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有效地应用疫苗预防和控制学龄前儿童风疹,方法 对学龄前儿童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并于3年后进行免疫效果和流行病学效果观察。结果 儿童在接种BRDⅡ株风疹减毒活疫苗后3年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83.50%,保护率为97.94%。结论 对学龄前儿童接种风疹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应扩大对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的接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BRD-Ⅱ株减毒风疹活疫苗的血清免疫学效果.[方法]1~4岁易感儿童接种BRD-Ⅱ株冻干风疹疫苗,免疫后1个月和1 a采血,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IgG抗体.[结果]免后1个月,风疹IgG抗体阳转率100%,其GMRT(血清中和抗体)在245.75~284.15;免疫后1 aGMRT与免疫后1个月相比,下降滴度较明显(P<0.05),3.1%儿童IgG抗体阴转.[结论]BRD-Ⅱ株减毒活疫苗具有接种副反应轻微,免疫原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儿童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麻风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分层系统抽样方法抽取宁波市2009年7月1日—9月30日出生的本地儿童,在接种麻风疫苗接种后3个月采集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和风疹IgG抗体。结果 1053名儿童采血检测,其中男童591人,女童462人;城市520人,农村533人。儿童麻疹、风疹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34%和95.25%。麻疹、风疹IgG抗体浓度最小值均为0 mIU/ml,最大值分别为682801.01和23475.72 mIU/ml,平均浓度分别为4233.32和161.74 mIU/ml;农村麻疹IgG抗体平均浓度为5611.55 mIU/ml,高于城市的3171.17 mIU/ml,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接种麻风疫苗后,能获得较理想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4.
麻疹-风疹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麻疹-风疹(MR)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选择8~12月龄未接种过麻疹疫苗(MV)和风疹疫苗(RV)、且免疫前麻疹和风疹血凝抑制(HI)抗体均为阴性的健康儿童238人,分为3组,分别接种MR联合疫苗、MV、RV,观察免疫后局部和全身反应,并于免疫后1个月检测麻疹和风疹HI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受种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免疫后1个月麻疹和风疹HI抗体阳转率均为100%,MR联合疫苗麻疹HI抗体GMT为1∶50.6,风疹HI抗体GMT为1∶512;MV的HI抗体GMT为1∶35.8,RV的HI抗体GMT为1∶289.2。结论MR联合疫苗在适龄儿童中使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浙江省8月龄儿童同时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和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定浙江省两市满8月龄健康儿童, 将儿童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配至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和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联合接种组(试验组), 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单独接种组(对照组)。分别在疫苗接种前和疫苗接种后的6周采集儿童的静脉血1 ml, 检测麻疹、风疹的血清中抗体浓度, 评价疫苗接种前后的麻疹、风疹抗体水平;同时对联合接种的安全性进行评价。采用酶联免疫试验方法(ELISA)测定麻疹、风疹IgG抗体, 分析同时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疫苗和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结果共纳入符合方案的研究对象504名, 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为252名。试验组两种疫苗同时接种后麻疹抗体阳性率98.41%, 阳转率96.43%, 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1 539.94 mIU/ml, 疫苗接种后风疹抗体阳性率89.29%, 阳转率88.49%, GMC为47.65 mIU/ml;对照组疫苗接种麻疹抗体阳性率98.02%, 阳转率97.62%, GMC为1 428.96 mIU/ml, 疫苗接种后风疹抗...  相似文献   

6.
