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布鲁氏菌病又称波状热,以长期发热、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和慢性化为特征,是中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病菌主要通过体表皮肤黏膜的接触进入人体,含布鲁氏菌的生奶、污染的水和肉类也可以经消化道传播,吸入布鲁氏菌污染的尘埃也可感染,我科2006年4-6月间先后收治2例布鲁氏菌感染的患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1].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鲁氏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或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究有密切关系,容易感染布鲁氏菌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多汗、骨关节和肌肉疼痛、乏力、头痛,主要体征急性期为充血性皮疹,多数患者淋巴结、肝、脾和睾丸肿大,少数黄疸,慢性为骨关节系统损害[2].本院在2011年诊断6例布鲁氏菌病,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简阳地区布鲁氏菌感染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情况与临床表现,以及可能的感染途径,为防控布鲁氏菌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9年2月该院临床送检发热患者血培养标本进行培养和细菌分析。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 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结果共培养出25例布鲁氏菌,病例来源于康复科、风湿免疫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结论布鲁氏菌感染可能存在已知途径之外的不确定性因素,畜牧业消费性地区应加强防控与宣传,提高民众认知,便于防控与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患病的羊、牛等家畜是主要传染源。人主要通过接触病畜或摄入被污染的生奶及其奶制品感染。亦可通过吸入含布鲁氏菌的气溶胶感染。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少数病例可有头痛、心、肾及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男性病例可伴有睾丸炎,女性病例可见卵巢炎。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等,严重可影响劳动能力,甚至危及生命。布病无特异性表现,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方法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方法:3例布鲁氏菌病患者分别应用利福平+链霉素、利福平+链霉素+强力霉素或强力霉索+依替米星治疗.结果:3例均治愈,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布鲁氏菌病在广州并非常见,易延误诊断.对与猪羊牛等牲畜有密切接触史的患者出现发热及/或腰痛时需留意布鲁氏菌病,诊断依靠细菌培养.治疗以四环素类+利福平或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抗生素为主,且需足疗程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1例布鲁氏菌病-发热并睾丸附睾炎病例,为临床医师今后对于类似病例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1病历摘要男,48岁。主因间断发热40+d,右侧睾丸肿痛2 d入院。患者入院前40多天出现发热伴头痛不适,  相似文献   

7.
1引言〈br〉 布鲁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头痛、神经痛、游走性关节痛、肝脾淋巴结肿大[1]。该病的流行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我国主要流行于西北、东北、青藏高原及内蒙等牧区,在沿海城市较少见,现将我院的一例布鲁氏菌病确诊治疗经过介绍如下,以引起临床医师及检验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人类布鲁氏菌病难以早期诊断,主要是由于本病早期常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发热,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布鲁氏菌的生长对营养和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临床普通血培养对本菌的检出率并不高,实验室诊断大部分还是依靠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然而,也有研究发现部分患者体内血清布鲁氏菌抗体呈阴性,具有诊断学意义的血清布鲁氏菌抗体滴度尚未确定。目前,国内外对于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出体内存在布鲁氏菌DNA的患者是否应采用长期抗菌药物治疗仍  相似文献   

9.
正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布鲁氏菌病为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人畜共患疾病。该病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细菌培养时间长、检出率低,给该疾病的诊疗带来一定困难,极易延误诊疗。本院收治不明原因发热患者1名,分别经血液、骨髓培养分离出马尔他布鲁氏菌,确诊为布鲁氏菌病,本文对此病例进行总结分析。1资料与方法1.1病历资料患者女性,3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38.8℃,同时伴有头痛、头晕,镇卫生院以"感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布鲁氏菌感染患者临床与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并以此构建预后模型,为临床诊治布鲁氏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21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布鲁氏菌感染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40)和预后良好组(n=80)。对所有纳入对象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指标、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布鲁氏菌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其预后不良发生的列线图模型,采用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度。结果 120例患者,54.17%患者年龄低于50岁,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有明确牲畜、生牛羊肉等方面接触史以及从事相关工作,且部分患者具有阳性家族史;布鲁氏菌感染临床表现前三位的症状为乏力(68.33%)、关节痛(64.17%)和盗汗(54.17%),体征为发热(63.33%)、体重减轻(19.17%)、睾丸肿胀和关节红肿(各占3.33%);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50岁、病程≥31天、关节痛、腰背痛、发热、淋巴细胞降低、ALT>40U/L,AST>42U/L,血...  相似文献   

11.
正布鲁菌病是布鲁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为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有报道布鲁菌病亦可通过人-人传播[1]。儿童布鲁菌病少见,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不典型,流行病学史采集困难,故极易导致误诊。现报告1例儿童布鲁菌病误诊资料,以期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1病例资料男,9岁。因间歇性发热2个月就诊。患儿2个月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8℃,呈波状热,就诊当地医院,诊断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予头孢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疆塔城地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状况。方法对重点职业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用试管凝集试验,采血检测布鲁氏菌抗体效价。结果调查3136人,抗体阳性219例,农民的阳性率最高,其次是兽医、牧民。患者79例,其中当年新发病26例,沙湾县疫情较重。患者主要通过接触羊而感染。79例患者中,男性51人,曾经或正在发热者74例,游走性关节痛49例,多汗、盗汗63例,肝脏肿大14例,睾丸炎6例。仅少数患者接受布病规范治疗。结论塔城地区布病疫情严重,部分患者得不到及时诊断治疗,多为职业接触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致肌肉痛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6岁.主因发热、咳嗽、咳黄痰4 d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化验检查,诊断:肺部感染.给予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100 mL(氨溴索30 g,葡萄糖5 g)静滴1/d化痰,并给予抗炎及对症治疗,连续应用4 d患者肺感染症状好转,但此后患者诉右下肢肌肉钝痛,无麻木、酸胀感,无发热,查体双下肢对称,皮温正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2019年广东省某县一起食源性布鲁氏菌病(布病)暴发疫情,为防控类似事件提供建议。方法通过个案调查、医院就诊系统查询等方式开展病例搜索,对调查对象开展布鲁氏菌感染初筛及确证实验;对结果进行描述与分析。结果共发现30例病例及6例隐性感染者;病例发病时间为7月10日至8月18日,呈现持续同源的暴发模式;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70.00%)、肌肉、关节痛(46.67%)、乏力(43.33%)等;共从调查对象血液中分离出21株布鲁氏菌且均为羊3型;经分析,仅生饮H家羊奶是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未饮者相比相对危险度(RR)值为16.91(2.38~119.96),与煮沸饮者相比,RR值为36.36(5.07~260.58),且感染与饮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χ^2=4.437,P=0.035)及时间上的关联。结论该布病暴发疫情为患者饮用受羊种3型布鲁氏菌污染的未煮沸羊奶所致。  相似文献   

