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术前、术后肺动脉一右心室收缩压峰值压差的变化,以评估手术效果。方法2004-2007年吉林心脏病医院心内科诊治16例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年龄3~57岁。首先通过右室左侧位造影,根据肺动脉瓣环直径选择扩张球囊;用右心导管测肺动脉-右心室收缩压峰值压差及心脏彩超多普勒测跨肺A瓣压差的方法分别测定扩张前、后压差变化;并于术后随访平均(23.2±12.4)个月,以心电图、超声心动、X线为随访指标。结果16例PBPV患者术后即刻肺动脉-右心室收缩压峰值压力阶差由术前的39-203mmHg降至2-95mmHg(P〈0.01),术后心脏彩超多普勒测跨肺动脉瓣压差由术前的34~179mmHg降至4-48mmHg(P〈0.05)。术后(23.2±12.4)月多普勒测跨肺动脉瓣压差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PV可显著缩小压差,其治疗肺动脉瓣狭窄安全,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Inouc球囊经皮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PVS)的临床疗效。方法:PVS 患者18例,采用PBPV进行治疗,并以超声多普勒评价其疗效。结果:18例行PBPV患者术后即刻右心室收缩压由 (101.4±28.2)mmHg降至(48.5±16.7)mmHg(P<0.01)。右房压由(16.9±7.5)mmHg降至(9.8±4.3)mmHg (P<0.05),肺动脉压由(15.2±3.1)mmHg升至(23.1±5.6)mmHg(P<0.05),肺动脉与右心室跨瓣压差 (△P)由(76.5±25)mm Hg降至(21.7±12.2)mmHg(P<0.01)。多普勒超声随访:术后3个月跨瓣压差较术后即刻进一步显著下降(P<0.05)。结论:经皮球囊肺动脉成形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并发肺动脉瓣狭窄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并发肺动脉瓣狭窄的近中期疗效。方法:11例患者,年龄3~53(16±15)岁。超声心动图测量房间隔缺损最大直径为8~38(21.7±10.8)mm,1例心房水平显示双向分流,10例呈左向右分流,均并发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瓣狭窄。先行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其中6例采用肺动脉瓣单球囊,5例采用Inoue二尖瓣球囊扩张;而后置入Amplatzer型房间隔缺损封堵器闭合缺损,选择的封堵器直径为10~40(22.9±11.5)mm。结果:同期行介入治疗均成功,PBPV术后即刻右室收缩压由术前77±18mmHg降至39±7mmHg,肺动脉至右心室跨瓣压差由术前47±18mmHg降至9±5mmHg(P<0.01)。术后超声心动图随访3~67个月,疗效满意,房间隔未见残余分流。结论:介入方法治疗房间隔缺损并肺动脉瓣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PBPV)治疗单纯肺动脉瓣狭窄(PS)的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自1996年2月至2003年3月PBPV治疗PS 65例.年龄1~48(13.5±9.3)岁.65例术前超声心动图均提示不同程度PS.使用单、双球囊和Inoue球囊分别为41、6及18例.球囊直径选择依据肺动脉瓣环的大小,球瓣比1.00~1.19、1.20~1.39和≥1.40分别为19、42和4例.定义术后即刻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PTG)<36 mm Hg(1 mm Hg=0.133 kPa)为手术即刻成功标准.25例6~12个月随访,行右心导管术或超声心动网评价PTG.结果 65例患者术前PTG为(86.4±33.6)mm Hg,右心室收缩压(107.5±36.5)mm Hg,术后即刻PTG降至(31.5±23.4)mm Hg,术后即刻右心室收缩压降至(55.0±23.6)mm Hg,53例(81.5%)术后即刻PTG<36 mm Hg.Inoue球囊组术后即刻PTG低于单、双球囊组,球瓣比1.20~1.39组术后即刻PTG低于球囊比1.00~1.19及≥1.40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例出现三尖瓣反流,26例发生继发性流出道狭窄,Inoue球囊组占13例.25例12个月随访时PTG为(35.7±23.9)mm Hg,其中3例出现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末给予特殊处理,无再狭窄发生.术后即刻6例PTG≥36 mm Hg患者,随访中PTG均降低.随访11例继发性流出道狭窄右心窒收缩压逐渐降低(P<0.01).结论 PBPV即刻和中期疗效好,是PS的首选治疗方法 .选择球瓣比1.20~1.39和Inoue球囊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5.