唐金凤  侯文俊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49-2650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2011年8月龄儿童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麻风疫苗)后的免疫效果,为制定麻疹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40名8月龄儿童麻风疫苗免疫前、免疫后1个月双份血标本,分别进行麻疹、风疹IgG抗体测定。结果免后麻疹抗体阳性40人,阳性率100%,GMT 1∶1 385.52;风疹抗体阳性33人,阳性率82.50%,GMT 1∶31.18。结论该区现行的麻风疫苗所包含的麻疹成分免疫原性好,风疹成分免疫效果较差,应进行风疹疫苗复种弥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充维生素A(VA)对强化接种麻疹疫苗的学龄儿童产生的麻疹IgG抗体的影响。方法:选珠三角地区某市山区105名小学生,其中53名为补充组,另52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种麻疹疫苗,补充组儿童在接种疫苗的当天开始服用VA(2500IU/d),连续口服1个月,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补充前后和对照组血清中VA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测定接种前后麻疹特异性IgG抗体。结果:补充组血清中VA显著升高,为376.5±74.2μg/L,两组接种麻疹疫苗一个月后,VA补充组抗体阳性率由69.8%上升至100.0%,保护率由5.6%上升至60.4%;对照组阳性率由71.2%上升至100.0%,保护率由0%上升为17.4%。麻疹免疫之后,两组的抗体阳性率都大大升高,但VA补充组的保护率比对照组升高明显。结论:补充维生素A对接种麻疹疫苗的学龄儿童(特别是缺乏VA的儿童)所产生的抗体水平升高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国产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和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差异性,为下一步更好使用联合疫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8月龄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种MMR疫苗和麻疹疫苗,于免前免后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接种者相应的IgG抗体水平。结果观察对象接种MMR疫苗前后麻疹IgG抗体GMT分别为1.536、27.763,抗体阳转率85.71%;另一组观察对象接种麻疹疫苗前后麻疹IgG抗体GMT为1.205、30.867,抗体阳转率82.14%,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对象接种MMR疫苗后风疹IgG抗体和腮腺炎IgG抗体的阳转率都在80%以上。结论国产MMR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奉节县2016年适龄儿童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麻风疫苗)基础免疫效果,评估疫苗免疫原性,为控制和消除麻疹、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麻风疫苗基础免疫前后IgG抗体水平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检测,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接种麻风疫苗后麻疹IgG抗体平均滴度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8,P<0.05);接种麻风疫苗后风疹IgG抗体平均滴度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P<0.05)。接种麻风疫苗后麻疹IgG抗体阳性率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6,P<0.05);接种麻风疫苗后风疹IgG抗体阳性率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7,P<0.05)。儿童家长对疫苗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6.66%,75.00%的监护人认为疫苗安全,儿童平均免疫率为63.33%。结论麻风疫苗免疫原性良好,建议加强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和基层疾控机构疫苗免疫后抗体检测能力。监护人对疫苗知识掌握程度不够,适龄儿童全程及时接种率较低,应加强预防接种知识健康教育,创新健康教育模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儿童免疫规划风疹疫苗免疫后抗体阳性率进行监测分析,总结其免疫效果。方法选取扎赉诺尔区1~15岁4 096名接种风疹疫苗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风疹IgG抗体。结果风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73%。不同年龄组风疹-IgG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98,P=0.113,P0.05)。不同性别风疹-IgG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2.84,P=0.000,P0.05)。结论扎赉诺尔区1~15岁儿童风疹疫苗的抗体阳性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不同批号国产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考核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 )疫苗的免疫效果 ,用 6批国产腮腺炎疫苗和进口的麻疹、腮腺炎、风疹 (MMR)联合疫苗在奉化市接种 30 7名 1~ 3岁儿童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免疫前后腮腺炎IgG抗体。结果显示 :免疫后 6周各组免疫前抗体阴性的易感儿童IgG抗体阳转率为 83 33%~ 94 2 9% ;各组免疫前抗体阳性的儿童免疫成功率为 4 5 4 5 %~ 90 0 0 % ;各批疫苗均有良好的免疫应答 ,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国产腮腺炎疫苗对易感儿童和腮腺炎IgG抗体阳性的对象均有满意的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水痘减毒活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安全性。方法:以我省某县的7个乡镇作为观察现场,以本现场的3-6岁符合条件的儿童为观察对象,共有1208例。按照随机数字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水痘减毒活疫苗(MMR),对照组给予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对比分析两组的血清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情况。结果:共检测了206例儿童的血清流行性腮腺炎抗体,免疫后的GTM显著高于免疫前,接种后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接种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MR效果更为显著。常规接种MMR的604例儿童中,无死亡病例报告。有1例出现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17%;接种MR的儿童中,无死亡病例报告。