15.
正布鲁菌病作为最常见的人畜共患疾病之一,在该病高发地区感染率可达到1‰[1],其主要的传染源为感染的动物及未经消毒的奶制品,此外,饮食习惯、气候因素以及卫生条件等也会影响疾病的传播。布鲁氏菌侵入人体后,起初表现为发热、盗汗、头痛、厌食等非典型症状,随着病程进展,出现菌血症、毒血症而引发多器官感染。近些年我国布鲁菌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重视预防及早期诊断。随着近代实验室技术的不断发展,已有多种针对布鲁氏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布鲁氏菌病的流行、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查等特征,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高新医院2011年1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8例患者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多汗、乏力、血培养或穿刺液、骨髓培养菌阳性,经细菌学鉴定均为布鲁氏杆菌。其他伴随症状和体征有咳嗽、咳痰、心慌、头痛、全身肌肉和关节疼痛、肝功异常等。患者就诊科室有呼吸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心内科。结论布鲁氏菌病临床表现多样,非疫区城市医院临床医生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均应高度重视该病,对不明原因发热者应及早进行血培养检查和布鲁氏菌凝集试验,同时增强高危人群防护意识,防止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7.
原因不明发热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原因不明发热的最后确诊病因 ,为临床诊断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6年 7月~ 2 0 0 1年 5月收住我院呼吸科患者符合原因不明发热且资料较完整的 40例 ,对其进行病因分析。结果确诊 35例 ,确诊率 87.5 %。感染性发热占 40 % ,为原因不明发热患者的首位发热原因。非感染发热占 47.5 % (其中肿瘤性发热 17.5 % ,结缔组织性发热 15 % ,其他 15 % )。未明确诊断者为 12 .5 %。非感染性发热病程较感染性发热长。结论原因不明发热中以感染性发热比例最高 ,其次依次为肿瘤性发热和结缔组织病发热。病程长短对鉴别感染与非感染具有一定价值。延误诊断的原因主要为常见疾病但表现特殊者 ;因少见或罕见疾病而误诊者较少。寻找发热的伴随症状或体征 ,常为最终导致确诊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初期血常规特点,分析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疑似患者、甲型及乙型流感患者血常规等指标,为早期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该院发热门诊就诊患者,通过诊断标准将其分为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疑似患者、甲型及乙型流感患者,对4组患者进行血常规筛查,选择有鉴别意义的标志物。结果该研究纳入发热门诊发热待查患者91例,其中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9例,疑似患者31例,甲型流感患者31例,乙型流感患者20例。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与另外3组相比,白细胞与血小板为有鉴别意义的生物标志物,与流感患者相比,淋巴细胞同样为有鉴别意义的生物标志物。结论血常规参数在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疑似患者、甲型及乙型流感患者中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布鲁氏菌病(布病)患者血液中布鲁氏菌DNA,分析其与临床症状和抗体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门诊就诊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包括临床症状、既往史、接触史、用药史等。布病可疑患者,采集血液,分离血清,进行血清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布鲁氏菌抗体,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WS 269—2019)进行布病临床诊断。同时对患者抗凝全血进行细菌DNA提取,应用巢式PCR方法检测血液中布鲁氏菌DNA。对不同症状、抗体水平血液中布鲁氏菌细菌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8例布病患者中,男性78例,女性4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乏力、头痛、胸背酸痛、腰痛、四肢酸痛、关节肌肉疼痛、出汗、失眠和睾丸痛等。118例布病患者血液标本中,布鲁氏菌DNA阳性率为63.56%(75/118),布鲁氏菌细菌数中位数(MED)为7拷贝/mL血液,四分位数(IQR)为2~17拷贝/mL血液。118例布病患者中,SAT检测阳性率为38.14%(45/118)。118例布病患者中,新发病例和复诊病例分别占55.08%(65/118)和44.92%(53/118),新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脓肿并支气管胸膜瘘误诊原因,总结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例肺脓肿并支气管胸膜瘘诊治失误过程.结果:患者因发热、咳嗽伴间断咯血,加重伴胸痛、胸闷、气短6个月入院.曾先后诊断为肺部感染、肺结核及肺脓肿,予相应治疗,但病情未见好转.入我院后初诊为肺部感染、渗出性胸膜炎、肺癌.最终经X线胸片、CT检查并诊断性胸腔穿刺确诊肺脓肿并脓胸、支气管胸膜瘘.联合应用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加强抗感染,痊愈出院.结论:临床遇有发热、咳嗽、咯血、胸痛、胸闷,但PPD试验阴性者,应排除结核病考虑肺脓肿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