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常熟地区10640例孕妇用ELISA法进行弓一菜虫感染血甭学检查,检出弓形虫抗体阳性850例,感染率为7.57%,并对940例孕妇进行妊娠结局随访观察,其中870例弓形虫抗体阴性,妊娠结局均良好;70例阳性孕妇中,有14例出现异常妊娠结局,本文亦认为孕妇弓形虫感染与妊娠结局异常有关。采用螺旋霉素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妇弓形虫(TOX)感染的状况及不同感染状况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孕妇血中弓形虫IgG及IgM抗体,根据检验结果组成急性感染组、活动性感染组、既往感染组,随机抽取无感染者作对照组,比较4组妊娠结局。结果比较妊娠结局急性感染组流产、胎停、早产、出生缺陷的发生明显高于活动性感染组、既往感染组和无感染组,P〈0.05;活动性感染组明显高于既往感染和无感染组,P〈0.05;既往感染和无感染组无差异,P〉0.05。结论①孕妇Tox急性感染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高于活动性感染者。②Tox既往感染者孕期风险取决于是否发生Tox再次感染或激发感染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妇孕早期弓形虫感染对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的影响,为产前预防弓形虫感染新生儿出生提供实践依据。方法对我院就诊弓形虫抗体IgM阳性发现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与为感染孕妇间妊娠结局的差别。结果孕早期弓形虫抗体IgM阳性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及孕早期对弓形虫抗体的筛查,必要时终止妊娠,对于优生优育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弓形虫感染检测在孕妇保健中的临床指导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情况,不同环境下孕妇弓形虫(TOX)感染的机率。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结果:TOX-IgM阳性率与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及孕龄有关。结论:对弓形虫感染孕妇应负责监护,对易感孕妇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对生殖道衣原体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由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生殖健康[1]。为探讨孕晚期孕妇Ct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本文对160例孕晚期  相似文献   

6.
保定地区孕妇弓形虫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所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也是妇女围产期一种重要的寄生虫病,孕妇由于妊娠的生理变化,免疫力下降,易因感染弓形虫而出现流产、早产或增加妊娠合并症,同时还可透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的宫内发育,甚至造成各种出生缺陷或死亡。由于人对弓形虫普遍易感,因此该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但不同国家和地区其感染发生的情况有着很大差异,世界各地感染率平均在25%~58%左右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妊娠晚期异常心电图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的100例妊娠晚期高龄孕妇(≥35周岁)作为高龄组,以及同期产科门诊常规产检的105例妊娠晚期适龄孕妇(<35周岁)作为适龄组,两组均接受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比较高龄孕妇妊娠晚期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妊娠不良结局孕妇孕期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方法选取的80例妊娠不良结局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妊娠时间分为研究A组(≤12周)24例、研究B组(12~28周)32例、研究C组(≥28周)24例,另选取同期非妊娠健康妇女38例设为对照组。各组均予以血清微量元素检测,对比各组微量元素水平及微量元素缺乏情况。结果研究A、B、C组Mg、Zn、Ca含量均比对照组低,且Cu含量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A组Fe含量比对照组高,但研究C组Fe含量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A、B、C组Fe、Zn、Ca含量缺乏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微量元素异常均可能导致孕妇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孕妇需注意摄入富含Fe、Zn、Ca等微量元素的动、植食物,这对预防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具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妊娠晚期心电图异常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产科定期产检并分娩的100例孕妇,按照是否属于高龄妊娠(≥35岁)分为适龄组(<35岁)和高龄组(≥35岁),每组50例.所有孕妇在妊娠晚期均进行心电图检查.将两组孕妇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妊娠结局进行...  相似文献   

10.