3例出现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50%。结论: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水痘减毒活疫苗(MMR)的接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显著的免疫效果,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接种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株洲市婴儿风疹抗体水平变化趋势及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中风疹疫苗组分的免疫效果,探讨风疹防控的免疫策略。方法随机于株洲市各区县分别抽取1家设产科的县级以上综合医院作为调查点,将2014年4月1日-6月30日于各个调查点出生的新生儿21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研究对象脐带血以及接种MR时(MR初免前)、接种MR 1月时静脉血血清风疹IgG抗体进行定量检测与分析。结果 MR初免前,研究对象血清风疹IgG抗体阳性者31人,阴性者175人,阳性率为15.05%,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2.66IU/mL。与出生时比较,MR初免前研究对象血清风疹IgG抗体阳性率、GMC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R初免前不同月龄研究对象血清风疹IgG抗体的GM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初免前血清风疹IgG抗体阳性的研究对象接种MR 1月时其抗体水平高于MR初免前抗体阴性的研究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不同脐带血血清风疹IgG抗体水平研究对象接种MR 1月时的免疫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株洲市8月龄以下婴儿母源抗体水平普遍较低,这可能与其母亲体内IgG抗体水平较低有关。建议在孕前检查中风疹抗体阴性的育龄期妇女应接种1剂次风疹疫苗以提高血清风疹抗体水平,此举不仅可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还可间接提高新生儿母源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京市房山区8月龄儿童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麻风疫苗)后,风疹成分疫苗的基础免疫效果,为制定麻风疫苗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房山区260名8月龄常住儿童作为监测对象,采集麻风疫苗接种前和接种后4~8周双份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风疹IgG抗体水平。结果 260名儿童中,麻风疫苗接种前风疹抗体阳性率为0.77%,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2.39 mIU/ml。接种后风疹抗体阳性率79.62%,GMC为41.50 mIU/ml。接种前、后抗体阳性率和GM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儿童麻风疫苗接种前、后风疹抗体阳性率和GMC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麻风疫苗所包含的风疹成分免疫原性良好。风疹母传抗体到8月龄时已基本消失,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麻风疫苗,预防风疹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5.
麻疹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联合疫苗2剂免疫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为观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 )、风疹联合疫苗 (MMR) 2剂免疫的效果 ,选择 8月龄已接种 1剂麻疹疫苗、且在 12~ 18月龄已接种 1剂MMR ,无风疹疫苗及腮腺炎疫苗免疫史的健康儿童 110人 ,在 4周岁时进行第 2剂MMR免疫 ,并在免疫前和免疫后 1个月分别采集手指末梢血 0 3ml,检测麻疹IgG抗体、腮腺炎血凝抑制 (HI)抗体、风疹HI抗体。结果显示 :观察对象在 4周岁时进行第 2剂MMR免疫前 ,麻疹IgG抗体阳性率 10 0 0 0 % ,风疹HI抗体阳性率 10 0 0 0 % ,而腮腺炎HI抗体阳性率 5 8 18%。而第 2剂MMR免疫后 ,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仍为 10 0 0 0 % ,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1∶2 6 78,较免疫前≥ 4倍增长率为 14 6 8% ;风疹HI抗体阳性率仍为 10 0 0 0 % ,GMT为 1∶6 11 90 ,较免疫前≥ 4倍增长率为 5 0 4 8% ;腮腺炎HI抗体阳性率为 98 0 0 % ,GMT为 1∶32 4 9,较免疫前≥ 4倍增长率为 6 9 0 9%。表明MMR 2剂的免疫效果较好 ,为了消除麻疹、风疹、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及控制腮腺炎 ,上海市应借鉴美国的经验 ,在进一步开展接种MMR流行病学效果调查的基础上 ,适时调整免疫策略 ,采取 2剂MMR接种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盐城市麻风联合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采集114名8月龄儿童免疫前后1个月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吸附试验法测定麻疹和风疹IgG抗体水平。结果免疫后1个月麻疹IgG抗体阳转数114例,阳转率100.0%,达到有效保护抗体水平的占91.2%;风疹IgG抗体阳转数101例,阳转率88.60%。免疫前后血清IgG抗体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盐城市麻风疫苗免疫成功率较好,免疫后婴儿体内抗体水平较高,有较好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国五个县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前后儿童风疹抗体水平变化,为完善中国风疹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5个县抽取2001年、2005年和2009年出生的健康常住儿童进行风疹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风疹IgG抗体,分析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浓度(GMC)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452名儿童,2001年、2005年和2009年出生儿童的风疹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56%、93.42%、94.12%(χ~2=0.18,P=0.916),GMC分别为135.02IU/ml、116.32IU/ml、139.92IU/ml(F=2.34,P=0.097)。儿童风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GMC随含风疹成分疫苗(RCV)接种剂次数而显著升高。随着采血时间与RCV接种时间间隔的增大,风疹抗体阳性率无显著下降,而GMC有显著下降,但大于20IU/ml。结论中国五个县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前后儿童风疹抗体水平无显著变化,接种RCV是维持儿童风疹抗体高水平的重要因素,需继续巩固现行RCV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18.
