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寒热刺法的形成与演变100700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黄龙祥在《内经》中,寒热刺法寓于补泻刺法之中。所谓“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 ,有关补泻效应方面的论述不多且散见于各处。为此笔者通过研读古医籍特别是《内经》的一些篇章 ,发现《内经》对针刺疗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 3个方面。1.针下感觉《素问·针解》云 :“刺虚则实之者 ,针下热也 ,气实乃热也 ;满而泻之者 ,针下寒也 ,气虚乃寒也。”指出通过针刺 ,正气充盛 (补 ) ,则针下产生热感 ;邪气祛除 (泻 ) ,则针下出现凉感。又说 :“刺实须其虚者 ,留针 ,阴气隆至 ,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 ,阳气隆至 ,针下热乃去针也。”提示针刺后 ,针下的凉热感可作为检验针刺补泻效应的客观指标 ,即针下热为补 ;针下寒为泻。…  相似文献   

3.
留针术,出于《内经》。在《灵枢》的81篇中竟有29篇论及留针问题。留针,即进针后将针留置于穴内一段时间后出针;留针过程可行针,可间歇行针,也可不行针。留针的意义在于候气,或调气。最终目的是维持阴阳平衡,使虚者实而实者虚;或补益扶正,培补阳气,以利驱邪;或协助补泻,祛邪扶正。“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贵宾,不知日暮”(《素问》):“热则疾之,寒则留之”(《灵枢》):“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灵枢》):“久瘤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而  相似文献   

4.
“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是前人在《素问·针解篇》:“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则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基础上,经过不断整理和发展,将针刺的徐疾、提插、捻转、九六、开合、呼吸等单式补泻手法综合在一起,而组成的一种“热补”、“凉泻”针刺手法。其文献记载,始见于明代徐凤所著《针灸大全·金针赋》。赋曰:“一日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二日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寒至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此后,对“烧山火”、“透天凉”手法,  相似文献   

5.
“烧山火”、“透天凉”的针刺手法 ,是在《素问·针解篇》:“刺虚则实之者 ,针下热也 ,气实乃热也。满则泻之者 ,针下寒也 ,气虚乃寒也”基础上 ,经过不断整理和挖掘 ,将针刺的徐疾、提插、捻转、迎随、开阖、呼吸等单式补泻手法综合在一起 ,而组成的“热补”、“凉泻”针刺手法。笔者在研究前人操作方法的基础上 ,对“烧山火”、“透天凉”针刺手法作了改进 ,实践证明其具有操作简便 ,易于掌握且同样能产生针下热或针下寒的感觉 ,从而达到热补、凉泻的目的。现介绍如下。1 热补法 不分天、人、地三部 ,将针一次插入所需深度 ,得气后 ,紧…  相似文献   

6.
大小周天针刺治病法是四川著名老中医蒋维明在祖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理论指导下,通过针刺关元等特殊穴位,并施以独创的调气手法快速打通经络大小周天以调节人体阴阳治疗疑难疾病的独门绝世针法。 蒋维明老中医为了解开经络本质的千古之谜,埋头研究《内经》、《针灸大成》等中医医学圣典二十余年,并潜心体会领悟实践,对照《内经·素问 针解篇》中所说“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泻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认为针刺时气血在人体经络中的运动即“气至病所”。为此他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7.
“烧山火”是指通过针刺手法使阳气入内,致机体局部或全身出现有温热感的一种治疗方法。渊源于《内经》“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历经数千年,发展至今方兴未艾。我们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体会,提出“烧山火”手法的三要素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浅议“烧山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议“烧山火”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姜娜薇陈静宋立群“烧山火”手法,是针刺临床中较常用的复式手法。《素问》中有“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虽未提出烧山火之名,但其关键之处,即针下热和虚实的概念已很明确了。本法的核心已充分体现。后世医...  相似文献   

9.
针下热感是指针刺入一定穴位得气后,通过行针产生热感以治疗虚、寒病证的一种手法。针刺产生热感在古典医籍中早有记载,如《灵枢·终始》篇曰:“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素问·针解篇》云:“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金代《针经指南》始称“热补”法,明代《金针赋》演变为“烧山火”针法,《针灸大成》又进一步提出“进火法”。无论是烧山火或进火法,都是古人描述针下热感的一种夸张笔法,据临床观察,实际上是针刺通过一定的操作手法,使病人在针刺的局部、循经甚至全身出  相似文献   

