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阜阳市在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及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阜阳市在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及性健康教育现状和需求,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性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阜阳市经济、化及教育的高、中、低水平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有代表性的学校33所,问卷调查大、中、小学生3493名。结果: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小学为37.98%、初中为50.08%、高中为62.66%、中专(技校)为61.43%、大专为68.47%、大学为84.14%。知晓率随年级增长而增高,差异有非常显性(P<0.001)。在大中专学生中有7.28%的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态度,其中男生12.5%、女生2.41%,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非常显性(χ^2=116.99,P<0.001)。结论:根据各级各类学生特点,结合他们的知识需求,适时、适量、适度地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知识教育干预,是防止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安徽省示范区/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地区中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状况,为评估项目前期执行效果和制定后期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8个项目县(市、区)的2506名中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知识知晓率82.9%;高于基线调查结果,但略低于我国艾滋病防治行动计划目标。女生比男生知晓率较低(91.5%比92.6%,χ^2=28.77,P〈0.001),初中生比高中生低(79.4%比89.6%,χ^2=252.08,P〈0.001)。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分别为81.3%和55.7%(χ^2=378.88,P〈0.001)。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为56.1%。65.4%知道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48.1%的学生接受过生活技能教育。结论项目地区中学生知晓率较项目启动之初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部分知识点及无偿献血知晓率仍较低,对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不够。要加强学校艾滋病(包括无偿献血)健康教育力度,全面开展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城市“流入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市成华区建筑工人、工厂工人、个体经营者、住宿餐饮从业人员、家政从业人员、临时雇佣劳动力、娱乐场所从业人员7类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2.9%,不同人群之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35.164,P〈0.001);80.0%的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持歧视态度;8.6%的调查对象最近1年发生过商业性行为,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6.9%,其影响因素有艾滋病知识得分(OR=1.60,95%CI:1.10~2.30)、月收入(OR=0.31,95% CI:0.12-0.85),是否接受艾滋病宣传材料(OR=2.89,95% CI:1.16~7.16),最近1年51.7%的调查对象在商业性行为中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结论城市“流入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歧视态度普遍存在,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对流动人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综合干预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疆高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28所中学的9138高中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有67.28%学生从学校接受过有关艾滋病健康教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8.01%,有53.73%的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持不歧视态度,不同类型学校学生持不歧视态度有统计学差异(χ^2=7.45,P〈0.05),有4.80%的学生发生过性行为。其中职业高中达到8.68%,高于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性行为发生率都有随年级升高而逐步上升的趋势(χ^2=25.79,P〈0.01)。结论高中生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与性行为的发生成反比,应该在对该人群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相关态度与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太和县中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与行为现况,为更好地开展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太和县4所学校共800名初、高中学生的艾滋病疾病知识、态度与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中学生艾滋病总知晓率仅为55.0%,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高于女生(χ2=12.30,P0.001),高中生高于初中生(χ2=52.55,P0.001);48.8%的中学生愿意与艾滋病人交往,男生与女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P=0.321),高中与初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7,P0.001),中学生主要从电视媒体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结论太和县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获取艾滋病知识渠道狭窄,不能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存在着明显的歧视倾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西省4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学生知识知晓和所持态度,为加强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8所中学207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对12个有关问题的知晓率为71.7%~97.8%,总知晓率为85.5%,男生总体知晓率高于女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南昌市2个示范区总体知晓率高于萍乡市的2个示范区(P〈0.05)。听过AIDS防治知识宣传者占92.3%,对AIDS持正确态度者占70.8%。[结论]示范区中学生AIDS知识知晓率达到2007午的目标,但知晓率不平衡,应加强防治知识宣传,进一步改进中学生对艾滋病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安阳市高校新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和性行为特征,为高校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高校入学新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603名高校新生中,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达77.1%,男生总知晓率79.3%高于女生总知晓率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P=0.000);高校新生性行为发生率为5.6%。男生性行为发生率为10.6%,高于女生性行为发生率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8,P=0.000)。安全套使用率不超过50.0%。结论高校新生艾滋病知识得分偏低,发生性行为时自我保护意识差,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南充市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开展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采用匿名的方式对南充市6所中学共1 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南充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46.4%,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主要为书报、杂志(81.0%);对艾滋病流行趋势知晓率为36.1%,在危险性行为态度方面,男生的正确态度持有率为51.9%,女生的为67.6%.结论 中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专业人士宣传艾滋病知识力度不够,在婚外性行为、多性伴等性行为观念方面男女生存在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9.