麻腮风(MMR)疫苗初免效果和程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了解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初免效果 ,探讨其免疫程序。方法 :对 8月龄婴儿用MMRⅡ疫苗初免 ,16月龄时用S79株冻干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再免。用血凝抑制 (HI)试验测麻疹、腮腺炎和风疹抗体。结果 :易感儿初免后 1月麻疹、腮腺炎和风疹HI抗体阳转率和GMRT分别为 10 0 %和 5 6 6 3± 2 0 5 ,7 5 5 %和 1 10± 1 43以及 97 83%和 183 77± 4 0 2 ;8个月后腮腺炎抗体阳转率和GMRT分别升至 43 48%和 1 72± 2 0 6。腮腺炎疫苗再免成功率和GMRT分别为 86 96 %和 7 5 3± 3 32。结论 :8月龄MMR疫苗初免对麻疹和风疹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对腮腺炎效果较差 ,但用腮腺炎疫苗再免后仍可获良好的免疫效果 ;可以选用 8月龄MMR疫苗初免和 15月龄后腮腺炎疫苗再免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结合罗湖区女性风疹发病情况,重点研究育龄期妇女风疹发病情况及风疹血清IgG抗体水平,为控制风疹疫情,完善风疹免疫策略,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CRS) 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罗湖区体检中心随机抽取四家体检单位,筛选18—35岁育龄期妇女,采集血清标本共164份,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血清风疹IgG抗体,同时分析罗湖区2010-2013年女性风疹发病情况。结果应涵盖所有的结果 育龄期妇女风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和阳性率分别为103.1626 IU/mL 和93.3%,各年龄组统计分析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2.7668,P =0.2507;F=1.00,P=0.905)全文类似描述,如此排序,且随年龄增长,风疹抗体水平有所增加;本市和外市的育龄期妇女风疹IgG 抗体阳性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0.0238,P =0.8774) ,本市和外市的育龄期妇女风疹抗体平均浓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207,P=0.991) ;有接种史、无接种史和接种史不详的育龄期妇女风疹IgG抗体阳性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2.0691,P =0.3554,F=1.508,P=0.224)。2010—2013年罗湖区女性风疹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35岁,占女性发病人数的74.84%,2010—2013年所占比例分别为75%、75.63%、75%、64.7%。结论 对育龄期妇女加强接种风疹疫苗( 或含有风疹疫苗的联合疫苗) ,提高育龄妇女风疹抗体水平,是控制小月龄发病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043份血清标本的分析表明风疹血抑抗体阴性率为29.1%,且16~30岁人群中风疹血抑抗体滴度<1:32的比例较高。193名儿童接种RA27/3株风疹减毒活疫苗后,血清抗体阳转率为95.1%;免后一年的疫苗保护率为98.8%。免疫儿童中发生风疹血清再感染的占5.6%,且与免疫后抗体滴度偏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