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Caspase-3和Caspase-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Caspase-3、Caspase-6 基因在胃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42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Caspase-3、Caspase-6 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这2个基因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Caspase-3、Caspase-6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38.09%(16/42)、31.05%(13/42),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8.57%(33/42)、69.05%(29/42),两者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3、Caspase-6 基因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胃癌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 基因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6 基因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组织中,两者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pase-3、Caspase-6 基因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对胃癌发生、发展的过程起到下调的作用.联合检测Caspase-3、Caspase-6 基因的表达更能反映胃癌的生物学行为,优于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2.
况燕  蔡晶  李桃  李东林  周隽  王泽华 《广西医学》2012,34(7):819-821
目的 探讨Drosha基因和卵巢癌顺铂耐药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Drosha基因mRNA及其蛋白在A2780/DDP及A2780细胞中表达的差异.结果 A2780/DDP细胞中Drosha基因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量分别是A2780细胞表达量的(56.79±1.65)%和(50.16±1.34)%,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Drosha基因在A2780/DDP细胞中明显下调,提示Drosha基因和卵巢癌顺铂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定量检测ERα与ERβmRNA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从而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定量PCR对108例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ERα与ERβ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ERαmRNA的水平在ERα(+)乳腺癌中明显高于ERα(-)乳腺癌和正常组织中(P<0.01)。ERβmRNA的水平在正常组织中显著高于ERα(+)和ERα(-)乳腺癌中(P<0.01),同时,ERα(-)乳腺癌ERβmRNA水平明显高于ERα(+)乳腺癌中(P<0.01)。ERβmRNA表达水平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和组织学分级不相关。结论:在ERα(+)乳腺癌的发生过程中ERαmRNA上调,在ERα(+)和ERα(-)乳腺癌的发生过程中ERβmRNA下调,提示ERβ有肿瘤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间隙连接蛋白Cx43、Bcl-2及Bax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Cx43、Bcl-2及Bax在35例BTCC和21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BTC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同时取正常膀胱组织15例做对照.结果 BTCC组织中Cx43 mRNA的表达比值[Cx43/人肌动蛋白(β-actin)]为(0.34±0.37),低于BTCC癌旁组织中的(0.79±0.70)和正常膀胱组织的(0.81±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 mRNA表达比值为(0.35±0.43),高于癌旁组织中的(0.16±0.33)和正常膀胱组织的(0.15±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旁组织与正常膀胱组织Cx43 mRNA及Bcl-2 mRNA的表达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x43 mRNA在BTCC病理分级G3的表达为(0.30±0.16),G2的表达为(0.54±0.22),G1的表达为(0.60±0.25),3个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 mRNA在BTCC病理分级G3的表达为(0.47±0.15),G2的表达为(0.35±0.11),G1的表达为(0.24±0.10),3个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BTCC组织中Bcl-2 mRNA的表达水平(0.40±0.15)高于初发癌组织(0.28±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 mRNA在BTCC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x mRNA的表达水平与BTCC患者的肿瘤分期、病理分级以及肿瘤有无复发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x43 表达下调与BTCC的发生、进展及其恶性特征有关,Cx43基因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或Bcl-2/Bax)在BTCC的发展中起拮抗作用,与细胞的凋亡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诱导因子(OGN)基因mRNA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30例乳腺良性肿瘤、108例乳腺原发癌组织和其中30例的癌旁正常组织、30例的淋巴结转移癌中OGN mRNA的表达状态.并分析乳腺原发癌中OGN 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OGN mRNA在乳腺癌旁正常组织、良性肿瘤、原发癌和转移癌的高表达率分别为76.7%、83.3%、44.4%和6.7%,其中在非癌的良性肿瘤与正常组织间无差异,在乳腺原发癌的表达比非癌组织下调(P<0.05),在转移癌的表达比原发癌下调(P<0.001).乳腺原发癌中OGN mRNA表达水平仅与患者年龄相关,而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状态等临床病理因素无关.结论:OGN mRNA低水平状态与乳腺癌的发生和转移相关,有望作为乳腺癌诊断和监测肿瘤进展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mRNA异常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48例)和正常膀胱组织(15例)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应用RT-PCR技术检测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膀胱癌组织中PTEN启动子甲基化率为47.9%(23/48),而在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其启动子未发生甲基化,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基因mRNA在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6.2%(27/48)和100.0%(15/1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与其mRNA表达水平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TEN启动子甲基化与其mRNA表达存在明显关联性(χ2=21.372,r=0.555,P<0.01)。结论 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导致其mRNA表达的缺失,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及转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斌  戴平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861-1862,1902
目的观察乳腺癌中Twist、p53和E-cadherin mRNA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8月在医院初次就诊的乳腺癌30例均行改良根治乳腺癌标本,癌旁组织和10例同期乳腺良性病变的正常乳腺组织,分别运用RT-PCR的方法检测Twist、p53和E-cadherin 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结果乳腺癌的Twist mRNA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管浸润和TNM分期呈明显的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肿瘤直径、外膜浸润、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乳腺癌组织中的Twist和p53的mRNA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明显提高(P<0.01),而E-cadherin mRNA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明显降低(P<0.01),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中的Twist mRNA表达与p53 mRNA呈正相关(r=0.526,P=0.004),而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500,P=0.000)。结论 Twist和p53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而E-cadherin呈低表达。