法乐四联症外科根治术后残余右室流出道梗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PBPV)处理法乐四联症(TOF)根治术后残余右室流出梗阻(RVOTO)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2006年3月~2008年3月,我院共有5例TOF术后残余RVOTO的患者接受了PBPV术,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5~24岁,3例为残余肺动脉瓣狭窄,2例为残余肺动脉瓣下狭窄,所有患者均经股静脉途径采用聚乙烯单球囊法或Inoue球囊法进行PBPV术,介入治疗前后测量肺动脉一右室峰值压差.所有患者介入术后24 h、3个月、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进行随访.结果 5例患者PBPV术均获成功,右室-肺动脉峰值压差平均由术前的61 mm Hg下降至9.6 mm Hg,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7.2个月(平均3~12个月),无再狭窄发生.结论 TOF外科根治术后残余RVOTO中的部分病例,可采用PBPV术有效解除梗阻,避免二次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 60例接受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PBPV)的肺动脉瓣狭窄 (PS)患儿临床分析以评价PBPV治疗P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单纯型PS患儿 60例 ,均常规进行PBPV治疗 ,比较PBPV前后患儿肺动脉瓣跨瓣压差 (PG)和肺动脉瓣上最大流速 (Vmax)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脏体征变化并进行 6个月 ,12个月及长期随访。结果 :5 9例患儿经PBPV治疗全部成功且无明显并发症 ,仅 1例因肺动脉瓣发育不良PBPV后效果差行外科手术治疗。 5 9例患儿PBPV后PG和Vmax均较术前明显降低 ( 76.3 6vs 2 5 .0 6mmHg ,4 4 5 .16vs 2 71.4 7cm s ,P <0 0 1)且PBPV后心脏杂音明显减轻。在术后 6个月 ,12个月及长期随访中 ,PG和Vmax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 ,无再狭窄发生。术后 6~ 12个月内PS继发的右心扩大和右室肥厚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单纯型肺动脉瓣狭窄疗效肯定、安全且远期预后好 ,是PS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S)行介入治疗的临床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31例患者,年龄2.5~67(中位年龄31)岁;24例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诊断为ASD合并PS,房间隔缺损最大直径为7~27(16.0±4.8)mm,7例超声心动图术前漏诊ASD,肺动脉瓣狭窄压差35~120(89.8±22.9)mm Hg(1mm Hg=0.133k Pa),所有患者术前行右心室造影检查。先行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而后置入房间隔缺损封堵器闭合缺损,选择的封堵器直径为12.0~38.0(22.6±5.9)mm。结果:本组28例行PBPV术及ASD介入封堵治疗28均获得成功;其中3例封堵器脱落入主动脉,介入方法取出后,再置入较大封堵器封堵成功,PBPV术后即刻右室收缩压由术前(89.8±22.9)mmHg下降至(39.8±11.3)mm Hg,肺动脉右心室跨瓣压差由术前mm Hg降至(14.8±8.9)mm Hg(P<0.001)。右心室舒张末压由术前(9.9±0.28)mm Hg降至(5.07±0.57)mm Hg(P<0.005),PBPV术后即刻跨瓣压差下降达优良为100%。术后超声心动图随访于术后即刻、1、3及6个月,疗效满意,房间隔未见残余分流。结论:同期介入治疗肺动脉瓣狭窄合并房间隔缺损安全可行,效果良好,但由于合并PS患者,超声心动图术前常常低估或漏诊ASD,因此,需先行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后,超声心动图重新复核ASD大小,再行ASD封堵术,必要时分期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S)经皮INOUE球囊扩张成形术(PBPV)的经验,评价其即刻疗效、安全性。方法: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共对14例单纯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应用INOUE球囊行PBPV治疗,男性10例,女性4例;手术年龄3~78岁;分析其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14例治疗均获得成功,右心室收缩压(RVSP)由术前75~176mm Hg,平均(120.4±27.3)mm Hg(1mm Hg=0.133k Pa)降为术后19~75mm Hg,平均(45.6±18.3)mm Hg。肺动脉收缩压(PASP)由术前14~26mm Hg,平均(18.9±4.1)mm Hg,升为术后16~30mm Hg,平均(20.6±4.6)mm Hg。肺动脉跨瓣压差(TPG)由术前57~132mm Hg,平均(91.7±27.1)mm Hg,降为术后0~50mm Hg,平均(21.8±18.6)mm Hg。术后体检杂音均明显减弱,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INOUE球囊行PBPV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可作为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型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PS)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总结近10年行PBPV术86例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天、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结果,观察PBPV的安全可靠性,并与同期外科手术的疗效比较.结果 PBPV术后即刻右心室收缩压由(98±28)mmHg降至(56±19)mmHg(P<0.01),肺动脉与右心室跨瓣压差(ΔP)由(64±27)mmHg降至(34±11)mmHg(P<0.01);心电图Tv1由直立变为倒置26例(30%).术后3天、3个月及1年经超声测定ΔP分别为(21±9)mmHg、(13±7)mmHg、(10±5)mmHg;心电图Tv1变为倒置例数分别为64例、84例和85例,与同期外科手术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BPV术后即刻右心室压力可明显下降,若病例选择适当,几乎可以代替外科手术.PBPV操作简便,疗效可靠,不失为治疗PS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 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 (SPH) ,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全组 15例 ,年龄 2 5± 2 2 (5~ 54)岁。PDA最窄处直径为 11± 4(8~ 18) mm。 PDA 8例采用 AmplatzerPDA封堵器治疗 ,7例采用 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封堵后 3 0 min行侧位降主动脉造影 ,术后 1d及 1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及 PDA再通。结果 :14例 (93 ) %封堵后 3 0 min至 1h肺动脉收缩压由 90~ 150 (10 6± 2 7) mm Hg降至 45~ 110 (65± 2 1) mm Hg,肺动脉平均压由 60~ 10 5(82± 2 1) mm Hg降至 2 6~ 65(50± 19) mm Hg。 1例封堵后 3 0 min至 1h肺动脉收缩压无下降 ,反而有轻度上升 ,考虑为阻力性重度肺动脉高压 ,撤出封堵器。 6例主动脉压力有不同程度增高。术后 3 0 min降主动脉造影示 ,5例存在微至少量残余分流 ,10例封堵完全无残余分流。在术后 2 4h2例仍存在微至少量残余分流 ,其中 1例并发溶血 ,48h后行外科 PDA缝合术。其余病例术后 1月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残余分流及再通。结论 :应用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 PDA并发 SP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