孕妇宫颈三种病原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随机筛查妊娠 37w~ 4 1w的孕妇 136例 ,对其宫颈管分泌物进行CT、UU、NG的检测 ,并追踪观察其妊娠结局 ;另外选择 4 0例妊娠 32w~ 4 1w的胎膜早破患者 4 0例 ,与胎膜未破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比较两组间CT、UU、NG的感染情况。结论 CT感染与胎盘粘连有关 (P <0 0 5 ,OR 2 70 6 3) ,CT、UU、NG混合感染时胎盘粘连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P <0 0 5 ,OR 16 .80 0 0 ) ;UU感染是子宫内膜炎的高危因素 (P <0 0 5 ,OR 3 4 2 6 5 ) ;CT、UU感染增加胎膜早破发生的危险性 (P <0 0 5 ,OR分别为 4 2 75 0、4 0 133) ,故产前应常规筛查、治疗CT、UU、NG感染、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江苏省中孕期妇女的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血清流行率,探讨母孕期感染状态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002-2004年江苏省12个市县17661例孕妇的新生儿结局,527例有不良妊娠结局的孕妇纳入病例组,同时随机选取496例正常妊娠结局的孕妇为正常对照。检测孕妇妊娠15~20周外周血CMV IgG、IgM和IgG亲合力指数(avidity index,AI)。结果1023例孕妇的CMV IgG阳性率为98.7%,其中病例组和对照组孕妇阳性率分别为99.4%和98.0%(P=0.039)。病例组孕妇活动感染率,即CMV IgG+/IgM+,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8%vs.1.6%,P=0.033)。CMV IgG AI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孕妇AI均大于30%,说明无原发感染,而病例组孕妇5例(0.9%)AI〈30%,提示原发感染(P=O.084),这5例母亲的新生儿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包括新生儿死亡、头颅畸形和化脓性脑膜炎各1例,生长发育迟缓2例。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母孕期CMV活动性感染是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aOR 8.65,95%CI 1.85~40.41,P=0.006)。此外,母亲低学历和有既往不良妊娠史亦增加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结论CMV感染在江苏地区孕妇人群中普遍存在。尽管仅少部分孕妇在孕期发生活动性感染,但仍是造成妊娠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监测孕妇CMV感染状态并正确进行胎儿或新生儿感染风险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孕妇HCMV感染及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了解孕妇感染HCMV后对胚胎、胎儿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4148例长沙地区孕妇进行TORCH-IgM检测.结果在对4148例长沙地区孕妇进行TORCH-IgM检测中,发现有62例孕妇为HCMV-IgM阳性,阳性率为1.5%.在随访的58例孕妇中,妊娠结局为自然流产者达31%(18/58);为死胎及胎儿畸形者达19%(11/58),显著高于其他异常妊娠结局者(P<0.001).结论HCMV宫内感染是导致胚胎和胎儿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导致胎儿宫内死亡、畸形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孕妇免疫能力,加强孕期健康教育,避免和减少易感因素的接触,是降低胎儿宫内感染的主要措施;另外,大力推广孕前优生检测也是防止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高龄产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孕高龄产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对43例35岁或以上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观察组)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分娩的35岁以下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238例(对照组)作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子痫前期、子痫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观察组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妊娠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龄产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重,对母儿危害大,恰当的围产期管理并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妊娠与非妊娠妇女生殖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妊娠与非妊娠妇女生殖道肺炎支原体(Mpn)感染状况。方法: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PCR)、选择性培养和全自动DNA序列测定技术对100例妊娠妇女和100例非妊娠妇女的阴道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Mpn nPCR检测妊娠妇女阴性率为6%,非妊娠妇女为3%。Mpn nPCR呈阳性的标本经选择性培养均分离到Mpn。1例Mpn nPCR阳性产物经全自动DNA序列测定与Mpn标准株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我国妊娠与非妊娠妇女生殖道均存在Mpn感染。  相似文献   

15.