Twist可能通过上调p53的表达,同时下调E-cadherin的表达,从而促进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并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XAB2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可能关系。方法选取34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XAB2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胃炎组织XAB2蛋白的表达;分析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下胃癌组织XAB2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胃癌组织XAB2 mRNA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且在胃癌进展早期(Ⅰ+Ⅱ期)即明显下降。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胃癌组织中XAB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50.0%(17/34),明显低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82.4%(28/34)和胃炎组织91.1%(31/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后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胃癌组织XAB2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正相关(P=0.041),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负相关(P=0.019、0.027);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XAB2低表达可能与胃癌发生、进展密切相关,值得深入研究以利于临床胃癌诊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赖氨酰氧化酶(LOX)在乳腺癌组织、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并与乳腺癌常规预后指标比较,探讨其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56例乳腺癌组织、56例正常乳腺组织及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LOX mRNA与低氧诱导因子1(HIF-1α)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相应组织中LOX蛋白及HIF-1α的表达,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OX mRNA在乳腺癌组织、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7.14%、32.14%、25.00%,乳腺癌组织中LOXmRNA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P<0.01);LOX蛋白在乳腺癌组织、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8.21%、26.78%、20.00%,乳腺癌组织中LOX蛋白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P<0.05);LOX mRNA及LOX蛋白在不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Ⅲ、Ⅳ期乳腺癌LOX mRNA及LOX蛋白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均<0.01),但在不同年龄及肿瘤大小患者的癌组织中LOX mRNA及LOX蛋白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X蛋白的表达与HIF-1α呈正相关(r=0.368)。结论 LOX蛋白及LOX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LOX与乳腺癌的发生可能有关;LOX高表达的乳腺癌其恶性程度更高,更易发生远处转移;HIF-1α与LOX在乳腺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PV16和P16基因的表达,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11年1月该院普外科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86例,所有病例经病理确诊,对照为癌旁非癌乳腺组织.病变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分组对照HPV16和P16基因的表达.RT-PCR检测HPV16和P16 mRNA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HPV16和P16基因的表达量.结果 HPV16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乳腺癌标本中HPV16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织(p<0.01).P16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也显示了P16基因的表达量在肿瘤组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织(P<0.01).HPV16和P16基因的表达量在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不同分期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但与肿瘤的大小无显著性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中HPV16和P16基因的表达呈负相关(r=-0.614,P <0.01).结论 HPV16感染和P16基因失活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HPV16和P16基因的联合检测有可能用于乳腺癌的临床分级以及判断预后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组织ABCG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与其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基因ABCG2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其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关系,探讨ABCG2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15例乳腺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ABCG2启动子区-359--353两特异位点的甲基化情况,并经MSP产物测序检测位点的甲基化状态;用Q—PCR检测ABCG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并应用统计学Spearman等级相关性方法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结果15例乳腺癌组织中有13例(86.67%)ABCG2基因启动子区的特异位点存在高甲基化(P〈0.05),MSP产物的测序验证了特异位点的甲基化,并且mRNA表达水平相对增高,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Х^2=0.6842,P〈0.05)。结论ABCG2基因的启动子区-359~-353位点存在高甲基化,可促进该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纤维腺瘤、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中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HIF-1α蛋白在乳腺纤维腺瘤、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几乎无表达,乳腺导管原位癌中阳性率46.67%(14/30),导管癌早期浸润中63.33%(19/30),浸润性乳腺癌中76.67%(23/30);乳腺癌中VEGF阳性率67.78%(61/90);乳腺癌中HIF-1α表达与VEGF(r=0.64,P〈0.01)呈正相关,与c—erbB-2正相关(r=0.276,P〈0.01);HIF-1α及其靶基因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明显上调,HIF—1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状态、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相关。结论HIF-1α和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HIF—1α可能成为早期诊断乳腺癌、预测其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OTAIR和HOTTIP及其下游HOXD10和HOXA13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特征以及相互调控的关系.方法选择47例肺癌患者并收集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利用TRIzol提取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 HOTAIR在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4.12±4.58),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7.43±4.20),(P〈0.01),HOXA13在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8.64±1.21),显著降低低于癌旁正常组织(9.43±1.58),(P〈0.01),其他两个基因表达无显著变化.在有淋巴转移的个体中,癌组织中HOXD10 mRNA表达为(9.01±1.22),显著高于无转移的患者(7.81±2.15),(P=0.02).HOTTIP与下游HOXA13基因RNA在癌组织(r=0.78,P=0.00)和癌旁正常组织(r=0.70,P〈0.01)中均存在正相关关系;HOTAIR与下游HOXD10基因mRNA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成正相关(r=0.37,P〈0.01),在癌组织中却不存在相关关系(r=0.12,P=0.47).