 ,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版 (修订本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其中氯丙嗪组 30例 (男 1 0 ,女 2 0 ) ,年龄 ( 39± 1 5.34)y;氯氮平组 41例 (男 2 4 ,女 1 7) ,年龄 ( 36.66±1 2 .0 6) y。过去均未服用过抗精神病药物。以上 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其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科确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60例,依据服用药物的不同,分为氯丙嗪组112例、氯氮平组117例和利培酮组121例,所有患者均持续服药6个月。观察3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及类型,不同服药时间(服药4周、8周、24周)3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分布状况。结果 氯氮平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73.50%),高于氯丙嗪组(47.32%)和利培酮组(17.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氮平组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46.15%)高于氯丙嗪组(32.14%)、利培酮组(6.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24周,氯氮平组的心电图异常率(73.50%)高于氯丙嗪组(47.32%)、利培酮组(1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均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电图产生影响,其中,氯氮平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氯氮平和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情况。方法:对长期持续单一服用氯氮平(n=65)和氯丙嗪(n=66)的患者在用药前和疗后3年内,每月进行1次血糖测定,分析其变化。结果:氯氮平引起空腹血糖升高为26.15%,氯丙嗪引起空腹血糖升高为9.09%,两者治疗后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结论:氯氮平与氯丙嗪会引起部分患者空腹血糖升高,且氯氮平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13.
氯氮平与利培酮对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血管的影响比较常见,已引起临床医师的普遍重视.为探讨氯氮平与利培酮对心电图的影响,作者对105例服氯氮平和87例服用利培酮后的住院患者进行心电图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健康中国人单次静注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后的心电图QTc间期的变化.方法:40例健康青年男性(24.03±3.19岁)随机分6组,分别静注伊布利特0.005 mg·kg-1(n=4),0.01 mg·kg-1(n=10),0.02 mg·kg-1(n=6),0.5 mg(n=6),0.75 mg(n=6)和1.0 mg(n=8).以心电图QTc间期为药效指标.结果:药后各组受试者QTc间期均明显延长:0.005,0.01和0.02 mg·kg-1剂量组的QTc间期变化率最大值分别为(12.42±6.71)%,(45.73±27.52)%,(64.23±11.28)%;0.5,0.75和1.0 mg剂量组的QTc间期变化率最大值分别为(45.5±27.9)%,(48.1±22.1)%,(64.5±11.6)%.高剂量组QTc间期变化程度大于低剂量组(P<0.05).药后PR间期、QRS间期、血压、心率、心电监测、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注国产伊布利特注射液有效延长QTc间期,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5.
HPLC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舒必利、氯氮平、氯丙嗪浓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舒必利、氯氮平、氯丙嗪药物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用乙酸乙酯萃取,氮气吹干;残留物用甲醇溶解后进样。色谱柱为C_(18)柱(250 mm×4.6m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含0.5%三乙胺和0.05%冰醋酸,pH=7.6~7.8),流速:1.0mL·min~(-1),柱温:35T,紫外检测波长:250nm。结果:本法可同时测定血浆中3种药物浓度。舒必利在0.2~1.0μg·mL~(-1)、氯氮平在0.05~1.0μg·mL~(-1)、氯丙嗪在0.01~0.16μ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RSD分别为2.9%~3.9%,3.1%~4.1%,3.0%~4.3%;日间RSD分别为3.9%~4.8%,3.8%~5.1%,4.3%~5.3%(n=4)。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舒必利、氯氮平、氯丙嗪3种药物临床血药浓度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6.
国内关于氯氮平、齐拉西酮对心电图影响的报道不少,但对心电图QTc间期和QTd的研究报道不多。本研究就60例服用氯氮平、齐拉西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对QTc间期和QTd作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氯丙嗪和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入组78例患者,随机给予氯丙嗪、氯氮平双盲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末各作1次Wisconsin卡片分类测验(WCST)、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韦氏记忆量表(WMS)、语言流利性测验等。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确实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在治疗末氯氮平组WCST表现,WAIS-R的言语分,WMS的图片、理解分及语言流利性得分显著优于氯丙嗪组,且WCST表现与阴性症状(SANS)分、迟发性运动障碍(TD)分、总体社会功能(GAF)分有显著相关性,而与脑电图(EEG)是否异常无关。氯丙嗪组与氯氮平组的痊愈者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有差异。结论:氯氮平对认知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而氯丙嗪作用不明显,认知功能改善与精神症状好转无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的应用,代表了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重大变革。氯氮平价格便宜,疗效较好,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及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效。有逐步取代氯丙嗪的趋势。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持续治疗10年以上是否比氯丙嗪仍有优势呢?本文对单服氯氮平与单服氯丙嗪持续临床应用10年以上的病例进行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