某地高职学校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及相关态度和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高职学生性行为和艾滋病认知的现状,为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某地4所高职院校学生4873名,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学生性行为发生情况;对5280名学生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进行艾滋病认知情况调查。结果高职学生近50%有过恋爱经历;边缘性行为发生比例男生为48.1%,女生为34.3%;性行为发生率男生为14.4%,女生为3.0%;有性行为的女生中有6.7%有过人流经历;高职学生AIDS知识和对AIDS的态度经健康教育之后均有所改善(P值均〈0.01)。结论高职高专学生性态度趋于开放,性行为现况令人担忧;对艾滋病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杜枭征 《职业与健康》2007,23(8):642-643
目的了解朝阳县中学生贫血状况。方法2004年3-11月份对朝阳县的2所中学的初~至高三6个年级的在校生进行Hb含量检测。结果朝阳县中学生男生Hb均值为(142.784-12.32)g/L,女生为(132.134-10.44)g/L,总贫血率为9.11%。不同年龄女生贫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641,P〈0.01),不同年龄男生贫血率差无显著性(Χ^2=3.786,P〉0.05),女生的贫血率10.22%高于男生的贫血率7.89%(Χ^2=78.61,P〈0.01)。结论针对朝阳县中学生Hb量值及贫血率现况,应加强综合防治措施,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成都市大学生性行为态度及知识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行为及生殖避孕知识等情况,为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市内8所高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进行系统抽样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在校大学生平均年龄20.9岁,有过性行为28.2%,男生约为女生的两倍(χ2=131.791,P<0.001);男生的性态度较女生开放(χ2=64.441,P<0.001),而生殖避孕知识知晓率却低于女生(χ2=25.475,P<0.001);大学生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频率为22.5%(χ2=15.957,P=0.001),男生低于女生;女生有过人工流产比例9%。结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发生率高,性知识知晓率低,安全意识淡薄,男女生间差异较大,需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性行为的干预以及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厂地区中学生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现状以及各学校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开展情况,从而指导学校有针对性地做好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该区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区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68.79%,其中初中阶段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64.19%(6347/9888),高中阶段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3.61%(6937/9424)。5所初中学间比较,经检验χ2=80.7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比较,经检验χ2=199.4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区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与创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对艾滋病知识缺乏深入了解。初中学校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存在差距、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青海省藏族中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民族初高中学校各2所,共发放调查问卷388份。结果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9.4%,男女间艾滋病知识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76)。有89.0%的初中生和97.9%的高中生听说过艾滋病。知道婚外性行为、公用剃须刀、母婴途径传染艾滋病的初中生认知率分别为38.0%、15.0%、51.0%,高中生认知率分别为60.6%、18.1%、59.6%。知道蚊虫叮咬、共餐、正常交往不会传染艾滋病的初中生的认知率分别为20.0%、26.0%、34.0%,高中生的认知率分别为71.3%、33.0%、26.6%。低年龄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高年龄组(P<0.05)。结论该地区藏族中学生总体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在传播途径及对待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态度方面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应在初高中阶段加强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学生吸烟行为的现状以及研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于2013年9—10月随机从城区、近郊区、远郊区中抽取2个区,每区随机抽取2所高中、2所初中,共6个区24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对2395份有效样本,其中男生1232名,女生1163名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所调查中学生吸烟率为9.5%;男性吸烟率14.7%高于女性4.0%(P〈0.05)。初一~高三学生的吸烟率分别为3.6%、6.3%、7.9%、7.5%、13.4%和21.0%。