10.
“气至”一词首见于《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这说明针刺时“气至”的重要和它与疗效的关系。在《内经》中“气至”又称为“得气”。后人对“气至”的理解有所不同。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初探。一、古代对“气至”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素问·针解篇》载:"刺虚则实之(作者注:补)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洩之(作者注:泻)者,针下塞也,气虚乃寒也."即指用了补法或泻法,能使病者产生热感或冷感而言.烧山火和透天凉,是徐疾、提插、九六、开阖等单式补泻手法组成的复式手法,前者属纯补,后者属纯泻,故也以术后产生热感或冶感为目的.近年来,很多同道对此作了研究,但因操作不统一,观察方法不同,所得结果也各有差别.我们于1963年开始,先从整理文献入手,对古人的操作  相似文献   

12.
留针 ,即进针后根据症情需要将针留置于穴位内一段时间 ,以加强针感起持续刺激的作用 ,另外还有催气候气之功能 ,古人为了留针候气 ,长时间留针则有静以久留 ;为了气至 ,如待贵宾 ,不知日暮。  留针于否和留针时间长短 ,一直困惑于临床 ,溯本求源 ,笔者探究《内经》理论 ,略作阐述。1 因病而异  留针时间长短 ,主要取决于疾病的性质 ,热病 ,阳症留针时间宜短或针刺得气后行手法完毕即可出针 ,阴病 ,寒症则留针时间宜长。《灵枢》终始篇 :“刺热厥者 ,留针反为寒 ,刺寒厥者 ,留针反为热。”《内经》强调 :“热者疾之” ;“寒者留之” ,…  相似文献   

13.
《灵枢·刺节真邪》篇中曰:“真气着,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然何为”真气”,不外‘真气”或”宗气“,或“肾气”、“元气”,抑或“正气”。兹不揣浅陋,略陈管见。诚然,“宗气”乃水谷精气与自然之清气相合而成,但综观全文,“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此乃“宗气”所能为焉?“宗气”的主要功能在于“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况且在《内经》中未见直言“宗气”即水谷精气与自然界清气相合  相似文献   

14.
正烧山火为针刺复式补法的代表,起源于《素问·针解》:"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其名称及具体操作首见于《金针赋》:"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后世各代医家对其操作手法虽各有见解,但均以受针刺者针刺局部及全身产生热感为准,《针灸大成·南丰李氏》中将烧山火主治总结为"久患瘫痪,顽麻冷痹,遍身走痛及癞风寒疟,一切冷症"。《医学入门》  相似文献   

15.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尝有“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原文“勿复针”后还有“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一句,张志聪认为此句置此则将前后连属内容悬隔,疑为衍文,今从,故省去)之载述,该段经文常作为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人体的形气、水火、寒热、动静是中医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它和能量代谢及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静阳躁……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刺志论》说:“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素问·调经论》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中医所讲的气,主要属于阳的范畴,其作用是维持正常体温,“熏皮熏肉”,及供给生命活动和劳动所需的能量。古人把气视为“力”,又比喻为“炉中之火”,如汉代王充在《论衡·儒增篇》中说:“人之精乃气也,气乃力也”;  相似文献   

17.
早在二千年前的《内经》就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在针刺麻醉和针刺治病中,也很重视针刺感应(即受针者有酸、胀、重等感觉,以下简称“针感”)。目前一般都认为针感是针刺麻醉和针刺治病取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针感”是在穴位内什么部位产生?穴位“针感”的物质基础又是什么?了解穴位的形态  相似文献   

18.
谈谈"气至而有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明 《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1):44-45
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对维系人类的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古称“气至”,今称“针感”即得气。《金针梅花诗钞》指出:“夫气者,乃十二经脉之根本,生命之源泉,进针之后必须细查针下是否得气,下针得气方能行补泻,除疾病。”如《针灸大成》所说:“针若得气速,则病易愈而效亦速也;若气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可见,气至是补泻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达到治病目的的关键所在。1气至的含义1.1患者方面相对于患者来说即感觉针刺部位有酸胀,麻木等自觉反应,有时出现热…  相似文献   

19.
“气虚发热”是甘温除热法及其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的主要适应症,系李东垣首先提出来的。但李氏对气虚发热的实质未做详细阐述,使后世医家理解不一,故笔者对此略陈管见。气虚能否引起发热,《内经》说:“气虚者,寒也”,“阳虚则外寒”,故阳气虚在病理上产生的是虚寒证而不是虚热证。《素问·刺志论》的“气虚身热”是作为一种反常的病理现象提出来的,谓“气虚身热,此谓反也”,是“得之伤暑”,即人体  相似文献   

20.
吴萍 《四川中医》1999,17(4):15-16
何谓谷气至,《灵枢·终始》篇回:“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放以知谷气至也。”针刺效果以针后谷气至为目的,而不是以得气为标准。二者之关系列简图示之:可见,得气是谷气至的前提,谷气至才是行针之目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影响谷气至的原因甚多,本文仅就《内经》所论概述如下:1体质体质与谷气至的关系十分密切。如《灵枢·行针》篇日:“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失外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壮气独行;或数刺乃知……”这也就是说人的气血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