乙肝孕妇早孕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肝孕妇早孕期甲状腺激素分泌特点。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方法检测104例研究对象的早孕期甲状腺激素,104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0例,为非乙肝孕妇,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组22例、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22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20例、慢性HBV携带组20例(HBV-DNA大于等于107拷贝/m1)。应用SPSSl7.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T3(1.59±O.35)、T4(10.80±1.45)、FT3(3.33±0.45)高于对照组T3(1.37±0.21)、T4(9.72±1.47)、FT3(3.08±0.2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TSH(1.11±1.03)及慢性HBV携带组TSH(0.90±0.48)低于对照组TSH(2.01±1.3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余各组甲状腺激素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孕妇早孕期甲状腺激素水平不同于非乙肝孕妇,增强对乙肝孕妇甲状腺激素分布特点的认识,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治乙肝孕妇甲状腺功能疾病。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地区2718例孕妇TORCH感染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对乌鲁木齐地区孕妇TORCH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检测血清中TORCH特异性IgM抗体的血清学方法 ,对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5月来我院产前检查的孕妇 2 718例孕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弓形体阳性率2 13% ,风疹病毒阳性率 3 2 4 % ,巨细胞病毒阳性率 4 6 3% ,单纯疱疹病毒阳性率 4 82 %。结论 妊娠妇女由于内分泌的改变和免疫力下降 ,易于发生某些病原体 (如TORCH)的原发感染和复发感染 ,对孕妇的TORCH的普查筛选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呼和浩特地区孕妇TORCH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呼和浩特地区孕妇TORCH感染的情况。方法采用抗体捕获ELISA法检测孕妇血清中的TORCH—IgM抗体。结果受检测孕妇血清中的TORCH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HSV-Ⅱ1.05%、CMV0.86%、RUV0.19%、TOX0.095%。结论TORCH感染与优生优育有着重要的关系,应继续加强对准孕妇及孕妇的宣传教育和产前筛查。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检出前乙肝接触史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了解乙型肝炎(乙肝)的不同传染途径及易感人群的状况。方法2007年1月起至2008年6月对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乙肝母婴阻断门诊就诊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孕妇352例进行了检出乙肝病毒阳性前乙肝接触史调查。结果在352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中,母亲乙肝病毒阳性93例,占26.42%。与父亲乙肝病毒阳性43例,占12.21%,经统计学处理,χ2=22.78,P=0.000,差异非常显著。父母均乙肝阳性7例占1.99%。孕妇的父母乙肝病毒阳性143例,阳性率占40.6%,与除父母外其他家庭成员乙肝病毒阳性23例(占6.53%)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7.879,P=0.005,差异非常显著。丈夫乙肝病毒阳性45例,占12.78%。同事或同学乙肝病毒阳性7例,占1.98%。曾为受血者3例,占0.85%。曾有补牙和修脚史3例,占0.85%。接种血源性乙肝疫苗后阳性1例,0.28%。未找出任何乙肝接触127例,占36.07%。所有孕妇均否认毒品接触史。总计家庭乙肝感染率211例,占59.94%,与非家庭因素感染141例,占40.06%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27.841,P=0.000,差异非常显著。结论应加强对乙肝家庭乙肝病毒传播的阻断,加强对家庭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疫苗接种。无明确乙型肝炎密切接触史者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所占的高比率提醒我们应走出乙型肝炎只能通过血源性传染的误区,重视对一般人群的乙肝免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产前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测评工具,对736名临产前孕妇进行焦虑、抑郁情绪测定,并分析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经济收入等因素对孕妇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结果孕妇临产前,焦虑发生率为26.90%,抑郁发生率18.75%,与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有关(P<0.05)。结论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对孕妇产前焦虑、抑郁状况有影响,应有针对性地对孕妇开展产前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20.
孕妇根据孕期的不同分为5组:24~27周(29例)、28~31周(28例)、32~35周(30例)、36~39周(40例)和40~41周(14例),观察其血液流变性变化。结果显示:①高切(140s-1)值在28~31周最低,至40~41周升至最高,低切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则分别在24~31周和40~41周;②孕期的血浆粘度均较正常值高,其波动趋势随孕期的延长而逐渐降低.32~35周时的下降幅度具有显著意义;③孕妇ESR和HCT的变化无显著差异,但与非妊娠妇女相比,前者较高,后者较低,均具统计学意义;④K值变化不明显,还原粘度本无明显波动,但至妊娠末期显著升高;⑤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随孕期的延长逐渐升高,其升高幅度介32~31周和32~35周时具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