结论提示在肺癌中HOTTIP与HOXA13调控关系正常;HOTAIR在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且可能丧失对下游基因HOXD10的正常调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RECK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取75例乳腺癌组织为研究组,另取25例乳腺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RECK基因的表达,并分析RECK基因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 RECK基因在75例乳腺癌组织中的阴性表达率为33.3%,在25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阴性表达率为0( P <0.01);在T1+ T2与T3+ T4两组的低表达率分别为62.9%和80%( P <0.01);在N0+N1与N2+ N3两组的低表达率分别为33.3%和68.4%( P <0.01);在M 0与M 1两组的低表达率为50%和94.1%( P<0.01);RECK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55.6%)明显低于高表达组(80%)( P<0.01)。结论RECK 基因低表达与乳腺癌的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器官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α-1,6岩藻糖基转移酶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40名健康者的正常乳腺组织中α-1,6岩藻糖基转移酶在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结果 FUT8 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乳腺癌组织中FUT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FUT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高FUT8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密切相关,其可能的调控机制及生物学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胃癌p21^WAF1基因表达与组蛋白乙酰化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p21^WAF1基因表达与组蛋白乙酰化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对53例原发性胃癌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的p21^WAF1 mRNA表达进行分析;同时对其中p21^WAF1 mRNA表达失活或表达量不足癌旁和正常黏膜的1/2的7例患者进行乙酰化组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结果:①胃癌组织中的p21^WAF1表达率和表达值均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和癌旁组织。②p21^WAF1表达水平在分化较好和分化较差的胃癌组织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但在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③p21^WAF1 mRNA表达失活或表达量不足癌旁和正常黏膜的1/2的7例患者中有5例(5/7,71.43%)总染色质乙酰化组蛋白H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相应的癌旁和正常黏膜,甚至在检测水平以下。结论:胃癌组织p21^WAF1的表达降低至少部分归因于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低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特异基因1(BCSG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F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乳腺癌组织和35例癌旁组织中BCSG1的表达。结果FQ—PCR检测乳腺癌组织中BCSG1 mRNA的表达水平为1.072±0.178,相应癌旁组织中其表达量为0.324±0.135;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组织中BCSG1蛋白阳性率为74.5%(38/51),相应癌旁组织巾为14.3%(5/35);癌组织中BCS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BCS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Nottingham预后指数等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乳腺癌的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C—erbB-2的阳性表达等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SG1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乳腺癌的发展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BCSG1很可能存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RMS1、HDAC1及VEGF-C蛋白在乳腺癌、乳房纤维瘤及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随机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BRMS1、HDAC1、VEGF-C蛋白的表达,随机收集乳房纤维瘤组织及其旁正常乳腺组织各20例作为对照组,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BRMS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为60%,在乳房纤维瘤组织中表达率为85%,在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率为95%,乳腺癌组织中的BRMS1的表达明显低于乳房纤维瘤和正常乳腺组织(P0.05)。HDAC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为91.7%,在乳房纤维瘤组织中表达率为55%,在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45%,HDAC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乳房纤维瘤和正常乳腺组织(P0.01),乳腺癌中VEGF-C的表达58.3%高于乳房纤维瘤25%和正常组织20%(P0.05)。结论BRMS1、HDAC1和VEGF-C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转移,联合检测BRMS1、HDAC1及VEGF-C的表达有助于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FAF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F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相对正常胃黏膜组织FAF1mRNA和FAF1蛋白的表达。结果:FAF1mRNA在胃癌组织(O.27±0.12)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0.40±0.06)和正常胃组织(0.48±0.08)(P〈0.01)。FAF1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与癌细胞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有关,分化程度为低未分化及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FAF1mRNA表达值明显低于高中分化及无远处转移者,而与年龄、性别、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无关。胃癌组织的FA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37.5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62.50%)(P〈O.05)和正常组织(72.50%)(P〈0.01);FAF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低或未分化胃癌组织FAF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高中分化胃癌组织,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临床分期无关。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FAF1表达减少,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FAF1可以作为一个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也可能成为胃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SATB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qRT—PCR技术检测39例乳腺癌组织、19例对应癌旁组织、13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SATB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SATB1及其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ATB1阳性表达率为71.8%,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的38.5%和癌旁组织的15.8%(P〈0.01);SATB1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和癌旁乳腺组织的4.5倍;SATB1及mRNA在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和癌旁乳腺组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ATB1及其mRNA在肿瘤体积大、腋窝淋巴结转移数多、分期晚的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而在不同年龄,不同组织学分级,不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b-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乳腺癌组织中,SATB1及其m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TB1与SATB1mRNA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SATB1及SATB1mRNA表达水平增高与乳腺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