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OR=4.18)、高年级(以初一学生为基准,初二~高三OR值分别为1.80、2.32、2.17、4.17和7.13)、自感孤独(OR=1.31)是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P〈0.05);父母文化程度高(以初中及以下为基准,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OR值分别为0.721、0.377和0.476)为吸烟行为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中学生吸烟率较高,高年级男生是干预重点,吸烟行为受学生所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影响,减少吸烟行为需要家庭、学校多方面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湛江市初中生生活方式现状,为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湛江市4所中学初一到初三年级共2493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8.1%的初中生睡眠时间达8 h/d以上,不足6 h者占5.7%,平均睡眠时间为(7.30±0.94)h/d;男生(7.41±0.96)h/d,女生(7.19±0.91)h/d,男生睡眠时间高于女生(P〈0.01);初一(7.54±0.93)h/d,初二(7.36±0.90)h/d,初三(6.84±0.85)h/d,低年级睡眠时间高于高年级(P〈0.01);每天正常吃三餐者占79.5%,经常偏食者占13.4%;83.0%"注意保持体重",女生高于男生(P〈0.01),低年级高于高年级(P〈0.01),84.2%"进行有氧练习",男生高于女生(P〈0.01),低年级高于高年级(P〈0.05),65.5%"提高力量练习",男生高于女生(P〈0.01),低年级高于高年级(P〈0.01),72.2%"参与集体活动",男生高于女生(P〈0.01),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7%的初中生随时向父母要零花钱,29.3%的初中生消费无计划性。结论湛江市初中生的生活方式好坏参差不齐,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各种不良生活方式,需要家长和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安徽省第二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评价艾滋病防治宣传效果,为下一步制定示范区工作计划和实现艾滋病综合防治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4个示范区的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与2009年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调查的10 994名中学生中,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7.0%,较2009年(52.0%)明显提高(χ2=1008.109、P0.001);其中初中学生为70.3%,高中学生为83.4%,与2009年初中(42.6%)和高中(65.6%)的知晓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初中=608.292、P0.001,χ2高中=280.92、P0.001)。结论在示范区开展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有效提高了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水平,但知晓率仍较低,同《五年行动计划》中2010年目标(95%)和示范区的2013年终期目标(95%)比较差距明显,应进一步加强多部门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地广泛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以遏制艾滋病在青少年中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学健康教育教师和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方法]2008年4~8月,在452所中学举办了中学健康教育教师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班,向在校中学生发放《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手册,开设艾滋病健康教育课,并于培训前后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前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6.97%(640/736)、100.00%(736/73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中发放《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手册和开课前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4.88%(2365/36465和90.10%(3956/439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发放《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手册和开课前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1.31%(2911/3566)和92.78%(3069/330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学健康教育教师和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培训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776名初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男生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X^2 (3) =17.631,P=0.001);肥胖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X^2 (3)=20.653,P=0.000);肥胖男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与其他组男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超重、肥胖女生则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等方面问题发生率较其他组女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学生心理问题在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营养状况的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性别差异,肥胖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效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应对效能量表对上海市松江区363名初中生进行测查.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 18.0软件进行差异性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 有34.7%的学生存在轻度或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强迫、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等方面的比例最高;在年级上,心理健康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校学生的学习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城区学校的学生的学习压力显著高于乡镇学校的学生(t=2.424,P<0.05);在应对效能方面,男女生自信程度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为(6.24±2.50)分,女生(6.86±2.32)分,(t=-2.393,P<0.05),在年级上应对效能的胜任力、自信程度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为4.312、4.340,P<0.05);初中生的自我与应对效能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通过有效方式提升应对效能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